1. 東南汽車是由誰創造的
1995年,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與台灣汽車企業裕隆集團所屬中華汽車公司,攜手組建海峽兩岸合資汽車企業---東南汽車,閩台雙方精誠合作,為福建省汽車工業的發展騰飛拉開了序幕。東南汽車開創性地提出「一次規劃、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具有東南特色的汽車工業發展之路。1995年9月,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凌玉章董事長與台灣裕隆集團嚴凱泰副董事[2]長代表閩台雙方共同簽定合資經營合同、公司章程、預約用地協議書並草簽技術合同。強強聯合的國際化汽車集團:公元1995年11月,一個汽車界的新生兒在福建省福州市誕生,從此致力於發展民族汽車工業的有志之士們開始沸騰起來,福建省的汽車工業漸漸走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這個正在祖國汽車工業的版圖上茁壯成長的驕子正是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2. 東南汽車是哪國的品牌
東南汽車是閩台合資企業,屬於中國國產汽車品牌。
1995年,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台灣汽車企業裕隆集團所屬中華汽車公司及日本三菱汽車三方組建的合資汽車企業共同組建了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福汽集團佔50%股份,中華汽車與三菱汽車的各佔25%。
歷經24年發展,東南汽車目前產品線已完整覆蓋轎車、SUV、商用車等多個領域。東南汽車在融合吸收國際先進的汽車研發及製造經驗的基礎上,也不斷強化與國際先進的研發資源的整合力度,加大企業自主產品及自主研發創新的力度。
自主研發能力已經從創立初期以產品導入為主的研發1.0時代,逐步躍升至整合國際資源,完全正向自主研發為主的研發3.0時代。
(2)東南汽車股東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東南汽車的成立背景
上世紀90年代,國內汽車工業如火如荼的發展景象,讓福建人有些心急火燎。1992年,福建汽車工業集團誕生,它是福建省國有獨資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項目投資、汽車零部件生產、研發等業務,該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的成立寄託了福建人對汽車的渴望之情。
在最初的發展中福汽集團由於缺乏技術、啟動資金不足等原因,依然發展緩慢,舉步維艱。當時的福建政府覺得福建汽車如要振興,惟一的出路就是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廣泛招商引資。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福汽集團遇上了凌玉章。
凌玉章出生於1945年的上海市奉賢區,1963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1993年任福建省機械工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凌玉章回憶說:「1994年,當時的福建省委書記賈慶林同志告訴我說,福建想造汽車想了好幾代了,眼下是最後一次機會,希望我能牽頭拼一回,能做就做下去。
做不下去福建就再也不做汽車了。」談到這個細節,凌玉章笑言自己是被「逼上樑山」的,雖然並沒有信心,但服從組織安排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就這樣凌玉章走馬上任,擔任起福汽集團的董事長,從上任那一天起,時年49歲的凌玉章就不得不面對「找婆家」(招商引資)這個大難題。當時,為了找到合適的「婆家」,先後談了不下十幾個「對象」,就像飢不擇食那樣。
僅與日本一家汽車公司談判就先後拿出了15套方案,最終還是沒有談成。通過近一年時間的調查和論證,凌玉章心裡已經很清楚福汽集團的症結以及走出困局的方向。就在四處找「婆家」的時候,裕隆集團旗下的中華汽車也在滿地尋找著自己的合作夥伴。
從1989年起,中華汽車就把目光瞄向了大陸,一直在尋找著新的投資發展機會,就在這時,兩岸的談判代表不期而遇了。凌玉章回憶說:「我們雙方一接觸,頓時都有相見恨晚之意,可謂是一拍即合。此後,一切進展順利,1995年1月雙方就草簽了合資意向書。
1995年11月23日,由台灣最大的汽車企業——裕隆企業集團所屬的中華汽車公司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福州汽車廠合資組建而成的東南汽車公司經國家批准正式成立。凌玉章出任公司董事長,公司注冊資本6030萬美元,總投資9982萬美元,閩台雙方各佔5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