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郭台銘股東大會視頻

郭台銘股東大會視頻

發布時間:2021-11-20 05:13:17

⑴ 鴻海現在股價是多少

20097月16日,因為弄丟一台蘋果iPhone手機樣機,富士康深圳的員工孫丹勇於凌晨跳樓自殺,一經媒體報道即引發震動。關於員工是否受到環安科科長毆打和拘禁,種種傳言和猜測讓富士康再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與郭台銘有官司糾葛的原《壹周刊》女記者臧家宜也於此時通過博客對外公布——郭台銘因為巨額偷稅事件在美國被舉報,若被美國政府認定為惡意逃稅,將按3倍金額處罰,屆時,總資產約800億元台幣的郭台銘將面臨破產。

跳樓事件的真相撲朔迷離,郭台銘的態度倒讓外界感到有些意外——他指示下屬「人家是個農村出來的孩子」,要求公司從優做好善後事宜。對媒體的態度也罕見地合作,多位記者都見到了當事人——毆打、拘禁孫丹勇的嫌疑人、環安科科長顧欽明,而且還看到了由該公司提供的事件經過錄像帶。

這的確令人意外——個性強硬的郭台銘素與媒體關系惡劣,在台灣,就曾對批評指責他的媒體動輒以誹謗訴訟威脅。2006年,當內地《第一財經日報》刊登一篇揭露富士康員工「遭受血汗工廠待遇」的報道,鴻海集團立刻向當事記者索賠2000萬元,並對記者的上級要求1000萬元賠償,還通過法院迅速凍結了記者的私人財產。雖然最後以和解收尾,也讓大陸媒體界感受到「郭老大」的梟雄做派。

然而,隨後被與之有積怨的女記者臧家宜博客曝出的「巨額逃稅」事件就讓郭台銘十分光火了。鴻海的公關表示不願再對臧家宜的言論回應,繼承了郭氏風范的鴻海內部主管則痛罵,「都已經半隻腳踩在監獄里的人(指臧家宜)了,再告她只是浪費,根本懶得理。」對此,臧家宜聲稱對鴻海已提出民事訴訟,求償100 元台幣,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拔蘿卜帶泥出來的,還有鴻海在美國的33起訴訟官司。這些在美國的訴訟案件,也被舉報人舉報到「台北地檢署」,稱「鴻海科技集團未有達到向股東公布其在美國的數項重大訴訟事宜,涉嫌違反台灣地區的《證券法》」。依據舉報人所舉報的,「鴻海科技涉有背信、詐欺、違反證交法等刑責」。

林林總總的跡象表明,巨額逃稅案的舉報人並沒有掌握到任何關於鴻海和郭台銘的未公開信息,所以,幾乎不太可能是接近郭台銘的核心人士。更多的證據表明,這更像是一起出於私人恩怨的報復行為。

這一次,「萬劫不復做惡人」的郭台銘將如何渡過這場個人危機呢?

重出江湖

對郭台銘來說,這個7月並不是唯一難熬的時日。

8年前鴻海正如日中天,郭台銘曾對外放出2008年就退休的豪言,兩年前風光正好,他也再度強調——如果鴻海營收達到2兆台幣,他「就要走了」。但遭逢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多年來一直高速奔跑的鴻海業績增速放緩,股價一蹶不振,本屬意「含飴弄女」的郭台銘不得不半年後重新出山,再次坐鎮「第一線」,指揮降薪、裁員和鴻海帝國的布局大調整。

已有一子兩女的郭台銘視鴻海為自己「最看重的兒子」,他透露現在自己每天工作大概16個小時,「沒有禮拜六、禮拜天,最多是禮拜天打場球,可是還是一面打球、一面開會。」自2005年起,身為董事長的郭台銘只拿象徵性的一元台幣年薪。如今公司面臨危機,鴻海的高層幹部們也只得跟隨大老闆不拿薪水,年薪在80萬以上的則自動減薪。

為提振股東們的信心,鴻海在4月16日提前召開了股東會。一向個性倨傲的郭老大一改往日的姿態,一上台就對股東又是鞠躬又道歉,並信誓旦旦地開出3 張「支票」:股價不回來,他就不退休;今年營收要比去年增長3成;跨入軟體、生技、節能產業。郭台銘向股東們保證:鴻海,還有黃金10年!

郭台銘也坦承,今年增長3成是很難實現的目標,相當於「每年要生一個25歲的孩子一樣」,不過既然口號已經喊出去了,收不回來了。他和部下們只有拚命趕,「現在每天都在開會」。

慘淡年代,最稀缺的就是信心。郭台銘這幕在股東會上演出的強硬又謙卑的「獨角戲」最終取得了他預想的效果——8家外資券商中有5家將鴻海評為「買進」,兩家「中立」,只有一家「看衰」。

多年來,以IT硬體代工稱霸世界的郭台銘一直對所謂的「研發和技術」嗤之以鼻。畢竟,鴻海帝國正是以過硬的成本控制和規模效應將代工做到極致,獲得了每年30%的成長速度和驚人利潤。然而,金融危機下的西方大客戶需求的疲軟,海外訂單的減少,迫使這位專注於產業鏈下游的「代工之王」在生產線遷徙的傳統方案外,不得不重新考慮鴻海的轉型。

郭台銘已宣稱公司將邁入「科技的鴻海」時代。公司在內地和台灣建設多個研發中心,在集團大裁員的背景下,仍然以3%-5%的速度招募研發人員。公司將瞄準中國的內地市場,生產直接供應大陸消費者的筆記本等IT產品。

「未來鴻海有一部分很大的收入,就來自專利收入。這是鴻海要轉型至『科技的鴻海』重要的部分。」

「代工之王」間的戰爭

吞噬走鴻海訂單的,除了全球經濟衰退外,還有一隻可怕的老虎。

近幾年來,同處一城的另一個靠自我奮鬥起家的窮小子——比亞迪的董事長王傳福正以平均低20%的價格優勢搶走郭台銘一個又一個全球大客戶,其中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松下……

早在2002年的時候,比郭台銘小18歲的王傳福曾到台灣拜訪過郭台銘,並恭恭敬敬地提出去他廠子參觀學習。令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年內,這位大陸小弟迅速「克隆」出與富士康近乎相同的手機代工產業鏈,成為富士康最難對付的勁敵。

到2006年,富士康覺察到某種不對勁:自己賺錢的產品,比亞迪在短時間內就能跟進;而同時,比亞迪在訂單報價上總是如影隨形,每次報價都比對方低一點,使得富士康吃盡苦頭,大訂單不斷流失;富士康的內部系統也檢測到,一些系統文件被傳送到比亞迪那裡。郭台銘曾公開指責,比亞迪挖走富士康400多名幹部,使得富士康蒙受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怒之下,郭台銘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將比亞迪告上法庭。雙方交鋒至今3年,官司看似勝負瞭然,也曾成功阻撓比亞迪香港上市,但最後除比亞迪幾位員工入獄,最終定論無果。而且,每到重要關頭,比亞迪總能化險為夷,從容脫身,並於去年底對富士康展開了反擊。

讓郭台銘更為火冒三丈的是,正當鴻海與比亞迪大打出手的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巴菲特去年9月宣布以2.3億美元買入比亞迪10%的股權。受此消息刺激,短短的4個交易日內,比亞迪股價上漲60%,旗下子公司比亞迪電子更是上漲超過100%。今年5月2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甚至讓還沒有出口到美國的比亞迪汽車上展廳大秀一把。一夜之間,王傳福的名字在華爾街流傳開了。

怒火中燒的郭台銘隔著太平洋向「股神」發出咄咄逼人的控訴:「巴菲特一直標榜只投資有誠信、長期經營的公司,為何要投資竊取商業機密的比亞迪?巴菲特敢不敢駕駛比亞迪汽車上下班?巴菲特是用何種專業知識判斷比亞迪的潛力的?」繼而,他乾脆宣稱: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什麼股神,大家不要上當!

郭台銘的指責聲剛落,比亞迪股份隨後連續3天股價一路狂飆。其中,5月4日漲13.7%,次日漲9.9%,5月6日再漲1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鴻海一路的跌勢。

讓郭台銘胸悶的,還有對深圳政府地方保護主義的不滿。富士康固然是深圳經濟的重要力量,比亞迪更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企業,王傳福本人則是深圳的人大代表。個中微妙,使得富士康後來選擇在香港打官司。

自2007年起,富士康陸續從深圳龍崗遷往內地崑山、武漢和山西。2008年年底,郭台銘親自坐鎮深圳,指揮遷徙大軍。有人士指出,這固然是出於降低勞動力成本的考慮,同時也部分出於對深圳方面沒有公平對待的不滿,並且,他們從內地地方政府獲得了較有利的優惠條件。

「阿里山的神木不是一天長成的」,這是郭台銘對自己成就鴻海帝國最美妙的註解。阿里山的神木,當然不會在一天內被超越。

誰是明日的贏家,誰將是明日的代工之王。或許,就在這個2009年埋下關鍵的伏筆

⑵ 為了「搶單」積極布局,還會是蘋果最大的代工廠嗎

廖傑華 李保華 再過百餘天,富士康科技集團(下稱「富士康」)老闆郭台銘將送來60歲誕辰。半個月前,郭台銘用半天的光陰做出了他這一生中看似最冒險的一個決議:一線功課員的基本月薪從1200元加到2000元。在此五天前,郭台銘剛剛剛剛肯定把員工的基本月薪從900元進步到1200元。 取加薪惹起的外界各類繁雜的推測不同,富士康的加薪正在內部沒有經由任何論證,被懂得成為一個拍腦袋的設法曾遭到分歧反對。 兼具虎與狐特性的郭台銘顯然有他的良甘居心。「這是一場對客戶定價和深圳政府的豪賭」,富士康的高層說,郭台銘逼真期望他的加薪戰略能攪局中國代工而讓其他企業自願跟進。假如郭台銘勝利了,他不只將轉變中國便宜勞工的歷史,並且血洗代產業,重畫世界代工幅員;假如失利了,這位台灣首富喪失的也將是兩年的百億群眾幣。 郭台銘在用百億加薪挑釁的中國代工以至是中國製作的同時,富士康正開端從「絕望的深圳」悄然大幅撤離。跟著深圳事業群的外遷人力大幅減少,深圳加薪的影響對兩年後的富士康已經微乎其微。富士康要搬遷到的天津、重慶、河南等地的最低工資尺度均大幅低於深圳。 進退之間,加薪的巨額負擔被郭台銘化解無形。但其攪局已經初見成效,良多工廠近期已被污染:員工的訴求很簡略很直交??要與富士康一樣的薪資。 兩次漲薪內情 6月6日是星期天,郭台銘在深圳龍華收場了當地下午的自始自終的會議,下午依照常規是歇息,會上加薪事件隻字未降。參會的富士康深圳高管沒有想到的是,當天半夜富士康的綜合治理部正在連夜加班擬定富士康的二次加薪方案。 第二天,富士康國際(富士康科技團體子公司、香港上市,負責富士康手機業務)公告,把深圳地域一線員工的根本月薪從1200元降到2000元。這一切郭台銘只用了半地利間。 旗下員工持續自盡事情產生之後,郭台銘已將「行宮」從台灣搬到了位於深圳龍華的富士康基地,除了6月8日回台參與股東大會外,郭台銘立鎮龍華已經一月有餘,這一個月以來天天乾的事就是啟會。 啟會解決不了一切問題。做出再次加薪決議前,郭台銘做了三件事,一是親身點頭,定下投資上億元被員工稱為「網羅密布」的安保工程;二是由富士康的保安和深圳市政府各派兩人扼守各棟樓頂;另外一件事是在5月29日,富士康進行了人力凍解,結束招聘。 搞定這些防備辦法後,歷來不甘蒙制於人的郭台銘開端自動出擊。 第一件事是加薪。富士康的第一次加薪是6月1日,當天,富士康發布片面上調海洋員工薪酬尺度,其中功課員從原來每月基礎薪資900元上調至1200元,上調幅度在30%以上。 關於此次加薪,外界的解讀是針對員工自殺事件的應對之策,但現實並非如斯。「第一次漲薪帶有作秀的成分,深圳早已肯定要在今年進步最低工資規范,富士康也要隨著提,這件事早在年後就啟會議論過,後來被接二連三的跳樓打斷」,富士康一高層表示,當時預計深圳的最低工資規范在1150元左右。 第一次漲薪是作秀,第二次落薪則醞釀著郭台銘的反擊。里對富士康將根本薪酬及工資由1200元再度上調為每月2000元,調薪幅度超過66%的二次加薪籌劃。眾高管驚愕並愕然,下巴謙地。 關於第二次漲薪緣由,郭台銘並沒有給過多說明。在本報取得了一份富士康關於漲薪的闡明文件中,郭台銘稱,「為體現社會公義、體現對寬大休息者的尊敬、強化從製作的富士康、科技的富士康邁向立異的富士康的蛻變,以及凝集基層員工及線組長的向心力,發揚同仁積極立異精力、加強公司臨時運營力,集團秉持體恤同仁的基礎歇息權。」 「公告說思索到控股股東鴻海的倡議,這個股東實踐上就是郭台銘自人。」接近核心治理層的人士奉告記者,第二次既沒有經由財務論證,也沒有知會治理層,完整是郭台銘本人拍腦袋想出來的。 上述人士說,富士康內部很多核口人士對此次落薪持反對立場,但在郭台銘的王國里,反對永久是無效的。 隱形反抗 一方里高調進行著大幅調薪,另一方里卻醞釀著大范圍撤離。第二次加薪後不久,並傳出了富士康將大范圍撤離深圳的新聞。 知情己士證明,富士康撤離的動作非常大,其中手機事業部被請求在一個月內完成搬遷,目標地是天津,而電腦則搬往重慶和威嚴漢。印度、越南等海外搬遷也在籌劃之中。 富士康的一位員工表現,公司正在號令他搬往廊坊,他有個同事已經籌備來重慶,公司對深圳外遷的員工補助3000元的安家費。「這類補揭力度是史無前例的,將來兩年富士康在深圳將只剩下蘋果一個幾萬人的事業群了」。富士康的一位高層也佐證了富士康在深圳將成為特地代工蘋果的基地。 這讓很多人狐疑郭台銘的初衷,指責其念在撤離深圳之前先把水攪渾。由於富士康加薪,對他的合作對手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據富士康的內部人士透含,代工巨頭廣達在上海的代工廠綱前已經有部分員工向富士康在上海的基地跳槽,而局部中小企業更是無法蒙受這樣激烈上升的本錢。 富士康內部人士顯然不這么看,上述人士稱,本來就籌備搬了,只不外加薪加快了搬離,緣由是郭台銘對深圳「絕望到極點」,而此次跳樓事情再次強化了這類掃興。 在漲薪前後,郭台銘能夠正閱歷其一生之中的最大困甘,在富士康的第11例自殺事件之後,郭台銘為工人們添加了緊迫心思輔導和發鼓室,他對媒體說,自人也須要心思輔導。 郭台銘身上壓力有多大隻要他本人能說分明,一部分緣由是由於員工交二連三的自盡,另一局部則壓力來自媒體的不時報道和官方的不時調查,時尚珠寶。知情己士透含,期間,郭台銘曾向北京相幹部門「求拯救」。 富士康內部人士稱,在郭台銘看來,深圳也未能掩護、或者許基本就不念維護好風雲中的富士康。富士康在內地有80萬以上員工,而深圳就有40多萬。過來多年,富士康產品出口量占深圳外貿出口總數20%以上,每年為深圳發明出超過百億元的稅收。 5月27日,中心部委結合調查組緊迫前往深圳,那個調查組的成員包含人力資流和社會保證部、齊國總工會、公安部等共200多人。另外,由湖南、河南、湖北、四川等一線員工戶籍所在地組成的「關心團」在此期間也陸續進駐富士康。昌盛時上述調查職員超過2000人。 屢次調查富士康後,深圳官方表示,富士康產生的這一系列事件有富士康更深層次的內部緣由。 郭台銘對此彷彿不批准,郭台銘強調,「本人是背了12個十字架」,願意承當沒有治理周齊的瑕疵,但公司自身「並沒有義務」。郭台銘痛快以進為退籌劃將中國廠房的宿舍售給當地政府,由政府治理,富士康再租用。 另一種聲響也更是讓郭台銘不安。在5月底舉辦珠三角貫徹降實「計劃大綱」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委一高官婉言,富士康要把低端工業鏈轉移到外國或者其他地域,把在深圳的范圍由40多萬人落到10多萬人,由此惹起的經濟和就業問題,深圳正著力引進一家汽車公司。深圳市政府的一位高層近期講話中也降到相似觀念。 知情人士稱,郭台銘和深圳政府的糾葛在2006年「比亞迪侵權案」中埋下,為這宗官司推遲退戚的郭台銘屢敗屢訴。比亞迪的老闆王傳福是深圳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罰取得者。 郭氏圖謀 第二次落薪降定後,郭台銘曾表現,以前鴻海在擬定薪資構造上,走的是追隨者路線,鴻海決議由過去的「追隨者」轉型成為 「損壞性的立異者」,以後的薪水程度盼望能夠取國際級的企業媲好,讓鴻海實正成為一個「願意付得起高工資的領航者」。 「跟著富士康的西進和海外外遷戰略,兩年後富士康在深圳基礎上只剩下一個幾萬人的蘋果事業群,加薪影響兩年後對富士康微乎其微。而富士康遷往廊坊等地的最低工資尺度即便翻倍後也低於深圳,而且占對比大的繼續效勞罰如何發回沒有定論,郭台銘的加薪方案實在用不了一百億」,富士康的一位中層說。 郭台銘用了不到一百億的群眾幣,勝利撬動了整個中國製造。深圳富士康加薪66%的舉措,已經惹起了珠三角乃至製作企業的地震。 上述人士稱,由富士康提早一步到位,把基本薪資程度拉升至2000元群眾幣,成為日後其他台商和內資代工廠比照的規范,富士康短期內雖能夠遭到人事成本添加的沖擊,但是包含客戶以至海洋政府的支撐,將成為富士康將來的大利多;而借機淘汰合作對手,轉變逛戲規矩,與歐好日大廠樹立更強盛的夥伴關系乃至改變定價才能。 齊球第二大代工企業偉創建在珠海的代工廠近期也呈現了復工。富士康二次加薪的第二天,深圳富士康鄰近的台企好律電子廠1000多實工人因不謙加班請求而個人復工。 現實上,這些員工的訴求很簡略很直接:人們要與富士康一樣的薪資。但富士康負擔得起的薪資,其他廠商則不必定。 富士康發言人劉乾對本報表現,富士康深圳廠區的45萬員工中有84%契合調薪請求。按此預算,待2010年10月份加薪降實之後,其深圳廠區每個月添加的員工根本工資支出為4.158億元,一年將近50億元。 據稱,在富士康員工自盡事情迸發進程中,台灣另一代工巨頭,最大的筆記本代工廠商台灣廣達團體曾覓到蘋果,試圖從富士康手中搶單,「富士康的報仇就是加薪,挑選跟進的就拖死您,不跟則讓您無人可用」。 據富士康的內部己士透含,廣達在上海的代工廠綱前已經有局部員工向富士康正在上海的基地跳槽,而部分中小企業更是無法蒙受那樣激烈上升的本錢。 實踐上,富士康早已念好應對之策。郭台銘更是直交表示計劃把富士康撤回台灣,以「無人工廠」的方法運作。與此同時,深圳富士康還盤算把廠房逐步向內地不時遷移。富士康主席陳偉良也表示,團體過來18個月不斷在向內陸城市轉移,同時,也會向海外好比印度轉移,由於那裡離客戶更近,人力成本更低。 轉變代工企業沒有定價權的現狀是郭台銘不斷的口病,免費建珠寶網,他寄盼望這次加薪反擊能完成。代工企業沒有定價權不斷是郭台銘這位代工帝國領袖的口病。 富士康已開端取海外客戶切磋新的產品定價。據稱,深圳富士康的十一個事業部的老大們已叮囑下屬,跟客戶重談價格。但是「綱前沒聽到要有談成的降價成果」。 基於產品的需求愈加個性化而須要短光陰里完成龐大的代工數目,那是郭台銘將加薪盼望能轉嫁給客戶的底氣。有數據顯示,正在不到60天內蘋果賣出了200萬台iPad,如今等候的步隊已經很長了,假如蘋果淘汰富士康,步隊會更長。 發明攪局效應的同時還能綁架客戶推進本錢轉移,這一切也就百億元的威嚴險,對郭台銘來說,這應當是一樁他退戚前最劃算的購售。 > 相干瀏覽: 郭台銘海洋悄然布局房地產:方案重慶投資百億郭台銘煉獄:代工帝國繁重轉型環球企業家:郭台銘的煉獄郭台銘:「紫禁城」之困郭台銘:富士康如何打敗危機相關的主題文章: 網友上傳錄音披露公務員蠻橫態度 中國飾品行業的優與劣 解讀北京三網融合試點硬傷 電視網改造尚有差距

⑶ 富士康投資巴西120億美元解決10萬人就業。 現在中國就業也不好啊,幹嘛跑巴西去啊。

呵呵,這個我還真沒法給你很確切的答案!
一般一個企業對於分公司的選址,是要考慮很多方面的,比如:市場,投資環境,人力成本和水平,客戶分布等等等。不簡單的富於貧的問題,更加不是幫哪個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怎麼說社會責任,都是空話,對企業來說,利益最大化才是正道!

⑷ 富士康老總是誰

郭台銘,下面是他的簡介
郭台銘_1950出生
1971台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台灣前三大船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
1974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
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獲美國《福布斯》(Forbes)「全球億萬富翁」第198名
2001鴻海以1442億元台幣營收,名列《天下雜志》台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
2002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2010獲美國《福布斯》(Forbes)「全球億萬富翁」第136名
2010為富士康員工大幅加薪,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不愛名牌、不開名車、不注重打扮的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真不知道他賺那麼多錢來干什麼?這位曾經四次蟬聯《福布斯》雜志「台灣科技首富」在1974年,其公司規模不過30萬元台幣。這時候的鴻海精密企業只是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77年經營有點起色的時候,台灣的地價開始上升,房地產開始紅火起來,地價整整翻了一番,郭台銘卻沒有急功近利將模具廠賣掉購買土地。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鴻海精密陸續建立起來的電鍍部門與沖壓廠迅速拉開了與同行業的距離,並在80年代個人電腦工業起飛中,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郭台銘的連接器王國自此開始建立起來。

1999年,郭台銘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早在1987年,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他拋下董事長的身份隻身赴美,每天拎著公文包賣連接器。在接連吃閉門羹的情況下,郭台銘在康柏總部旁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最快當天就能看到模型,逼得康柏無法忽視其存在,雙方的生意大門最終開啟,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

擁有幾十億美元身價的郭台銘為人十分低調,一直恪守不接受采訪、不參加公開演說、不任意拍照的「三不」原則,每年只在6月一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上露一次面,為記者、投資法人、外資企業上一堂「電子業未來前景與布局」的年度大課。課上,所有的人一律平等。即使是遠道趕來的外資法人因搭不上飛機,請他另行安排時間,他也只會客氣地表示「沒關系,明年還有機會」。

如果說鴻海精密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有點陌生,不過如果說富士康(Foxconn)恐怕知道的人就多得多了;很多人選擇主板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有沒有使用富士康的原件?世界知名的PC品牌機中,使用富士康產品的數不勝數,如Dell、HP(包括Compaq)、IBM...

富士康企業集團是於1988年在大陸投資興辦的專業生產電腦接插件、精密零組件、機內線攬、精密模具及電腦整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其中,在深圳的公司佔地1600餘畝,今年上半年僅出口就超過9億美元。為適應全球資訊行業急劇發展的需求,集團實施了「紮根中國,放眼全球「的策略,預計在深圳的投資將超過20億美元,加上崑山基地,以達成全球最大的電腦整機和零組件生產企業集團及全球個人低價電腦的主要製造基地的經營目標,現在鴻海已經成為大陸第二大的出口商。

作為一位商界強人,郭台銘每天至少工作15個小時,大陸、美國、台灣、歐洲各地跑,即使晚上下飛機,他也會馬上趕到公司開會,經常一開就是12個小時,好像永遠也不知道疲倦。從1974年以生產黑白電視零件起家後,他不曾休過三天以上的假。郭台銘認為,領導者的睡眠時間不應該多於屬下,他應該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的人。對共同奮斗的兄弟,郭台銘有福同享,但對競爭對手,他則一律以敵人視之,難怪台灣科技界都稱他為「梟雄」,並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來形容他。

從創立鴻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銘的目標就很明確,即把公司發展成為台灣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業。他說:「阿里山的神木(台灣著名的風景之一)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決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的。」現在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幾乎包辦所有資訊科技類產品代工,並且已經超越台積電,成為台灣業績最高的民營公司。

別以為五十多歲的郭台銘會因此意氣風發,事實上他一直低調地拓展事業,盡量迴避媒體。鴻海的客戶不希望他們的零件商鋒頭過健。就連公司總部,郭台銘都刻意遠離科技大廠聚集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選在較不為人知的土城工業區。

不經營品牌,鴻海和知名品牌一起在全球並肩賽跑,靠的又是什幺樣的競爭力?郭台銘談到了他的觀察:目前全球景氣其實沒有恢復,只是在結構性的調整,全球大廠積極轉型,把製造的一端,外包給最有效率的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

郭台銘算是中國最大的「財主」之一,可是生活卻很節省,不過,每年在台灣的尾牙慶祝會,他是大手筆的犒賞員工,以尾牙為例,總獎金達到二億三千萬元台幣,個人最大獎則是鴻海股票一百五十張,市值二千七百六十萬元台幣,以往都是以聚餐方式舉辦尾牙,但是,這一次尾牙很不一樣,地點選擇在鴻海總部所在地的台北縣,且不採聚餐形式,並讓員工與家屬一同與會,尤其更具有意義的是,將省下來的三百餘萬元台幣,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

郭台銘對自己的親人,只要是共同創業者,有功勞,則是破格提拔,工作標准嚴格、講求效率,賞罰分明,如果員工出貨發生閃失,則會毫不留情的當場指責。他是一位站在最前線沖鋒陷陣的領導人,他跑遍全球,一年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在海外各個分公司之間搭著飛機來回的開會,由於看好大陸商機,自七十八年以來,鴻海致力大陸發展,生產線主要布局在大陸,因此,在大陸的時間比在台灣要多。他說:「在快速成長的企業,領袖應該要多一點霸氣。」郭給人的印象也是霸氣十足,但卻說:「不了解我的人覺得我很霸氣,其實我這個人很好相處。我只不過是一個很理性的工作者。」

⑸ 郭台銘還想生打敗林志玲劉嘉玲的曾鑫穎除了年輕,還有真情!你覺得呢

被譽為「打工界成吉思汗」的郭台銘,如今已經70歲。私人飛機上,他嬌妻在懷,兒女繞膝,幸福異常。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古稀之年的疲態,反而越活越年輕,可能是小他24歲嬌妻曾鑫穎的功勞。

兩人的婚姻也在爭議中走過了十二餘載,她六年為他生三胎,一男二女,高齡也要產下兩人的結晶,也算是真愛。

去年她還陪同郭台銘,出席特朗普夫婦在白宮舉辦的聖誕派對。但老公的恩寵卻一直在,70歲了還想跟她生baby。

在采訪中,他還自爆,自己雖然和太太生了三胎,但其實他還想生,只是太太想休息休息,所以兩人還在協調。誰看了不誇一句「老當益壯」。

不過賭王74歲也有小女兒,希望郭台銘加油,而對他一片真情,不圖錢的曾鑫穎估計也覺得是自己的榮幸。

⑹ 郭台鉻公司叫什麼名字

郭台鉻公司叫鴻海集團、富士康企業集團。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省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人。

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

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富士康企業集團是於1988年在內地投資興辦的專業生產電腦接插件、精密零組件、機內線攬、精密模具及電腦整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


(6)郭台銘股東大會視頻擴展閱讀:

鴻海副總裁呂芳銘在股東會上表示,「九人經營委員會」實際上是經營咨詢委員會, 涵蓋公司關鍵業務,九人小組形成一個決策還需要報送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來決策通過。

郭台銘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交給經營委員會九人小組,「各位股東請放心,相信他們會做得比我好」。

郭台銘出生於1950年,今年69歲。他在1974年創立了富士康,在他的帶領下富士康成為全球最大的IT產品代工商,並成為蘋果公司iPhone最主要的代工廠。

⑺ 富士康老總叫什麼

截至2019年4月,富士康總裁為郭台銘。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

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郭台銘是台灣著名的企業界人士,根據《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銘以55億美元的身價,在台灣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7)郭台銘股東大會視頻擴展閱讀

郭台銘考慮富士康在大陸上市 未來3至5年內完成

新京報訊 (記者李媛)製造業大戶富士康可能要在大陸上市。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鴻海精密正考慮在未來3年至5年內讓其中國大陸業務部門在當地交易所上市。

郭台銘稱,分拆很有可能提升龐大的大陸業務的價值。盡管鴻海精密制定了近期在印度的擴張計劃,但是並不計劃縮小在大陸的製造業務規模。目前,中國國內消費市場正在快速發展。

鴻海精密集團在大陸的業務主要是代工製造商富士康,主要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等3C產品的製造。資料顯示,富士康1988年開始在中國大陸投資,目前擁有上百萬員工,2014年進出口總額佔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的3.5%。

關於分拆細節,郭台銘沒有詳細說明,富士康公司也沒有給出具體回應。但是從鴻海精密集團以往的戰略動作來看,分拆計劃順理成章。

鴻海精密具有龐大業務體系,是全球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等代工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集團,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在台灣、香港、倫敦等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14年,郭台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鴻海精密集團將執行分權分利的方法,集團未來會走向邦聯式。

郭台銘曾在2013年的股東大會上宣布過分拆業務、結構重整的決議,計劃將集團的事業群升級為12個次集團,每個次集團獨立扶持3~5家上市公司,希望以此實現收入的增長。

從過去的分拆進展來看,鴻海精密旗下從事晶元封裝業務的訊芯科技已經於今年1月在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除此之外,鴻海精密還分拆過幾項業務,包括工業主板製造商Ennoconn、乙盛精密工業(Eson Precision)、LED配件部門Advanced Optoelectronic以及觸摸面板顯示部門英特飛科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富士康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郭台銘考慮富士康在大陸上市 未來3至5年內完成

閱讀全文

與郭台銘股東大會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搭建流程 瀏覽:696
中國南車集團長江公司 瀏覽:967
工行私人銀行理財怎麼樣 瀏覽:260
簡述外匯儲備的管理特徵 瀏覽:865
股票退市問題 瀏覽:38
中信信託新疆 瀏覽:368
融資城投資人的利益 瀏覽:874
收藏紙幣價格 瀏覽:918
Gcp矽谷融資 瀏覽:244
貴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瀏覽:127
涉及到金融營銷的金融機構有 瀏覽:307
上汽大眾退金融服務費 瀏覽:744
國元證券怎麼激活手機交易 瀏覽:473
華為鏡頭股票 瀏覽:204
標准外匯正規嗎 瀏覽:525
海絲雲交易 瀏覽: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