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工智慧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人工智慧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有五十餘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個:
1、科大智能300222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配電自動化系統、用電自動化系統軟硬體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配電自動化工程與技術服務的企業,長期致力於中壓電力線載波通訊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市場應用,是我國中壓電力載波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全國領先的工業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
2、華西股份000936
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堅持相關多元化經營戰略,業務涉及化纖、毛紡、服裝、針織等紡織相關行業以及商業與熱電業,力主發展高新技術、高附值產品,形成了聚酯纖維和毛紡兩大核心主業。為順應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背景,緩解傳統主營業務的瓶頸制約,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於2015年進行戰略轉型。
3、科大訊飛002230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擁有靈犀語音助手,訊飛輸入法等優秀產品。科大訊飛是中國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在智能語音技術領域有著長期的研究積累,並在中文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
4、川大智勝002253
四川川大智勝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空中和地面智能交通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軟體和重大設備供應商。公司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機遇和四川省大力培育發展信息產業的契機,已經發展成為立足西部地區輻射全國從事以數據整合和大數據應用為核心的、以軟體應用集成為特色的、以智慧城市、兩化融合、政企服務、文化旅遊、公共安全等多個應用領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設為重點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
5、賽為智能300044
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軌道智能化、建築智能化和節能系統工程的規劃設計、安裝施工以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是中國最專業的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主要為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 、建築行業提供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科技為先,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專注於智能化系統業務,立足於智能化系統前沿應用,不斷開拓智能化系統應用的各個領域。
② 公司上市了嗎 國內人工智慧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版TOP100:權http://robot.ofweek.com/2017-02/ART-8321203-8420-30102816.html
③ 人工智慧有那些上市公司
人工智慧只是一個課題。。。
這課題涉及的面非常廣,比如說你開車,車上用的導版航軟體,海立德地圖權、GOOGLE地圖、網路地圖,本身就是一種智能軟體。
再比如說你現在上網用的搜索引擎,Google、360、酷狗等等都是智能軟體。
還有自動化流水裝配線、智能家居、電腦病毒、甚至LOL裡面的人機模式、單機游戲都是人工智慧,只不過和你了解的人工智慧有所區別。
因此你問與人工智慧有關的上市公司,那太多了。。。。。
實際上,你要問的是有沒有與強人工智慧有關或者開發強人工智慧的企業?只能說太多了,強人工智慧仍然沒有出現,但是弱人工智慧已經充滿了整個地球。
④ 國內的人工智慧企業有哪些是上市公司
太多了,不少企業都有涉及人工智慧,網路、360、酷狗、英飛拓等等,不少公司都是上市的,人工智慧企業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⑤ 人工智慧概念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您說的概念也稱人腦工程;
主要要以上九家上市公司。
⑥ 中國人工智慧什麼上市公司排前幾名
目前國內應該還沒有專門研究人工智慧的上市公司,只是有很多大的科技公司入足了人工智慧領域,當然也有一些公司很早之前就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比如網路,科大訊飛等,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⑦ 國內從事人工智慧的龍頭企業有那幾家
相對來說,網路的人工智慧是國內走在最前沿的,比如網路的度秘,阿里的小Ai。而騰訊並未把人工智慧看作是核心戰略,更多是閑敲棋子的姿態正在暗中落子。除了BAT之外,也有一些技術型公司做的不錯,比如科大訊飛、思必馳,在語音識別方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⑧ 人工智慧股票有哪些
人工智慧股票有浙大網新[600797]、*ST猛獅[002684]、贏時勝[300377]等。
1、浙大網新[600797]
深圳市贏時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和資產託管業務整體信息化建設提供應用軟體及增值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資產託管系列軟體、資金交易風險管理系列軟體、財務估值核算軟體、金融資產投資績效及風險管理軟體、投資交易管理軟體、金融數據中心系列軟體等;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283項軟體產品著作權。
⑨ 中國目前人工智慧最好上市公司
科大來訊飛:作為中國智能語源音與人工智慧產業領導者,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6月27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