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美國化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

美國化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

發布時間:2021-11-21 10:55:18

㈠ 每日早盤必讀:市場點評:周末連續出台防風險措施,短期市場風險有望緩解

重點推薦
央行行長易綱就中國經濟、貿易戰最新表態! 為最壞的情況做好准備
1.2萬億降准資金釋放在即 下半月資金面料先松後緊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周末連續出台防風險措施,短期市場風險有望緩解。
宏觀視點:50家民營上市公司宣布獲得國有資本入股接盤
房地產: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資總額8287億元,同比減少11%。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273.95,漲0.61%;銅50720,漲0.46%;螺紋鋼 4112,漲0.66%;橡膠 12325,漲0.57%; PVC指數6725,跌0.52%;鄭醇3502,漲1.74%;滬鋁14280,漲0.18%;滬鎳104950,漲0.23%;鐵礦514,漲0.10%;焦炭2529,漲1.67%;焦煤1368,跌0.07%;原油568,跌0.42%;
農產品:豆油5930,漲0.61%;玉米1913,漲0.47%;棕櫚油4818,漲1.13%;棉花15600,漲1.07%;鄭麥2553,跌0.00%;白糖5144,漲0.92%;蘋果11753,跌0.14%;
匯率: 歐元/美元1.1557,跌0.31%;美元/人民幣6.8197,漲0.64%;美元/港元7.8333,跌0.01%。
新股提示
無。

重點推薦

1、央行行長易綱就中國經濟、貿易戰最新表態!為最壞的情況做好准備
10月12-14日,央行行長易綱出席第38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並在2018年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發言。
1、對於中國經濟: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穩定,今年能夠實現6.5%的經濟增速,也可能略高。
2、對於中美貿易摩擦:中美貿易差額不應忽視三方面因素,貿易戰將導致雙輸,中國真誠地希望能就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但也為最壞的情況做好准備。
3、對於中國貨幣政策:當前貨幣政策既未放鬆,也未收緊。貨幣政策工具還有相當的空間,包括利率、准備金率以及貨幣條件等。考慮到美聯儲正在加息,中國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
點評:易綱行長的發言,表明中國有足夠的貨幣政策空間,也有能力應付最壞的情況,這有望穩定投資者的預期,緩解市場的恐慌情緒,對市場偏利多。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1090020)
2、1.2萬億降准資金釋放在即 下半月資金面料先松後緊
周一(10月15日),最新一次定向降准將正式實施,預計可釋放資金逾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在降准實施與政府債券發行繳款、企業季度繳稅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10月下半月資金面料將呈現先趨松後收斂的變化,本周將會是本月資金面最寬松的一段時期。
點評:從資金面狀況來看,本月下半月資金面料將先松後緊,本周將會是本月資金面最寬松的一段時期;結合近一階段的走勢看,本周資金面的寬松狀況有望支撐市場反彈,但若本月下旬資金面轉向偏緊,則市場反彈的高度將不會很高,操作上不建議重倉搶反彈。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市場點評
1、市場點評:周末連續出台防風險措施,短期市場風險有望緩解。周五滬深兩市小幅低開,盤中三大指數再創新低,個股繼續呈現恐慌拋售狀態。隨後銀行等權重板塊逐漸崛起,支撐三大指數先後翻紅,滬指重回2600點,上證50大漲超2%。截止收盤,滬指漲幅0.91%,深成指漲幅0.45%;創指漲幅0.52%。從盤面來看,石油、鋼鐵、銀行、水泥、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種植業與林業、環保、燃氣水務等板塊跌幅居前。短期來看,市場的初步企穩反彈主要源自市場自身連續恐慌的情緒收斂,盤面上權重股的率先反攻反映出資金主動干預的跡象,被市場普遍視為政策層授意。周末消息面上,深圳出台百億支持上市公司化解流動性危機的政策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有利於緩和市場對目前中小市值民企股權質押強平地雷的擔憂。我們認為短期市場已經觸及政策層「守住不發生金融風險」的底線,近期無論是對減稅、社保等中長期問題還是融資、杠桿等短期問題,都加快了改革或加大了支持的表態,後續能否有具體措施迅速落地,是決定市場中長期情緒能否修復的核心因素。操作上,建議投資者持股為主,大盤大跌後,風險已釋放大半,此時信心比黃金重要。周五新能源汽車、5G等中國製造板塊有明顯資金流入,投資者可以逢低關注優質白馬股的超跌反彈機會。
(投資顧問 曾紫磊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90015)
2、宏觀視點:50家民營上市公司宣布獲得國有資本入股接盤。券商中國統計顯示,有50家民營上市公司宣布獲得國有資本入股接盤,僅9月份至今,已有18家公司披露了大股東向國資轉讓股權的意向。
投顧點評:上周受外圍市場暴跌影響,A股出現大幅下挫,不少小盤股連續大跌已經喪失流動性。短期國有資本願意出手接盤,有利於緩解小盤股的流動性壓力。小盤股這兩年出現過多次連續大幅,一些標的已經出現了顯著的投資價值,此消息也有助於穩定投資者對中小盤股的信心。
(投資顧問 曾紫磊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90015)
3、房地產: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資總額8287億元,同比減少11%。克而瑞地產研究數據顯示,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資總額8287億元,同比減少11%;43%的房企融資額同比有所減少;9月整體融資成本反彈至6.91%,達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值。
投顧點評:今年以來,房地產融資出現了明顯收緊,房地產進入寒冬,萬科大會上也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融資額減少和融資成本反彈對房企都是致命打擊,未來中小房企壓力會更大,它們大部分都逃脫不了被消滅或兼並的厄運。對大型房企而言,短期也將受到明顯沖擊,預計明年房企利潤會受到明顯影響。但中長期看,行業調整期,有利於龍頭房企整合做大,短期市場超跌後,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龍頭房企的反彈機會。
(投資顧問 曾紫磊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90015)

㈡ 化解指數基金流動性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化解方法:在好價格買進。當基金面臨巨額贖回或暫停贖回的極端情況下,基金投資人可能無法以當日單位凈值全額贖回,如選擇延遲贖回則要承擔後續贖回日單位基金資產凈值下跌的風險。基金贖回規則的核心是「未知價法」和「份額贖回」原則。投資者在不知曉基金當日凈值的情況下,僅能以「份額贖回」方式在交易日收盤前向基金公司提出贖回申請。基金公司不得拒絕投資者提起的有效贖回申請,並於當日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收盤後對所有持倉證券進行估值,計算出基金凈值作為當日贖回價格,再按照支付結算流程向投資者支付贖回款。
拓展資料
贖回規則的負面影響:
1、股市持續大跌會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導致眾多股票開盤即現跌停板、無法交易,市場買盤急劇萎縮,最終導致上市公司大規模停牌。然而,贖回權是基金投資者的基本權利,其實現受到法律和基金合同的雙重保障,並不考慮市場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只要符合規則,基金公司就必須確認贖回申請並兌付贖回款,否則將面臨監管處罰和投資者起訴的雙重不利境地。
2、贖回規則約束下的股票強制變現加劇了基金的沖擊成本,惡化流動性管理。多數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採取高倉位的投資策略,股市持續大跌、上市公司停牌會導致基金被迫持有較高比例的停牌股票。基金公司只得採取指數收益法對停牌股票估值,以跌停板價格對尚未停牌的持倉股票進行變現以應對連續巨額贖回。基金資產因此承受很大的沖擊成本,加劇基金凈值下跌,導致投資者悲觀預期加深,加劇其出逃意願和基金公司的流動性壓力。
3、贖回投資者潛在收益的實現,攤薄了未贖回投資者的累計未實現收益。假設贖回日為T日,基金公司在T+1日以跌停板價格變現基金資產,但以T日基金凈值為贖回價格向投資者支付贖回款。以本次股市持續大跌為例,由於基金凈值連日下跌,贖回規則導致基金資產在T+1日既承受了當日股市下跌造成的估值損失,又承擔了T+1日與T日基金凈值對應贖回份額的差額部分,造成兩種負面效應。一是未贖回投資者以累計未實現收益向贖回投資者進行較大的「補貼」,有失公平;二是凈贖回對基金凈值的負面影響加劇,基金凈值下跌幅度超過股指,促發更多的連續巨額贖回,加劇流動性壓力。

㈢ 化解指數基金流動流動性風險的方法是

1、市場深度,也就是每個價位上的報單數量,每個價位上的報單數量越多成交越容易,流動性也就越好。

2、報價密度,也就是每個價位之間的價差,價差越小流動性越高。

3、股票的價格彈性或者恢復能力,也就是突然收到大額交易沖擊之後價格的恢復能力,恢復能力越強流動性越好。

什麼樣的基金需要注意流動性?

基金的交易方式有兩種、申購贖回、買賣,申購贖回不涉及流動性問題,只有買賣才會涉及到流動性。

場外基金的交易方式為申購贖回,所以不涉及流動性,但為什麼有時候限制交易呢?1、海外基金,海外交易所節假日與國內不同,碰到海外交易所休假,基金也同樣會暫停申購贖回;2、大額申購、贖回,海外基金主要與基金的額度有關,國內基金則主要與大額申購贖回有關。

場內基金則不一樣,以ETF為例,ETF雖然也可以進行申購和贖回,但主要的交易方式還是買賣,也就是投資者與投資者之間份額與現金的互換,所以買賣場內基金需要時刻注意流動性問題。

舉個例子:

中證500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指數之一,但他有一個兄弟中證500等權指數,其中一隻LOF基金:西部利得中證500等權重分級,這只基金雖然跟蹤誤差比較大,但長期表現還是不錯的,目前這只基金的規模有3.18億元,以場外基金來看規模不大,但沒有清盤風險,而相對於場內基金而言流動性卻嚴重不足。

這是西部利得中證500等權重分級大概7個月內每天的表現,可以看出當中有很多日期西部利得中證500等權重分級當然波動幅度都高達5%+,那麼如果將這種基金拿來做網格套利是不是非常好呢?答案是大錯特錯,因為你根本買不進去,也賣不出去,這樣還怎麼做網格?

2019-8-26這天基金開盤就上漲差不多6.6%,如果我們前一天恰好以收盤價買入,那麼今天就剛好賣出,但當天僅有4手成交,如果你的報單大於4手那麼剩下的部分大概就沒法成交,而且如果報單晚一點的話也可能無法成交,只能光看著基金跌回來,而沒有辦法,如果買入較多,那麼光賣出可能都要很久。

總結

流動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無論我們的交易量有多大都應該盡量迴避流動性較差的基金。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參考那些資金龐大的機構,通常他們不會等到牛市頂部才開始減倉,而是在牛市中期就開始逢高減倉,這樣一方面避免大額交易對價格的沖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後期可以一次性賣出,當然像我們這些資金量小的投資者沒必要急著拋出。

㈣ 在美國上市有何利弊

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益處 主要包括:
1.更強的流動性
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發行最明顯的好處莫過於在發售中籌集到的資金,同時為公司的投資者、管理人員、雇員帶來更強的流動性。在選擇上市地點時,公司應當考慮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量和交易額,以確保其股東可獲得充分的流動性,並為公司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其他海外上市地點的上市要求可能沒有紐約證交所或者納斯達克那麼嚴厲,但其證券的流動性也相對較低。因此,盡管在如上所述的其他交易所上市可能較為容易,但公司股東實現其投資價值的能力和公司未來融資的可能性都將受到限制。從並購的角度來看,有限的流動性會降低公司證券的價值。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的兩家證券交易市場。
2.廣泛的股東和投資者基礎
公司應當注意,不同的上市地點,其投資者的集中程度也不同,包括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長期投資者與短期投資者,國內投資者與海外投資者,以及投資者是否集中在某些行業,如高科技、金融業或房地產開發等。公司所應選擇的上市地點,其投資者基礎應與公司業務及其未來發展計劃相稱。公司在美國上市後其將面對的投資者層面更廣,也更多樣,既有個人投資者,又有機構投資者,既有美國投資者,又有國際投資者,其投資領域十分寬廣。廣泛的投資者基礎有助於提升公司的知名度,而這反過來又可以進一步刺激更多人對公司股票的興趣。一旦進入美國證券市場的資金池,公司就可建立起廣泛的股東基礎,以確保公司所有者結構的平衡和多樣性。
3.更豐富的研究和分析師關注
公司能否受到權威研究員和證券分析師對於公司所處行業和公司業務的理解和關注對於提升公司形象、活躍公司的股票交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美國證券交易市場上很多馳名全球的分析師事務所,如花旗、德意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雷曼兄弟、麥格理、美林、摩根士丹利、瑞士聯合銀行等,都與普衡律師事務所保持著日常業務聯系。國際財經媒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彭博財經、《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各大媒體,也都會對美國市場和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進行報道。因此,公司在美國上市後獲得更多樣的分析師和媒體的關注,有助於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從而獲得優勢競爭地位。
4.提升公司聲望
美國監管機構強令實行的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司治理標准使得美國證券市場成為世界上管理最嚴格、透明度最高的證券市場。在美國上市後,公司所需承擔的透明、准確、及時的報告務,和嚴苛的上市要求及公司治理標准,不但大大增強了投資者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信心,同時也提升了上市公司自身的聲望。
5.更具吸引力的「股權貨幣」
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可以使用其公開交易的證券來並購其他公開交易的公司或者私有公司。這種貨幣形式對於潛在收購對象的股東來說更具吸引力,而且能使購買方設計更為靈活的並購交易結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其公開交易的股票還有很多用途,如購買更多的資產,拓展新市場,以股票作為員工的報酬,招募更多的人才等。股權貨幣還能保持公司的現金流,提供稅收優惠,為目標企業的所有者或員工創設更多樣的激勵機制。

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弊端 主要包括:
1. 持續的披露和報告義務
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須遵守重要的披露和報告義務,例如,需始終充分告知股東和公眾投資者公司的業績、財務狀況以及已經或可能給公司帶來重大影響的任何事件。中國公司欲成為美國證券法下合格的「外國私人發行人」,必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證監委」)遞交 Form 20-F年報,其中需特別詳細說明公司的財務狀況、業務發展(包括對公司原先的 FormF-1登記聲明中的許多項目的更新)等。在發生特別的重大事項時還需遞交Form 6-K 現況報告書。除此之外,公司的董事、某些管理人員和重要的股東可能需要向證監委遞交報告,說明他們所持有的公司證券及其對公司證券的交易。遵守證監委的報告義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財力。為了收集和准備所需披露的信息,除需投入更多的公司資源外,還需要聘請更多的律師、審計師和其他的外部顧問,這些都將造成長期的、相當可觀的成本支出。美國證券交易所對於美國上市公司所施加的持續披露和報告義務比其他海外交易所要繁重得多。但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外國私人發行人,公司可免於履行通常要求美國國內發行人履行的某些義務。例如 , 外國私人發行人無需遵守《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及其修正案第14條——徵集代理人投票和該法第16條——短線利益限制的規定,也無需遞交 Form 10-Q 季度報告。因此,與美國國內發行人相比,外國私人發行人所需遵守的披露和報告義務其繁重性已經有所降低。
2.法律風險與訴訟風險
根據美國聯邦證券法律的規定,在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須對在首次公開發行登記聲明、定期報告、股東溝通、新聞發布和其他的公眾披露中存在的重大虛假陳述或遺漏承擔法律責任。這種法律責任不僅限於由公司承擔,還延伸至公司的董事、管理人員和控股股東。尤其當市場情勢不確定,上市公司股價動盪或巨幅下跌時,無論是 否由公司的經營變動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都可能致使公司股東提起訴訟,指控公司、其董事或管理人員證券欺詐。 可以說,美國法對於股東的保護使得該等訴訟在美國比在其他國家更易發起,也因此更為常見。由於這些潛在的責任風險,美國上市公司必須為公司的董事及管理人員充分投保責任險,這對於計劃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來說,又是一項需要考慮的成本。 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還受到《反海外腐敗法案》的規制,該法規定公司或其任何管理人員、董事、員工,或代理人,或代表公司行事的任何公司股東,出於獲取或保持業務的目的,向任何外國官員、政黨、或政治官員候選人行賄均屬於違法行為。《反海外腐敗法案》對於「行賄」和「外國官員」的定義是十分寬泛的,美國的監管機構最近對於涉嫌違反《反海外腐敗法案》的行為加強了管理。違反《反海外腐敗法案》的反腐敗條款可能導致嚴重的刑事處罰,包括對於公司處以最高達200萬美元的罰款,對公司管理人員、董事、員工、代理人和股東處以最高達10萬美元的罰款和最高達5年的監禁。違反《反海外腐敗法案》還可能另行導致民事責任。由於在中國企業的商業活動在很大程序上涉及政府機構,因此遵守《反海外腐敗法案》的規定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更具挑戰性.
3.成本高
首次公開發行的成本極高,尤其是在美國。在美國上市的成本中較典型的包括承銷折扣,會計、律師及其他外部顧問的服務費。其他還包括列印招股書和股票證書的費用,聘用轉讓代理人的成本,支付給相關交易市場的掛牌成本以及支付給相關管理機構的備案成本。除此之外,在一家美國交易所維持掛牌的持續成本,包括為了遵守信息披露及報告義務和遵守《薩奧法案》所需支出的費用,也是相當可觀的。

——————————————————————————————————————————。

㈤ 為何美國眾多企業不願成為上市公司

由於美國市場比較成熟,因此上市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靠數字游戲是不行的,所以不是他們不願意上市,而是還沒有做好上市的准備,不肯定自己能夠很好的面對公眾的監督。
以下是在美國上市的一些要求:

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NASDAQ上市條件 (1) 超過4百萬美元的凈資產額。
(2) 股票總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萬元以上。
(3)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4) 上個會計年度最低為75萬美元的稅前所得。
(5) 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6) 最少須有三位"市場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參與此案(每位登 記有案的Market Maker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NASDAQ對非美國公司提供可選擇的上市標准
選擇權一:
財務狀況方面要求有形凈資產不少於400萬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兩年)稅前盈利不少於70萬美元,稅後利潤不少於40萬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於3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量在100萬股以上,或者在50萬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股價不低於5美元。
選擇權二:
有形凈資產不少於12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價值不少於1500萬美元,持股量不少於100萬股,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稅前利潤方面則無統一要求;此外公司須有不少於三年的營業記錄,且股價不低於3美元。
OTCBB買殼上市條件
OTCBB市場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許多公司的股票往往先在該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上述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 BB市場以門檻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造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場上流通了。2003年11月有約3400家公司在OTCBB上市。其實,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OTCBB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碼是NDAQ。

㈥ 股票中什麼是流動性風險

股票中流動性風險概念:
流動性風險指的是由於將資產變成現金方面的潛在困難而造成的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一種股票在不作出大的價格讓步的情況下賣出的困難越大,則擁有該種股票的流動性風險程度越大。
在流通市場上交易的各種股票當中,流動性風險差異很大,有些股票極易脫手,市場可在與前一交易相同的價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該種股票交易。如萬科等大藍籌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萬手,表現出極大的流動性,這類股票,投資者可輕而易舉地賣出,在價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動。
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資者急著要將它們變現時,很難脫手,除非忍痛賤賣,在價格上作出很大犧牲。當投資者打算在一個沒有什麼買主的市場上將一種股票變現時,就會掉進流動性陷井。
流動性風險表現形式:
第一,流動性極度不足。流動性的極度不足會導致銀行破產,因此流動性風險是一種致命性的風險。但這種極端情況往往是其他風險導致的結果。例如,某大客戶的違約給銀行造成的重大損失可能會引發流動性問題和人們對該銀行前途的疑慮,這足以觸發大規模的資金抽離,或導致其他金融機構和企業為預防該銀行可能出現違約而對其信用額度實行封凍。兩種情況均可引發銀行嚴重的流動性危機,甚至破產。
第二,短期資產價值不足以應付短期負債的支付或未預料到的資金外流。從這個角度看,流動性是在困難條件下幫助爭取時間和緩和危機沖擊的「安全墊」。
第三,籌資困難。從這一角度看,流動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價籌集資金的能力。流動性的代價會因市場上短暫的流動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場流動性對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資金成本均產生影響。市場流動性指標包括交易量、利率水平及波動性、尋找交易對手的難易程度等。籌集資金的難易程度還取決於銀行的內部特徵,即在一定時期內的資金需求及其穩定性、債務發行的安排、自身財務狀況、償付能力、市場對該銀行看法、信用評級等。在這些內部因素中,有的與銀行信用等級有關,有的則與其籌資政策有關。若市場對其信用情況的看法惡化,籌資活動將會更為昂貴。若銀行的籌資力度突然加大,或次數突然增多,或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那麼市場看法就可能轉變為負面。因此,銀行籌資的能力實際上是市場流動性和銀行流動性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

㈦ 美國針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

美歐英日兩天狂砸3000億剿殺金融危機
美聯儲9月16日宣布,通過隔夜回購協議向金融體系注資500億美元。這也是該行連續第二天大舉注資。9月15日,美聯儲已向美國銀行體系注資700億美元,為「9·11」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日注資行動。

美聯儲出手拯救AIG 友邦保險虛驚一場 2008年09月22日18:11 財富時報

美德兩國出台金融股賣空禁令 2008年09月20日22:40 CCTV

美聯儲將向銀行業提供9000億美元現金貸款 2008年10月07日14:02 中國新聞網

全球央行史無前例集體大降息 解決流動性問題 2008年10月09日07:16 南方網

AIG再獲美聯儲378億美元注資 2008年10月10日06:08 東方網

美政府大蕭條以來首次購買銀行股份 2008年10月11日09:53 騰訊財經

美國2500億美元注資銀行業 公布銀行注資額 2008年10月15日07:11 中國證券報

美聯儲上調准備金利息支付 2008年11月06日08:05 騰訊財經

美國財政部本周將向九家銀行注資1250億美元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表示,本周會向九家銀行注資1250億美元。

美聯儲本月第二次降息 美基準利率降至四年低點
中新社紐約十月二十九日電(記者 魏晞)美聯儲為期兩天的例行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周三結束。會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降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五十個基點,至百分之一 。

美聯儲與四國央行建立各300億美元貨幣互換安排
中新網10月30日電 綜合外電報道,美聯儲(Fed)周三宣布與四國央行建立貨幣互換安排,旨在改善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傳美擬斥6000億美元按揭擔保 救300萬財困業主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次按問題令美國樓價大跌,美國數以百萬計屋主面臨收樓。據香港《文匯報》31日援引外電報道,消息指財政部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官員即將達成協議,同意提供高達6000億美元按揭擔保,協助300萬財困屋主。如果消息屬實,標志政府將動用聯邦救市措施以外的資金拯救樓市。

美政府再斥資335.6億美元購買21家銀行股份 2008年11月18日10:03 新華網 劉洪

㈧ 化解指數基金流動性風險的方法是

一、選擇規模大的。
二、分散在幾只基金里。

㈨ 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1、金融救助方案: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經濟體「三管齊下」,從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方下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和非常規的政策,實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
2、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各國經濟刺激方案均包括減稅、增加公共投資等內容.財政政策是經濟刺激方案中的「猛葯」,也是「補葯」.短期內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有利於保增長、促就業、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維持社會穩定,從長期來看又可以扶持新興產業、加速結構調整.;
3、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表現出趨同的特徵。一方面,主要經濟體在危機之後均大幅度降低利率;另一方面,當利率降無可降之後,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均採取了「數量寬松」政策,通過購買金融資產,繼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4、產業發展政策:為了搶佔新的制高點,奧巴馬政府在新能源、環保政策方面較為高調.其政策背後有多重推動力.其一,新能源、環保政策符合奧巴馬的執政理念,有助於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繼續扮演全球領袖. 其二,新能源、環保政策有利於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危機之後,美國無法繼續靠消費支出增長,經濟振興必須依靠增加投資在經濟中的比重.只有當新的技術革命孕育出新的支柱產業之後,私人投資才可能再度高漲.其三,新能源、環保技術的領先,也可以成為制約其他國家發展的有效手段.美國可以通過制定進出口產品的標准,有效而精準的打擊競爭對手。增強能源自給,有助於減少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削弱石油出口國中於美國敵人的勢力,還有助於改善美國國際收支平衡。
以上是美國在歷史上常用的措施,不足之處將繼續完善!

閱讀全文

與美國化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元證券怎麼激活手機交易 瀏覽:473
華為鏡頭股票 瀏覽:204
標准外匯正規嗎 瀏覽:525
海絲雲交易 瀏覽: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
華安證券手機版下載交易 瀏覽:556
買銀行理財可以辦信用卡嗎 瀏覽:262
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瀏覽:926
2018年浦匯外匯出金問題 瀏覽:728
000158常山股份到底是怎樣重組 瀏覽:479
高頻交易存在的風險 瀏覽:350
滬深今日交易提示 瀏覽:190
融資凈買入額是負的說明什麼區別 瀏覽:77
同花順黑馬指標用法 瀏覽:850
什麼是低風險理財產品 瀏覽:320
城投公司招金融類是考哪些專業知識 瀏覽:399
中西方金融機構區別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