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離任數家子公司,王傳福意欲何為
王傳福頻繁卸任子公司領導職務,涉及比亞迪多項主營業務。
比亞迪汽車高層換血
日前,中車網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獲悉,王傳福不再擔任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改由何志奇出任上述職務,同時兼任總經理一職。
相關資料顯示,接替王傳福的何志奇是比亞迪的一員70後「老將」。1998年,何志奇便加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擔任公司中研部和品質部經理,第四事業部總經理、采購處總經理、乘用車事業群首席運營官等職務。
除上述變動外,公司原總經理王平與公司董事呂向陽、吳經勝、夏佐全不再擔任相應職務。廉玉波、謝瓊、周亞琳接替上述人員出任公司董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事變動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中的三人全部離任。公開資料顯示,呂向陽、夏佐全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王傳福為公司執行董事。
據了解,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電子元器件、軌道交通設備的製造與銷售業務,對外投資有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
王傳福頻繁卸任「放權」
值得注意的似乎,此次人事變動僅是王傳福近期頻繁卸任比亞迪子公司領導職務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從2019年底開始,王傳福便開始卸任部分比亞迪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等領導職務,進入2020年後則變得尤為頻繁。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3月25日,王傳福卸任西安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汕頭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的職務,而後相繼卸任惠州比亞迪實業、青海比亞迪鋰電、濟寧比亞迪實業、長沙比亞迪、上海比亞迪等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截至目前,王傳福已卸任十餘家比亞迪子公司的領導職務,涉及的行業有電池、電子、汽車,基本覆蓋了比亞迪全部的主營業務。
對於一反常態的人事調整,比亞迪官方並未做出過多詳細的回應,僅向相關媒體表示,公司子公司負責人變更為實際業務負責人,屬於正常變動,公司的經營、股權結構均沒有發生變化。
有業內人士向中車網表示,企業內部人事變動大多與企業謀求發展有關。據了解,比亞迪此前曾表示,將持續擴大供應鏈體系開放,不斷推進子公司的獨立運營和市場化。近期,比亞迪已拆分部分零部件業務,成立五家弗迪系公司和比亞迪半導體公司。不過外界也有觀點認為,僅從當前情況來看,王傳福此番卸任出於何種目的尚難判斷,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會逐漸浮出水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夏佐全的介紹
夏佐全,男,湖北省襄陽市人,生於1963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現任比亞迪董事、深圳正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是比亞迪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排名於王傳福、呂向陽之後比亞迪第三大股東。得益於比亞迪的股權,夏佐全個人財富約70億元,家族財富達100億元。
⑶ 比亞迪汽車工商變更:王傳福卸任公司法人及董事長,何志奇接任
(文/張鈺翊)5月20日,車友頭條查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顯示,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王傳福卸任法定代表人並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接任者為何志奇,何志奇同時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
(何志奇)
事實上,此番王傳福的卸任早有預兆。車友頭條此前報道,王傳福已卸任多家比亞迪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包括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汕頭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西安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青海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等。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多家子公司的法人變更,但子公司的經營、股權結構等均未發生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何志奇於1998年7月加入深圳市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2020年變更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歷任公司中研部、品質部經理、第四事業部總經理、采購處總經理等職,現任公司黨委副書記、乘用車事業群COO、采購處總經理。
與此同時,車友頭條還留意到,除了法人代表更換外,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高管層也發生了變動,呂向陽、吳經勝、夏佐全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廉玉波、趙儉平、周亞琳為董事,新增謝瓊為監事。公司經營范圍新增信息化與雲計算集成服務及應用與銷售;綜合監控、門禁安防等弱電系統、電力監控、火災監控系統的集成、技術開發、裝備製造和銷售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王傳福「放權」進行時:不到2個月已卸任12家子公司董事長
文|賈天鈺
圖|來源網路
進入2020年,比亞迪集團創始人王傳福開始頻繁從子公司的管理層中「抽身」。
啟信寶顯示,5月18日,王傳福已卸任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與董事長職務,由服務比亞迪超過20年的何志奇接任,並同時兼任公司總經理。同時,公司前高管呂向陽、吳經勝、夏佐全均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廉玉波、趙儉平、周亞琳為董事,謝瓊為監事。
公開信息顯示,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3月21日,公司位於陝西西安,注冊資本13.5101億元,主營汽車及零部件、軌道交通設備、電子元器件的製造與銷售等業務。
事實上,2019年王傳福就開始陸續從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淮安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管理層退出。自今年以來,從3月26日至今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身為比亞迪集團掌門人的王傳福,已經陸續卸任12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但截至目前,王傳福仍然在32家存續子公司中擔任高管。
王傳福頻繁卸任的舉動,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網傳王傳福卸任比亞迪(002594.SZ)公司董事長,是否屬實?」有投資者詢問道,董秘回應稱,「相關信息請以公司披露為准」。
「這是放權的一種表現,鼓勵職業經理人獨立發展。高層的想法是,讓每個子公司放出去都能獨當一面。做得好就給股權,甚至獨立上市。」一位接近比亞迪的人士告訴《車壹條》。
事實上,今年以來,比亞迪的開放戰略進程一直在不斷提速。3月,比亞迪完成主要零部件業務的拆分,並成立了5家獨立運營的弗迪系公司。4月,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重組完畢,不僅在管理層與母公司進行切割,同時還啟動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並宣布將首次引入外部投資者。據知情人士當時向《車壹條》透露,該公司預計將於2022年前完成上市。
實際上,為了應對來自寧德時代等對手的競爭壓力與市場的變化,比亞迪從2017年開始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產運營模式,此後王傳福曾多次向對外傳達比亞迪對外開放的信號,包括開放電池業務合作、宣布拆分旗下優質業務等等。
但同行企業出於同業競爭的顧慮,對於仍將各業務板塊股權牢牢攥在手裡的比亞迪,始終頗為忌憚。這使得比亞迪近年來的對外開放策略進展緩慢。就電池業務而言,目前的客戶名單中僅有長安、長城、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車、金康汽車等寥寥幾家。
不過伴隨「刀片電池」的問世,這一局面或將發生改變。「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於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此前在發布會上表示。據悉,刀片電池將率先搭載於將於6月上市的比亞迪漢上。
在車市下行、新能源汽車需求不足、疫情突襲等重重不利因素之下,來自市場與經營層面的壓力越來越大。今年1-4月比亞迪累計銷售9.3萬輛,同比下滑40%。動力電池裝機量合計約1.54GWh,同比下降70%。這令比亞迪不得不拿出誠意和決心來推進開放戰略,為自己吸引更多的客戶,以持續為公司「開源」。
「(王傳福)從子公司卸任,有利於推動旗下各子公司獨立發展。」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比亞迪旗下不少業務板塊都具有實力。以王傳福退出各個子公司的管理層為信號,比亞迪越來越開放姿態將給友商帶來更多安全感,無論是管理機制還是資本運作都將為旗下各業務板塊賦予更多活力和未來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產能與訂單的增長,口罩業務已經成為比亞迪的新一項開源業務。據比亞迪總裁辦主任、比亞迪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李巍日前透露,目前,比亞迪口罩日產量達5000萬只,還在以每天100萬只到300萬只的速度擴產。預計5月份,比亞迪出口口罩將超過10億只。「我們僅用了24天時間,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李巍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夏佐全的家族簡介
100.72億元 / 比亞迪股份
職務:比亞迪創始人,前副總裁 / 公司總部:香港 / 所屬行業:工業製品 /持股比例:10.00%
夏佐全不僅是比亞迪創辦人之一,更因負責全集團的一般營運,自2002年6月11日起為比亞迪主席外的唯一執行董事。之後,因夏佐全涉入到與富士康相關的訴訟案件中,被拘留調查。任該公司副總裁近6年的執行董事夏佐全以處理個人事務為理由,於2006年底提出辭任副總裁。比亞迪於4月7日宣布,副總裁夏佐全已於2006年12月15日辭任,並調任為非執行董事。
⑹ 王傳福卸任比亞迪汽車董事長,官微回應:簡化流程
5月21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顯示,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進行了工商信息變更,其中高層發生多項變動:王傳福卸任比亞迪董事長,由何志奇接任;同時,呂向陽、王平、吳經勝、夏佐全卸任公司董事,新增董事廉玉波、謝瓊、周亞琳等。
公開信息顯示,3月底以來,王傳福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已經卸任了12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包括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中山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等。
針對王傳福近期的頻繁卸任,比亞迪微博發布消息,子公司法人變更為實際業務負責人是為了「簡化行政流程,便於公司各項業務開展」;並強調「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是集團眾多子公司之一……作為A+H上市主體,其(集團母公司)法人、董事長兼總裁依然是王傳福先生。」
本次卸任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後,王傳福依然擔任49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接班人何志奇在擔任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同時,也將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何志奇於1998年加入深圳市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2022年變更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過公司中研部、品質部經理、第四事業部總經理、采購處總經理等職,現任公司乘用車事業群首席運營官。
針對比亞迪將公司負責人變更為實際業務負責人,業內認為這是比亞迪加速「開放」轉型的舉措。比亞迪此前一直堅全產業「自給自足」的閉環文化;該模式曾一度幫助比亞迪降低生產成本,卻也導致子公司從未參與市場競爭,以至於在個別領域被競爭對手反超,比如在電池領域市場地位落後於寧德時代。從近兩年開始,比亞的「從整到零」的拆分節奏正在加快。
今年3月份,比亞迪正式宣布成立5家弗迪公司(弗迪電池、弗迪視覺、弗迪科技、弗迪動力、弗迪模具),旨在加快新能源零部件的銷售。這一動作也被視為比亞迪正在加速動力電池業務的拆分,此前比亞迪曾公開表示預計將在2022年前將旗下電池業務拆分出去獨立上市。
4月份,比亞迪又宣布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完成內部重組,將考慮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並表示半導體業務將尋求獨立上市。
從零部件業務的剝離拆分,到如今實際負責人擔任子公司法人,比亞迪從閉環到開放的轉型或將進一步提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王傳福卸任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何龍接任
(文/張鈺翊)近日,車友頭條查閱天眼查發現,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變更信息顯示,王傳福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何龍接任;呂向陽、夏佐全卸任董事,新增董事為周亞琳、趙儉平,新增謝瓊為監事。
資料顯示,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8月,注冊資本6360萬美元,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A股上市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5%,為公司最大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經營范圍也發生了變更,新增信息化與雲計算集成服務及應用與銷售;無線通信產品和自動控制設備設計、技術開發、製造和銷售;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自動售檢票、環境與監控設備、綜合監控、門禁安防等弱電系統、電力監控火災監控系統的集成、技術開發、裝備製造和銷售等。
近兩年,隨著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比亞迪也開始強調業務升級,由傳統業務逐步轉型到智能網聯、新技術開發等方面。車友頭條此前報道,今年3月中旬,比亞迪宣布成立了5家弗迪系子公司,此次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變更,或許與比亞迪加速業務轉型升級有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求比亞迪董事 呂向陽 夏佐全 David L. Sokol 李東 林佑任 武常岐 個人詳細資料。
呂向陽:
出生於安徽無為的一個農民家庭。呂很小就離開了學校,1978年在16歲的時候,有幸進入了中國人民銀行安徽分行工作,一干就是15年。1993年,呂開始創建融捷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紡織品等傳統行業的經營。現任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另有同名大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夏佐全:
也是比亞迪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排名於王傳福、呂向陽之後比亞迪第三大股東。得益於比亞迪的股權,夏佐全個人財富約70億元[1],家族財富達100億元。湖北省襄樊市人,生於1963年。他於1983年接父親的班在湖北省保險公司參與財務管理工作。1985-1987年,他在中國北京鋼鐵學院(現為北京科技大學)修讀計算機科學。後又回原單位,工作到1991年。1992年,他開始從事證券投資業務,並先後創辦武漢晨鳴信息有限公司、武漢創景科技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一職。1995年成為比亞迪公司共同創始人,為比亞迪第三大股東。2003年創辦深圳正軒投資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2010年5月,在北京創辦北京正軒中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
林佑任老師
林佑任老師 資深人力資源專家 企業高級培訓師 資深職業指導專家 摩根HR中國研究中心總顧問 思源人力資源培訓中心主講講師 《LYR團隊技術》首訓師; 2009年全國百佳管理培訓大師; 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在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 二十餘年大中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曾服務於中國石化、美國朗博電器,擔任人力資源總監、執行總經理等中高層管理職務;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院校人力資源專業特聘講師; 萊德管理咨詢公司專職講師 廣東智通人才網特聘講師 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IBI創業中心顧問培訓師; 林老師專注於團隊角色研究以及人才測評選聘與配置;授課風格深受學員喜歡,妙趣橫生、淺顯易懂;以特有的幽默深入淺出;將深澀難懂的理論轉化為輕松的學習氛圍。受益學員達2萬餘人。 部分主講的核心課程有: 《金融危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LYR團隊技術》——團隊角色認知與精英團隊組建 《崗位勝任力模型建立與企業人才選聘》
武常岐:
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兼EMBA中心主任,並任戰略管理系教授及系主任。
武常岐教授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同年考取教育部統招出國預備生。1986年獲比利時魯汶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0年在同一所大學獲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自1991年開始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曾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1年加入光華管理學院。武常岐教授1997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研究生院任訪問學者,1998年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武常岐教授1991年獲得由歐洲工業經濟學研究會頒授的"青年經濟學家論文競賽"獎,2001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弗蘭克林MBA教學獎。 武常岐教授專長的研究領域包括產業經濟學、企業監管、公司競爭戰略與國際商務。他對中國工業中的企業集團、鄉鎮企業的出口競爭能力、中外合資企業合同的結構,轉型經濟中的企業戰略,企業兼並重組和產業結構調整等課題進行過專門的研究。除在國際主要的產業經濟學與企業管理雜志上發表其研究成果外,武常岐教授曾出版《寡頭競爭條件下縱向一體化的戰略作用》,《競爭政策與企業監管》等專著, 並擔任《工業組織國際學報》、《工業組織評論》與德國《經濟學學報》的審稿人。 武常岐教授主要講授管理經濟學、市場結構與競爭戰略、戰略管理、國際商務等課程。 除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外,武常岐教授亦擔任歐洲工業經濟學研究會理事,並為包括歐洲管理發展基金、荷蘭菲利浦公司、比利時貝爾電話公司、香港華潤集團、上海實業集團公司、香港政府工業署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等進行管理咨詢,並經常應邀為香港及海外多家大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舉辦經濟管理講座。 武常岐教授曾擔任山東大學學生會副主席、香港中國海外同學會招集人、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等社會公職。 講授課程:管理經濟學 國際商務
這幾個人的網址:
呂向陽:http://ke..com/view/1056380.htm
夏佐全:http://ke..com/view/4532392.htm
林佑任:http://ke..com/view/2638426.htm
武常岐:http://ke..com/view/3525960.htm
至於那個外國人那就算了吧!是英文。
希望你滿意!
⑼ 夏佐全的人物經歷
他於1983年接父親的班在湖北省保險公司參與財務管理工作。1985-1987年,他在中國北京鋼鐵學院(現為北京科技大學)修讀計算機科學。後又回原單位,工作到1991年。1992年,他開始從事證券投資業務,並先後創辦武漢晨鳴信息有限公司、武漢創景科技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一職。1995年成為比亞迪公司共同創始人,為比亞迪第三大股東。2003年創辦深圳正軒投資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2010年5月,在北京創辦北京正軒中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
⑽ 比亞迪前十大股東里為什麼沒巴菲特
巴菲特通過中美能源持股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