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公工作一年半以內,因公司原因把我們部門外包出去了,公司給出的賠償是一年賠一個月,
最近十二個月工資的平均數,
一年之內可以申請仲裁
Ⅱ 如果想獲得上市公司財務外包的相關數據 應該去哪裡找
基本沒戲,這都是公司內部資料,你可以用一下途徑試試看,1、去上市公司調研,找董秘或者財務總監。就說持有他們的股票,或者想建倉他們股票,做一個了解。2、聯系他們公司委託的會計事務所。好像只有這兩個途徑,但是人家沒有義務給你提供。
Ⅲ A股上有哪些上市公司有服務外包業務。
什麼是服務外包
服務外包,指用戶將自己的非核心業務流程(通常是IT業務及業務流程在內的研發、運營和維護服務)轉移出來,交由供應商承接,而用戶將專注於核心業務流程的作業。信息技術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是服務外包的主要形式。
年均增速超過30%的服務外包產業正在我國蓬勃興起,並在承接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推動中國產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服務」轉型。來自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超2700億元,同比增長35%。按過去5年年均30%至50%的增速發展,到2015年末,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上介紹,2010年中國承接的國際服務外包業務達到145億美元,同比增長43%。由於我國社會穩定,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年內將公布的商務領域「十二五」六個專項規劃中,服務外包專項規劃成為其中之一。該規劃將特別提到,要積極承接國際產業和沿海產業轉移,培育形成若干個國際加工製造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創新支持政策,擴容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發展前景趕超印度
國外經濟界流傳一句話:「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是世界辦公室,歐美是世界董事會」。雖然這句話並不準確,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局面。
服務外包的發展正是讓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辦公室」邁進,是中國企業在全球服務業轉移大背景下成長的重要一步。
上市公司利潤率大幅提高
服務外包企業成長迅速
服務外包的快速發展讓不少國內企業也迅速成長起來。文思創新、軟通動力、海輝軟體和博彥科技等以年均超60%的速度在增長。其中,前三家均在紐交所上市。文思創新股價從上市到現在增長了約200%,說明美國市場對中國外包企業的一致看好。
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主要有浙大網新(600797)、東軟集團(600718)和海隆軟體(002195)。一般而言,公司的服務外包利潤率會較傳統業務有數倍的提高。
浙大網新2010年完成戰略轉型,確立了以離岸外包和智慧城市為主的發展方向,全年對美外包新增十個大客戶,在美國本土拿下1.4億的大訂單,對日外包實現60%的增長。
海隆軟體是目前國內對日外包的領先企業,主要客戶包括野村證券綜合研究所、MTI和日本歐姆龍株式會社等。最新的201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長55.9%,凈利潤同比增長125.2%。公司預測,201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130%。
此外,以東北大學為依託的東軟集團,是國內最早、規模最大的外包企業,其主要外包市場也在日本。由於今年日本遭受強震,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仍在,券商認為,可能會對海隆軟體、東軟集團有影響。
Ⅳ 軟體外包上市公司有哪些
軟體外包上市公司個股簡介: 1.中國軟體(600536),公司主營軟體與信息產品開發、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服務、歐美及日本地區的軟體外包業務,產品覆蓋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行業應用軟體三大領域;公司還是A股唯一一家擁有LINUX操作系統與辦公軟體業務的企業。
Ⅳ 深圳人力外包服務公司有哪些
深圳有很多做開發的,肯定都接觸過外包,對外包項目不陌生,也不會排斥,你知道為什麼這么多人會選擇外包嗎?
1、深圳有很多IT互聯網公司,項目比較多,自身技術人員不足,需要外包人員來解決用人需求。
2、深圳有很多傳統型公司,主營業務不是IT這塊,技術人員不多,項目有一定的周期性,也不想養那麼多技術團隊,所以選擇外包。
3、一些快要上市的公司或者已經上市的公司,或者國企事業單位,因為編制有限,沒有那麼多人的內部指標,所以用外包人員來填充。
4、有的公司因為項目緊急,急需要人,所以需要外包技術人員來做項目。
深圳的外包超人就是專門是做這類業務的,IT人才外包外派的,比如Java外包、開發人員外包、測試員外包、iOS人員外包、PHP人員外包、.net外包、Android外包的等。平台資源豐富,派人快,而且質量好,已合作過多家上市公司、國企、獨角獸公司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Ⅵ 人事外包的真正好處
對大多數企業,人事外包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原因有四個:
第一、多數企業辦理事務性工作的成本很高,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是政策不熟:用工、社保及公積金等相關的規定多,變化也快;如果不是專職人員,一般人都很難研究透;數據搜集及文件准備工作很耗時間;如果不事先准備好,肯定會跑冤枉路;手續不熟,現場辦理,手忙腳亂;常常看到新手邊打電話,邊填表,排兩次隊,一天都過去了,手續卻可能沒有辦完;
二是交通狀況:高峰期的交通狀況很差,如果距離跨度大,地點不熟悉,辦事就更難了;
三是等待時間:普通人辦事時間往往是高峰時段,等待時間長;最差的情況是月底,尤其是5.1、10.1、春節等長假後的月底,社保中心排隊會排到晚上11點;
四是不熟悉用工政策,風險成本很高;現在路過勞動監察地點,經常會看到有人拿著合同告公司。如果不懂用工政策,合同草率,碰到難纏的員工,就會惹上官司,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社保監察的車輛,也經常在城裡轉。由於勞動法在很多方面都是傾向於員工的,人事專職或兼職人員如果不熟悉政策,大多會敗訴。
第二、事務管理也很重要。
上面四個問題,只是人事代理的表面問題。
其實,即使辦理好了手續,要管理好人事卻並不容易。核對繳費金額、查找歷史數據,應對財務及社保審計都很費時間。如果有些回單文件丟失,那麼結果就會很糟。去年,發生的某上市公司人事外包部門漏繳公積金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遲遲得不到解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數據丟失。
所以事務的管理也很重要。對於小公司,一旦發生人事專員離職的情況,人事工作便會陷入困境。一方面,人事交接有問題,正常的人事工作突然停止,造成相關員工的情緒波動;另一方面,如果相關人員同公司發生利益沖突,更會對公司造成更大的傷害。
第三,日常的內部人事管理制度,也是難以落實。如考勤、假期、報銷、工資福利等,也是費時費力。企業在這些問題上如果沒有效率,企業的執行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企業的管理方式只能是粗放式的管理。前不久發生在蘇州的迪斯尼代工廠的勞資糾紛,就是因為工資核算在執行中出了問題,導致部分員工集體消極怠工。
因為這些人事管理工作本身並不給企業帶來直接的收益,一旦耗費過多時間或資源,就會成為眾人指責的對象。人事一旦出了問題,或問題解決稍有拖延,人事專員及主管人員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第四,深陷於人事本身的專職人員,對企業沒有戰略價值,而且也不會有好的職業前途。事務性的工作做多了,結果常常是自己疲於奔命,但是給人的印象是事情沒有做好。
只有有效的利用管理平台,降低內部溝通及管理成本,人事主管人員才能逐步從瑣事中解放出來,將精力放在企業組織發展、公司文化、流程建設、人才培養、選好人、用對人、激勵員工等具備更高價值的工作上去,真正提升自我及部門的價值及企業的競爭力。
Ⅶ 公司上市前選擇勞務派遣的優勢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三點優勢:
一、降低用人成本支出
用人單位在核算派遣人員的總支出時,一是考慮崗位效益。二是以市場價格制定工資標准。三是不需要為被派遣人員額外支付其它計劃外的費用。勞務派遣專用發票可計入用人單位稅前成本開支,綜合核算單位支出成本比在編員工的支出大大降低。
二、人事管理便捷專業
用人單位用人不受戶口及學歷限制,平時對派遣員工做出相關的管理規定,使用其才能,按分配的工作任務進行管理、考核。用人單位可以在業務增加時增加人員,在業務減少時減少人員,用人方式十分機動靈活。
三、減少勞動糾紛
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指導下,用人單位和派遣單位簽訂派遣服務協議,派遣單位與派遣員工簽訂勞動(聘用)合同,用人單位與派遣員工只是一種有償使用關系。這樣用人單位就可避免與派遣員工在人事(勞動)關繫上可能出現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