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公司虧損大公司暴雷 地產正在加速出清
華夏幸福(600340)的債務違約,讓房地產潛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現至世人面前。
從泰禾集團(000732)至華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話破滅,預示著行業水大魚大蒙眼狂奔終成往事,未來將不得不修復昔日無序擴張留下的後遺症,越來越多市場參與者也將被殘酷淘汰出局。
日前,雲南城投(600239)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7.5億元-23億元,扣非後虧損36.3億元-31.8億元。同一日,美好置業(000667)也發布業績預警,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虧損4.3-5.5億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業績不達預期更讓市場憂慮。比如去年合同銷售漲幅領跑的中國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凈利潤將錄得40%-50%的下降」震驚各界;而保利發展(600048)則以個位數的業績增長讓資本市場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稱,目前是房地產最黑暗的時刻,因這兩年結轉資源多數為17、18年的高地價項目,行業利潤率整體偏低,與此同時,此前擴張累積的債務也都在這兩年集中到期,「三道紅線」卡住企業再融資咽喉,洗牌在所難免。
大潮退去,虧損與暴雷逐漸浮出水面,房地產還是那個光鮮亮麗的行業嗎?
業績紅燈頻亮
房地產企業的業績預告不斷透露出凜冽寒意。
保利發展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452.62億元,同比增長3.93%;營業利潤522.51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289.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67%和3.39%。對比2019年超過40%的利潤增長,保利發展作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實在難以讓市場滿意。
同為五強房企之一的融創中國(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錄得凈利潤同比增長35%,雖維持了頭部公司的體面,但這一增速仍是該公司過去四年來的最低數值。
大公司尚且不樂觀,小公司就徹底撕掉了業績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間,恆大系公司嘉凱城(000918)發布公告表示,預計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2.5億元,扣非後虧損12.8億元。同一日,大悅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凈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扣非後虧損4.5億元-5.5億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間,新華聯(000620)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1億元-13億元,扣非後虧損11.5億元-13.6億元。同一日,恆隆地產(00101.HK)也發布公告稱,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25.71億港元。此外,還有包括天房發展、珠江實業等房企均發布業績預虧公告。
如果說小房企的滑落是因為本身承壓能力較弱,那麼規模房企的業績接連暴雷則引發了行業不小的震動。
1月20日,金隅集團(601992)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億元-30.30億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稱,預期2020年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0%;25日晚間,金茂公告稱由於市場調控原因,將2020年度凈利潤做計提減值處理,導致當年凈利潤下滑40%-50%。
高地價魔咒
無論虧損亦或是利潤下滑,各公司給出的理由大同小異。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為例,金茂表示計提減值的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等因素,導致項目售價不及預期」,招商局置地則表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該集團結轉項目中低毛利項目佔比較高,所以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房地產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或利潤下滑是預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於2020年的利潤轉結基本來自於2018年前後所拿地塊,記得在2018年前後,全國土地市場火熱,高價地頻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價太貴,導致開發成本攀升,必然會出現毛利率、凈利率的下降,從而引發虧損或利潤的減少。
另一邊,土地成本的上漲並沒有帶來終端市場上房價的普遍上漲,尤其在嚴格執行限價的熱門城市,開發商所能運作的空間極為有限。深圳是限價的代表,2020年開始,深圳從嚴限價政策,官方明確提出,將通過「限價令」,避免部分樓盤價格過快上漲以及因結構性差異導致的價格波動而影響購房者預期。
在限價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掛明顯,「打新」屢禁不止,這導致了很多新房「賣不上價」,或利潤被大幅壓縮,甚至有大量項目因為開發周期長,資本成本高,不得不面臨虧損的事實。
以金茂為例,該集團憑借「金茂府」成功樹立起豪宅標桿的品牌形象,在多個城市也敢於重金拿高價地。2016年,該集團以83億奪得深圳龍華地王項目,土地成本高達5.6萬/平方米,2019年項目開盤時盡管銷售均價已超過10萬/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財務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須的建安成本,幾乎將項目利潤吞噬殆盡。
不拿地難受三天,拿地難受三年,高地價的魔咒成為房地產企業無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最近兩到三年或許是房企即將面臨的一個漫長陣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練內功,盡早將2018年前後的高價地出手。
多位地產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坦言,房企並不喜歡高房價和高地價的現狀,因為房價上漲會受到調控打壓,但地價卻不會相應下調,最終的結果讓房企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遺憾的是,作為房地產最重的一塊成本,土地價格並沒有走低的跡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6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銷售額17.36萬億,同比增長8.7%。同時,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共計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更為關鍵的是,2020年土地市場繼續火熱,不少城市的房價漲幅已然跟不上地價漲幅。
洗牌陣痛期
當毛利率受制於土地成本之際,不少公司曾將業績增長訴諸規模擴張來實現,加大杠桿、提高資金周轉率,確保盈利空間。不過,隨著「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的實施,規模增長的閘門已被關閉。
2020年9月,12家房企試點的「三道紅線」融資新規,企業按照「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三個指標獲得融資增量,如果同踩三條紅線,即使公司總資產和權益擴大,但債務總額將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已普及至幾乎所有規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機構地產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紅線的出台讓房企利用加杠桿手段進行規模發展的路徑被堵死,這將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來很難再有利用杠桿彎道超車的機會。
與此同時,針對房地產行業的管控趨嚴,使得資金開始變得謹慎,更傾向於流向財務盤面穩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桿比率較低的國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的變化很明顯,國有企業憑借暢通的融資渠道和相對更低的融資成本,敢於在土地市場上出手。」一家中型地產公司高層透露,前幾年表現激進的民營企業變得謹慎,紛紛下調增長目標,畢竟保命比掙錢更為重要。
另一地產從業人士則向第一財經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兩年沖進TOP10行列,現在即便內部沒有徹底放棄,但已經不再公開提這個目標,戰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標了。「反正這兩年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不過,在反復調控的地產江湖浸淫多年,資質優秀的房企並非只會坐以待斃,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資口的負責人稱,正加緊與國資背景的公司合作,具體方式是由國資企業出面拿地並解決融資問題,此後便由運營能力強的民企去操盤,畢竟在效率上,優秀的民營房企還是具備優勢的,而運營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國資大公司的短板,雙方取長補短。據透露,一家頭部民營房企日前在江蘇先後摘得三宗地塊,便分別與三家國企合作開發。
回望2015年以來,民營資本憑借著杠桿資金的加持大肆擴張高速增長。彼時,一位央企地產公司負責人吐槽稱,不是我們太慢,而是他們太快。5年之後,畫風已轉,新的洗牌已經開始,且愈演愈烈。
㈡ 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領導
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領導:
1、董事長:蔣衛平;
2、蔣衛平:董回事長兼執行答董事;
3、李長利: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4、姜德義:執行董事兼總裁;
5、石喜軍:執行董事;
6、王洪軍: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
7、鄧廣均:執行董事兼副總裁;
8、周育先:非執行董事;
9、胡昭廣:獨立非執行董事;
10、徐永模:獨立非執行董事;
11、張成福:獨立非執行董事;
12、葉偉明:獨立非執行董事。
(2)金隅集團地產結算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64位;
2、2013年榮獲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中央國情調查委員會、焦點中國網聯合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品牌500強;
3、2007年9月28日金隅技術中心研發大樓落成典禮舉行;
4、2007年12月26日北京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達股份」)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金隅大廈舉行;
5、2007年10月26日通達耐火技術公司控股河南鞏義中原耐火材料公司,成立鞏義通達中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㈢ 金隅公司是國企嗎
北京金隅集團是國有獨資企業。
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由原北京市建材工業局逐步轉變而來的。十多年來,金隅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大力進行結構調整,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集團經濟得到了穩步、持續、快速發展,國有資產實現大幅增值。
(3)金隅集團地產結算擴展閱讀:
北京金隅集團三大產業互為支撐、相互促進,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金隅集團總資產130億元,年營業收入100億元,員工人數上萬人,多年來一直躋身於中國企業500強行列,是世界建材百強企業之一,在經濟效益、經濟規模和核心競爭力等方面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2011年3月1日,金隅股份A股發行上市,股票代碼601992。
金隅集團中期規劃提出:三個翻番帶動一個翻番(資產規模、銷售收入、利潤翻番,帶動職工收入翻番)。
㈣ 金隅房地產質量如何
北京金隅嘉業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於1987年,隸屬於北京金隅集團,十餘年來依託集團優勢迅速發展,目前已成為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物業管理及服務業為一體的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資產總額20億元,年開發規模在200萬平方米以上、竣工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1994年公司被建設部評為城市房地產綜合開發二級企業,企業資信等級為AA級,2002年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2年銷售面積位居全國同行業第18位,在中國房地產信譽創建論壇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信譽百佳企業創建單位。 2003年被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等三家單位聯合評選為北京市「重承諾、守信用」單位。在第二屆全國房地產領先企業信息發布活動中,被評為「2002-2003年度全國房地產領先企業」。在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住宅產業商會等單位主辦的2003年中國房地產500強活動中,榮獲「中國房地產500強」稱號。
㈤ 金隅集團2020豐分紅公告日期4月1日,是股權登記日期嗎
不是,股權登記日會另外公告的,注意留意它的公告信息。
㈥ 北京金隅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國企。
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2年,由原北京市建材工業局逐步改造而成。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金隅集團以發展為重,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大力進行結構調整。
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集團經濟穩步、持續、快速發展,國有資產實現大幅增值。從過去傳統的建材單一製造企業,發展成為以金宇新建材製造-金宇房地產-金宇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產業鏈的大型綜合性產業群。
(6)金隅集團地產結算擴展閱讀:
北京金隅集團以三大產業相互扶持、相互促進,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競爭優勢。金宇集團總資產130億元,年營業收入100億元,員工數萬人。
多年來,它一直是中國500強企業之一。是世界建材百強企業之一,在經濟效益、經濟規模、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均居同行業前列。2011年3月1日,金宇A股發行上市,股票代碼601992。
在結構調整過程中,金隅集團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注重自主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形成以優質水泥、人造板和深加工產品、高檔SA為主的新型建材製造體系。日用陶瓷、高檔傢具、高檔內外牆塗料等五大核心業務和二十多種拳頭產品。
開發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世界名牌產品,如東陶衛浴、天下無賊、桑德散熱器、諾森華地板、天壇牌傢具、長城牌高檔椅、星牌礦棉吸聲板、長城牌水泥等國內知名品牌。集成電路品牌產品具有發展潛力,通過資源整合和「走出去」戰略。
作為中國領先的房地產企業,金宇集團的房地產建設面積每年超過200萬平方米。綜合實力居全國同行業第四位。建成了金宇大廈、騰達大廈、嘉華大廈、環球貿易中心等一批高端寫字樓,金宇國際、半島國際、天壇大廈、CBD總部公寓等高尚住宅項目。
㈦ 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復: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制公司是一家建築材料生產企業,公司主要從事於是建材製造、房地產開發和不動產經營產業,主要產品是高標號水泥、傢具、礦棉吸聲板、加氣混凝土、耐火材料、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銷售自產產品等.公司持有及與獨立第三方共同擁有多項先進技術的專利權,並已起草或審閱超過多項建築材料業界的國家及行業標准,公司擁有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司的"金隅"牌水泥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和北京名牌產品及."天壇牌"傢具、"通達"牌耐火材料和"星牌"礦棉吸聲板等為代表的中國和北京名牌產
法定代表人:姜德義
成立時間:2005-12-22
注冊資本:1067777.113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8524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三環東路36號
㈧ 北京金隅集團下屬單位有哪些
鼎鑫,太行,贊皇,逐鹿,曲陽,天津振興,北水,琉璃河,
㈨ 青島金隅陽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金隅陽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於2015年02月11日在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新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受託代理房地產銷售;房地經紀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張向良
成立時間:2015-02-11
注冊資本:6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000200032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延吉路76號中海大廈23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