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軍工資產注入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您好,軍工資產注入概念股
中國重工(601989):2011年2月15日,中國重工成功完成對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重工、渤海重工、青島北船重工和山船重工四家造修船企業的資產收購。至此,中國重工在原有三大業務基礎上,新增船舶製造(含軍品)等五大業務。2012年3月28日,中國重工以可轉債融資成功收購河柴重工、山西平陽重工等6家公司。在原有業務基礎上,新增常規潛艇關鍵配套等重要裝備和水中兵器等軍品業務,完善了產業鏈,優化調整了產業結構。
成飛集成(002190):2014年5月19日,成飛集成公告,公司擬以16.6元每股的發行價,向中航工業、洪都集團、華融公司等定向發行約9.55億股,以158.47億元總價,購買沈飛、成飛及洪都科技各100%股權,兩者是中航工業旗下戰斗機、空面導彈核心資產。同時,擬定增募集配套資金52.75億元,其發行對象除中航工業及華融公司外,還有中航系旗下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航投資、中航飛機(000768)、中航機電(002013)和港股上市平台中航科工、非上市公司中航技等。
相關概念股還有:中國船舶(600150)、中航機電、中航電子(600372)、國睿科技(600562)、中航光電(002179)、航天電器(002025)、中航飛機。
㈡ 軍工集團為什麼要進行資產證券化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㈢ 中國重工是做什麼的
「造船僅僅是我們的一塊業務,環保產業、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和新材料行業也是中國重工的重要產業。」10月27日,中國重工相關人士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組織的「我是股東——中小投資者走進中國重工」活動中表示,未來民船業務僅僅佔到公司業務的30%。
當天,數十名投資者、賣方研究員、機構投資者走進中國重工位於大連的控股子公司大船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集團,參觀考察了鋼配中心、船塢碼頭和特種船(船型
船廠
買賣)生產基地。中國重工資產管理部主任郭同軍、大船集團(位置
評論
新聞)總經理於逢平、董事會秘書楊曉英等眾高管就投資者問題一一作答。
大船集團是中國重工最主要的資產,據介紹,公司按照「五業並舉」的發展戰略,積極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優勢產業得到進一步壯大,產業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到2014年,海工、修/拆船和非船產業所佔比重將接近一半,民船所佔比重進一步下降,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運營風險進一步降低。
郭同軍表示,集團大力推進軍工軍貿的自主研發製造,進行軍民融合的產業結構升級,集團依靠軍工院所,打算實現軍工技術推動民用產品研發,集團已經在海洋產業、戰略新興產業、能源交通產業等多個板塊布局。
隨著海工市場近兩年持續活躍的發展變化,中國重工加大了在海工市場的發展,並進一步優化了海工產品結構。目前,中國重工已經進入深水海工裝備製造領域。2013年完成海工產值57.6億元,占總值的22.6%,同比增長15.1%。
公司高層表示,公司非船產業瞄準高端裝備製造業,規模化發展,其中大船集團非船產業以核電、海上風電、海洋石油配套、鍋爐(產品庫
求購
供應)壓力容器、建築鋼結構、大型起重設備(產品庫求購
供應)等為重點發展方向,全力推進。
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郭同軍表示:「2015年和2016年將是中國重工的並購年,中船重工對上市公司的後續資產注入將是持續性的。」
實際上,中國重工的大股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旗下28家研究所,多年來一直布局科技產業化,不僅幫助集團公司順利度過了民船市場最艱難的時期,還打造了一批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團,目前有數個營收達十億級別的民品產業。民品產業已經成為集團公司重要的產業支柱。
「研究所改制的進度,目前分類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防科工局,目前的難點在上級批準的時間。」郭同軍說。
目前,中國重工擬組建4家控股公司,組建控股公司將促進科研院所資產證券化進程。公司組建的七所控股有限公司、齊耀控股有限公司、傑瑞控股有限公司、雙瑞控股有限公司分別原屬於707所、711所、716所、725所,4家研究所的收入總和超過百億,盈利能力突出。
對於上市公司的發展,郭同軍表示,將採取內涵和外延的方式發展,尋找外部並購機會,收購國內外一流的資產技術,布局全產業鏈。擇機引進民間資本和中外資本,打造混合所有制企業。
「集團在不久的將來把優秀的軍工及科研院所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作為產業整合者,積極尋找外部並購機會,收購國內一流技術和資產,引入高端人才。在內部,上市公司通過消化吸收、培育、再創新的模式,全面布局軍工裝備研發、海工裝備創新、能源裝備全產業鏈」。
㈣ 航天八院軍工資產會注入上市上司嗎
不會,是軍產,就沒有應何理由上市。
㈤ 軍工資產證券化是不是意味有軍工資產注入重組的可能呢
目前來看是正確的,因為目前軍工企業上市的比較少,營業收入所佔比重也很小,所以會通過軍工資產注入的方式完成軍工資產的證券化
㈥ 中國重工研究所資產注入是什麼時候
【2015-06-25】中國重工(601989)關於股票停牌事項進展暨復牌的提示性公告中,說明了重組進展情況:
根據中船重工出具的書面文件,中船重工正積極推進風帆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相關工作(以下簡稱「本事項」)。目前,中介機構已經進場開展工作,由於本事項部分資產涉及軍工業務,情況較為復雜,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確定尚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方案尚需與有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本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所以,中國重工研究所資產注入的時候現還不能確定。待確定後,會發布公告的,請關注。
㈦ 可以借殼央企投資嗎
價值這東西,是一個企業的底色,有沒有價值還得看企業本身。如果是一個好企業採取借殼上市的方法,會被看作是有戰略;如果一個只想摟錢的企業,就是在耍花腔。投資者一定要小心。
什麼是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又稱「買殼上市」、「後門上市」、「逆向收購」、「反向收購」,是指一個企業由於各種原因暫時無法達到上市要求上市,於是就借用一個已上市公司的殼,通常的方式是購買該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然後注入自己的相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
是一種面對監管層的上市要求時,採取的「迂迴」方式。是一種以上市為目的的資產重組。
別一聽到資產重組,就認為可能存在投資機會。這種單一的判定方式在做投資決策時,萬萬使不得。在美國市場,很多中概股由於在信息披露方面,或者其他企業資質方面沒有達到要求,才會採取借殼的方式。這其實包含著負面信息。
企業為什麼急於想上市,說白點就是缺錢了。特別說明,缺錢了是一個中性詞。最終還得看獲得錢的企業,如何使用這些錢。
根據近些年對企業融資方式的研究,全球企業大部分越來越傾向採取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方式。借債需要還本付息,發股就不用了。只想割韭菜的企業,把股市融資當成一種對他們企業的慈善募捐。對於這種企業,投資者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但是,也不是所有借殼上市的企業都存在著貓膩,也存在著無奈。在中國的IPO市場,排隊時間是很長的,而一些企業確實需要錢來擴大生產,改善經營,度過難過。排隊等上市,不見得是最佳的選擇方案,要知道,中介費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核算下來可能不少。而風口可能會一不小心就散了。
有些借殼上市的企業,跟投資者想的一樣,確實存在投資機會。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中信泰富,在並購重組案例中稱得上經典。當時,「中信香港」通過一系列的配股發展,將原有資金注入了「泰高發展」,成功實現買殼上市,僅1991年到1996年幾年時間,股價從1.3元每股漲到了44.9元每股。
但是借殼上市割韭菜的企業也是割得活靈活現。奇虎360通過江南嘉捷,把在美國時的600億估值一度搞到了4500億,即使下滑60%,依然是1600億。誰受益誰吃虧,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說來說去,投資前還是得翻開企業的底牌看一看,借用一句廣告語,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同樣也不是所有的重組都有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