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健力寶的介紹
健力寶品牌介紹: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經過二十年的風雨歷程,已經成長為一個以飲料為主導產業,集制罐、塑料、包裝、葯業、酒業、食品、體育、房地產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曾連續八年被評為全國工業企業500強,2003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
健力寶集團目前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健力寶、第五季、爆果汽、A8、寶豐等,其中健力寶是飲料業務的核心品牌,已有二十年的歷史,在全國范圍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2002年1月,健力寶集團成功轉制,由國有變民營。新股東控股後,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與調整,新產品不斷推出,業績大幅提升,總資產也從改制前的37億迅速增加到50億。
新世紀,新篇章。未來,健力寶集團將進一步突出主業,以做"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企業品牌"為崇高奮斗目標,以健康產業為龍頭,以打造百年民族品牌為己任,致力於建設一個強大的健力寶產業王國,再創民族飲料的新輝煌。
㈡ 健力寶企業實力怎麼樣啊
實力啊,還是很強的啊,健力寶現在也經常上節目,還贊助了中國的甲級聯賽俱樂部球隊呢,CCTV還做過專訪,我感覺很牛的。
㈢ 健力寶公司還有嗎
李太悲哀了,聰明的人總被愚蠢的人傷病
㈣ 健力寶在什麼時候開始生產
1984年6月 力寶誕生 1985/7/26 健力寶飲料被評為首屆全國最佳運動飲料
1986/11/5 健力寶獲全國運動飲料評比第一名
1987/4/10 廣東運動飲料有限公司改名為廣東健力寶有限公司
1988年 組建改名為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
1989/11 獲國家體委授予的「體育事業貢獻獎」
1990/8-9 健力寶獨家贊助亞運會「火炬之光」接力活動,歷時一個月,途經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全世界觀看者約有25億
1991/9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運動會贊助300萬元,並被指定為運動會專用飲料。年健力寶飲料廠在全國飲料企業中,產量、利稅上排名第一
1993/6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評為「1992年中國500家大型工業企業」之一,排列165位。
健力寶飲料廠榮獲1992年年全國輕工業企業200強金榜,其中銷售額排序4名,利稅總額排序第6名,飲料製造行業1992年利稅總額統計指標排序前10強。
1994/1 健力寶被選定為第十二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首選指定運動飲料
1995/8 健力寶系列飲料獲95中國輕工產品(飲料)排行榜中飲料類的首位
1996/7 健力寶贊助美國亞特蘭大26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2000多萬元
1997/1 公司被國家列為「八五」期間中國飲料行業巨頭
1998/11 公司贊助13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人民幣120萬元
1999/5 健力寶集團榮獲中國飲料工業10強
2000/1 健力寶列入國家重點企業
2001/6 健力寶集團以4540萬元收購了廣東國信所佔公司的15%股權。至始,健力寶飲料公司已佔有75%的股權。
2002/1/15 浙江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收購健力寶簽字儀式在健力寶山莊舉行,自此,健力寶集團由國有轉民營
2003/3/18 成都糖酒會——爆果汽隆重推出。經銷商首單訂貨1.29億元,全年訂貨5.14億元。
2004/11/16 健力寶集團與北京匯中天恆投資有限公司的收購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匯中天恆直接擁有健力寶集團68%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㈤ 健力寶創建於哪年
健力寶集團與聯想、海爾、美的、科龍等優秀企業一樣,都是屬於上世紀80年中期誕生,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而發展起來的企業之一。 2004年,是聯想的20歲周年,也是健力寶的20周年。然而,與聯想、海爾、美的等企業相比,健力寶在20周歲生日時,卻正經歷著一場自創建以來最大的浩劫,且前途茫茫不知歸向何處。 健力寶,這個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族品牌,自1984年誕生始,在經過了15年的長期輝煌後,開始走下坡路,並在2001年底被當地政府出售給私人投資者,由素有資本高手之稱的張海等人收購。健力寶也演繹了一出國企變民營的典型案例,而將健力寶一手帶大的健力寶創業元老——李經緯在健力寶被張海等人收購時則黯然退場,離開了自己為之奮鬥了十幾個春秋,灑下無數汗水的健力寶。 然而,變為民企的民族品牌——健力寶,在私人投資者手中並沒有走上新的輝煌,而是在兩年半後的時間裡面臨著一個巨大的生存危機。資本高手在治理實業兩年多後,下課了。第一家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國內企業——裕興集團老闆匆匆走到了健力寶的管理前台,又很快悄悄離去。隨後傳出向來是以民族飲料品牌的形象樹立在國人心目中的健力寶要被台灣的統一收購的消息。又由於遭到包括員工在內的各方面力量的反應,統一收購被中止。 健力寶,20年。這裡面的故事太多,這裡面的感慨太多,這裡面給人們的啟示也太多! 一、健力寶案例的歷史背景 中國企業的20年也是中國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深入和成熟的20年。 對企業來說,是運營環境不斷變幻的20年。一方面,內部競爭環境越來越規范,企業不斷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和全球化也使先進的競爭者不斷湧入中國,得以占據先天的技術和管理優勢。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不斷綜合起來的過程,就是本土企業所要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的局勢變化過程。 這樣的環境變化對本土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企業必須有戰略的眼光,要有更高的管理水平,要能夠建立起良好的運營機制,要能夠積極地培養人才,這樣才能持續地取得競爭的勝利。現在經過了20年的風雨仍然健康地往前走的企業,例如聯想、美的、萬科等一大批國內優秀企業,無一不是這么走過來的,這是中國本土企業發展的一個定理。反觀在過去20年裡紛紛倒下的企業,根本原因無一不是違反了這個定理。 健力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但相對於已經倒下起不來的其他企業來說,它又似乎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角色,為什麼這么說? 第一,跟很多走不到20年的企業相比,包括他的同行曾經紅極一時的天府可樂等相比,健力寶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李經緯創出了健力寶這么好的品牌,雖然經歷了這么多的風雨,但健力寶還活著。 第二,健力寶正處於一個艱難的命運轉折期,未來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必性。在過去的5年多時間里,因為沒有很好地適應急劇變化的競爭環境,沒能確立自己正確的戰略,沒能建立有效的運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培養人才,在飲料市場快速增長的時候,健力寶不升反降,最後陷入經營的困頓之中。 健力寶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也正是《健力寶沉浮》這本書所要帶給大家的。 可以說,中國企業過去20年發展歷史中所出現的問題,健力寶都經歷過了。 二、治理結構問題 早期的健力寶在治理結構上具有優勢,但最終還是陷入治理結構的嚴重缺失危機中,無論是李經緯時代還是張海時期,健力寶的治理結構都是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的。或許,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圖一、圖二的公司治理邏輯來梳理健力寶過去20年的治理問題。 1、股東共識問題 張海時期,健力寶的幾大股東是嚴重缺乏共識的,對健力寶的未來走向缺乏統一的認識,最後變成了互相傾扎。張海在接受丁秀洪采訪時,從他的角度談到了股東之間缺乏共識的問題。一個公司,特別是像健力寶這么大的企業,如果在股東層面都缺乏對未來發展的共識,可想而知,企業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健力寶:20年發展歷程中經驗與教訓的集中展現 作者:佚名 來源:網路 日期:2006-4-29 21:39:12 2、制衡機制 張海在擔任健力寶董事長兼總裁期間,獨攬健力寶的大權,從董事會到公司管理層中的各個重要崗位均安排自己的親信,公司缺乏一個有效的制衡機制。因為缺乏共識,又沒有一個有效的制衡機制,張海包攬了健力寶的大權,最後導致股東之間缺乏信任,也影響了企業的正常決策。 3、領導者自律 無論是李經緯時代還是張海時期,作為主要公司絕對領導者的李經緯和張海,似乎都缺乏企業領導者的自律意識,在潛意識里這個企業就是他個人的王國,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到最後常常是不能用理性的思維來開展企業經營。例如張海安插了大量的未必是適合企業需要的人員到各重要崗位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二、戰略的問題 盲目的多元化與國際化,是李經緯時代所犯下的致命性戰略錯誤。李經緯的不相關多元化投資幾乎讓人眼花繚亂,李經緯的不相關投資甚至包括投資創辦《新香港》這樣的雜志。在多元化的投資方面,張海的毛病與李經緯幾乎是一樣的。資本運作的經歷讓張海在內心深處總跳動著資本並購的躁動因子,動用大量的經營資金去收購、收購再收購,幾乎成了張海在掌管健力寶一年後的工作主旋律。 戰略的迷失讓健力寶模糊了自己的真正方向,最後也幾乎斷送了自己的主業。 三、管理的問題 無論是李經緯時代還是張海時期,管理的粗放是顯而易見的。業務流程、績效、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無一不是粗放型的。 缺乏系統的管理思維,業務流程不是以客戶的需求為核心出發點,缺乏真正的績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不是以提升企業的素質為基本提前。 四、品牌與營銷的問題 在不需要明確的品牌定位年代,健力寶通過獨創性的產品與體育、公關營銷獲得了極高的品牌聲譽。但在競爭者林立且強勢品牌越來越多的新競爭環境下,業已樹立廣泛知名度的健力寶品牌缺乏清晰的市場定位,仍然沿用老套路進行品牌的耕作,即使是張海這個新生代的領導者對健力寶品牌同樣缺乏應有的清晰思維,最後的結局是迷失在品牌叢林中。 而營銷模式的落後與缺乏實際求是的思考是健力寶在李經緯時代、張海時期都陷入不同的市場困境的相同原因。 李經緯缺乏對健力寶戰略性營銷模式的思考並採取有效措施,而張海則是對健力寶的戰略性營銷模式進行了誤判,採取了錯誤的合作夥伴制營銷模式,從而讓企業的渠道體系極度不穩定,不順暢,缺乏效率。 五、資本問題 健力寶其實從來就不乏資本的青睞,只是在後來的資本光顧時,它已經越來越成為資本魚肉的對象,而不是藉助資本的力量實現品牌的更大提升和企業的騰飛。 李經緯時代完全有條件像其他國有企業一樣通過國內包括香港股市去圈錢,從而為自己套到發展資金,但李經緯因為個人的喜好等諸多原因而將機會拱手讓出,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上市圖錢的機會。 不過,即使健力寶即使實現了上市圈錢的目的,以它的經營水平,最終也仍然會如其他國有企業一樣,陷入經營困境而張海本身是一個資本炒家,通過資本的手段獲得健力寶的控制權,最後又因為資本的原因而被迫下台。張海在健力寶的資本運作不是一個實業家的資本運作,而是一個資本玩家的運作。
㈥ 聽說了嗎,健力寶現在屬於誰啊
健力寶被「中信資產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收購了。
健力寶在歸至統一旗下10年後,健力寶將再度易主的消息近日在業內傳開。根據統一集團發布的公告,統一將以9.5億元的價格出售健力寶100%股權,改由中信集團旗下的一家投資公司接手。此次健力寶集團收購健力寶貿易的9.5億元資金全部來自為「中信資產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資產管理成立於2002年,為中國中信集團旗下成員,而中國中信集團為國務院直屬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其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排名第156位,業務涵蓋金融、資源能源、裝備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等多個領域。
(6)健力寶大股東擴展閱讀:
1997年時,健力寶達到輝煌的頂峰,當年銷售額突破55億元,但此後卻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年銷售額在15億元左右。告別統一企業後的健力寶將何去何從,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統一預計,這次資產處置有望讓其獲得約3.43億元的稅前收益,「並且為統一企業股東創造了2.5倍的巨額投資回報。」統一在公告中強調,交易完成後,健力寶集團將會與中信集團旗下的投資平台公司淳信資本合作,繼續開展健力寶品牌的第二次騰飛。
「健力寶品牌目前已經失去了全國品牌的地位,沒有核心產品,全國銷售范圍也很狹窄,未來很難東山再起。」不過,在朱丹蓬看來,中信接盤健力寶品牌對於後者幫助並不大,反而健力寶對於中信來說將是一個「爛攤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被統一9.5億元拋售給中信系 健力寶能否東山再起?
㈦ 健力寶被誰收購了
健力寶被「中信資產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收購了。
健力寶在歸至統一旗下10年後,健力寶將再度易主的消息近日在業內傳開。根據統一集團發布的公告,統一將以9.5億元的價格出售健力寶100%股權,改由中信集團旗下的一家投資公司接手。此次健力寶集團收購健力寶貿易的9.5億元資金全部來自為「中信資產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資產管理成立於2002年,為中國中信集團旗下成員,而中國中信集團為國務院直屬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其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排名第156位,業務涵蓋金融、資源能源、裝備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等多個領域。
(7)健力寶大股東擴展閱讀
健力寶誕生於1984年,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意義。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一炮走紅,被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
與體育結緣,贊助體育賽事是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特性的集中表現,2008年底,健力寶成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指定運動飲料,健力寶把握市場脈搏、借亞運會將展開一系列體育營銷,全面打造運動飲料知名品牌。
健力寶倒塌的內認原因:
缺少人才,企業團隊老化,營銷隊伍老化,但是從外界反映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健力寶團隊精英不缺,缺少的是管理人才的方法。
有句話說這樣說的:一個好的企業,能將庸才變成人才,一個差的企業,能將人才變成庸才——這話無意貶低健力寶。廠家在初期建立團隊的時候不但要選擇或者培養經營,更需要一種防衰老機制,這樣的品牌才能長久保持活力與動力,健力寶這方面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