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娃哈哈集團的劣勢體現

娃哈哈集團的劣勢體現

發布時間:2021-11-26 11:46:50

⑴ 娃哈哈營養快線按SWOT問題分析優勢、劣勢、機率、威脅都是什麼

優勢:企業實力強大,可以抵禦日常危機影響;高效的銷售渠道能夠將產品做得更細;精湛的科研隊伍能夠保證產品不斷升級換代以適應消費需求;生產規模大可以產生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劣勢:規模擴張速度較快,管理需同步及時跟進;產品外包裝質量需重點關注;
機會:依託於娃哈哈集團強大的品牌效益,在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視的情況下,消費者更信賴大品牌;
威脅:容易滋生大企業病導致產生內耗;因其產品為乳飲料,隨著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選擇乳產品(營養成分更高);近年來公共危機事件時有發生要注意妥善解決;

⑵ 娃哈哈集團遇到過什麼危機

最大的困難應該是那次和達能集團的矛盾

⑶ 娃哈哈礦泉水具有的品牌優勢及、劣勢及發展前景

優勢:作為老牌企業娃哈哈的經典品牌,娃哈哈純凈應該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且娃哈哈礦泉是較為成熟的品牌。所以他的分銷渠道控制能力較強,體系比較完善;娃哈哈的實力是比較大的,市場份額也比較大。

劣勢:產品的特性季節性比較強,銷售不穩定;由於經典品牌,分銷渠道的層次比較多,較其他產品價格更貴,缺乏競爭優勢。

發展前景: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容量比較大;較為缺水的地方較多,有利於產品的銷售。

(3)娃哈哈集團的劣勢體現擴展閱讀:

娃哈哈礦泉水(娃哈哈礦物質水)採用長白山脈地質深層的泉水生產,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引進德國、義大利較好的全自動生產設備,確保產品優異品質。

2015年,國家技術監督局和衛生部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市面上所售的各種水產品,只要符合國家標准就是安全無害的,可以放心飲用。

⑷ 娃哈哈集團為什麼會倒閉

娃哈哈集團沒有倒閉。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87年,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在銷售收入、利潤、利稅等指標上已連續11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首位,成為目前中國最大、效益最好、最具發展潛力的食品飲料企業。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含乳飲料、飲用水、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保健食品、罐頭食品、休閑食品等8大類100多個品種的產品。

(4)娃哈哈集團的劣勢體現擴展閱讀:

杭州娃哈哈集團創建於1987年,從3個人、14萬元借款白手起家,在創始人宗慶後的領導下,現已發展成為規模、效益念位居前列的大型飲料企業,飲料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近80個生產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擁有員工3萬名。產品主要涵蓋蛋白飲料、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茶飲料、果蔬汁飲料、等十餘類190多個品種,其中包裝飲用水、含乳飲料、八寶粥罐頭多年來產銷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30多年來娃哈哈一直保持穩健發展。企業規模和效益已連續19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第一,為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民營500強企業。至今公司現金充沛,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娃哈哈」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娃哈哈除食品飲料研發、製造外,同時有2個精密機械製造公司,自己設計開發、製造模具和飲料生產裝備,另外還有印刷廠、香精廠。

公司近年開始向菌種、酶制劑、機電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目前已形成自己的菌種資源庫,並成功自主開發了串、並聯機器人、自動物流分揀系統等智能設備,成為食品飲料行業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生產模具、飲料生產裝備和工業機器人能力的企業。

⑸ 達能的swot分析報告在哪找

十年前,當筆者看到合資相關合同時,就擔心雙方未來的矛盾沖突。可惜,十年擔憂終成現實。筆者曾經是娃哈哈人,也曾與達能高層有密切聯系,而今面對雙方你死我活,刀刀見血的股權爭奪戰,感慨萬千……

一番冷靜思考後,特撰此文,希望有助於媒體、大眾、政府相對理性的分析,更希望有助於當事雙方理性的談判和決策。

一、 雙方優劣勢分析

1、對娃哈哈有利因素(娃哈哈系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下同)

·中華民族復興的時代背景(國家實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厭惡外資並購)

·中國民眾的支持(基於對民族品牌的熱愛,90%以上網民,一邊倒的支持)

·中國多數媒體輿論的支持(多數報道支持娃哈哈,這是民意的體現)

·中國政府的可能支持(中國政府已經越來越明智、強勢,也越來越順應民意,兩稅合並、反壟斷規定出台已經發出明確信號:外資利用中國政府的軟弱,什麼「超國民待遇」「低價收購,宰首行動」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十多家娃哈哈外地子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的聲明,已經發出明確支持的信號)

·娃哈哈內部的眾志成城(宗慶後/員工/銷售團隊/經銷商聲明,體現出高度的一致對外、同仇敵愾的決心)

2、 對娃哈哈不利因素

·合資公司股權合約的制約(達能51%的比例,意味著什麼誰都清楚)

·娃哈哈商標許可合約的制約(非合資公司的商標使用需經過合資公司董事會認可的條文,在法理上,娃哈哈明顯被動)

·中國政府可能的妥協(中國走向法治社會的趨勢,法國政府的施壓,法治及政治兩大因素可能會令娃哈哈品牌及管理層成為犧牲品)

3、 對達能有利因素

·合約在手,法理上佔有明顯優勢(不過,當年不對娃哈哈財務審計迅速簽下合同,不合常規。的確利用娃哈哈對資本運作的不熟悉,有「揀便宜」之嫌疑;利用晦澀拗口的商標條文,有「設圈套」之嫌疑)

·得到法律專家的支持(尊重公司法,尊重合同法,法律只講條文不講情理,一些質疑娃哈哈的人都是從這一角度展開分析)

·法國政府的鼎力支持(達能作為法國的驕傲,法國政府豈有不支持之理?)

·中國政府的可能支持(達能一向與中國政府高層關系良好,政府若站在法理和兩國政治角度,就事論事,可能會將娃哈哈拱手相送)

4、 對達能不利因素

·中國媒體、民眾強大的輿論壓力(娃哈哈作為最大的中國食品飲料企業,是民族品牌一面旗幟,誰沒有愛國心民族心?)

·達能公司的負面形象也深入人心(並購優質公司,資本掠奪,不勞而獲,商業圈套,不善經營――樂百氏失敗案例)

·法國政府的左右為難(百事可樂要並購達能,法國政府立場明確反對;如今達能想兼並中國食品飲料業最大民族品牌,政府估計難以明確表態)

·中國政府可能的強大施壓(宗慶後系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亦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強勢的中國政府完全可以以順應民意,以反壟斷並購,甚至可能以當年協議未經中央政府批准無效為由,施壓達能)

·娃哈哈管理層/員工/銷售人員/經銷商的整體對抗(由於宗慶後高度的集權管理,由於娃哈哈多年「家」文化的灌輸,由於整體的同仇敵愾,即便達能法庭上贏了,它根本無法順利接管娃哈哈,派人經營必然失敗,這或許是達能最投鼠忌器的因素)

經過以上條理性歸納分析,我們已經很清楚:娃哈哈在法理上不佔優勢,但在情理上佔有絕對優勢,達能則相反。事態的未來發展,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左右結局的是雙方政府的立場與態度,尤其是中國政府的態度。
二、娃哈哈與達能決裂後的N種可能

由於雙方已經公開決裂,達能甚至揚言30日後要法庭上見,雙方已經無法進一步協商。未來無論是第三方調解、仲裁還是訴訟,必將出現以下的N種結果。

1、娃哈哈勝出,達能敗――娃哈哈收回合資公司大部分甚至全部股權,達能獲取超額投資收益而退出。(可能性:較大)

此結局需要中國政府在強大輿論壓力的適當干預,或者達能迫於社會輿論和自身長期利益的明顯讓步。

基於娃哈哈的天時、地利、人和,娃哈哈成功修改合約,但娃哈哈必須為十年前的失策付出數十億元的慘重代價。此結果的確有較大可能性,網上已有博文深入分析,筆者不再贅言。(http://blog.sina.com.cn/u/4cafb3f50100091a)

2、達能勝出,娃哈哈敗――非合資公司不得使用娃哈哈商標,宗慶後失去合資公司經營管理權。(法理上可能性:較大 現實結局可能性:教小)

達能出招,死死圍繞合約展開,這是它唯一的、本質的有利因素,僅僅幾十個字的條文就可致令娃哈哈處於極度被動的局面。達能每次表態均威脅要法庭見,顯然在法理上基本勝券在握。

但,問題是,即便在法庭上,達能贏了――娃哈哈集團旗下的幾十家非合資公司不得使用娃哈哈商標(至於達能40億元低價收購非合資公司51%股權的要約,娃哈哈不可能會答應),宗慶後失去合資公司的經營管理權――達能就樂的起來嗎?

迄今為止,達能連合資公司的大門在哪個方向都不知道。達能如何能夠順利接管遍布全國的39個合資公司?

當一個企業的管理層、普通員工全面抵制外來並購者時,未來什麼暴力、罷工…….甚至日常生產經營癱瘓,什麼可能都會發生。全世界的並購案例表明,絕大多數的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企業文化的不兼容(樂百氏是個典型)及被並購企業的敵視與不合作。

達能顯然也深深認識到這一點,所有攻擊直指宗慶後本人,極力避免傷害普通員工。但是,簡單商業原則導向的達能,還是低估了宗慶後個人強大的領導力、影響力,控制力。

中國企業,管理者「內聖外王」的人格力量遠遠超過了西方國家冷冰冰的制度力量。

在娃哈哈內部,宗慶後是君王,是家長,其牢不可破的地位猶如當年中國的毛澤東。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宗慶後就沒有娃哈哈。仔細閱讀娃哈哈連發三封員工/銷售團隊/經銷商的聲明,就可知宗慶後先生在娃哈哈內部威望無出其有。

達能可能會強調合資公司本就是達能控股,怎麼可能視為並購呢?但合資公司的員工一定不會這么認為。長期以來,合資公司一直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這在中國幾年前的上市公司中都很常見),合資公司的員工在日常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與非合資公司一模一樣。所謂合資公司非合資公司僅僅是財務上的區分,日常經營中兩者本就合二為一。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在娃哈哈員工看來,達能僅僅是投資基金的角色,對娃哈哈提供技術、研發和管理支持非常有限,卻年年坐享巨額利潤分成。當並購者、入侵者的印象形成時,達能能夠成功入主合資公司?讀者自明。

何況因為獨特的企業文化,娃哈哈沒有職業經理人團隊,只有「子弟兵」。職業經理人只對企業本身負責,並不盲目跟隨一個人。但是「子弟兵」就不一樣了,家長到哪兒,他們一定會跟到哪兒。一旦宗慶後離開合資公司,那些財務上掛在合資公司名下的管理/銷售團隊可一夜之間跟隨宗慶後到集團公司。

所以,對達能而言,即便打贏了官司,也接手不了合資公司,沒有了宗慶後的合資公司,生產銷售會全面癱瘓,很快陷入虧損泥潭,宗慶後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更退一步,達能千辛萬苦接管了合資公司,生產經營也步入正常,其經營業績是否如預期良好?答案是:很難,因為除了娃哈哈純凈水(僅僅微利)外,其它品牌都掌控在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手中,僅僅靠利潤微薄的瓶裝水,合資企業的盈利直線下滑成為必然。

――娃哈哈合資公司成為第二個樂百氏,達能?政府?誰能承擔這個責任?

基於達能難以順利接管合資公司且接管後經營不善後果的推斷,達能即便法理略占優,卻不敢輕舉妄動,只有在娃哈哈媒體公布事實後,不得不被動應戰。

達能的最佳解決方案仍是雙方的協商,而不是官司。

另一方面,退一萬步失去合資公司管理權的宗慶後,能不能東山在起,另創品牌?

答案是:能,一定能。

事實上娃哈哈集團及非合資公司手上已經有了眾多著名品牌:營養快線、爽歪歪、乳娃娃、非常、激活、大廚藝……(這些商標的所有權到底在誰手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中國商標網」查查就知道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娃哈哈早已不是單一品牌打天下的時代,除了娃哈哈品牌在瓶裝水產品上發揮重要影響力(可惜,瓶裝水行業利潤太低,達能拿過去也是雞肋),在占娃哈哈目前營業額和利潤貢獻重要地位的兒童乳飲料――爽歪歪、乳娃娃,果汁牛奶飲料――營養快線等產品品牌上面,娃哈哈僅僅是個擔保品牌。相關研究表明,即便失去擔保品牌的獨立品牌不會影響大眾的購買意願,換句話講,爽歪歪、營養快線等品牌的品牌價值不會收到太大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娃哈哈集團的劣勢體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638
常山股份股票怎麼樣 瀏覽:369
通達信指標抓大牛 瀏覽:387
廣西今日廢銅價格最新行情 瀏覽:675
易方達基金易理財和余額寶 瀏覽:311
股票季度價格 瀏覽:202
中國黃金的導購上班時間 瀏覽:477
豆粕期貨投資報告 瀏覽:813
埃夫股票 瀏覽:554
股票王國強博客 瀏覽:903
通達信股東戶數公式 瀏覽:225
股權融資審批部門 瀏覽:674
塑料行業傭金怎麼拿 瀏覽:497
西安艾潤物聯網融資 瀏覽:422
澳大利亞幣匯率 瀏覽:212
金如意投資理財 瀏覽:803
湖南漢方集團領導 瀏覽:82
投連險可以投信託嗎 瀏覽:931
融資租賃上市計劃書 瀏覽:778
房產屬於理財產品嗎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