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東年終利潤分紅 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② 公司的利潤分配給股東,股東要繳納什麼稅怎麼計算
你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分紅金額*20%
③ 年終利潤分配的個人所得稅如何算
1、如果屬於分配個人股東的利潤,稅率是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2、如果屬於工資薪酬中的年終獎按以前年度稅務政策可以一次性除12,然後看適用稅率是多少,再用獎金數乘以這個稅率,計算年終獎個稅的時候沒有稅前扣除部分。
《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相關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3)股東利潤分配稅率擴展閱讀
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有關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
④ 股東分紅個稅計算
股東分紅*20%=個人所得稅
企業發放分紅時需代扣個稅。
股東個人收到後還需自行到稅務局申報,如果滿額代稅後可不再繳稅,只需申報情況即可。
(4)股東利潤分配稅率擴展閱讀: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
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可以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個人所得稅法修訂 中國政府網
⑤ 利潤分配股東如何納稅
對個人投資者而言,一般情況下,資本利得免徵個人所得稅,如買賣股票所得、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東所得等;經營所得則應按規定代扣代交個人所得稅。股份公司可以採取不直接分配股息,而使股票增值,從而避免投資者(股東)分回的利潤(股息、紅利)補繳所得稅。而股份制企業可以把稅後利潤的大部分作為公司的追加投資,使公司的資產總額增加,在不增發股票的前提下屬公司的股票價值,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好處。對於法人股東來講,由於沒有從股份公司回股息,不存在對分回的股息按投資方向所得稅稅率高於被投資方向的部分補稅;對於個人股東來講,由於沒有從股份公司回股息,不需要交納股息部分的個人所得稅,其股息部分可以從股票價格的上漲得到補償;對於股份公司本身,也可以取得再投資部分的優惠待遇,壯大自身的實力。 私營企業稅後計提生產發展基金,可當期少交個人所得稅 根據《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私營企業稅後利潤留作生產發展基金的部分不得低於百分五十。由於特殊原因,提比例低於百分之五十的,須經稅務機關批准。私營企業的生產發展基金可以用於本企業擴大再生產,向其他企業投資,償還貸款或者彌補本企業的虧損。用於其用途須經稅務機關批准。 另外,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2001]57號文)第六條、第一款也規定:允許按規定計提生產發展基金後的剩餘利潤,以不投資,不分配的形式掛賬一年,從掛賬的第2年起,將剩餘利潤依照投資者(股東)的出資比例計算分配個人投資者(股東)的所得,按「利息、紅利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相當於延期納稅一年。 充分利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所得稅政策《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納稅年度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是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納稅人前五年內發生的虧損,在用本年度的所得彌補時,並不影響企業本年度的合計利潤,因為彌補虧損在合計上並不作專門的賬務處理,當本年度實現的稅後凈利潤轉入「利潤分配」賬戶時,企業以前年度的虧損自然得到彌補。具體方法是:①利用稅法允許的資產計價和攤銷方法的選擇權,以及費用列支和標的選擇權,多列稅前扣除項目和扣除金額,在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五年期限到期前,繼續造成企業虧損,從而延長稅前利潤補充這一優惠政策的期限;②兼並賬面上有虧損的企業,將盈補方,可以達到免交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⑥ 關於利潤分配給股東稅金問題
要看貴公司章程上面是如何規定利潤分配的。如果貴公司利潤分配給法人股東的話而且貴公司與法人股東的所得稅率一致的話法人股東是不用因該筆紅利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是一般情況下要按照出資比例分配利潤的,也就是說要給所有股東分配利潤。
所有的補充協議無效。因為對於內資有限責任公司來說章程是最重要的。分配利潤必須依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