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力是怎樣操縱股價的那麼多股東,是不是要合謀才能炒上去如果某個股東高價獨自賣了,怎麼辦
記者:大家知道,一般認為對於持有較多股票的人會成為清洗對象,為什麼?
劉文文:主力在拉升前必須要做到自己的持倉成本要低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所以 洗盤和震倉尤為重要。
記者:劉文文股票博客現在訪問量怎麼樣,上面的操盤手法適合操盤手還是散戶? 劉文文:博客上主要是我對市場最新的一些分析,還講一些主力陷進,和莊家的伎倆,是面向散戶的。
記者:面向散戶的。那麼在研究籌碼分布的情況下,主力需要關注什麼呢?
劉文文:你要控制個股的盤面,同時必須密切關注大盤的走勢。大盤的走勢有時需要分秒不落地時刻關注。
記者:只有利用好大勢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文文:對。當大盤趨勢明朗時,最重要的是個股的目標價位和對盤面的控制。在任何時候,需要解套盤和獲利盤有一個固有的比率,我們需要看盤時並不著重於散戶的
舉動,構成威脅的是較大資金的中長線投資者,他嘗到甜頭後,還會吸引更多的跟風,
一定的跟風是我們需要的,但絕不希望他們在底位跟風,必須控制大資金長時間的連續性動作,必須讓長線投資者和短線投資者在相對高位形成換手,提高市場平均成本,我們的底倉才會在以後的高點獲利。跟風盤的一舉一動,直接關繫到成敗。
記者:你們是不是在前一天就要計劃好第二日的走勢?
劉文文:事實上,坐莊需要一個非常詳細的計劃。早在坐莊之前就應該把完整的計劃做好,包括計劃達到多高的價位,在什麼位置需要整理洗盤,有可能出現什麼情況,應如何應對,回調的幅度有多大,在每一個關鍵位置重要的技術指標會達到多少等等。在拉升階段,可能每天收市後都要開會研究。
記者:您在劉文文股票博客上說,坐莊不光風光,也是很累的。 為什麼?
劉文文:坐莊非常辛苦,尤其是坐大庄。只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坐快庄,只需要幾個操盤手就夠了,也不需要定計劃,因為盤面也不好控制,完全靠隨機應變,相機行事,前提是資金實力非常雄厚。
記者:我們經常聽到「洗盤」這個詞,什麼時候需要洗盤,有沒有洗不出去的籌碼
劉文文:查覺到較大資金進來,或在低位有大量的跟風盤時是要洗盤的,但主力受資金和時間的限制,也有無法完成洗盤的情況。例如正當要開始大幅拉升時,突然發現有大資金進場,此時主力也會感到為難。有時會調查資金的來歷,並主動找對方聯系希望達成默契。
記者:遇到難以達成默契的時候怎麼辦?
劉文文:如果外來資金進場僅僅是為了分一杯羹,一般主力也會容忍它。就怕它是進來搗亂的,它不服從你的安排,而且干擾你的操作。對於這樣的角色,主力對付你可能會不擇手段。
記者:不擇手段?!能舉個例子嗎?
劉文文:我在博客上舉了一些例子。在市場上很多較量就是在為生存而戰,有些故事還是不說為好。
記者:除此以外,是不是還有通過各種關系得到消息進場的資金,即所謂的「老鼠倉」。
劉文文:「老鼠倉」總有的,資金太大也會看出來,除非它分倉分得非常好。
記者:你們怎麼對付老鼠倉?
劉文文:一定要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也要有減倉行為,我們在坐莊過程中心裡很清楚哪些籌碼是自己人的,誰透露了消息,我們最清楚,超過了我們能容忍的限度一定要給對方暗示。如果對方太貪,我們是一定要套住他的。
記者:我看到劉文文股票博客上有多個賬戶。做一隻股票,通常需要分成多少個賬戶操作? 劉文文:如果做短線,有十幾個賬戶就成了,主要是為了避免被迫舉牌。現在監管嚴格了需要幾千個賬號。
記者:聽說坐莊用的身份證大多是去農村收購的。賬戶太多,你們如何下單?
劉文文:下單並不麻煩,因為不光是通過人工下單,更多的是通過電腦下單平均分配到各個賬戶,那些賬戶都是一帶五十,一帶一百。
記者:吸貨需要多長的時間?
劉文文:這主要看手法,有時需要半年以上,那就需要慢慢買進,不允許放量,也不能有太大的波動,總之,不能引起市場注意。
記者:採用這種手法吸貨的資金是不是比較干凈一些(指主要是自有資金)。
劉文文:沒有完全乾凈的資金,他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吸貨只說明他可以忍受較高的利息。
記者:要坐莊至少得需要控制多少籌碼?
劉文文:一般至少應占流通市值的80%,以4000萬股,6元左右的盤子為例需要動用2至3個億的資金控制2800萬~3000萬左右的籌碼,最快需要兩個星期,在一定時段內,吸籌時間越長,成本越低,反之亦然。控盤太多,股性就差了。剩下的流通籌碼要用於洗盤,同時也受大盤走勢、操作手法的影響。
記者:這些籌碼都是你們買進嗎?
劉文文:別誤會,我指的是可控制的流通市值,在一定階段我們需要部分資金進來參與鎖倉,也就是買進後,在我發出指令前暫不賣出,這些鎖倉的人,一般也是一些比較近的朋友。
記者:坐莊要想最終能獲利了結,至少要達到多大的漲幅?
劉文文:通常最少要達到啟動價位的一倍。否則很難全身而退。
記者:在吸貨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另一家機構也在吃貨怎麼辦?
劉文文:你是說對手盤,一般連續的大單子就是你的對手盤。
記者:怎樣對付對手盤呢?
劉文文:看到有對手盤同你搶籌碼時,多數情況下會連續拋出幾筆,觀察對手是否敢接單,並據此判斷對手的實力。
記者:這時會不會串通上市公司發利空,籍此嚇走對手盤?
劉文文:不會的,對方只要稍有水平,並不會在意消息面的影響。對付對手盤主要
靠盤面語言,比如用大的買單或賣單告知對方自己的意圖,或者用特殊數字含義的掛單比如1414(要死要死)等,而一般投資者是絕不會這樣掛單的。
記者:如果發現對方實力很強怎麼辦?
劉文文:一定要跑掉,慢慢跑,最後向下砸盤套住他。
記者:吸貨到一定程度開始拉升時,手中應有多少資金?
劉文文:當手中的籌碼成本在計劃之內時,如果手中還留有2/3的資金一般就可以拉升了,當然資金充裕一些,更顯得得心應手,要防止資金鏈的斷裂,否則會有滅頂之災。
記者:主力在拉升時,是不是不願意別人跟進?
劉文文:不一定,主力最希望的是在拉升中不斷有人買進、有人賣出,始終保持盤面活躍。 但是好的操盤手,拉升期不會增加任何倉位,是邊拉邊出,拉升的時間很短,一般是其他時間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否則其操盤技巧就難以恭維了。拉高需要兩三個星期,但出貨需要半年,關鍵是要全身而退。
記者:股民都知道主力在完成籌碼的收集和股價拉升後,就會准備出貨了。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的股票好象剛開始拉升,可你一旦跟進,它會很快調頭向下,待你明白他是在出貨時,往往為時已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劉文文:主力做盤的精髓就在於出人意料,主力通過各種盤面語言向股民灌輸一種思維定式,當大多數股民形成這種操作習慣時,就是主力反其道行之的時候。也就是說,當大家都認為該漲時,下跌也就為時不遠了。主力要實現順利出貨就必須通過盤面語言達到調動散戶的目的。
記者:你們先要使市場形成一致性,然後再利用這種一致性。
劉文文:我們玩的是借市場之力,以求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記者:股評家們總說,拋開大盤炒個股,而你好象特別看中大勢。
劉文文:我在劉文文股票博客上就准確預測到了2010年的股市大底。時勢造英雄,能看準大勢的人是最優秀的投資者,所謂拋開大勢看個股是因為他看不懂大勢。有時高手只需要20%的籌碼就可以控制股價走勢,玩兒的是空城計,尤其在大盤股里,最高超的是利用別人的資金往上打,我們起的是煽風點火的作用,要利用大勢。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說的就是兵不厭詐的道理,明明已經拉不
高了可以用技巧掌握時機,瞬間推高股價,吸引跟風,市場的力量是強大的,有時跟風的力量足以使股價上漲10%,甚至更多。股票在上升過程中,可能某一關鍵價位不好拉,這時候需要吸引跟風,需要技巧,所謂技巧就是更好地利用市場的力量。
記者:人們常說,市場中的有些K線異動是主力在行賄,你們通過盤口送過禮嗎?
劉文文:我們不需要送禮,這有悖職業道德,何況那本身也是一種違規行為,股價異動是為了引起市場的注意,只有在需要時才劃線,是為了影響市場的心理,達到引導市場買或賣的目的。
記者:在這個市場上,你們最擔心什麼?
劉文文:談不上擔心,因為市場是有其結構的,只要看清市場的結構,勝算就會比較大,當然,資金方面是不能出問題的。
記者:市場中哪一類機構最難對付?
劉文文:最頭疼的是基金,這些基金經理人的投資水平不能說是很高,但是很多投資理念都懂,我們必須狠狠地騙他們,制裁他們,讓他們知難而退。
記者:怎麼騙?
劉文文:利用他們的知識騙他們,現在的基金經理人很少有人明白股票的真正含義,他們在大講特講投資理念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市場的高風險性,市場中現有的很多理念是把對手想得太好了,技術好的人不會吃大虧,但投資理念太重的人,很容易吃大虧,因為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不確定性,做股票光懂經濟學的常識是不夠的。
記者:市場不好,你們這些操盤的人在干什麼?
劉文文:教教學生。
記者:生源從哪裡來?
劉文文:大多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介紹來的,像我們一般不會拋頭露面,不認識的人誰會相信你有真本事。
記者:有一句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你會真心教他們嗎?
劉文文:我想這是一種信譽吧,我們是為交易而生存的,但生存的基礎是信譽。 在記者采訪時,劉文文身旁始終坐著兩位學生等著上課。看來股市的確魅力無窮,
再大的風險也擋不住後來人。
仔細看看, 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B. 多數股票沒有或很少有紅利,股價升高後又會下降,股民們為什麼還要把股價炒高
事實上在我國股票只是一個賭具。一張撲克牌在賭錢時能值很高的價錢。
C. 上市公司股東有惡意炒高本公司股價的動機嗎
目前這種情況很普遍(因為大小非都有套現的沖動),為了高位套現,就會有各種利好消息公告
D. 為什麼大股東不希望公司股票漲
E. 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不願意讓自己的股票漲
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不管是買入這家公司的股民還是本身持有該公司的大股東自己的資產都會隨之增值,所以股價上漲是多方面所期待的結果。但在某些情況下上市公司其實並不希望公司股價上漲,下面我就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下。增發之前公司上市後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融資,然而公司上市後發展過程或多或少存在資金缺口的問題,增發是上市公司的最直接最便捷的一種融資方式。
目前上市公司的增發方式主要是定向增發,很少存在上市公司使用公開增發股份的方式,定向增發的對象大部分為本身的公司的大股東或者一部分機構投資者。而增發的價格主要取決於最近階段上市公司的股價,國家管理層規定定增價格一般以前20個交易日為基準,然後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為基礎,增發價格不能低於均價的90%
比如前20個交易日的均價為10元,那增發價格不能低於9元,只能選擇在9-10元之間,如果增發之前股價出現大幅度上漲,公司股價被嚴重高估後,上市公司增發的股份大股東或者一些機構投資者並不願意參與,會造成增發失敗後造成融資的失敗。在增發股份之前上市公司並不願意公司的股價出現上漲,甚至會使用一些手段故意打壓公司股價讓公司股價出現一定的回落後,來盡可能來完成工作的增發融資,下面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
其他因素很多公司看似股價長期被打壓,總是質疑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故意打壓股價的可能性,其實只要原因並不在上市公司本身,而在於該股的莊家,特別是在莊家吸籌建倉階段,如果建倉並未完成,肯定不願意讓股價短期出現上漲,為了完成建倉吸籌行為故意讓股價不出現明顯的上漲,這類情況一般出現在各個長期在底部震盪階段,或者在長期下跌的階段,但公司的基本面表現較好,還可能存在一些市值較大的上市公司中,市值越大,建倉吸籌階段時間越久,讓很多投資者認為上市公司好像並不願意公司的股價上漲。
總結:並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喜歡公司股價被惡意炒作,公司股價短期出現大幅度的波動,特別是在增發股份之前,並且公司股價大幅度的上漲之後,對公司後期的融資和被市場大幅度的關注,後期的業務的接觸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F. 股票的股東 是不是都希望自己的的股價越來越高
股價高低對股東沒意義,就要股份越來越多,還要公司盈利一年比一年多,股東要的是分紅(紅利才是真正賺到的)
G. 股票股東減少意味著什麼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股東戶數實質上是一個比較籠統、滯後的指標,它會受到時間與數量的雙重影響。
一方面我們在看到股東戶數之後,第二日個股出現換手率比較高的情況,那麼這個票可能股東戶數又會出現變化,昨日我們所看到的戶數已經是不具備參考價值。
另一方面一百個中小股東賣出個股離去可能還不如一個大戶賣出個股離去。前者雖然讓投資者認為股東戶數大幅度減少,可以買入,但是後者卻是暗示著主力資金的出局。
對此,股東戶數只能給我們提供一個短期的參考標准,在不考慮准確率的情況下,一般股東戶數減少得越多,那麼該股後市上漲概率也就越大。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H. 為什麼股票越漲,股東反而越少呢
在股市中有一個常見的現象,那就是股票漲得越快,裡面的股東數量反而越少。出現這種現象,是符合常理的。試想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散戶,看到股價大幅度上漲。此時內心想到的,肯定是等到一個高度,立馬拋出去套現。這個時候的股票,就漸漸集中到一些大戶手中,股東數量自然就少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但是股市風險很大,誰也不希望暴漲之後暴跌。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講,哪怕內心之後股票可能一直漲下去,也不敢留在手裡。畢竟散戶經不起風險,能賺錢的時候肯定要套現。
3、害怕被割韭菜當股票價格持續上漲時,那些曾經出手的散戶,也會變得猶豫。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再次購買,股票會不會上漲。是繼續做賺錢的股東,還是變成被割的韭菜。由於很多人都變成了韭菜,往往在拋出之後,很少會二次購買。尤其是在持續上漲的時候,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誰也不想賠錢,尤其是把賺來的錢賠出去,有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
I. 企業的股價漲到很高了,大股東為什麼不全拋了呢
企業的股價上漲很高是會導致大股東拋售股票的,但是全部解禁股拋售是受到證監會監管的,不那麼容易。
J. 如果公司轉讓,共三個股東,其中一個佔40%股份的股東不同意轉讓,故意抬高價格,有什麼方法能讓他退出不
您需要補充一下,事後按比例增資您個人所佔的比例不變還是30%!初次增資的50萬有沒有說是等額等比例增資,您如果說想退出,需要經過評估機構評估您公司當前的總資產值多少錢,按彼此的股權進行劃分,因為您是想退出的,因此,有可能需要說打個小小的折頭(比如95折),經過計算方能夠說知道您應該得到多少的分拆資金!而,另一投資人想入股你們公司,如果說您計劃給他不超過20%的股份,合理的情況下也是需要說經過評估後,公司當前的資產總值為多少,可以適當的加10%的代價讓其增資!比如說,經過評估,當前公司資產為200萬,當前注冊100萬股,則當前每股為2元的凈資產,其想入股,則可以以2元+一定的溢價讓其入股,如果說您們只是計劃給他不超過20%的股份,則可以考慮給他20萬股,每股單價您們協商,如果是2.2元則其只需要出資44萬,如果說是2.5元則其需要出資50萬!並非說你們自己收了100萬想給他多少就是多少的!一切必須公平起見,以免到時起紛爭!其注資的錢歸入公司帳戶大家共有!如果是你們倆人進行彼此間的股權轉讓則股權、資金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