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中鋼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是不是騙子公司 我要去面試 不了解公司 謝謝了!
皮包公司,工資3000元/噸左右,不建議去,哥是過來人
㈡ 中鋼集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會不會破產
它應該是會被折遷,理由是污染企業且已經這樣做了,問洛陽市要四十多個億折遷費,洛市政府也不傻,經營不好可以破產為什麼給一家瀕臨破產企業這么多折遷費實讓中鋼白賺,所以洛市基本不予理會,且要求環保部門對該企環保污染要求更嚴,言外之意國企改革企業折遷費用非地方所能承受,理應由中央政府專項撥款
㈢ 中鋼吉電什麼時候倒閉啊
吉林市中鋼吉電廠正式合同工,剛入職平均月收入3000多,轉正後平均能達到5000左右。出差看崗位,車間工人還有搞運行的都沒出差任務。
㈣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的公司事件
2010年8月,業內爆出中鋼與山西中宇的資金往來黑洞,此事件最早在2008年10月就被曝光。當時,通過收取預付貨款方式,名不見經傳的山西中宇不斷佔用中鋼資金,累計金額超過60億元,其中有約26億元變成了「中宇對中鋼的欠款」。如今兩年過去,盡管中鋼通過接收山西中宇欲挽狂瀾,但事與願違,2009年11月中鋼委託的代管者河北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下稱國豐鋼鐵)離開時,山西中宇對中鋼的欠款擴大為38億元,算上中鋼通過國豐鋼鐵收購中宇股權支付的資金,則中鋼在中宇陷落的資金已高達近40億元。
這個割不掉的「毒瘤」,壓得中鋼喘不過氣,而這幾年正是鐵礦石貿易最賺錢的黃金期,中鋼不僅因此導致上市進程停滯,還有可能滑向更深的深淵。中鋼眼下急於完成的,是找到山西中宇的接盤者。
過去兩年裡,盡管河北國豐鋼鐵、甘肅酒泉鋼鐵、首鋼等多家鋼企都與中鋼有過接洽,最終都撒手而去。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山西本地的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鋼)有意重組中宇,雙方達成初步重組協議。據本刊記者從中鋼內部獲悉,協議在報批過程中已經受阻,在中鋼辦公會上,有人對這一債務處理方案提出異議。
不論太鋼最終是否重組山西中宇,對於中鋼而言都並非結束,因為,將近40億元的資金「黑洞」不會就此被輕易抹去。據悉,審計署已經進駐中鋼,著手調查中鋼與山西中宇的往來交易。
對中鋼集團銀行貸款本息數百億元全面逾期的傳聞,中鋼集團明確回應稱「不屬實」。但中鋼集團同時承認存在應回籠資金未按時到賬的情況。財新記者獲得的中鋼股份財務報告顯示,中鋼股份應收賬款激增,較2012年增長了36.58億元。
因中鋼集團一直處於困境,經營沒有扭轉,其領導班子在近期也進行了調整。財新記者從中鋼內部獲悉,此前臨危受命的賈寶軍沒能帶領中鋼走出困境,近日已被國資委免去中鋼集團總裁、中鋼股份董事長職位,下調到中航技進出口有限公司的下屬公司任職;此前一直主管財務的中鋼股份總經理劉安棟則獲得提拔,但目前尚未公布其具體職務。
2014年09月30日,對於中鋼集團的未來,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長許保利表示,國資委不會為中鋼補窟窿,因為不符合財政預算,沒有合理的理由。「如果中鋼解決不了債務問題,則可能面臨破產或被並購重組。」
㈤ 袁玉珠被查,中鋼集團會倒閉嗎
你說呢,中國暫時不會允許這樣的企業倒閉
㈥ 河北鋼鐵倒閉最新消息
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03億噸,目前中國鋼鐵產能大概在12億噸。趙喜子在做了大量的預測研究和趨勢性分析後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到2020年鋼鐵年產量必須下降到6億噸左右,產能減少3億噸。人員安置上,目前全國直接從事鋼鐵生產的職工大概180萬,加上關聯就業人員,總數達500多萬人,去除20%的產能,意味著100萬左右的職工需要安置,如果按照每人10萬元買斷的標准計算,需要1000億左右的資金。債務方面,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末鋼鐵全行業銀行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余額達13359億元。另據趙喜子測算,此外還存在著大概2萬多億的非銀行負債。一直以來,鋼鐵行業的債務風險被銀行掩蓋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應當把隱性的風險公開披露。鋼材市場的行情取決於供需關系的平衡,從目前鋼鐵廠龐大的產能過剩量,生產廠家「寧可大家一塊死,絕不我先下賊船」的心態,防城港,湛江,日照,曹妃甸有各自上馬了1000萬噸規模,基建投資規模除了國家投入以外,沒有任何動力,房地產開發熱度降低,這些表明一個信息,明年的鋼鐵市場仍然是死氣沉沉,一片低迷。
㈦ 中鋼張素偉為什麼辭職
中鋼張樹偉為什麼辭職?因為他不勝任此工作或者犯了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