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
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業應當按照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從而計算出的每股收益。如果企業有合並財務報表,企業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凈利潤/總股本。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凈利潤就愈少。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就是對三資企業和部分高科技企業採用的優惠稅率,所得稅率為15%。
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國人壽200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46億
舉例說明: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營業收入為4000萬元,總共進了2萬台家用電器,平均每台家用電器的平均進價為1500元,員工一年的工資100萬元,房屋租賃等開支為400萬元,營業稅率為3%,則這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總成本為:
總成本=家用電器的總進價+員工工資+房屋租賃費用=2×1500+100+400=3500(萬元)
營業稅=營業額×營業稅率=4000×3%=120(萬元)
則這家電器商店的利潤總額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4000-3500-120=380(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25%時,其凈利潤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2]
所得稅費用=380×25%=95(萬元)
凈利潤=380-95=28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稅是應納稅所得乘以稅率,但應納稅所得有時候並不等於會計利潤有調整項目。
B. 什麼是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反映在企業合並凈利潤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所有的那部分凈利潤。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母公司凈利潤和少數股東損益之間的關系可用關系式表述為。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扣除內部交易後的母公司凈利潤+子公司盈利中屬於母公司的數額。
少數股東損益=子公司當期凈損益中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
比如,某一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其持有70%股權的子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
假設該上市公司沒有其他子公司,且母子公司之間沒有凈利潤的抵銷業務,則,母公司合並凈利潤150萬元(100 + 50)。
而該上市公司擁有子公司凈利潤的份額應當為35萬元(50 * 70%),由此,母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35萬元(100 + 35),該凈利潤應當歸屬於母公司的股東。
除此之外,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的剩餘部分15萬元(50 - 35),歸屬子公司其他股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少數股東」)所有。
(2)歸屬股東凈利潤擴展閱讀: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
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
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利潤
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
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
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C.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和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這二個有什麼區別
沒有實質差別,如果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兩者一樣,如果上市公司不是控股股東,那麼母公司就是指控股股東
D.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是什麼意思
凈利潤都歸屬於股東,只是在合並報表中的凈利潤有一部分是歸屬於子公司的其它股東的,這些子公司的其它股東也依法按比例享有子公司的凈利潤。
E.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是指什麼那不歸屬股東的上哪去了
如果你看的報表是上市公司合並報表,那麼「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是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凈利潤中應由上市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如果你看的報表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合並報表,那麼「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是指上市公司自身的凈利潤中應由上市公司母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
進入合並范圍的子公司不是母公司100%控股的時候,子公司就存在兩大類股東,一是母公司,一是母公司以外的其他股東,即少數股東(注意,這里的少數不是指股東人數或家數少的意思,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 網路
F. 「凈利潤」和「歸屬於股東凈利潤」各自的意思兩者有什麼區別
1.合並報表上的凈利潤反映的不止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凈利潤,還包括其控制的子公司的凈利潤。「歸屬股東凈利潤」,准確來講應稱之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這是因為凈利潤都歸屬於股東,只是在合並報表中的凈利潤有一部分是歸屬於子公司的其它股東的,這些子公司的其它股東也依法按比例享有子公司的凈利潤。
2.【看盈虧與現金余額的對應關系很重要!】
比如一家企業1年收入40多億,凈利潤10多億,應看它的現金余額是不是由此也多了10多億,如果是,那確實賺錢了;如果不是,應去看現金流量表,到底錢花哪了,或賺了為什麼沒收回來;如果錢花在固定資產或並購上,則應思考資產負債表中增加資產的質量及其合理性。
3.在有些企業存貨中的"在產品"就是一個垃圾桶,什麼都往裡面堆,成本多結轉還是少結轉也是在這裡面反映。
因為生產線直接領用的原材料很難進行盤點,多數單位就不盤點,特別在沒有ERP系統進行電子化管理和驗證的情況下,財務人員根本就不知道成本到底是多少。因此,只能按照事先預估的毛利率去倒算成本。
4.對於一家企業來講,盈利增長固然非常重要,但首先得分析其增長的原因。
如果盈利的增長,主要是靠過苦日子,也就是靠不斷削減成本得來的,這種增長實質上沒有太大的意義,當然,對股東是有好處的,少花了錢。只有在銷售額增長的基礎上,毛利率還沒有降低,甚至有所提高,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的盈利增長。
5.取得高新技術證書並持續享受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主要需要滿足四個量化指標:
大專以上員工佔比30%以上;研發人員占總人員的比例在10%以上;2個億以上營業收入研發費用不低於3%、5000萬至2個億營業收入研發費用不低於4%、5000萬以下營業收入研發費用不低於6%;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60%以上。
6.我公司去年被認定為查賬徵收的小型微利企業,今年開始可以享受20%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
今年一季度的實際利潤額為48502元,但是在網上申報填寫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時候找不到20%的稅率。請問,小型微利企業應如何填寫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預繳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51號)第一條的規定,企業按當年實際利潤預繳所得稅的,如上年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的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在本年度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國稅函[2008]44號文件附件1)時,第4行「利潤總額」與5%的乘積,暫填入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