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芯是什麼
龍芯CPU不同於我們常用的CPU,它屬於RISC處理器。
而常見的Inter和AMD的屬於CISC處理器。
但IBM的POWER GX處理器就是RISC。
所以原先的蘋果機上無法運行windows。
同樣的龍芯上也無法運行windows。
具體的兩種處理器的區別如下:
復雜指令集CPU內部為將較復雜的指令解碼,也就是指令較長,分成幾個微指令去執行,正是如此開發程序比較容易(指令多的緣故),但是由於指令復雜,執行工作效率較差,處理數據速度較慢,PC 中 Pentium的結構都為CISC CPU。
RISC是精簡指令集CPU,指令位數較短,內部還有快速處理指令的電路,使得指令的解碼與數據的處理較快,所以執行效率比CISC高,不過,必須經過編譯程序的處理,才能發揮它的效率,我所知道的IBM的 Power PC為RISC CPU的結構,CISCO 的CPU也是RISC的結構。
咱們經常見到的PC中的CPU,Pentium-Pro(P6)、Pentium-II,Cyrix的M1、M2、AMD的K5、K6實際上是改進了的CISC,也可以說是結合了CISC和RISC的部分優點。
RISC與CISC的主要特徵對比
比較內容 CISC RISC
指令系統 復雜,龐大 簡單,精簡
指令數目 一般大於200 一般小於100
指令格式 一般大於4 一般小於4
定址方式 一般大於4 一般小於4
指令字長 不固定 等長
可訪存指令 不加限制 只有LOAD/STORE指令
各種指令使用頻率 相差很大 相差不大
各種指令執行時間 相差很大 絕大多數在一個周期內完成
優化編譯實現 很難 較容易
程序源代碼長度 較短 較長
控制器實現方式 絕大多數為微程序控制 絕大多數為硬布線控制
軟體系統開發時間 較短 較長
所以兩種處理器的架構不同無法直接相比,
但現在的龍芯的處理水平已經可以和初期P4相比了。
因為上面無法運行windows且速度上無法與主流處理器相比,所以市場上沒有針對個人用戶出售龍芯的。
龍芯
龍芯(英語:GODSON)是中國科學院自主開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第二型為500MHz,第三型的目標在1GHz。
關連
「龍芯2號」處理器,也稱「Godson-2」處理器、「狗剩2號」處理器、「毛澤東110」處理器、「MZD110」處理器,其中「MZD」是取自「毛澤東」以英文發音時的三個開頭字母。
大記事
「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提出了自主研發CPU的戰略思路。
2001年3月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正式啟動處理器設計項目。
2001年3月,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開始研製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晶元,被命名為「龍芯」。項目領導是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具體技術主管是研究院胡偉武。
2001年10月 龍芯的FPGA驗證成功,通過中國科學院主持的「龍芯(Godson)CPU設計與驗證系統」項目評審。
2002年6月 「龍芯1號」CPU研製成功。
2002年7月 「龍芯1號」CPU小批量投片成功。
2002年9月28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新聞,宣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龍芯1號」研製成功。從此,中國信息產業「無芯」時代宣告結束。
2002年8月6日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江蘇綜藝集團等合資組建的「 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5年2月18日,龍芯2號處理器正式面世,鑒定委員會認為,這款晶元的總體性能已經達到2000年左右的國際先進水平,相當於中檔的「奔騰三」處理器。
2006年9月13日,「64位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晶元設計」(簡稱龍芯2E)通過科技部驗收,該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同日,其成果「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
Ⅱ 微電子晶元企業股有哪些呢
綜藝股份、大唐電信、同方股份、ST滬科、張江高科等。
1、綜藝股份
綜藝集團創建於1987年,起步於南通市通州區黃金村。集團成立20多年來,制訂了超越競爭的藍海發展戰略,以股權投資為橋梁。
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有計劃地堅定向現代化的高科技投資控股企業轉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產業為主線的高科技產業鏈,完成了以新能源為龍頭、信息產業和股權投資為兩翼的產業布局。
2、大唐電信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控股的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於1998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同年10月,「大唐電信」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3、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華大學清華園最早的建築、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從事資訊科技(資訊系統、電腦系統、寬頻通信)、能源與環境(人工環境、能源環境、建築環境、生態環境)兩大產業。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並在同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4、ST滬科
ST滬科是上海寬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實業投資,投資管理,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
5、張江高科
張江高科技園區,被譽為中國矽谷。成立於1992年7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中南部,是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與陸家嘴、金橋和外高橋開發區同為上海浦東新區四個重點開發區域。
Ⅲ 綜藝股份,你了解嗎龍芯怎麼樣
前景很好,需要時間
Ⅳ 江蘇夢蘭集團與綜藝股份、江蘇中科龍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龍芯公司
江蘇中科龍夢科技有限公司
Ⅳ 曙光公司龍芯伺服器和綜藝股份有關系嗎
曙光用的龍芯公司的CPU,和綜藝股份沒有直接關系。
綜藝股份和龍芯公司有合作。
Ⅵ 綜藝股份前景
600770 綜藝股份,合理定位33.00元
綜藝股份的南通兆日, 連邦軟體,綜藝超導,北京龍芯為主的四家子公司都具備成為細分市場的具有壟斷地位企業的可能
Ⅶ A股市場上有關電子晶元技術開發的股票有哪些
電子晶元開發概念股:
1、綜藝股份(),2002年8月,公司出資4900萬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等科研開發機構共同投資成立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並持股49%成為第一大股東。2002年9月,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國內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晶元「龍芯一號」;2002年12月,由中科院計算所、海爾集團、長城集團長軟公司、中軟股份、中科紅旗、曙光集團、神州龍芯等國內七大豪門聯手發起的「龍芯聯盟」正式成立; 2003年12月20日,中科院宣布將在04年6月研發出「實際性能與英特爾奔騰4CPU水平相當的「龍芯2號」。
2、大唐電信(600198),大股東大唐集團開發的TD-SCDMA標准成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三大標准之一,在目前整個電信行業面臨重組和突破的前景下,大唐電信面臨著新一輪發展機遇。公司控股85%的大唐微電子也正成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貢獻的利潤已佔到主營利潤的52%,2002年該公司就實現凈利潤3800萬元,其開發的SIM卡和UIM卡成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指定用卡,而公司與美國新思科技、上海中芯國際等共同開發的手機核心晶元平台將在2004年上半年投入試商用,2004年第三季度進入批量生產,在目前手機用戶大量增長以及未來3G手機晶元等方面發展前景廣闊。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003年銷售額達到了6.2億元,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199.0%,成為2003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一個亮點
3、清華同方(600100),公司控股51%的清華同方微電子依託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的雄厚技術基礎,致力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C卡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研發及產業化,在數字晶元方面具備的技術優勢也相當明顯,和大唐微電子一起入選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晶元的設計廠商。
4、上海科技(600608),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江蘇意源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投資設立了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創奇信息安全晶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明證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基地有限公司等。其中,蘇州國芯作為國家信息部選定的企業,在國家信息部的牽頭下,於2001年8月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簽約,由摩托羅拉公司無償轉讓32位RISC微處理器技術。
2003年2月26日,中國首個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漢芯一號」DSP晶元在上海經過了技術鑒定。負責「漢芯一號」研製的上海交大晶元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進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交大創奇(上海科技控股子公司)總經理。江蘇意源董事長鄭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32位DSP是交大研究中心和交大創奇聯合開發,而16位DSP是由研究中心開發,交大創奇負責產業化。」2003年 4月底,交大創奇將與廣東、深圳兩家廠商簽約,供應量達百萬片。此外,創奇還為台灣的企業大量定製「漢芯」,已接到一廠家30萬片的訂單。
Ⅷ 咱們國家產了龍芯,它的情況如何能比過以前奔騰嗎
差遠啦!!!
龍芯————可笑、可悲的象徵!!
神州何處是龍芯?
作者: 麥克 出處: 天極網 責任編輯: 鄭新疆 [ 2005-04-26 16:23 ]
"聽說過,沒走過,兩萬五千里;有的說,沒的做,怎知不容易;埋著頭,向前走,尋找我自己;走過來,走過去,沒有根據地。……"多年前,崔健在《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里,曾經這樣吟唱長征者的困頓與局外人的迷惘。幾年前,在一片"通用還是專用"、"雞頭還是鳳尾"的爭議與質疑聲中,中科院計算所還是果斷上馬了龍芯項目,義無反顧地註定走上了一條"中國芯"的新長征路。
龍芯的立意是高遠的,技術本身對計算所也不成問題,但亦如長征者那樣甫踏上征途,就必須思考兩個關鍵問題:誰來入伙會師,匯成"革命"的洪流?"神州何處是龍芯?",把"革命"的大本營和根據地放在什麼地方?這兩個問題其實有時是串在一起的。依照國際慣例,第一個問題,當然是首選像中芯國際股東那樣的國際戰略投資人,包括世界半導體產業巨子和風險投資公司;退而求其次,可以選擇國內IT知名企業集團和風險資本、產業投資公司。同樣,第二個問題的解決之道,也是首選北京、上海、深圳這樣信息技術市場充分發育、地方政府已經把晶元產業列為發展重點的中心城市。但是,正如史學家黃文宇所說的那樣,歷史的選擇就像過一座橋,許多情況下決定的因素並不能自己完全掌控。龍芯在尋求合作夥伴與根據地問題方面,端的就是這樣使人大跌眼鏡,促人深思。
首先看投資人,最初龍芯項目的載體--北京神州龍芯公司注冊資本是1個億人民幣,除始作俑者計算所本身外,唯一的投資人竟然是江蘇綜藝股份公司,掏了4900萬人民幣佔49%股份。綜藝股份是一家做紡織品起家的上市鄉鎮企業,在上一輪網路股熱潮中投了聯邦軟體與8848網。妄論兩家投資對象囊導ū硐秩綰危
Ⅸ 軍工半導體晶元製造商哪些上市公司
1、大唐電信
國內前三集成電路公司,內部產業整合基本完成:年公司集成電路收入僅次於華為海思、展訊和銳迪科。通過將聯芯科技與大唐微電子進行整合,公司基本形成了以聯芯,物聯網,卡為核心的消費事業群和以安全系統類產品為核心的群,覆蓋從消費電子到信息安全的全面晶元布局。
2、振華科技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振華),是由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家「三線」建設的083基地不斷發展而來的。初期稱為「貴州省第四機械工業局」和「電子工業部貴州管理局」,之後一直沿用083基地名稱。
3、歐比特
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從事於核心宇航電子晶元/系統、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人臉識別與智能圖像分析、人工智慧系統、微型飛行器及智能武器系統的自主研製生產,服務於航空航天。
4、同方國芯
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專注於集成電路晶元設計開發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是目前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
5、上海貝嶺
上海貝嶺公司創建於1988年9月,在1998年9月改制上市,是中國微電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成功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標志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