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TVB和ATV各是什麼哪個有發展
TVB是香港無線電視台,所謂的翡翠台.ATV是香港亞洲電視台,所謂的本港台.
TVB是個大家庭,藝員多,能把人捧紅,但是薪水低.
ATV藝員少,但是薪水高.
TVB的收視率一直高於ATV,這是事實.
但是本人可不與樓上的苟同,本人卻比較喜歡ATV的電視劇,像《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國際刑警》,《仙鶴神針》,《雪花神劍》,《銀狐》等都是非常的電視劇.
TVB雖然拍的電視劇多,但拍的質量不高,看過一便就不想看第二便,有的根本沒法看下去.
如果想賺錢就到ATV,想出名到TVB,所以有許多藝人情願出名都放棄高薪從ATV跳槽的TVB.
哎~~~~問世間名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爭.
㈡ 中央電視台是誰創辦的
中央電視台建立之初稱北京電視台,1958年5月1日開始試播。當時的演播室是由一個50多平方米的排練廳臨時改裝的。試播當天播出的黑白電視節目有先進生產者的講話、新聞紀錄片、科教影片、詩朗誦和舞蹈等。 中央電視台試播4個月後,於9月2日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3小時。這時中央電視台的發射半徑只有25公里,全北京市只有30多台電視接收機。但是,北京地區上空的電視節目訊號表明:中國自力更生在首都創建了全國第一座電視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建立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起步。以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也相繼建立了電視台。 電視作為一項嶄新的事業,從一開始就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懷。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到中央電視台來視察。在我國遇到嚴重經濟困難、全國電視台由原來的23座縮減為5座的情況下,國家還決定給中央電視台興建9800平方米的洗印樓,並調撥部分電視設備。艱苦創業中的中央電視台更加奮發圖強,從1960年1月起,中央電視台試行固定節目時間表,既有面向一般觀眾的節目,又有為特定對象設置的節目;既有新聞性節目,又有教育性和文藝性節目,定期或交錯播出的專欄達幾十個。1960年3月,中央電視台還與北京市教育局聯合開辦了中國第一所電視大學——北京電視大學。1973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試播彩色電視節目,完成了從黑白到彩色的飛躍。到目前為止,除港、澳、台地區外,全國共有省轄市以上電視台374座,縣級廣播電視台1273座,有線電視台234座,電視發射和轉播台39991座,衛星地面站177432座,微波站2279個,微波線路76719公里。正是這些物質基礎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現代化的中國電視事業基本格局。現在,全國擁有3億台電視機,電視觀眾達10億人以上,有線電視用戶有8000多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已提升到89.01%。隨著全國各地「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迅速進展,從根本上解決偏僻邊遠地區農村群眾看電視難的問題已為期不遠。對外電視傳播也獲得較大進展,中央電視台的國際頻道節目信號,已通過衛星傳送覆蓋全球,並正在各大洲逐步落地。 目前,中央電視台辦有9套節目,省級台辦有2至3套節目,市級台辦有1至2套節目,縣級台辦有1套節目,全國電視播出節目已達1007套,平均每周播出時間為61656小時。電視節目逐步實現欄目化,大大豐富了節目內容。新聞報道實行滾動播出,增加信息量,增加播出次數,提高新聞時效,提高開放程度;開辟評論節目,加強深度報道。以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現在播報》等為代表的一批新聞類深度報道欄目,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各台在節目改革中有計劃地推陳出新,創辦了一批新的新聞、專題、文藝等各類名牌節目欄目,同時對原有節目欄目進行改版或調整,不斷充實、更新節目內容,提高節目質量。電視劇創作獲得重大突破,從過去年產幾十部(集)發展到現在年產8000多部(集)。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等相繼以電視連續劇形式搬上屏幕。電視屏幕已日益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影響的增大,中央電視台作為我國的國家電視台,其國際交流工作也日益發展起來。中央電視台和80多個國家的百餘個電視機構有業務交往關系,近年來,中央電視台與國外的節目交流數量更是大幅度增長。現在中央電視台已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
㈢ 央視和廣電總局究竟什麼關系
廣電總局是央視的上級管理部門,也是全國廣播電視節目的管理局。
中國中央電視台(英文簡稱CCTV,中文簡稱央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電視台、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8年5月1日。是中國的新聞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為正部級。職責有:
1、貫徹黨的宣傳方針政策,擬訂廣播電視、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強廣播電視陣地管理,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
2、指導廣播電視、網路視聽行業人才隊伍建設。
3、負責制定廣播電視領域事業發展政策和規劃,組織實施公共服務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指導、監督廣播電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扶助老少邊貧地區廣播電視建設和發展。
4、開展廣播電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協調推動廣播電視領域走出去工作,負責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收錄和管理。
5、負責對各類廣播電視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行業監管,會同有關部門對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機構進行管理。實施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組織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6、指導電視劇行業發展和電視劇創作生產。監督管理、審查廣播電視節目、網路視聽節目的內容和質量。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
7、指導、協調、推動廣播電視領域產業發展,制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
(3)上港集團中央電視台擴展閱讀
在中國收視市場,中央電視台的收視份額基本保持在全國收視市場的30%左右。據統計,2005年央視15個開路頻道總體收視分額達34.14%,創2000年來新高。
觀眾人均每日收看中央電視台節目的時間為52分鍾(人均每日收看電視時間為154分鍾);中央電視台各頻道的觀眾滿意度也占據著全國衛星頻道滿意度排行的前12位。
中文國際頻道、英語新聞頻道、西班牙語國際頻道、法語國際頻道、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俄語國際頻道通過衛星傳送基本覆蓋全球,並在北美、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落地入戶。
㈣ 中央電視台1到10台分別是什麼類型欄目
中央電視台1到10台分別:
1、CCTV-1:綜合頻道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頻道呼號:CCTV-1 綜合)是以新聞為主的綜合類電視頻道,於1987年2月1日開播。常播節目:《朝聞天下》、《新聞30分》 、《新聞聯播》、《焦點訪談》。
2、CCTV-2:財經頻道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頻道呼號:CCTV-2財經)是以財經資訊節目為核心、生活服務節目為輔助的電視頻道,於1987年2月1日開播 。
3、CCTV-3:綜藝頻道
1995年,CCTV-3正式上星並面向全國播出。1996年,CCTV-3正式改為戲曲·音樂頻道。[3 1999年,戲曲·音樂頻道改為戲曲·音樂·綜藝頻道。
4、CCTV-4:中文國際頻道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頻道呼號:CCTV-4中文國際)是以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台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頻道,於1992年10月1日開播。
5、CCTV-5:體育頻道
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頻道呼號:CCTV-5體育)是以播出體育賽事和體育報道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於1994年12月試播,1995年1月1日正式開播 。
此外:CCTV-5+:體育賽事頻道。CCTV-7:軍事·農業頻道。CCTV-8:電視劇頻道。CCTV-9:紀錄頻道。CCTV-10:科教頻道
㈤ 好像在04年左右看到中央一台播放一部有關駐港部隊的連續劇,請問誰知道劇名是什麼
《歸途如虹》是由廣州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影視部於2003年聯合攝制的電視劇,由劉岩執導,王斑、王學圻、李若彤、蘇岩、富大龍、曾黎等主演 。
該劇以歷史事件「香港回歸」為背景,講述了為完成「和平進駐」的歷史任務,駐香港部隊時濤、何志遠等一批優秀軍人面對駐港英軍和客觀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出色完成任務的故事 。
(5)上港集團中央電視台擴展閱讀:
為了進駐,駐軍決定選拔一批出類拔萃的基層軍官。時濤、常凱平、靳大為、蘇晴等少壯軍人帶著各自的優秀來到魔鬼教官何志遠的面前,面對何志遠的「打擊」,「刁難」和百分之九十的淘汰率,幾位青年倍受「磨難」,卻因此顯現了他們的豪氣和追求。
熱心的時濤替何志遠之妻南珍找工作被誤會成與香港女記者林嘉儀的關系「特殊」,導致他幾乎喪失了先遣進駐的機會,因此也牽連到何志遠面臨進港前的「出局」。歷史讓他們終於站到了英軍上校勞倫斯的面前。
面對他的強硬的對峙,何志遠表現出了成熟的軍人素質和頑強的軍人作風。由於勞倫斯的對抗和刁難以及軍人之間的友好,何志遠、時濤經歷了特殊的磨煉,與之關系「特殊」的香港女記者林嘉儀的不同文化視點的報道使得時濤、何志遠等的艱苦工作成為香港社會關注駐港部隊的熱點。
她強烈的介入感和職業執著,不僅給先遣組工作造成「麻煩」,更使時濤左右為難;經過幾番「較量」之後,林嘉儀坦率地告訴時濤:喜歡上他。職業紀律、倫理道理以及堅定的英雄信念使時濤一開始做出了選擇。
劇中時濤、何志遠在履行神聖守衛的同時,更面臨著民族情感的溝通與溶合,它考驗著駐港軍人的全面文化素養。駐港部隊以其自身的文化人格和智慧,使香港市民不僅感受到「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更使他們明白了祖國在其現實生活中的真正意義。
參考資料:網路——歸途如虹
㈥ 中央1到16套是何節目名稱
CCTV-1綜合頻道、CCTV-2財經頻道、CCTV-3綜藝頻道、CCTV-4國際頻道、CCTV-5體育頻道、CCTV-6電影頻道、CCTV-7軍事農業頻道、CCTV-8電視劇頻道、CCTV-9紀錄頻道、CCTV-10科教頻道、CCTV-11戲曲頻道、CCTV-12社會與法頻道、CCTV-13新聞頻道、CCTV-14少兒頻道、CCTV-15音樂頻道、CCTV-16奧林匹克頻道。
1、CCTV-1綜合頻道,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頻道呼號:CCTV-1簡稱:央視綜合頻道或央視一套)是以新聞為主的綜合類電視頻道,於1978年5月1日開播。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開始試驗播出。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正式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2、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頻道呼號:CCTV-2,簡稱:央視財經頻道或央視二套)是以財經資訊節目為核心、生活服務節目為輔助的電視頻道,於1987年2月1日開播。
3、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頻道呼號:CCTV-3,簡稱:央視綜藝頻道或央視三套)是以播出音樂及歌舞節目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於1986年1月1日開播。
4、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頻道呼號:CCTV-4,簡稱: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或央視四套)是以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台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頻道,於1992年10月1日開播。
5、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頻道呼號:CCTV-5,簡稱:央視體育頻道或央視五套)是以播出體育賽事和體育報道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於1994年12月試播,1995年1月1日正式開播。
㈦ 中央2套新聞主持人名單
主持人名單如下:
1、章艷——《經濟信息聯播》主持人
1978年10月6日生於南昌,著名主持人。畢業於英國利物浦大學,曾是深圳衛視的當家花旦。曾主持的節目有:《早安深圳》、《深視新聞》、《直播港澳台》等。2009年,當選為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第二屆十佳主持人。
2009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擔任《經濟信息聯播》主播。
2、馬洪濤——《經濟信息聯播》主持人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主持人。1995年開始從事電視行業,現主持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主創直播節目《高樓平地行》、調查節目《如此數字游戲》等節目曾獲得中國電視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3、姚雪松——《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主持人
曾就讀於華北電力大學機械繫、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擔任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經濟與法》、《商務電視》、《商務時間》、《cctv模特電視大賽》、《中華情》大型電視晚會、《子午書簡》等欄目主持人。
主持中央電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雪松讀報》、《經濟信息聯播》、《經濟半小時》,是中央電視台優秀主持人。
4、陳蓓蓓——《第一時間》節目主持人
1980年2月11日出生於江西省九江市,中國內地主持人。2002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現任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主持人 。
2002年,陳蓓蓓進入《龍行天下》節目實習。2005年,擔任新聞節目《第一時間》節目主持人 。2013年4月16日起,主持CCTV財經頻道互動求真節目《是真的嗎》 。
5、秦方——《環球財經連線》主持人
1981年7月17日出生於重慶市南川區,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女主持人;曾經在重慶首屆美少女大賽,獲得亞軍;上大學後在新絲路模特大賽,成為重慶賽區的冠軍、全國十佳。
中央電視台主播之一,曾主持過《國際時訊》、《天氣資訊》《文化報道》等節目。
6、周運——《環球財經連線》主持人
1999年-200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國際新聞專業。2005年-2006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碩士。2009年-2011年,獲得美國新澤西州立威廉帕特森大學全額獎學金攻讀MBA。
主持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第一時間》《環球財經連線》《經濟信息聯播》等節目。
㈧ 中央台各個台分別是播放什麼的
CCTV-1: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旗艦頻道和精品頻道,是中國覆蓋面最廣、受眾人群最多、品牌效應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級頻道。 播出節目:收視指南》《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焦點訪談》《黃金劇場》《天下大觀》《晚間新聞》《星夜劇場》《精選劇場》《見證》《朝聞天下》《新聞30分》《新聞20分》《今日說法》《夕陽紅》《當代工人》《探索·發現》《科技博覽》《人口》《人與自然》《講述》《動畫城》《天天飲食》《中華民族》《動畫劇場》《周日影院》《魔法奇跡》《百姓故事》《小崔說事》《開心辭典》《非常6+1》《藝術人生》《快樂驛站》《城市之間》《智慧樹》《智慧樹(周末版)》 CCTV-2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是具有專業財經資訊特色的服務頻道,CCTV-2覆蓋率和入戶率一直在全國名列前茅,僅次於中央一套,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二大衛視頻道,被電視觀眾評價為最有活力的電視頻道之一,最具品牌特徵的電視專業頻道之一。 播出節目:《商道(原《財富故事會》)》《第一時間》《對話》 《購物街》 《環球財經連線》 《交換空間》 《今日觀察》 《經濟半小時》 《經濟信息聯播》 《經濟與法》 《快樂主婦》 《每周質量報告》(替換了原來的《為您服務》欄目) 《消費主張(替換了原來的《生活》欄目)》 《尋寶》 《交易時間》 《中國財經報道》 CCTV-3央電視台綜藝頻道,是以播出音樂及歌舞節目為主的專業頻道,是中央電視台歷史上第3個頻道,於1986年1月1日正式播出,最初只用無線15頻道覆蓋北京地區,並沒有覆蓋全國。另綜藝頻道的另一前身——CCTV-8,於1996年1月1日開播。也只覆蓋北京地區,名為「戲曲音樂頻道」,專播戲曲節目及音樂節目。1999年5月,CCTV-8改為電視劇頻道,所有戲曲及音樂節目轉移至CCTV-3,同年8月,CCTV-3改為「文藝頻道」。 2000年12月18日更名為「綜藝頻道」。綜藝頻道目前擁有集娛樂性、參與性和欣賞性於一身的《音畫時尚》、《新視聽》等欄目;有將不同時期膾炙人口的優秀歌曲匯集一台的《同一首歌》;有通過家庭競賽形成突出綜藝特點的《神州大舞台》;有寓競賽於娛樂、懸念迭出的《挑戰主持人》;還有重點介紹國內外優秀表演藝術和繪畫、雕塑、文學等內容的《國際藝苑》、《外國文藝》、《舞蹈世界》、《中國音樂電視》、《藝術人生》、《八面來風》等一批優秀欄目。 CCTV-4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是以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台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頻道,於1992年10月1日開播。 播出節目《中國新聞》《今日關注》《今日亞洲》《海峽兩岸》《中華情》《發現之旅》《體育在線》《深度國際》《華人世界》《國寶檔案》《天涯共此時》《薈萃之窗》《走遍中國》《中華醫葯》《新聞聯播》《天天飲食》《中國音樂電視》《中國文藝》《快樂漢語》《快樂驛站》《探索·發現》《百家講壇》《動畫城》 CCTV-5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是國內創辦最早、規模最大、擁有世界眾多頂級賽事國內獨家報道權的專業體育頻道,於1995年1月1日正式開播。 體育專題欄目:《體育世界》《體育新聞》《體壇快訊》《體育晨報》《籃球公園》《賽車時代》《天下足球》《足球之夜》《體育人間》《我的奧林匹克》《奧運傳奇》《精彩F1》《運動空間》 其他欄目: 《武林大會》《城市之間》《拳霸天下》 CCTV-6: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全稱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 播出節目:《中國電影報道》、《佳片有約》、《今日影視》、《流金歲月·相聚》、《情感劇場》、《世界電影之旅》、《音樂之聲》、《銀色經典》、《電影人物》、《東方院線》、《動作90分》、《歐陸影壇》、《青少年影院》、《探索影廳》、《喜劇天地》、《戲曲春秋》、《下周電影》、《譯製片》、《周日點播》、《愛電影》系列、《光影周刊》、《光影星播客》。 CCTV-7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原名「少兒·軍事·農業頻道」,是以播出少兒、軍事、農業節目為主的專業頻道,於1995年11月30日開播,通過亞太1A衛星覆蓋全國。2001年7月9日CCTV-10開播後改為現名平均每日播出近19個小時。 播出節目:軍事,《軍事報道》《百戰經典》《人民子弟兵》《軍事科技》《軍營文化》《中國武警》《軍事紀實》《防務新觀察》《軍情連連看》《和平年代》《紅星藝苑》《超級戰士》;農業,《每日農經》《生活567》《今日農村》《致富經》《科技苑》《聚焦三農》《鄉村大世界》;少兒,智慧樹》《動畫城》《大風車》。 CCTV-8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是以優秀電視劇為主要播出內容的專業頻道。 播出節目:大劇場》《魅力100分》《青春劇苑》《黃金強檔》《海外劇場》《每日佳藝》《都市劇場》《百姓劇場》《周末大放送》《環球影院》《世界各地》《世界影視博覽》《影視同期聲》《影視俱樂部》《影視金曲》《影視插花》《新劇預告》《CCTV電視劇群英匯》。 CCTV-9,漢語全稱是中國中央電視台英語國際頻道,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過的一個以英文為主要播出語言的國際頻道。開播於2000年9月25日,更名於2010年4月26日。2010年已經更名為中國中央電視台英語新聞頻道。 播出欄目:新聞資訊類:CCTV News, News Hour, Sports Scene, Biz Asia, China 24, Asia Today, Culture Express ;新聞專題類:Dialogue, World Insight, Biz Talk, New Money ;其他節目類:Center Stage, Nature and Science, Rediscovering China, Travelogue, Learning Chinese, Journeys in Time, Story Board 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CCTV-10),是因應國家「科教興國」方略,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教科文題材為內容的專業電視頻道。 播出節目:《收視指南(社教)》、《子午書簡 》、《走近科學》、 《道德觀察》 、《第10放映室》 、《家庭》 、《人與社會》 、《網路探秘》、 《重訪》、《狀元360》 、《百家講壇》、《大家 》、《公益行動》、《 健康之路》 、《科技博覽》、 《科技之光 》、《半邊天》、 《希望英語》 、《科技人生 》、《人物》、 《綠色空間》、《 科學世界》、《講述》、《探索 發現 》。
麻煩採納,謝謝!
㈨ 想知道無線、亞視、TVB等以及下屬電視台的詳細介紹
TVB就是無線,全名是香港無線電視台.而亞視是叫ATV的哦!
香港無線電視台簡介: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無線電視)由香港利氏家族的利孝和與邵逸夫等知名人士集一些外資財團合股創辦,於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正式啟播,是全港首間商營無線電視台。有中文台和英文台,中文台(翡翠台)每周播出166小時,節目比較重視通俗性和娛樂性,1/3的自製節目,包括新聞,體育,知識性和綜合性的節目,以及香港,歐美,日本,印度等國家的電影和電視劇,安排在黃金時間播出。英文台(明珠台)每周播出104。5小時,較重視知識性和娛樂性,全公司分為製作部,行政部等7個部門,員工2000人。
無線電視創台以來創造了不少受人稱贊的紀錄,如自製節目約佔85%,平均每年製作達5000個小時。該公司製作常有14座錄影廠房(清水灣),是全亞洲最大的同類型設施,是全世界中文電視節目主要供應商。該公司通過外地有線電視和錄影帶租賃網路,把電視節目傳送達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等40多個國家~
香港無線電視台包括有清水灣電視城:位於清水灣,為邵逸夫家族企業屬下公司所建立,供拍攝電視劇的場地,其中11閑錄影廠(攝影棚),總面積超過6500平方米,外景場地包括古裝街,民初街,御花園,水庫等,還有製作大樓,行政大樓,道具倉庫電視製作專業訓練中心以及餐廳,銀行,診所.其中1號錄影廠可容納700多名現場觀眾,大型直播節目都可在此舉行.其他10閑錄影廠,均可按劇情需要布置成風格各異的客廳,卧室,書房,花園,陽台等.幾百米的古裝街遍布酒樓茶樓,旅店客棧,官宦腹地5,平民住所,寺廟觀堂,亭塔牌坊等~
無線電視的主要業務高擴電視廣播、節目製作及其他有關廣播的活動,例如節目及錄影帶的發行及衛星廣播等。無線電視的兩個頻道,翡翠台和明珠台,每年播放近一萬五千小時的節目,為香港超過二百一十萬個家庭免費提供電視娛樂節目,是全球製作華語節目最多的電視台。另外,無線電視更將部分節目配上多種不同語言,發行海外超過三十多個國家,供全球近三千萬人收看無線電視製作的節目。
歷年來,無線電視製作的娛樂、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及宣傳短片等屢獲殊榮,至今獲得國際重要獎項逾三百多項。在一九九七年,無線電視被選為亞洲五十間最具競爭能力企業之一、全港二十大傑出商業機構及全亞洲二百卓越公司之一;二零零一年獲得美國國家廣播協會頒發的「二零零一年國際廣播卓越大獎」。
香港亞視簡介:
亞洲電視是香港兩大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一九五八年,原名為「麗的映聲」,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改稱「麗的電視」。一九八三年改為「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ATV。
一九九八年六月,「龍維有限公司」和「聯旺有限公司」兩大新股東購入亞洲電視控制性股權,並委任黃保欣先生為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為封小平先生。亞視現為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電視台,為大眾提供的各類高質素的節目,贏得良好的口碑。在新股東接手後,更□力宏揚中華文化。亞視自製的節目包括劇集、資訊綜藝節目、新聞時事報道及婦女兒童節目等,每年超過三千小時,發行到歐亞美澳四大洲超過三十多個國家。為方便各地觀眾收看,亞視向世界各地發行的節目配有當地適用的語言,包括普通話、越南話、泰語、柬埔寨語、英語、日語及韓語。
在香港,亞視分別於在兩個頻道播放,廣東語頻道為「本港台」,每周廣播時間約為一百五十五小時;英語頻道為「國際台」,每周廣播時間約為一百四十小時。
劇集為亞洲電視製作的重頭戲,每年的製作約為六百小時。亞視劇集新穎、富創意、多元化、拍攝認真嚴謹,追求完美畫面和明快節奏,被同行公認達國際水平。
亞視早年的劇集《陳真》、《霍元甲》、《大地恩情》等,深受內地觀眾喜愛。近年出品製作的高質素劇集,包括:《我來自潮州》、《我來自廣州》、《肥貓正傳》I & II、《穆桂英》、《食神》、 《我和僵屍有個約會》I & II及《蹤橫四海》、《影城大亨》、《世紀之戰》、《香港一家人》、《快活谷》等等。
亞洲電視每年均會舉辦一些大型綜合節目,除早前的《亞洲小姐競選》、《香港男士競選》外,還有《十大電視廣告頒獎禮》、《亞視台慶盛會》等,內容豐富,別開生面;而與中央電視台等合辦的中秋晚會《香江明月夜》,更是口碑載道。亞視的資訊類節目,在華人世界備受推崇,其中「真實紀錄」時段,是香港中產人士追看的節目。亞視製作的《尋找他鄉的故事》I & II,分別獲得九八、九九年香港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最高獎;而由亞視斥資製作的《星光伴我行》,同樣叫好叫座。亞視更開香港電視史先河,首創報章社論式節目《亞視評論》,立論公允、切中時弊、深受贊賞。時事縱橫談節目《張立平常談》,專欄作家張立平常心談天下事,在平常中見禪機。
亞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每日為全港觀眾提供「深入明快」的新聞報道,並透過互聯網與人造衛星傳送世界各地。精心製作的專題片,曾在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芝加哥國際電視節和新加坡電視展獲獎。
亞視還設有亞視企業公司,專責亞視節目的發行等業務。近年更積極進軍大陸市場,開展多元化業務,在多個大城市都設有辦事處,增強與內地溝通聯擊。
以上就是我找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㈩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口號
按照中宣部、全國總工會安排,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繼續在全國巡迴報告,先後在26個省市和16所高校作報告165場次;大型紀錄片《振超團隊》在中央電視台播映;中宣部組織拍攝的電影《金牌工人》在青島市首播。
繼續開展「學振超精神,建『三型』團隊(學習型、創新型、實干型)、『五好』崗位(愛崗好、學習好、誠信好、創新好、奉獻好),創一流業績」活動,編發《青島港員工文化手冊》等活動;在「我為港口三個文明建設獻一計」活動中,職工提合理化建議8733條,創經濟效益20854萬元。11月,該集團職工、離退休人員、家屬約11477人次參加小港池回填義務勞動,回填土石方1.78萬立方米;向災區貧困群眾捐衣被3萬余件、捐款29.8萬元,開展「慈善一日捐」和助殘活動,捐款52萬元。9月,在青島市首屆城市運動會上,該集團獲行業組團體總分和金牌總數第一名。10月,職工、家屬約6萬人參加「紀念青島建港113周年暨第十七屆海港文化藝術節」,共同演出大型史詩組歌《百煉成金》。12月,在全國職工健身操舞大賽中,獲兩大類比賽8個項目中10項冠軍。
年內,青島港先後獲中國港口傑出集裝箱船舶裝卸效率碼頭、中國港口傑出集裝箱橋吊作業效率碼頭、橋吊單機效率創新紀錄獎等稱號,獲首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青島港集團公司獲首批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創建學習型組織標兵單位、全國創建和諧勞動關系模範企業、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中國企業最佳生命力團隊等稱號。該集團負責人獲中國誠信企業家十大新聞人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大榜樣人物、中國企業創新十大風雲人物和中華十大財智人物特別獎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