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皇公司旗下藝人有哪些
1、謝霆鋒
唱作歌手,專業演員,青年企業家
2、古巨基
香港樂壇著名男歌手
3、容祖兒
香港樂壇著名女歌手
4、鍾欣潼
香港影視歌三棲著名女藝人,天團Twins組合成員
5、蔡卓妍
香港影視歌三棲著名女藝人,天團Twins組合成員
6、李克勤
香港樂壇著名男歌手
7、林峯
香港歌影視三棲著名男藝人
8、張敬軒
中國著名男歌手
9、陳偉霆
影視歌三棲男藝人
10、泳兒
香港著名女歌手
11、關智斌
香港歌手,演員,boy'z組合成員
12、張致恆
香港歌手,演員,boy'z組合成員
13、王祖藍
香港影視歌三棲藝人,主持人,TVB簽約藝人
14、鄭希怡
香港影視歌三棲著名女藝人
15、孫佳君
台灣著名女演員
16、惠英紅
香港著名女演員
17、米雪
香港著名女演員
18、鄭嘉穎
香港男歌手,演員
19鍾舒漫
香港新生代女歌手,演員
20、洪傑
香港新生代男歌手
21、可嵐
香港女歌手
22、洪卓立
香港新生代男歌手、演員
23、吳浩康
香港男歌手,演員
24、林欣彤
香港新晉女歌手,演員
25、羅力威
香港新晉唱作男歌手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
集團在香港擁有六家上市公司,分別為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港交所:163、英皇娛樂酒店有限公司港交所:296、英皇證券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717、英皇鍾表珠寶有限公司港交所:0887、新傳媒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708及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8078。附屬公司及分支機構約500間,雇員約7,000人。
發展歷程: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EEG,英皇娛樂)於1999年9月成立,主要從事本地及外國唱片的製作及發行、音樂出版、藝人管理、演唱會籌辦、舞台劇製作、電影及電視製作、多媒體業務、商品特許經營及零售等業務。
英皇娛樂一直致力培育具天份的年輕藝人,是孕育當今香港樂壇不少當紅藝人的搖籃,旗下歌手在歷年頒獎典禮中獲獎無數。尤其自2002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設立「雷霆樂壇班霸」起,英皇娛樂連續三年榮獲該年度「表現最卓越的娛樂公司」大獎,創下至今無人能破的輝煌紀錄。
英皇娛樂現持有五個音樂品牌: 「英皇娛樂」 、 「音樂家」 、 「紅音樂(紅娛樂)」 、 「Emperor Visual Proct (EVP)」 及 「EEG音樂家族」 。這些音樂品牌無論在歌曲創作上還是音樂製作過程中均賦予音樂人極大的空間及自由度。為將本地音樂推向國際,英皇娛樂亦邀請世界各地一流音樂人攜手合作,令音樂創作領域更多元化。
網路-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貳』 有沒有香港厚一集團
您說的這個集團它是有的,厚一集團在香港實力還是比較雄厚的。而且它的規模也挺大的,集團的人也挺多的。
『叄』 香港十大最有錢的人分別是誰
第一名:李嘉誠 資產凈值:162億美元 過去一年中,由於旗下長江實業(Cheung Kong) 股價暴跌,這位號稱「超人」的十億美元級富豪的資產凈值縮水一半。李嘉誠擁有的第二大控股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 Husky Energy——將2009年的開支縮減了近三分之一。而他名下慈善基金會通過出售中國銀行(601988,股吧)40%的股權而籌得5.1億美元。 第二名:郭氏家族 資產凈值:108億美元 在房價下跌之前,香港最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之一的背後家族就出現了風波。大哥郭炳湘(Walter) 在與兩個胞弟郭炳江 (Thomas) 和郭炳聯 (Raymond) 發生矛盾後,於去年5月黯然離開了他擔任了18年的新鴻基地產(Sun Hung Kai Properties) 董事局主席職位。他們的母親鄺肖卿 (Kwong Siu-hing) 接替了主席一職。該集團旗下的 W 酒店於1月份在香港開業。郭氏家族在電信公司 SmarTone-Vodafone 以及香港巴士運營商九龍巴士 (KMB) 也持有股份。 第三名:李兆基 (Lee Shau Kee) 資產凈值:90億美元 「亞洲股神」也只是個凡人。他的主要產業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去年市值縮水了五分之三。他還向上海復旦大學的一所圖書館捐贈了1600萬美元。 第四名:米高嘉道理 (Michael Kadoorie) 資產凈值:42億美元 米高嘉道理是中電控股有限公司 (CLP Holdings) 的主席,其家族是該電力公司的大股東。去年,米高嘉道理宣布在印度設立第四個風力發電廠的計劃,並開設了節能電器店 Eco Home。米高嘉道理還是香港上海大酒店(Hong Kong &Shanghai Hotels) 的主席。 第五名:劉鑾雄 (Joseph Lau) 資產凈值:40億美元 房地產公司華人置業(Chinese Estates Holdings) 主席因及時出售股份大賺了一筆。去年,他在公司的個人股份提高了15個百分點。劉鑾雄的兒子於10月份辭去了董事會職務。 第六名:鄭裕彤 (Cheng Yu-tung) 資產凈值:38億美元 這位老牌十億美元級富豪自1970年起就執掌新世界(600628,股吧)發展有限公司 (New World Development):該房地產開發商(參與基礎建設、零售和電信業務)的股價去年下跌了近三分之二。鄭裕彤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乘船逃離了中國,最開始的時候,在澳門的一家珠寶店擔任店員。鄭裕彤後來迎娶了店主的女兒,並幫他打造了香港最大的珠寶連鎖店,之後他靠房地產開發成為富豪。 第七名:吳光正 (Peter Woo) 資產凈值:26億美元 擁有時代廣場和海港城等香港標志性物業的會德豐(Wheelock &Co) 的掌舵人,並在 JPMorgan Chase 和 General Electric 擔任顧問職務。其女兒吳宗恩掌管家族的香港奢侈品零售店連卡佛 (Lane Crawford)。 第八名:邢李源 (Michael Ying) 資產凈值:22億美元 近年來,這位 Esprit 前掌舵人已經出售了近20億美元的股票。自去年起,他餘下股份的市值已經縮水超過50%。他仍然是該服飾公司的非執行董事,他的夫人是前台灣影星林青霞。 第九名:陳廷驊 (Chen Din Hwa) 資產凈值:18億美元 這位寧波出生的企業家於1949年遷至香港。起初在紡織業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後,他開始在房地產業大展拳腳。他的南豐集團 (Nan Fung Group) 在新加坡十億美元級富豪黃廷芳 (Ng Teng Fong) 旗下的信和置業(Sino Land) 以及香港的麗新發展(Lai Sun Development) 都持有股份。該集團還涉足航運和金融行業 第十名:陳啟宗與陳樂宗 資產凈值:17億美元 陳啟宗掌管著房地產公司恆隆集團(Hang Lung Group),該集團近年來在大陸房地產市場投資了30億美元,並立志在經濟低迷期獲取更多土地。弟弟陳樂宗則積極投身於家族投資企業香港晨興集團 (Morningside Group)。他們的母親也身家豐厚。
『肆』 香港有哪些大的影視公司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出口地之一,在亞洲,這個彈丸之地出品的電影是最具活力及影響力的。從70年代初起,香港影片逐漸打開國際市場。最初由邵氏帶頭,但影響最大的是由嘉禾製作,李小龍、成龍等國際巨星主演的功夫片。據2003年3月的統計,香港擁有2831家電影從業機構,從業人員約19320人。但諸多香港電影均出自幾大實力雄厚的綜合娛樂集團,在這些集團所屬的電影公司中一直有一種攜手合作與良性競爭的機制。
(排序不分先後)
寰亞電影
所屬集團:寰亞綜藝集團
成立時間:1994年
代表人物:庄澄、林建岳
發展歷程:寰亞電影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亞洲電影投資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其後9年,寰亞電影不單票房成績優異,還贏得了80個國際電影節獎項。至今已經製作超過40部電影,並將維持每年8至20部優質製作。此外,寰亞還與海外機構達成合作,攜手開拓一系列國際性的電影計劃。2002年,寰亞電影機和香港電影幕後精英拍攝的《無間道》,取得5600萬港幣票房,打破香港電影史獲獎紀錄,為香港電影業打下強心針。兩部續集同樣獲得可觀成績。《無間道》系列創下了香港電影史的里程碑,也成為寰亞電影的新始點。
代表作:《紫雨風暴》、《心動》、《無間道》系列
2004年計劃:杜琪峰《大事件》、《龍鳳鬥智》,劉偉強《頭文字D》、馮小剛《天下無賊》
英皇電影
所屬集團:英皇集團
成立時間:2000年
代表人物:楊受成
發展歷程:英皇電影屬英皇集團旗下,擁有雄厚實力,為香港具一定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自1997年英皇成立飛圖電影以來,一直致力出品動作片。2000年成立「英皇多媒體集團」,擴大電影製作業務,並開始將公司業務邁上國際化,先後於日本電影公司合作了《案山子》、《殺手阿一》等片。2001年8月被英皇娛樂集團購入,製作國際電影《飛龍再生》,2003年英皇電影集團推出集驚栗、喜劇及高質素特技等元素之動作片《千機變》,此片成為2003年香港賣座的電影之一。今年4月1日,「英皇多媒體集團」(EmperorMultimediaGroup,簡稱EMG)正式更名為英皇電影有限公司(EmperorMotionPicture,簡稱EMP)。EMP以英皇集團目標為藍本,公司業務包括電影製作、電視製作、及電影及電視發行等。電影投資、製作及發行是英皇電影集團的核心業務,計劃每年製作、發行不少於十部影片,除了投資製作由EMP出品的電影外,並正式與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JCEMoviesLtd.,簡稱JCE)達成協議,發行旗下出品的電影。2004年,EMP率先發行三部影片:《新警察故事》、《大佬愛美麗》、《海南雞飯》。此外,集團除擁有飛圖電影的製作外,正積極收購其它片庫,並斥巨資製作香港本地及國際電影,致力開拓海外市場,把集團推向國際化、多元化之發展。
代表作:《殺手阿一》、《飛龍再生》、《千機變》
2004年計劃:《千機變2》、《海南雞飯》
中國星電影
所屬集團: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
代表人物:向華強
發展歷程:中國星集團是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作為香港唯一擁有大量電影製作及全國音像製品批發零售能力的音像製品供貨商,中國星確立了享譽全球華語電影製片及發行王國的地位,並與衛星電視簽定了香港電視史上最大規模的購片協定。另外,作為美國著名網站「Yahoo」首次與香港娛樂媒體的合作對象,中國星在2000年度與雅虎在雙方聯名的網上娛樂廣播頻道中播放華語電影及電視節目,深受好評。自90年代開始,中國星集團致力於電影製作且佳作不斷。旗下的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更召集香港知名導演,拍攝出《野獸之曈》、《蜀山傳》、《河東獅吼》、《戀上你的床》等優質影片,去年的《大塊頭有大智能》更在香港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
代表作:《瘦身男女》、《江湖告急》、《戀上你的床》、《大塊有大智能》、《忘不了》
2004年計劃:《窈窕淑女》、《柔道龍虎榜》、《龍鳳鬥智》、《國產凌凌久》、《父親大人》、《小白龍》
寰宇電影
所屬集團:寰宇國際集團
成立時間:1986年
代表人物:林小明
發展歷程:1986年,林小明先生創立了寰宇激光錄像有限公司,當時只是一間以VHS及LD制式發行電影的小型錄像發行商。在意識到國內娛樂行業之龐大潛力,早於1995年已透過轉授電影版權予國內音像出版社,藉此建立新的發行網路。1999年建立光碟復制廠房。如今寰宇國際集團已經是一家以經營錄像發行、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電影放映、投資電影製作、光碟復制設施租賃及藝人管理為主要業務的綜合型國際娛樂集團。由財政年度1999/2000起,寰宇開始投資製作電影,至今已製作超過50部華語片,其中包括成績裴然及錄得票房超過港幣6,000萬元的《少林足球》,此片亦成為香港歷來最高票房的華語電影,並擁有超過2,500套電影節目的龐大電影庫。
代表作:《少林足球》、《雙雄》
2004年計劃:《旺角黑夜》、《重案黐孖GUN》(暫名)、《你有你、我有我》、《死亡寫真》、《出租男人》、《神經俠侶》、《三岔口》
美亞電影和天下電影
所屬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
代表人物:李國興、唐慶枝等
成立時間:1997年
發展歷程:美亞電影製作公司和天下電影製作公司均所屬為美亞娛樂資訊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1984年成立,前身為美亞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亞洲區內電影製作及影視產品發行的領導者,電影製作是其集團四大核心業務之一。至1993年至今美亞電影製作公司和天下電影製作公司已製作約80出電影。更藉助其擁有的跨越全球各大華人地區的龐大而完善的發行網路,實行製作拍攝、發行音像於一體的方針。此外,美亞還通過多種合作方式與內地主要電影製作單位上海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過多部電影。
代表作:《朱麗葉與梁山伯》、《目露凶光》、《高度戒備》
2004年計劃:《愛作戰》、《新紮師妹3》
銀河映像
成立時間:1996年
所屬集團:銀河映像控股集團
代表人物:羅守耀(主席)、杜琪峰
發展歷程:銀河映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影製作公司,致力為各電影商提供全面性的電影製作服務。自1996年成立至今,拍攝出二十餘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不但大大開闊了觀眾的視野,更確定了銀河映像獨特的影片風格。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銀河映像身為業內最多的製片公司之一,對品質的要求從未鬆懈,講求嚴謹的成本及品質監控,加上其杜琪峰、韋家輝等電影專業人士與豐富的製作經驗,得以成為知名電影公司委託製作首選。
代表作:《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暗戰》、《槍火》、《孤男寡女》、《鍾無艷》、《PTU》、《大塊頭有大智能》
2004年計劃:《大事件》、《柔道龍虎榜》、《龍鳳鬥智》
澤東電影
所屬集團:澤東電影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
代表人物:王家衛
發展歷程:澤東電影有限公司是由知名導演王家衛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於生產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質量影片。澤東公司在電影製作上相對而言是一個產量低的小公司,本著精雕細刻的態度一年半左右推出一部影片,從93年第一部賀歲片《東成西就》開始,之後的《東邪西毒》、《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泄》等,均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到2001推出《花樣年華》以後,澤東公司的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擴大,發展戰略也更加趨向於多元化格局,計劃涉及廣告、電影,還有音樂製作方面。明星戰略也是澤東公司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名下簽約藝人有梁朝偉、張曼玉、鞏俐等,這兩年更是力捧新人,簽下了台灣藝人張震、范植偉以及內地的董潔。澤東公司的精品、明星戰略路線在起伏跌宕的香港電影發展過程中,保持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高度水準,其良好的發展趨勢令人期待它在未來推出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
代表作:《重慶森林》、《春光乍泄》、《花樣年華》
2004年計劃:《2046》
嘉禾電影
成立時間:1970年
所屬集團: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鄒文懷
發展歷程:嘉禾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及梁風創辦,經營的業務范圍廣闊,包括電影製作,人才管理,電影發行,戲院經營,影片沖印以及電視製作等,曾幾何時,嘉禾出品的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標志,32年內合共製作過600多部電影,堪稱是世上最多產的華語電影製作公司,尤其是一手捧紅了動作巨星成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華語娛樂企業,也是亞洲區最具規模的華語娛樂企業集團。但近幾年,嘉禾的電影製作數量明顯減少,2003年僅《行運超人》一部電影,而是將業務重心轉為戲院經營方面。
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帝女花》、《半斤八兩》、《A計劃》、《宋家皇朝》
2004年計劃:——
東方電影
成立時間:1992年
所屬集團: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黃百鳴
發展歷程:黃百鳴在新藝城電影公司結束後,於1992年創立的電影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影製作及發行,同時亦有經營電影沖印及院線業務。時至今日,集團的電影資料庫己經儲藏了超過80部電影,在香港電影業佔有一定地位。近年,東方電影的拍片勢頭遠不及90年代中上旬的產量,以平均一年三四部的數量來維持電影製作業務,但東方電影沖印廠則是香港業務最繁忙的,每年香港電影有近八層在該廠沖印。
代表作:《家有喜事》、《97家有喜事》、《半生緣》、《夜半歌聲》
2004年計劃:《玄兵傳奇》
邵氏兄弟電影
成立時間:1958年
所屬集團: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邵逸夫
發展歷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1958年在港成立,在成立其後30年間,幾乎壟斷香港電影業,影響至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不但影片享譽國際,更培養了李翰祥、張徹、楚原、胡金銓等香港電影著名導演。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演員、導演外流,及製作超支等因素導致其停止影片製作,全力發展TVB電視業,在電影圈處於引退狀態。1999年,馬來西亞的UsahaTegasSdn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成立天映娛樂公司開始修復並發行以每月10-20部的速度發行,預計到2007年全部發行完畢。而邵氏則於前年拍攝了《醉猴》,開始重振電影項目。目前正與中國星合資10億建造香港將軍澳影城。並計劃重新簽約藝員重拍邵氏的諸多經典影片,如《獨臂刀》、《十三太保》、《江山美人》、《少林36房》等。
代表作:《獨臂刀》、《梁山伯與祝英台》、《天涯明月刀》、《新七十二家房客》、《刺馬》、《大醉俠
2004年計劃:重拍邵氏經典作品。
參考資料:http://www.mov8.com/dvd/freetalk_show.asp?id=25512
『伍』 香港大富豪集團老闆:「張子強」,綁架過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兒子嗎
是李嘉誠大兒子被綁架了。還被剝光關籠子里。後來香港一部連續劇有個橋段就隱射這件事,馬俊偉演的公子哥被人綁架,剝光關籠子。 張子強單槍匹馬闖進李家,張口就要二十億.李嘉誠正在吃早餐,客客氣氣地請他坐下,然後說二十億不可能一下子之間就調得出來,他需要時間籌錢.張子強一身炸葯,不準報警,要現金要准備車子讓他安全離開.後來李嘉誠說只能給十億現金,花了三個小時用編織袋裝了十幾袋給張子強.而且李嘉誠真的沒報警,讓張子強成功劫走十億港幣,也是迄今為止香港劫案最高勒索金額.從這件事以後,香港富豪人人自危,開始請退役軍人或者高薪挖角A4做保鏢香港演藝圈黑影幢幢 人心惶惶
說來諷刺,香港電影有不少惡勢力,影響所及香港的鞤派電影成為當地「特產」,而片中巨細無遺的犯罪描寫,也間接助長犯罪率,無形為歹徒製造犯罪教材。
兩年前在中國大陸被槍決的「大富豪」張子強,曾搶過運鈔車,綁架過李嘉誠兒子、郭姓地產大亨,得手金額超過百億台幣,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大尾」的兄弟。這種傳奇性人物,電影圈當然不放過。
張子強還羈押牢中,以他為背景的電影火速開拍上映,首映時還邀請張子強的老婆到場欣賞,造成不少爭議。電影中對張子強如何一手策劃綁架案,找下手目標,以身上綁炸彈來要脅被害家屬交贖金等劇情,都交代的一清二楚,加上電影神化了歹徒,看在大眾眼中,實在讓人捏把冷汗。
參考資料:http://www.grrb.com.cn/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4944&type_id=25
『陸』 香港十大首富分別是誰
no.1 李嘉誠(197億美元 約1,529億港元)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no.2 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聯兄弟(121億美元 約945億港元) 郭氏兄弟自1990年父親逝世後,接管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其後並進軍數碼通流動電話網路通訊,旗下物業包括四季酒店。 no.3李兆基(115億美元 約897億港元) 78歲,恆基兆業集團執行董事。 no.4鄭裕彤(51億美元 約398億港元) 新世界集團執行董事,旗下公司包括新世界信息科技公司。 no.5 龔如心(42億美元 約328億港元) 華懋集團主席。 no.6 米高.嘉道理(38億美元 約296億港元) 64歲 3名子女,為中電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大上海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半島酒店集團董事。 no.7 霍英東(37億美元 約287億港元) 82歲,曾協助何鴻燊在澳門籌組資金,現仍是何氏公司的大股東。 no.8 馮國經及馮國綸(30億美元 約233億港元) 76歲,4名子女,台灣富邦金控創辦人。 no.9 邢李火原(28億美元 約217億港元) 56歲,香港思捷有限公司創辦人。 no.10 陳廷驊(26億美元 約202億港元) 83歲,南豐紡織集團董事長。 這是09年的排名。10年的還沒出來
『柒』 香港大旗金融集團
反存在的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很多人都在刻意曲解這句話,把存在當成是必然,為既成事實找理論支持,已造成更大的事實。。。
『捌』 請問香港sg集團是不是傳銷!
香港sg集團是傳銷公司。
香港SG集團,原名亮碧思之明升團隊。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向受害人推廣產品、宣講銷售獎金制度,從而誘騙受害人加入,接二連三有人深陷其中……這是香港亮碧思公司傳銷活動的常用伎倆。
深圳福田警方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該公司2005年起已在深圳開始實施傳銷活動,受害人多達數千人。在深入調查後,深圳福田警方偵破了香港亮碧思公司在內地涉嫌組織、領導傳銷一案,目前批准逮捕25人。
其中包括亮碧思傳銷網路在深圳最高層級「公爵」之一的「大冬」(化名,下同)。據了解,這是深圳福田警方2017年以來破獲的首宗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
(8)香港大就集團擴展閱讀:
傳銷組織「亮碧思」利用香港和內地法律差異,發展內地居民到香港參與傳銷活動,還有律師事務所提供鑒證等便利條件……不過傳銷活動再隱蔽也難逃法律的制裁,去年以來,廣東省各級工商、公安機關連續兩年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打擊傳銷犯罪專項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期間工商部門搗毀傳銷窩點523個,清理遣散傳銷人員7028人次;公安機關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228宗,破案192宗,刑拘犯罪嫌疑人577人,案值30多億元。該傳銷組織以發展經銷商為名,以高額回饋和多層返利為誘餌,吸引內地人員到香港交錢加入。
2013年3月,珠海工商局在拱北查獲馮某舉辦「維達寶(亮碧思產品)嬰兒配方奶粉」宣傳銷售活動;沒收違法所得2.5萬元並罰款2萬元;2013年6月,天河工商局在黃埔大道一間出租屋內查獲亮碧思傳銷人員12名,公安局對郭某等5名骨幹成員刑拘;
2013年12月,中山市搗毀8個亮碧思窩點,驅散傳銷人員200多人,並刑拘7人……與此同時,韶關某律師事務所因為給傳銷組織提供便利,也受到了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的處罰,並上報司法廳,該律師事務所將面臨被摘牌的處理。
參考資料:中新網-傳銷組織香港設公司 利用法律差異內地拉人頭
『玖』 香港大智國際集團是不是傳銷組織
是不是傳銷,應當按照其具體的經營運作模式進行判定。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傳銷可以簡單的歸納為:
一、需要交入門費。
二、需要發展下線。需要不斷的找合作者,並打著組建團隊的幌子以倍增收入的模式誘導別人。
三、根據下面人頭數量和這些人的經營業績來決定你有多大的回報。
四、其實說白了就是 讓下線給上線1元錢,上線說傳授下線賺50塊錢的辦法。結果等下線給了上線1元錢時,上線就告訴下線再找同樣的十個笨蛋做下線的下線就好了。
國務院
《禁止傳銷條例》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拾』 香港埂薩,有這個企業嗎
我來回答你吧 這個公司完全就是一個忽悠公司,公司董事長吳田平老家就是南通的,整天吹噓自己在香港辦公,前陣子得到確切消息,他之前在南通准備忽悠政府,結果被政府看出來了,把地塊收回了,現在還在到處忽悠,最近這半年聽說在山東日照下面一個叫莒縣的地方忽悠政府,但據了解,貌似政府好像也發現了什麼端倪?吳田平這個「老忽悠」其實自己一分錢也沒有,經常性擺個架子,其實就是忽悠政府拿地,然後出去融資的所謂的融資高手,等企業建起來了,說不定兩年就破產,甩手走人了,整天吹噓自己項目高科技,以高科技項目投資拉政府入股,前幾年在全國搞了不下於六個地方都失敗了,有時候想想看這樣的人的確也挺二的,忽悠不成也要花了不少本錢的,所以本人在此奉勸大家,一聽到 香港埂薩實業控股集團 小心點 不要被他忽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