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襄垣煤礦老總米如中的資產
而非隔斷房
Ⅱ 湖北隨州柳林重晶石礦床
一、礦床概況
1.礦床名稱
柳林重晶石礦區金橋嶺礦段。
2.地理位置及中心點經緯度坐標
位於隨州市南部柳林重晶石礦區東段,屬洛陽鎮所轄。地理坐標:東經113°18′00″~113°19′42″,北緯31°28′13″~31°29′00″。面積1.82km2。
3.礦床類型、礦種、資源儲量、規模、品位、勘查程度、開發情況
本礦段勘查程度為詳查,BaSO4平均品位90.31%。礦床規模為中型。
4.所屬Ⅲ,Ⅳ級成礦區帶,區域成礦條件
ⅢBa-9秦嶺成礦帶(III-66-①,②)。
5.區域成礦條件
本區自新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變火山岩分布廣泛,同斜或倒轉褶皺和逆沖斷裂較發育。
(1)地層
區內地層出露有新元古界南華系、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中生界和新生界。
新元古界出露地層有南華系武當岩群變火山岩組、耀嶺河組和震旦系陡山沱組、燈影組,主要分布於工作區北部和西北部。武當岩群變火山岩組主要為變酸性火山岩建造,耀嶺河組在本區多圍繞武當岩群出露區分布,上部為變細碧-角斑質火山岩建造,下部冰海相混合沉積建造。震旦系(陡山沱組和燈影組)為變陸源碎屑岩(夾火山岩)-碳酸鹽岩建造。
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北部南緣和中、東部北緣的大部分地區。下寒武統為一套硅炭泥質岩建造,主要岩性為(含)硅質岩、硅質板岩、炭質板岩、粉砂質板岩、泥質板岩、粘土岩及泥質灰岩等,中下部含重晶石礦、釩礦;志留系和泥盆系在工作區出露不多,為淺海盆地相細碎屑岩建造,局部發育碳酸鹽岩和炭硅泥質岩。
中生界主要出露於工作區東南緣,岩性以砂岩和頁岩為主,為陸相盆地細碎屑岩建造。
(2)岩漿岩
區內岩漿岩包括變質火山岩和侵入岩。
火山岩系指新元古界武當岩群變火山岩組上段中的變酸性火山岩和耀嶺河組變細碧-角斑質火山岩。武當岩群變火山岩組可分為兩個系列,一是鈉質系列,主要岩性為(含晶屑、岩屑)絹雲石英鈉長片岩、鈉長變粒岩,岩石化學成分屬鈣鹼性岩。二是鉀質系列,以發育鉀長變粒岩為特徵。
耀嶺河組變細碧-角斑質火山岩主要為綠泥鈉長片岩、絹雲鈉長片岩,普遍含磁鐵礦,火山岩建造由數量不等的變細碧質火山岩和變角斑質火山岩組成的噴發韻律所構成。
區內侵入岩僅限於侵位於前寒武紀地層的變輝綠岩、變輝長輝綠岩,岩體多呈岩床或岩脈產出。
(3)變質岩
區內變質岩可分為區域變質岩和動力變質岩兩類。區域變質岩主要岩石類型為長英質粒岩類、片岩類、千枚岩類、板岩類、大理岩類,構成區內主要變質地層組合。動力變質岩主要為糜棱岩、碎裂岩,主要分布在逆沖-推覆性深大斷裂帶及其兩側(尤其是上盤),往往形成寬達數千米的糜棱岩帶。碎裂岩多分布於張性斷裂帶,常見有壓碎岩、碎裂岩、碎斑岩、構造角礫岩等。
區內變質地層大致劃分為低綠片岩相、綠片岩相、高綠片岩相(綠簾角閃岩相)三個變質相。
低綠片岩相包括整個上古生界。其岩性類型以發育板岩為特徵。泥岩和粉砂質泥岩變質礦物組合為水雲母(大量至少量)+石英、硅質+綠泥石。
綠片岩相進一步分為綠泥石帶和黑雲母帶。主要岩石類型有千枚岩、板岩、細晶灰岩、石英岩、變砂岩、綠片岩、長英片岩、石英岩、結晶灰岩、淺粒岩和變粒岩等。涵蓋南華系武當岩群、耀嶺河組、震旦系陡山沱組、燈影組。
高綠片岩相(綠簾角閃岩相)分布於工作區中部南華系耀嶺河組和武當岩群分布區。主要岩石類型有變粒岩、淺成岩、石英岩、大理岩、鈉長角閃岩和片岩等。
變質時代為華力西期。
(4)構造
區域內構造表現為復式褶皺和推覆斷裂。
與下寒武統重晶石礦有關的褶皺有大狼山倒轉復背斜、秦家門復向斜、三陽店復式同斜背斜。
大狼山倒轉復背斜是武當-隨南逆推帶隨南陸緣裂谷內的主要構造單元。組成該背斜構造的中—新元古界武當岩群淺變質岩系,連同侵入其中的基性岩體群,自東向西構造線由北西向逐漸向南西偏轉。由於造山帶整體的自北而南的逆沖-推覆壓剪構造作用,該褶皺區內褶皺呈倒轉-等斜樣式,地層基本上是走向北西,傾向北東。該構造單元為印支造山期區域構造變形產物,後被燕山期北北東向構造及造山後陸內斷塊構造所疊加改造。
秦家門復向斜主要展布於工作區西北部,位於大狼山背斜之西南並與之平行並列,軸線在青山寨—雷公尖—白林寨一帶,褶皺斷裂發育,是基性火山岩廣泛分布的地區,軸線走向310°~335°。
三陽店復式同斜背斜位於工作區最南緣的京山縣雙尖山一帶,由北西向震旦系—寒武系構成的緊閉褶皺、沖斷層及密集劈理帶組成。北西端被三陽-皂市斷裂所截,南東端被紅層掩蓋,北界為平壩斷裂所限。褶皺構造包括土地嶺倒轉背斜、沙壋灣向斜、石屋尖倒轉背斜和天子倒轉向斜。北緣褶皺軸面一般向北東傾斜,岩層向南西倒轉,其他地段岩層產狀或正常或倒轉,傾向多變。本構造單元以發育壓剪性走向斷裂為特徵,斷層面多向北東陡傾斜,規模一般較大,延伸可達20km以上,擠壓破碎帶寬度在數米到十幾米。寒武系主要發育下統莊子溝組和雙尖山組,位於向斜構造核部或近核翼部。
以上三組褶皺對區內重晶石賦礦地層的分布起著控製作用。
斷裂以北西向斷裂最為發育,其中襄-廣斷裂是一級大地構造單元秦嶺-大別造山帶與揚子陸塊區的分界線,其他北西向斷裂屬規模較小的走向斷裂,如鮑集-三里店斷裂等。此外,區內還分布著近南北向、北北東向斷裂和與地層同步褶皺變形、具分劃性的順層滑脫剪切斷層。
襄-廣斷裂:該斷裂在地表上構成揚子構造區與秦嶺-大別構造帶的變形邊界,航衛片顯示線型特徵十分清楚,重力場梯度具顯著差別。地貌上多表現為負地形,呈北西向橫跨本區。斷裂總體具向南逆沖的特點,局部見揚子陸塊區的震旦系逆沖於白堊系之上,而白堊系又不整合於秦嶺區武當岩群之上,形成揚子陸塊區地層向秦嶺-大別造山帶地層逆沖的構造景觀。斷裂破碎帶寬度變化較大,50~3000m不等;斷裂帶構造岩顯示左行走滑剪切兼具由北向南逆沖的特徵。斷裂為印支期陸-陸碰撞造山作用的產物,代表了造山帶中—淺層次疊瓦式脆韌性逆沖推覆型剪切帶特徵。
斜斷裂:指該區與構造線展布方向呈斜交關系的北北西至北北東延伸的脆性斷裂。該組斷裂一般規模較小,具張剪性、平移走滑特點,斷裂帶多見斷層角礫岩。斷層形成時代推測為燕山期—喜馬拉雅期。該斷裂組切割或錯移了北西向斷裂,並控制著中—新生代斷陷盆地。
順層滑脫剪切斷層:該類型構造是本區發生在印支-燕山造山期之前的一期構造變形事件,它所產生的剪切面理與地層原始層理近於平行,也是之後擠壓型變形構造的基礎變形面。
伸展型滑脫剪切構造具體表現為分劃性順層韌性(韌-脆性)剪切帶,它通常分布在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地層單元界面或接觸帶上及能乾性差異較大岩層界面偏能乾性較弱一側岩層中。目前,區內公認的具區域性滑脫構造面有:武當岩群與耀嶺河組之間的滑脫面;耀嶺河組與陡山沱組之間的滑脫面等。而地層單元內部的順層韌性剪切帶則十分普遍,其中,岩性組合復雜的地層中更為發育,一般發育在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紀地層中,以前寒武紀地層中居多。
本區重晶石礦賦存於下寒武統莊子溝組中,在區域上厚度變化較大,斷裂對賦礦地層的改造變形是其原因之一。
二、礦床地質特徵
1.礦區地質特徵
礦區地層總體為向南西傾斜的單斜,由北東向南西逐漸變新,依次為震旦系陡山沱組、燈影組,
寒武系楊家堡組、莊子溝組、雙尖山組、立秋灣組。莊子溝組分為下
工業礦層主要位於莊子溝組下段上部,見圖3-5。
圖3-5 柳林礦區金橋嶺礦段含礦岩系沉積建造柱狀圖
(據湖北省第八地質大隊,1986)
2.礦床特徵
(1)礦體特徵
金橋嶺礦段為一中型重晶石礦床,東西延長約3800m,有七個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分布於莊子溝組下段上部,礦體走向長54~1850m,厚0.50~4.40m。主礦體是Ⅲ號礦體(圖36),其餘六個礦體規模小。
Ⅲ號礦體走向延長1850m,厚0~13.22m,平均厚度1.93m。已控制最大斜深564m,最大垂深302m。礦體的空間形態及分布嚴格受褶皺控制,形態比較復雜。總體看,礦體走向為北西—南東,傾向南西,傾角由東向西變陡(23°~40°),平均傾角32°。褶皺對礦層的控製作用,主要表現在褶皺形態控制礦層的形態,使礦層在走向方向呈邊幕狀褶疊重復,在傾向方向呈台階狀分布;而次級褶皺則控制礦體的局部形態,使礦體的基本形態局部復雜化,使礦層多次重復。這些褶皺導致礦層的產狀、形態變化較大。另外,褶皺對礦層厚度改造較大。在褶皺陡坎部位礦層厚度變化劇烈,尖滅現象常見,平均厚度小;平台部位礦層厚度較穩定,無尖滅現象,平均厚度增大;在背斜轉折端礦層厚度大增,形成似鞍狀礦體,而向斜轉折端礦層厚度劇減,甚至尖滅;次級褶皺則明顯地改變礦層的厚度,也使礦層增厚、重復或尖滅(圖3-7,圖3-8)。
(2)礦石質量和類型
礦石自然類型有板狀重晶石礦石、條紋狀重晶石礦石、塊狀白雲質重晶石礦石及塊狀重晶石礦石。
板狀重晶石:灰白色,鱗片細晶變晶結構,板狀構造;主要由重晶石及少量石英組成,另含極少量炭質、絹雲母等;BaSO4含量大多在54.06%~68.47%之間。
條紋狀重晶石:該類礦石呈淺灰—灰色,鱗片花崗變晶結構,條紋狀構造,層紋清晰;主要由重晶石(80%~90%)、石英(5%~10%)組成,含少量炭質、絹雲母、褐鐵礦等。BaSO4一般在80.58%~89.90%之間,平均86.53%。
塊狀白雲質重晶石:礦石呈灰色,花崗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亦可見條紋狀構造,地表多蜂窩狀構造;主要由重晶石、白雲石組成,另含少量石英、炭質、絹雲母及微量褐鐵礦等。礦石中BaSO4含量為50.78%~83.45%,平均72.85%。
塊狀重晶石:為礦段分布最廣、最多見的礦石類型。礦石以深灰色為主,次為灰色,花崗變晶結構,塊狀構造,微條紋構造;礦石幾乎全部由重晶石(95%~98%)組成,含少量的石英、白雲石、炭質、絹雲母等。礦石中含BaSO484.28%~97.28%,平均93.52%。
圖3-6 柳林礦區金橋嶺礦段地質簡圖
(據湖北省第八地質大隊,1986)
1—第四系;2—寒武系立秋灣組;3—寒武系雙尖山組;4—寒武系莊子溝組;5—寒武系楊家堡組;6—震旦系燈影組;7—震旦系陡山沱組;8—變玄武玢岩;9—變鈉長斑岩;10—變基性岩
3.區域地球化學特徵
通過對柳林重晶石礦床(金橋嶺礦段)區域上的1:20萬化探資料進行分析如圖3-9,礦床在區域上處在地球化學Ba異常的外帶,P,V,Cu異常的外緣。
三、礦床成因與成礦模式
1.成礦物質來源
含礦岩系周圍幾乎沒有陸源碎屑,為一套富含Ba,P,V的硅質岩建造,推測至少大部分物質來源於海底火山間歇期的火山噴氣作用,把深部大量Si,Ba,V,P帶入海水,呈膠體或真溶液狀態存在,在封閉或半閉的還原環境的水盆地中沉積成礦。
圖3-7 金橋嶺礦段W186勘探線剖面圖
(據湖北省第八地質大隊,1986)
1—第四系;2—寒武系立秋灣組下段;3—寒武系雙尖山組上段;4—寒武系雙尖山組下段;5—寒武系莊子溝組上段;6—寒武系莊子溝組下段;7—寒武系莊子溝組中段;8—震旦系燈影組;9—震旦系陡山沱組上段;10—震旦系陡山沱組中段;11—變鈉長斑岩;12—變基性岩;13—含炭石英絹雲板岩;14—含炭硅質板岩;15—含磷結核硅質白雲岩;16—第四系表土層;17—硅質白雲岩;18—泥質結晶白雲岩;19—條紋狀結晶泥質白雲岩;20—絹雲千枚岩;21—條帶狀結晶灰岩;22—變基性岩;23—變鈉長(斑)岩;24—鑽孔編號
圖3-8 金橋嶺礦區Ⅲ號礦體形態特徵立體示意圖
(據湖北省第八地質大隊,1986)
1—實測礦層;2—推測礦層剝蝕前位置;3—褶皺編號及轉折端位置;4—礦層尖滅;5—斷層及運動方向;6—勘探剖面線及編號;7—推測礦層位置;8—鑽孔;9—勘探剖面方位
圖3-9 隨州市柳林重晶石礦床(金橋嶺礦段)區域剖析圖
(據湖北省地質調查院,2011)
1—古生代輝長輝綠岩;2—古生代輝長岩;3—中元古代輝長輝綠岩;4—第四系;5—白堊系;6—志留系蘭家;7—中元古界神農架群;8—寒武系楊家堡組至奧陶系高家灣組;9—震旦系陡山沱組和燈影組;10—震旦系;11—南華系耀嶺河組和震旦系;12—南華系蓮沱組至南沱組;13—南華系耀嶺河組;14—地層不整合界線;15—正斷層;16—逆斷層;17—平推斷層及不明斷層性質
2.礦床成因
自震旦紀晚期至寒武紀早期在此半封閉海盆地中存在著海底火山噴發。在火山噴發期,特別是在火山噴發間歇期及期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均有大量含有HCl,HF,H2S,CO2氣體及Ba2+和SiO2等物質進入盆地水體中,並引起水體的pH值和Eh值發生變化。此還原性水盆地的深部為強還原環境,結果海水深部
在邊緣淺水區,氧化含量增加引起的Eh值升高,使水體顯示弱還原環境。在此環境中部分碳質被氧化但仍有少量保存下來。
在重晶石沉積期間,地殼運動引起的海水深度和pH值的變化決定著礦石礦物組合及礦石類型的垂直變化。在淺水部位由於pH值比較高而產生白雲質重晶石礦石。此時如果地殼下降,海水加深,Eh值和pH值即將下降,促進SiO2的沉澱和碳質含量的增加,直接結束重晶石的沉積而只沉積SiO2及黃鐵礦和碳質。碳酸鹽和SiO2的溶解度與pH值的關系(圖3-10)。
從大堰角組三個岩性段及礦層中三類礦石分布規律正說明當時水體pH值和Eh值經歷了一個由低值轉變為高值,再由高值轉變為低值的變化。這可能是地殼由上升到下降,水體由深變淺由淺變深的反映。
圖3-10 SiO2和CaCO3的溶解度
3.成礦模式
早寒武世筇竹寺期,鄂北處在揚子地塊大陸邊緣裂谷型地塹式槽狀深水盆地,緊鄰襄廣斷裂帶,由斷裂熱噴流提供大量成礦物質,火山-氣液物質組分導入海盆與海水中的元素組分相遇後,按SiO2-磷酸鹽-白雲石(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順序沉積。首先是SiO2膠體大量沉積,形成礦層的間接底板厚層硅質岩。隨著沉積作用的繼續,海水中鎂、磷濃度增大,V2O5來源豐富,於是形成礦層的直接底板-硅質白雲岩、含磷結核硅質頁岩。由於鎂、磷補給貧乏,磷礦層薄而貧,連續性差。最後才是重晶石沉積階段。在重晶石沉積初期,因Mg,SiO2沉積尚未完全結束,它們同時發生沉澱,就產生了前者到後者的過渡,在岩性上反映為礦層下部為重晶石硅質頁岩,重晶石白雲岩,逐漸過渡為白雲質重晶石礦石。隨著Si,Mg基本耗盡又缺乏補給,而Ba組分漸趨濃縮,過渡到重晶石礦石和少量條紋狀重晶石礦石。之後,隨著介質條件,補給條件發生變化,使沉積組分中硅質成分增加,依次沉積了條紋狀礦石、板狀礦石、重晶石硅質頁岩,至硅質頁岩而結束成礦作用。
綜上所述,湖北隨縣柳林重晶石礦床成礦模式如圖3-11所示。
圖3-11 隨州市柳林重晶石礦床金橋嶺礦段成礦模式圖
1—泥質白雲岩;2—頁岩;3—硅質岩;4—火山噴發物;5—重晶石
Ⅲ 李淵觀鷸蚌相爭,大隋如何被收入囊中
大興都城被圍了將近兩個月。李淵兵馬實力來說,不是李淵不想打,也是攻不下來,是李淵身為隋朝的大臣身份;再一個說等待時機還不成熟。最主要的是李淵想兵不血刃地拿下大興都城。
李淵兵臨隋都城下,圍而不打的同時。瓦崗軍與隋軍交戰吃緊。這時,在河間郡自詡「長樂王」竇建德打敗了大隋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為李密瓦崗軍解了圍。薛世雄負傷不久死了,隋軍沒有了大將。
11月11日,雙十一,李密的鴻門宴。4天後,李淵舉行了皇帝登基的儀式,讓楊侑為帝,尊江都的表弟楊廣為太上皇,並給傀儡皇帝起了年號「義寧」。李淵觀鷸蚌之勢,以收漁翁之利,利用瓦崗軍與隋軍的作戰兩敗俱傷,他輕松拿下京都,大隋家被收入囊中。
Ⅳ 前寒武紀成礦省(Ⅱ級)
1.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
圖3-3 華北陸塊構造略圖
(據裴榮富等,1998b)
1—太古宙岩石出露區;2—綠岩帶;3—岩漿結合帶;4—古元古代裂谷;5—中新元古代裂谷。Ⅰ—包銀微古陸;Ⅱ—華北微古陸;Ⅲ—膠遼微古陸。①夾皮溝綠岩帶;②清原綠岩帶;③鞍本綠岩帶;④遵化綠岩帶;⑤魯西綠岩帶;⑥登封綠岩帶;⑦五台山綠岩帶;⑧色爾騰山綠岩帶;⑨遼吉裂谷;⑩滹沱裂陷槽盆;
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北接西伯利亞陸塊,南以昆侖-秦嶺-大別造山帶為界,西以祁連山為界同塔里木陸塊相鄰,往東為膠東、遼吉直達國境(圖3-3)。本成礦省是我國前寒武紀,特別是太古宙變質岩層最發育的地區,太古宙—古元古代變質岩層的出露面積約佔全成礦省20%,為全國首位。冀東曹庄岩組鉻雲母石英岩和鞍山白家墳花崗質糜棱岩中的碎屑鋯石和鋯石分別獲得SHRIMP法U-Pb年齡為3.85~3.66Ga和3.8Ga(劉敦一等,1990、1992),是目前我國最古老的地殼。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主要分布在北緣,從內蒙古烏海,經陰山、燕山,直至吉林樺甸,延綿千公里。在北緣、南緣、膠東、魯西和五台山-恆山地區廣泛分布太古宙花崗岩-綠岩帶。綠岩帶常圍繞古陸核側向增生,又以變質程度較高,分布范圍和規模較小,科馬提岩不甚發育,受後期活化改造強烈等,具有中國的獨自特色。最近我們對阜平深變質綠岩帶的提出及底部獲得3.35Ga的Sm-Nd等時線年齡,使我國綠岩帶的形成時代提前到古太古代。古元古代在成礦省的北緣和南緣產出遼吉和中條的兩大陸間裂谷,裂谷形成時間兩地相近,分別為2.2~1.7Ga和2.3~1.85Ga。在裂谷的演化過程中存在多期的岩漿構造-熱事件,如遼吉古裂谷初期在2240Ma形成造山前赤柏松基性-超基性侵入雜岩及富硼雙峰式火山岩系,2075~1904Ma造山期片麻狀黑雲-二雲母花崗岩,在1769Ma造山期後的鉀長花崗岩。這填補了許多大陸在此期間缺乏岩漿活動的空白。在1800Ma左右的呂梁運動使華北陸塊最終克拉通化。中元古代青白口紀,除少數地區外,華北陸塊沒有廣泛和強烈的造山運動,褶皺變形弱,岩層未變質或淺變質,表現出剛性地塊的面貌,形成穩定型沉積,構成華北陸塊的第一套沉積蓋層。從中元古代始,由於超大陸裂解,在華北陸塊先後有三次與伸展構造體制有關的地質事件。第一次伸展事件主要表現為在晉北恆山、冀西懷安發育著一套密集的基性岩牆群。輝綠-輝長岩牆群、輝綠岩牆群發育在太古宙-古元古代變質基底區,懷安積幾峪輝綠-輝長岩牆的Rb-Sr等時線年齡為1885±43Ma(邵濟安等,2002),山西恆山輝綠岩牆TIMS鋯石年齡為1769±3Ma(李江海等,2001),此外在山西昔陽、原平,河北井陘等地的輝綠岩牆也獲得1732~1748Ma的K-Ar法同位素年齡。大規模岩牆群的出現,標志著地殼應力、應變狀態發生了重大變化,也代表非造山環境下的一次重要地質事件,它可能與高熱流值的地幔物質上涌,促使冷卻的剛性地殼橫向擴展,而形成的裂隙系統有關。在基性岩牆群侵位同時或之後,在北緣形成白雲鄂博-狼山裂谷系和燕遼裂陷槽,南緣產出熊耳漢高裂陷槽(或裂谷)。在伸展構造作用下,裂谷盆地強烈斷陷沉積,同時非造山的裂谷火山-侵入岩活動也強烈活動。在白雲鄂博尖山組頂部拉斑玄武質火山岩中獲得TIMS法鋯石年齡1728±5Ma(王楫等,1995)。薊縣中-新元古代剖面中,大紅峪組鉀質火山岩TIMS法鋯石年齡1625.3±6.2Ma(陸松年等,1991),團山子組鉀質火山岩TIMS法鋯石年齡1683.3±67Ma(李懷坤等,1995)。大廟含釩鈦磁鐵礦的斜長岩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1735±39Ma。密雲沙廠黑雲角閃環斑花崗岩的鋯石U-Pb年齡1715~1683Ma(郁建華等,1996)。與此同時,在南緣豫、陝、晉三省交界處,形成熊耳-漢高三叉裂谷系,也稱熊耳-漢高裂陷槽,其中分布著玄武安山玢岩、玄武粗安岩、安山玢岩、英安玢岩等熔岩為主,火山碎屑岩其次,具有高鉀、富鐵、低鋁、少鈣和雙峰式火山岩的特點,裂谷形成年齡在1650~1850Ma。可以說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在中元古代早期的第一次伸展的地質事件是范圍廣、規模大、與成礦關系密切。第二次伸展事件的地質年齡大致在1.3~1.2Ga。張宗清等(1994)對白雲鄂博主、東礦11個稀土礦石Sm-Nd等時線年齡研究獲得了1286±91Ma,任英忱等(1994)對主礦、東礦獨居石和氟碳鈰礦獲得Sm-Nd等時線年齡為1313±41Ma,反映白雲鄂博有第二期裂谷作用,且與稀土礦化有關的火成碳酸岩岩漿活動。同時在這期間在晉、冀、內蒙古三省交界處分布一套呈NW走向的輝綠岩牆群,陳孝德等(1992)測定40Ar-39Ar年齡為1235~1169Ma。在這期間,在白乃廟地區出現反映進一步裂解的、以基性為主的海相火山岩系,其Sm-Nd 等時線年齡為1224±57Ma(聶鳳軍等,1999)。第三次伸展事件在0.8~0.7Ga。該伸展事件表現較弱,在溫都爾廟產出一套以富鈉、低鉀和高鈦的中基性海相火山岩為主,上部為深海相富硅鐵質建造的火山-沉積岩系,基性火山岩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807±49Ma(聶鳳軍等,1994),可能是裂解的洋中脊火山活動產物。在白雲鄂博西礦含獨居石的鈉閃石脈的40Ar39Ar坪年齡為800~700Ma,該鹼性岩漿活動被看作白雲鄂博的第三次裂谷活動(任英忱等,2000)。在燕山地區小張家口至承德一帶,零散分布這一時期的超基性岩體,產在單塔子群片麻岩內平泉羅匠溝超基性岩體,Sm-Nd等時線年齡為881±29Ma(陳森煌等,1991)。但在華北陸塊西南緣,在新元古代827±8Ma(SHRIMP鋯石U-Pb年齡,李獻華等,2004)期間,含金川銅鎳礦床的基性-超基性岩體侵位,表現為一次較強的伸展事件。在華北陸塊南緣長城紀後的薊縣系和青白口紀為一套淺變質的碎屑岩-碳酸鹽岩岩系。南華紀-震旦紀為冰磧泥沙質礫岩、含礫頁岩夾砂岩、粉砂岩、頁岩等為一套典型穩定蓋層沉積。
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具備形成多種礦產極為有利的地質環境,成礦作用有多期性、多樣性、繼承性和新生性。成礦系統在時空上具有疊加、復合和遷移特徵。礦種多樣,類型各異,規模巨大,廣泛分布著鐵、金、鉛、鋅、鎳、稀土、黃鐵礦、滑石、菱鎂礦等大型、超大型礦床和礦產資源基地,其中金礦儲量佔全國55%,鐵礦儲量佔全國2/3,全國稀土儲量的90%以上集中在包頭地區,金川銅鎳礦床佔全國鎳儲量的62.2%。白雲鄂博稀土-鈮-鐵礦床,齊大山、西鞍山、司家營、水廠、袁家村等鐵礦床,翁泉溝硼鐵礦床,海城菱鎂礦床,范家堡子滑石礦床,東升廟黃鐵多金屬礦床、霍各乞鉛鋅銅礦床,中條山銅礦峪銅礦床,小秦嶺文峪金礦、東闖、冀東金廠峪等金礦床,蔡家營鉛鋅礦床,金川銅鎳礦床等都是著名的大型、超大型礦床。
需要指出的是: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的主體在前寒武紀形成後,在中新生代又遭受濱西太平洋成礦域的疊加,強烈的陸內造山作用對早先的前寒武紀礦床或含礦岩系改造,形成再生型的新礦床,因而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的成礦作用具有明顯的繼承性。
華北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可劃分以下前寒武紀成礦區帶(Ⅲ級):
Ⅲ-1華北陸塊北緣東段新太古代鐵、金、銅鋅成礦帶;
Ⅲ-2華北陸塊北緣中段新太古代金、鐵成礦帶;
Ⅲ-3華北陸塊南緣新太古代金成礦帶;
Ⅲ-4五台山新太古代鐵、金成礦帶;
Ⅲ-5魯西新太古代鐵、金成礦帶;
Ⅲ-6華北陸塊北緣中段古元古代鉛鋅成礦帶;
Ⅲ-7白乃廟-溫都爾廟中、新元古代銅、金、鐵成礦帶;
Ⅲ-11冀遼古-中太古代陸核鐵成礦區;
Ⅲ-12遼吉古元古代鉛鋅、菱鎂礦、硼、滑石、金、鈷、銅鎳、鐵、鈾、岫玉成礦帶;
Ⅲ-13膠東古元古代滑石、石墨、菱鎂鐵成礦帶;
Ⅲ-14中條山-王屋山古元古代銅成礦帶;
Ⅲ-15呂梁山古元古代鐵成礦帶;
Ⅲ-16華北陸塊北緣西段中元古代稀土、鐵、鈮、鉛鋅、銅、硫成礦帶;
Ⅲ-17華北陸塊北緣中段中元古代鉛鋅、錳、鐵、釩、鈦成礦帶;
Ⅲ-18華北陸塊西南緣新元古代龍首山銅鎳成礦帶。
2.揚子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
揚子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是中國南部大陸構造域中的一個主要單元,長江(揚子江)主流貫通全成礦省,陸塊因而冠以「揚子」。揚子陸塊的邊界為一系列斷裂構造所圈圍,西部為哀牢山-紅河深斷裂、麗江斷裂、龍門山斷裂,北部為城口-房縣弧形斷裂、襄樊斷裂、信陽斷裂、郯廬斷裂、嘉山-響水斷裂,東南部為紹興-宜春斷裂、安化-漵浦-四堡斷裂(侯宗林等,1997)。
揚子陸塊的變質基底具有明顯的雙層結構,由結晶基底和褶皺基底兩部分組成。變質基底岩系主要出露在陸塊邊緣隆起帶。結晶基底形成在呂梁運動,其中新太古代岩層僅見鄂西東沖河雜岩、滇中苴林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康定雜岩,古元古代岩層分布略廣,陸塊西南緣哀牢山東側活動大陸邊緣分布火山-沉積岩系大紅山群和河口群,北緣在鄂西產出以含石墨富鋁碎屑岩為主的水月寺群,東南緣蘆山一帶為基性火山岩-雜砂岩-岩屑砂岩的星子群。通過呂梁運動(本區稱小官河運動或龍川運動),揚子古大陸和華夏古大陸共同組成華南古大陸,並與華北、塔里木共同組成中國古大陸。中元古代始中國古大陸裂解,揚子和華夏古大陸以古華南洋分隔,揚子古大陸的北緣為古秦嶺洋。中元古代揚子古大陸的東南緣為大陸邊緣裂谷盆地,沉積了四堡群、冷家溪群、雙橋山群等岩層,其原岩類型為復理石沉積建造,含少量火山熔岩及凝灰質物質,遭受低綠片岩相變質作用。在西南緣康滇裂谷控制著巨厚的中-新元古代昆陽群、會理群沉積,昆陽群主要是一套由碳酸鹽岩和碎屑岩組成的淺變質岩,會理群是一套變質碎屑岩和碳酸鹽岩夾火山岩岩石組合。在西北緣川甘陝交界處為由淺變質火山-沉積岩系組成的碧口群(中元古代-青白口紀)。1000Ma左右的四堡運動促使古華南洋萎縮,揚子古大陸與華夏古大陸形成初始的華南古大陸。經四堡運動後,華南古大陸陸殼厚度明顯增厚,古大陸的南緣邊緣增生,俯沖帶後退,形成新的溝弧盆系。北緣保持大陸活動邊緣海槽的構造面貌,沉積了酸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在古大陸上出現山地與山間盆地或斷陷盆地,彼此分割的盆地中發育厚度不等的陸源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在800~900Ma揚子古大陸的周邊普遍發育晉寧運動,西緣表現為陸緣造山運動,東川-易門裂谷成為陸內褶皺帶,北緣同華北古大陸在鳳縣-商南-西陝斷裂及其東延部分碰撞匯聚,形成約1400km的藍閃片岩的高壓變質帶,東南緣同華夏古大陸拼貼,形成江紹縫合帶和浙西前陸盆地。至此,揚子陸塊變質基底基本形成。在南華紀初,羅迪尼亞超大陸開始裂解,北緣統一的揚子陸塊和華北陸塊重新拉開,導致秦祁洋形成,在南秦嶺大陸邊緣裂谷帶形成米倉山、大巴山、武當鄂中、山陽等構造帶。在西緣川滇一帶,進一步發展南北向地塹式張裂,形成石棉-澄江一帶巨厚的陸相火山沉積岩系。在東南緣江紹斷裂帶重新拉開,使古華南殘留盆地成轉換拉張盆地,形成一系列的塹-壘-盆地系。南華紀後期,由於澄江運動影響,揚子陸塊整體上升,地勢高峻,加之全球氣候變冷,出現山地冰川和內陸冰川,為南沱冰期。震旦紀冰川消融,發生廣泛海侵,揚子陸塊大部成陸表淺海,在局部地區的裂陷槽中發育非補償性海盆沉積。
揚子陸塊前寒武紀,特別是元古宙岩層廣泛分布,斷裂構造發育,岩漿活動多期,對形成不同類型礦床的地質環境十分有利。在西南緣的康滇成礦帶從古元古代開始,經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從西到東形成特大型大紅山鐵銅礦床、東川-易門銅礦帶和含特大型湯丹銅礦床等一批銅礦床和以特大型大梁子鉛鋅礦床為代表的鉛鋅鐵成礦帶。在東南緣形成了超大型荊襄、開陽、東山峰等磷礦床,民樂、湘潭等一批大中型錳礦床,大型楊家橋等一批新余式鐵礦床,和西北緣碧口群中銅礦床等。鐵、錳、磷礦床形成在南華紀-震旦紀(或早寒武世),但自下到上成礦岩層具有垂直分帶的特點,鐵礦床在大塘坡間冰期地層的下部,錳礦床在大塘坡間冰期的地層中,磷礦床主要在南沱冰磧層上部的陡山沱組。南華紀—震旦紀中的錳、磷礦床是中國目前主要磷、錳礦產地和開采基地。在江南地塊上淺變質碎屑岩型金礦床均賦存在中-新元古代的岩層中,成礦物質與中-新元古代的岩石有關,成礦時代既有與晉寧期有關的、大型沃溪金礦床為代表的一批金礦床,也有與後晉寧期形成的黃金洞、金山等金礦床。揚子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是我國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找礦潛力較大的成礦省。
揚子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可劃分以下前寒武紀成礦區帶(Ⅲ級):
Ⅲ-8揚子陸塊西南緣拉拉廠-大紅山古元古代銅、鐵成礦帶;
Ⅲ-9揚子陸塊東南緣中東段中-新元古代金、銅成礦帶;
Ⅲ-10揚子陸塊西北緣勉縣-碧口中-新元古代銅成礦帶;
Ⅲ-21揚子陸塊西南緣東川(通安)-易門中元古代銅成礦帶;
Ⅲ-22揚子陸塊東南緣中西段新元古代鐵、錳、磷成礦帶;
Ⅲ-23揚子陸塊西南緣會理-會東-巧家新元古代鐵、鉛鋅成礦帶;
Ⅲ-24皖南震旦紀銀鉛鋅多金屬成礦帶。
3.華夏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
華夏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閩、粵、桂、海南等大部分地區,北-西北是揚子陸塊,東部包括台灣海峽和台灣新生代構造成礦帶。
華夏陸塊是大地構造單元中活動性較大的塊體,地質構造較為復雜,特別在中新生代又被濱西太平洋成礦域疊加,處於陸緣活動帶,強烈的構造熱事件,岩漿侵入、火山噴發和熱流體作用異常廣泛。區內基底變質雜岩出露雖較廣泛,部分被中生代火山岩覆蓋,受構造破壞非常強烈,並呈「天窗」出露地表。華夏陸塊變質基底主體出露在閩北、浙西南、在贛東南的武夷山西麓、粵西-桂東南雲開大山、海南島西-西北緣、東海的一些島嶼亦見露頭。華夏陸塊的變質基底是由古元古代-早古生代變質岩系組成。華夏變質基底可劃分三大構造層。下構造層以古元古代的閩北和浙西南的麻源群、八都群為代表,主要岩石類型為黑雲斜長變粒岩、雲母(石英)片岩和少量斜長角閃岩、大理岩。原岩應為以陸源復成分碎屑沉積(雜砂岩-長石砂岩)為主,夾少量碳酸鹽沉積和基性火山岩,反映其形成在陸內或大陸邊緣裂谷(或裂陷)環境。該地層遭受中壓型角閃岩相區域變質作用,呈較深層次塑性變形,並被1878±27Ma的淡竹花崗岩侵位(胡雄健等,1991)。中構造層以中元古代的閩北馬面山群、浙西南龍泉群、海南抱板群和贛東北鐵砂街群等組成。馬面山群下部由(綠簾)斜長角閃岩和微晶鈉長(二長)變粒岩組成,原岩為細碧-石英角斑岩建造;上部為十字石榴雲母斜長變粒岩、雲母石英片岩、石榴雲母片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組成,原岩以泥砂質碎屑岩為主,夾有泥質和硅質碳酸鹽岩。浙西南龍泉群是閩北馬面山群自然延伸,但頂、底地層有缺失。地層遭受高綠片岩相-低角閃岩相區域變質作用,同時受到三期變形改造(趙鳳清等,1995)。變石英角斑岩的TIMS法鋯石年齡1100±19Ma(甘曉春等,1993),斜長角閃岩全岩 Sm-Nd 等時線年齡為1376±82Ma(胡雄健等,1991),由此推斷,這套地層時限為小於1400~1100Ma。這說明中、下構造層在中條運動後,有較長時間的沉積間斷。上構造層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層淺變質岩層,在閩西、贛南、粵、桂、海南均有出露,如閩西樓子壩群、丁屋嶺組、南岩組等,粵北鷹陽關群、樂昌山等及以上的寒武紀-奧陶紀地層,海南石碌群等。地層主要為一套淺變質粉砂岩、細砂岩、其次是板岩-千枚岩,時代從青白口紀—早古生代。變質作用一般只達到低綠片岩相,同時構造變形較弱。
華夏陸塊中已知的有中國最大的青白口紀的超大型石碌富鐵礦床等,但由於大部分前南華紀基底已被覆蓋,因而對前寒武紀成礦作用了解甚少。與華北陸塊相比,其基底固結時代較新,而且活動性較大,遭受加里東、華力西、印支和燕山多次構造-岩漿熱事件的疊加改造,特別是濱西太平洋板塊運動影響,在本區形成中國最大的鎢、錫礦床及大型-超大型鉛鋅、鈾、銀等礦床。需要指出本區基底構造和地球化學省基本是一致的,呈東西向,南嶺礦帶和附近地區也作近東西向展布,可能反映出變質基底與顯生宙礦床的成礦內在聯系。
4.塔里木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
塔里木陸塊前寒武紀成礦省位於天山和昆侖山造山帶之間,是具有古老陸殼基底和陸殼上蓋有巨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蓋層沉積的我國西部最大陸塊。石油勘探地質資料表明,塔里木陸塊的中部,以中央高磁異常為界,可分南、北兩部分,北部和東南緣發育太古宙地殼,西南部最老的岩層為古元古代。前寒武紀都出露在周邊的幾個隆起區。北緣庫魯克塔格和烏什-阿克蘇隆起區,西南緣鐵克里克隆起區,東南緣阿爾金隆起區(圖3-4)。在阿爾金山東段阿克塔什塔格群主體是一套變質深成侵入體,主要由英雲閃長質-奧長花崗質片麻岩組成,對花崗片麻岩中鋯石TIMS法合成的直線與諧和線上交點年齡為3605±43Ma,下交點年齡為1958±180Ma。上交點年齡為古老鋯石的結晶年齡,下交點年齡可能代表古老鋯石形成後遭受一次疊加地質事件時代。因此,3605±43Ma為阿爾金東端古老花崗片麻岩的形成年齡(陸松年等,2002)。在阿爾金北部至敦煌一帶,大面積分布新太古代TTG質片麻岩,在阿克塔什塔格有兩類花崗質片麻岩,一類為二長花崗片麻岩,另一類為英雲閃長質片麻岩,這二類片麻岩呈假互層狀產出,但仍可見前者呈包體產於後者。二長花崗片麻岩TIMS法鋯石年齡3096±37Ma,而英雲閃長質片麻岩TIMS法鋯石年齡2604±102Ma;在敦煌水峽口奧長花崗質片麻岩的TIMS法鋯石年齡2670±12Ma(陸松年等,2002)。阿爾金北部分布呈東西延展的高角閃岩相-麻粒岩帶,屬新太古代米蘭岩群。在太古宙陸核基底上的、由碎屑岩-碳酸鹽岩組成薊縣紀的塔昔達板群,是增生陸殼,青白口系為蓋層。庫魯克塔格隆起區是本成礦省內前寒武紀岩層分布范圍最廣,也是最為復雜地區。前寒武系地層出露較全,包括新太古界托格拉克布拉克岩群、古元古界興地塔格群、中元古界波瓦姆群和愛爾基幹群以及新元古界帕爾崗格群和庫魯克塔格群。托格拉克布拉克岩群是片麻岩、變粒岩及少量斜長角閃岩和片岩組成,原岩是中酸性火山岩和硬砂岩組成,這套地層與TTG質花崗岩關系密切,有可能是花崗岩-綠岩帶。古元古代興地塔格群是石英片岩為主,夾石英岩和白雲質大理岩的一套地層,為較活動的沉積環境。中元古代至青白口紀的波瓦姆群、愛爾基幹群和帕爾崗格群以碳酸鹽岩大量發育和碎屑岩成熟度較高為特徵,反映形成在淺海相被動大陸邊緣區。南華-震旦紀庫魯克塔格群以巨厚碎屑岩沉積為主,其中出現冰成岩層。鐵克里克隆起區廣泛發育元古宇,有古元古界卡拉喀什群、埃連卡特群和塞拉加茲塔格群,岩性以中酸性火山岩和碎屑岩為主,其次為碳酸鹽岩;長城系自下而上分卡拉克爾組、拉依勒克組、布卡吐維組,岩性為石英砂岩、板岩、白雲岩和礫岩;薊縣系下部為博查格塔格組和上部蘇瑪蘭組,岩性以碳酸鹽岩為主;青白口系蘇羅庫克群為一套碎屑岩、泥岩、碳酸鹽岩。阿爾金山南坡長城系為陸源碎屑岩雙峰式-火山岩建造;薊縣系下部馬特克布拉克組為蛇綠岩建造,中部斯米爾布拉克組為陸源碎屑岩-安山質火山岩建造,上部卓阿布拉克組為流紋質火山岩建造;青白口系為陸源碎屑岩沉積。從上述元古宇的地層特點可見,古元古代早期為拉張環境,後期具匯聚環境特徵,早期為雙峰式火山岩建造,後期為類復理石夾中酸性火山岩建造,自長城系起在庫魯克塔格和鐵克里克區為穩定蓋層沉積,而阿爾金山南坡則為活動性沉積。塔里木陸塊的前寒武紀地殼演化可大致歸納為:始太古代-中太古代在塔里木陸塊的東南緣阿爾金地區出現本區最古老的硅鋁質陸殼。新太古代在庫魯克塔格和阿爾金阿北地區出現一套由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硬砂岩等組成的綠岩建造,在太古宙的末期,辛格爾運動促使大量TTG質花崗岩侵入,並使塔里木古大陸第一次克拉通化。古元古代早期統一的中國古大陸裂解,在鐵克里克地區更明顯,首先形成活動大陸邊緣盆地,噴發大量酸性火山岩,隨裂解深度增加,陸殼拉伸減薄,拉斑質玄武岩噴溢,形成雙峰式火山岩;後期具匯聚環境特徵,即沉積類復理石夾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約1800Ma的興地運動,使塔里木古大陸再次克拉通化。這次運動對庫魯克塔格和鐵克里克等地區影響甚為明顯。在中元古代早期塔里木古大陸再次裂解,在北緣、西南緣形成被動大陸邊緣盆地為主,在庫魯克塔格地區波瓦姆群形成礫岩層,而此後沉積的波瓦姆群、愛爾基幹群和帕爾崗塔格群出現穩定性沉積岩組合,雖有少量的火山岩層,但淺水碳酸鹽岩層占相當大的比例,碎屑岩以成熟度較高的石英砂岩為主。而相當於該時期西部的阿克蘇群和巧恩布拉克群則處於活動大陸邊緣盆地,阿克蘇群為一套火山岩層,巧恩布拉克群主要為深水濁流沉積,這與波瓦姆群、愛爾基幹群和帕爾崗塔格群的沉積環境不同。在鐵克里克地區長城系早期為礫岩層外,此後長城系、薊縣系和青白口系出現穩定型沉積-板岩、石英砂岩、細砂岩、碳酸鹽岩等淺水海相沉積岩。在阿爾金山南坡在中元古代早期,隨著古大陸的裂解,以玄武岩為主的雙峰式火山岩噴發-噴溢,其後裂解深度增大,出現洋殼標志的蛇綠岩建造,最後在薊縣系完成匯聚固結。塔里木運動(相當晉寧運動)使塔里木古大陸最終克拉通化。這次運動發生區域變質作用,大面積的深成花崗岩的侵位,褶皺變形等,造山運動的時限大致在900~800Ma。塔里木運動後,南華-震旦紀的沉積物出現兩種類型:一類是典型蓋層沉積如烏什-阿克蘇地區的烏什南山群,鐵克里克地區的恰克馬克立克群,主要為陸相至淺海相冰川、碎屑岩和碳酸鹽岩沉積,恰克馬克立克群為兩套冰成岩和一套間冰期沉積組成;另一類為庫魯克塔克群,位於塔里木陸塊的北緣的裂谷環境,在裂谷拉伸裂陷過程有強烈的火山活動和多次冰川活動,形成厚度達6292m的冰川-火山-復理石堆積。震旦紀結束時,整個陸塊上升,其上與下寒武統呈假整合。
圖3-4 塔里木陸塊構造劃分略圖
(據芮行健等,1998)
1—太古宇 古元古界;2—古-中元古界;3—中元古界 上古生界;4—古生界;5—上古生界;6—晚古生代裂谷堆積;7—中新生代陸緣盆地堆積;8—構造單元編號:Ⅰ—塔里木陸塊;Ⅰ1-1—阿克然他烏斷隆;Ⅰ1-2—台蘭-木扎爾特斷隆;Ⅰ1-3—庫魯克塔格斷隆;Ⅰ1-4—阿爾金北緣(米蘭)斷隆;Ⅰ1-5—鐵克里克斷隆;Ⅰ2-1—拉那提斷隆;Ⅰ2-2—巴倫台斷隆;Ⅰ2-3—星星峽斷隆;Ⅰ3-1—柯坪陸緣盆地;Ⅰ3-2—阿爾金山中間隆起;Ⅰ3-3—桑株塔格—柳什塔格中間隆起;Ⅰ4-1—哈爾克早古生代弧前盆地;Ⅰ4-2—恰爾隆—庫爾浪古生代弧溝帶;Ⅰ4-3—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弧溝帶;Ⅰ5-1—南天山晚古生代陸緣盆地;Ⅰ5-2—喀拉米蘭晚古生代弧溝帶;Ⅰ6-1—昆侖山晚古生代裂谷帶;Ⅰ6-2—北山晚古生代裂谷帶;Ⅰ7—塔里木中新生代坳陷;Ⅱ—北天山—哈薩克板塊;Ⅱ1—北天山古生代島弧帶;Ⅱ2—覺羅塔格晚古生代島弧帶;Ⅱ3—吐哈中新生代坳陷;Ⅲ—華南板塊
塔里木陸塊前寒武系成礦省內前寒武紀礦產主要指產在邊緣隆起區及部分相鄰的前寒武系出露區,礦床成礦時代均為元古宙,其中有與超鎂鐵質岩-碳酸岩有關的超大型尉犁縣且干布拉克蛭石、磷灰石礦床,變質泥質碳酸鹽岩建造的哈密市天湖鐵礦床,哈密市玉西銀(鉛鋅)礦床等。需要指出的,本成礦省前寒武紀礦產資源還是有較大的找礦潛力。如在陸塊周邊有超基性岩和鹼性岩帶十多條,其中蘊藏著豐富的蛭石和石棉礦產,有些岩帶含鉻鐵礦、釩鈦磁鐵礦、鈮鉭礦等,特別北緣鹼性岩和碳酸岩的分布佔全國很重要位置,應注意稀有稀土金屬找礦。在庫魯克塔格和鐵克里克發現綠岩帶型金、銅礦化。此外,前寒武紀層控銅礦的找礦也應注意。
Ⅳ 康熙早年有一大臣叫圖海,晚年有一個叫圖里申他們是什麼關系
圖海的兒子是諾敏,諾敏的兒子是圖里深。
圖海隸滿洲正黃旗,清朝初期名將。天資忠愨,性情敦篤。順治二年(1645年),起家筆帖式,遷國史院侍讀。順治八年(1651年),擢內秘書院學士,遷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
順治十二年(1655年),加太子太保、刑部尚書,因事奪官。康熙帝即位,起為正黃旗滿洲都統。康熙六年(1667年),拜為弘文院大學士,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充《世祖實錄》總裁官。
圖海家族墓原來位於關西庄村南,墓早已無存,僅存五通石碑、一對石獅。因為當地興建京師園住宅區,所以石碑和石獅被遷到花虎溝,2005年初又遷到龍王堂村的龍王廟暫存。
其中,圖海墓的石獅起初被放置在龍王廟門前,後來又因石獅嘴部有殘缺,故遷至五方橋旁邊的肅慎親王敬敏墓宮門內放置。
2008年初,朝陽區文物管理部門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升旗廣場附近的綠樹林中,成燕翅狀永久放置圖海家族墓的五通石碑,以及在龍王廟前的林萃路發掘出土的清代龜趺一座。
Ⅵ 顧雛軍如何盜取國有資產
《投資者報》記者 溫潔 吳建華
七年時間,從人生巔峰跌落谷底,從五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淪為監獄囚徒,格林柯爾創始人、原科龍電器董事長顧雛軍的命運讓人唏噓感慨。
不過,細心的人也會發現,從「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錢」到「飯錢都沒有」,從囚徒到宣稱「草民無罪」,顧雛軍唯一不變的就是高調。
9月14日,顧雛軍以舉報和喊冤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面對上百家媒體,他頭戴紙糊的「草民完全無罪」的高帽,憤怒地否認了讓他獲刑的所有罪名,並實名舉報四名政府官員惡意陷害。這位昔日的風雲人物依然熟諳「眼球」之道,而且也預示著他將要進行魚死網破式的抗爭。
隨後的日子裡,在北京北四環安徽大廈的復式套房裡,顧雛軍為了平反,接受一撥又一撥的媒體采訪。9月24日下午一點半,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獨家專訪前,顧雛軍和他弟弟顧紹軍剛剛結束午飯,這是一次非常普通的午餐,一鍋飯和一盤菜,兩人分食,此外別無他物。套房素雅干凈,配置辦公桌。
顧雛軍從樓上下來,堅持要穿上套裝才能接受采訪,七年之後,他沒有忘記要維持僅存的體面。不過,顯然套裝大了很多,出獄之後,他稱自己瘦了30斤。坐定之後,他說,「想問什麼我都可以回答。」
當記者問到龐大的格林柯爾系資產目前流向哪裡?顧雛軍說,「資產沒有完全去向不明,我都知道哪些資產在誰的手上,在大的資產特別是不動產這塊都是有名有姓的。」他甚至說,「這個案子讓人看到很多觸目驚心的事情,就是公然搶別人的錢。」
賣掉科龍遭海信(微博)追債
七年的牢獄中,顧雛軍日夜掛在嘴邊的就是「平反」這兩個字。能平反意味著,他聲名可以改善,意味著他覺得屬於自己的資產能重新回來,或許還意味著,他能東山再起。
對於格林柯爾系的輝煌他至今還念念不忘:2001年收購冰箱巨頭科龍;2003年收購美菱電器(6.19,0.20,3.34%)20.03%的股份,同年7月科龍收購西冷集團,12月,顧雛軍4億拿下60.67%的亞星客車(6.80,0.29,4.45%)的股權;2004年再入主襄陽軸承(4.11,0.02,0.49%)。股權只是顯而易見的財富,而為人所鮮知的是他遍布在天津、揚州、珠海等地的廠房、辦公樓、設備,這些隱形的固定資產,加上股權,顧雛軍曾經擁有的財富帝國仍不失壯觀。
改變在2005年,顧雛軍入獄,格林柯爾系坍塌。如今陪伴在顧雛軍身邊的只有他弟弟顧紹軍和原格林柯爾董事會副主席、CEO胡曉輝。
談到資產被拍賣,最終淪落至身無分文,顧雛軍忍不住又一次憤怒。顧雛軍說:「我的資產主要包括四家上市公司,比如亞星和美菱等,這個都是我的資產,需要我簽字轉讓的,擅自拍賣是違法的。」
顧雛軍透露,其名下資產除了科龍的資產是全國工商聯和廣東市聯合處置以外,別的資產都是由全國工商聯一家處置,這些單位不跟工商聯商量就把我的資產都拿走了。
公開資料顯示,自科龍案爆發後,包括海信科龍、建設銀行(3.86,-0.01,-0.26%)在內的30多名債權人在北京、深圳、河南、佛山等地紛紛對顧及其控制的格林柯爾系發起民事訴訟,僅目前在佛山法院申請執行的債權總額就達20億元。
事實上,早於2005年,在被立案調查後,顧雛軍及其控制的格林柯爾系企業就開始了漫漫被追債之旅。當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3.77,-0.01,-0.26%)向法院申請凍結了揚州格林柯爾資產。
隨後,中國農業銀行(2.34,0.00,0.00%)北京昌平區支行迅速向北京市一中院發起對4家格林柯爾企業的民事訴訟,涉案標的1.56億元。更大的訴訟來自於重組後的海信科龍。根據海信科龍發布的公告,截至2009年年初,海信共提起20起訴訟,要求顧及其控制的格林科爾系公司償還7.91億元。在這期間,海信取得勝訴生效民事判決16件,勝訴標的額7.15億元。
不過,對於海信科龍的追債,顧雛軍方面頗多質疑。
據記者了解,2001年科龍巨虧15億元瀕臨退市。同年10月,顧雛軍5.6億收購科龍電器。隨著顧雛軍的入獄和格林柯爾系的垮台,2005年9月,格林柯爾將其持有的科龍電器26.43%的股份以9億元的代價轉讓給海信空調。隨後,收購價款由原來擬定的9億元,商定為6.8億元,海信首付5億元。
對此,顧雛軍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法院判定自己的所有債務為8.5億元,科龍電器26.43%股轉讓給海信空調的協議價格是9億元,其中海信出資6.8億,此前科龍欠格林柯爾2.2億,這筆錢暫由順德政府先墊付,加起來能還清債務。」
不過,隨後,海信科龍對顧雛軍方面提起一系列訴訟。據當時代理顧雛軍案的一位律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本來顧雛軍的案子不存在資不抵債的問題,海信在重組科龍以後又重新對顧雛軍和格林柯爾發起民事訴訟,十幾個案子一起要求賠償6億~7億。」他強調,「等於說海信不用掏一分錢就拿走了科龍的股權,非常不合理。這6億~7億的債務導致顧雛軍一無所有了。」
對於顧雛軍方面的上述言論,截至發稿時,記者並未得到海信方面的證實。
而全國工商聯的態度則更證實了此事的撲朔迷離。《投資者報》10月11日致電曾經受顧雛軍委託處置資產的全國工商聯法律部,該部白蓮湘部長在聽完記者詢問後沒做任何回復即掛斷電話,之後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狀態。而當時代表工商聯與顧接觸過的謝伯陽副主席則表示,目前已不負責相關工作,不便回復。
美菱股份被政府處置?
顧雛軍當時擁有五家上市公司,除了自己的格林柯爾和後來收購的科龍公司外,2001年以後,通過資本並購,他迅速吞下了三家上市公司,「資本狂人」的稱號也是由此而來。
2003年5月,顧雛軍擁有全資股份的順德格林柯爾,在合肥和美菱電器達成合作協議,順德格林柯爾以2.0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美菱電器20.03%的股份,成為美菱電器最大的股東。當年12月,顧雛軍以4.178億元,通過揚州格林柯爾協議收購了亞星客車11527.3萬股國家股(占總股本的60.67%),並因此觸發要約收購義務。次年4月,襄陽軸承第一大股東襄軸集團將其持有的4191萬股國有法人股轉讓給格林柯爾,轉讓總價為1.01億元。轉讓後,格林柯爾將持有公司29.84%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顧雛軍入獄之後,這些股權或被拍賣或被地方政府回購,因年代久遠,股權具體下落仍然不明確。顧雛軍對這三家上市公司股權悉數表示,應該是在地方政府手裡,但到底是地方政府是用資金回購呢,還是直接歸入名下,仍然無法定性。
科龍股權拍賣加之順德政府的錢共9億元,在顧雛軍看來足以還清所有債務,他說,「美菱電器的股份還在政府的手中,我感覺政府還沒有賣,因為長虹2010、2011年才有9%的股權,政府手裡原來就有9%的股權,應該是政府把自己的股權賣給了它,後來長虹公告說要增持到15%,應該是從二級市場買入的,而不是我的20%的股權,所以這部分股權應該還在政府手中。」
對於美菱股權怎麼就到了政府手裡,顧雛軍也有自己的疑問:「當時政府都沒有找法院判決,找了個仲裁行,仲裁一下就回去了,我不明白的是,美菱的股權是我的,怎麼仲裁一下就仲裁給政府了,他們把仲裁書送到看守所,我都不收,從來沒簽過字,他們來看守所來找了我很多次簽字,我說,我不會簽字的,你們有本事直接搶好了。」
《投資者報》記者多次向美菱電器求證,工作人員表示,讓記者查詢當時的年報或者公告。美菱電器2006年中期報告顯示,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情況如下:交通銀行佛山順德支行向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請求凍結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格林柯爾製冷劑(中國)有限公司、顧雛軍的銀行存款人民幣7500萬元或查封(扣押)其相應價值的財產,並由交通銀行廣州分行提供擔保。
此後佛山法院裁定:依法凍結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格林柯爾製冷劑(中國)有限公司、顧雛軍的銀行存款7500萬元或查封、扣押其等值財產。同時依據上述裁定書佛山法院於2005年7月15日依法凍結了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美菱電器」的發起人國家股共計82852683股。凍結期限從2005年7月15日至2007年1月13日。
此後這8285萬股票又有波折。2006年3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財政部要求合肥美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按照《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規定的程序依法收回原已轉讓過戶給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美菱電器82852683股股份,並退還轉讓價款。2006年5月18日美菱集團、四川長虹(3.63,-0.08,-2.16%)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及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美菱電器股份轉讓協議書》。
而對於老家揚州的亞星客車的60%的股權,顧雛軍深感憤慨:「揚州政府當時想趁火打劫,想拿些東西,我當時買的地肯定在政府手裡了,還有就是亞星的股權。當時科龍出事了以後,我們提出來想向揚州市政府借一筆錢,後來國有公司給我借了6300萬,這後來就成了挪用資金,還偽造了一個付款指示書,後來出現的兩份付款指示書,一份是沒有工商的公章,一個是什麼公章都沒有,但卻有揚州政府的簽字,揚州在不適當的時候捲入了事件,我覺得他們會很麻煩。」
10月11日,《投資者報》記者致電揚州市政府經信委,電話無人接聽。此後多次聯系揚州等地求證資產處置問題,並未得到相關答復。查閱亞星客車公告,得知,2006年12月8日,公司原控股股東揚州格林柯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於2006年7月13日正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揚州格林柯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將持有占本公司總股本60.67%的股權協議轉讓給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經相關部門的批准後,於2006年12月7日已辦理上述股權轉讓的過戶手續。自2006年12月7日起,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合計共持有本公司67.67%的股份。對於轉讓價格和轉讓程序等,無從得知。
廠房土地被「搶走」
除了顯而易見的股權,顧雛軍還有遍布各地的廠房、土地和設備等等。這些廠房,土地到底價值多少,現今已無從判斷,而因為是相對曝光度不高的資產,這部分資產的去向從官方也無從求證。
本報記者多次聯系天津、揚州等地的相關部門,希望能從中求證某些固定資產的去向,但迄今為止仍未有答復。
據經濟學家郎咸平(微博)在《國進民退中狂歡的格林柯爾》一文中提到,2003年5月,江西格林柯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西科龍公司共同創立了格林柯爾——科龍南昌工業園,工業園佔地2500畝,總投資3.6億美元。
顧雛軍回憶說,「我有2400畝地和44萬平方米的廠房在江西南昌,我欠南昌2.2億的債務是算在8.5億之中的,國務院已經決定了拿9億還8.5億的債務,那南昌政府憑什麼把我的資產全部拿走了?」
對此他憤慨道:「南昌我欠了2.2億,南昌的44萬平方米的廠房裡面,我把鋼架里的鋼拔出來賣了都能賣6個億,還不說我有2400畝的地。」
在揚州,顧雛軍同樣有資產。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6月,在揚州組建揚州科龍電器有限公司,動工建設年產超過300萬台的以出口為主的大型冰箱、冷櫃生產基地,總投資預計達1.5億美元。
對揚州資產,顧雛軍說:「我在揚州也有1000畝地,也同樣被政府拿走了。在珠海,有十萬平方米的廠房兩棟,這個也是被政府拿走了。」
此外,顧雛軍曾在商丘建過工廠,他說:「還有我在商丘的資產,商丘冷藏車,我在商丘是一個億的貸款,我在商丘有1000畝地,有五萬平方米的廠房,還有我開出銀行信用證進口的一台設備,這個設備當時就兩千多,還有一些別的東西,現在所有這些東西都被政府拿走了。」他補充說,「那現在我去要,也沒什麼好要的,現在的狀況是,談什麼別人都可以不理你,所以談什麼都沒有用。」
不僅僅是被拿走,資產被「賤賣」也是他所氣憤的。天津格林柯爾工廠,注冊是5000萬美金的資金,他稱固定資產也在2個億以上。顧雛軍說:「而拍賣中連房子帶設備才賣6000多萬,這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我欠你的錢都凍結在最高法院,你不能再拍賣我的東西。這本來就是違法的,先質押了,再拍賣了,還是低價拍賣。我就說,你們低價拍賣我的廠房,我不會簽字的。」
在深圳的房子同樣遭到了「賤賣」。顧說:「像浦發行,凍結了我科龍的股票,也凍結了我深圳的兩層樓房,浦發行拍賣我的房子,只拍賣了4000多萬,我的房子一層1000多萬的房子,3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值一個億都不止。」他繼續解釋,因為科龍股票遠遠值9000萬,當時貸款就9000萬。我現在出來要跟深圳浦發行談的就是請浦發行把深圳的兩層樓的房子還給我。」
對於銀行等變賣自己名下的資產,顧雛軍說,「佛山法院押的9個億,2006年押在那的,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分。佛山法院就是不想分,要分的話早就可以分給銀行,所以那些人就去賣我的房子。」他說,「我的債務已經在8.5個億裡面,佛山法院不分給你,是它的事,不是我的事,他們在重復變賣我的資產。」
寄託於平反,顧雛軍仍然希望能「討到說法」。他最後說:「這些肯定都會有說法的,搶我的東西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法律也是有法可依的,有物權法,不是說拍賣一下,評估了,我就認了,我肯定不認的,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
顧雛軍案仍在繼續,他表示目前還沒有提起上訴。而由他出獄的高調求平反,又再一次讓人回想起他以及他的格林柯爾系和科龍等企業的恩怨糾紛。這其中誰是誰非已很難論斷。在記者對多方人士的詢問中,普遍不看好顧的平反,很多人甚至擔心這樣劍指高官的高調會招來更大的災禍。
顧案本身就富有爭議性。記者征詢幾位專門研究民營企業的專家,其均表示現在不方便談論此事。顧雛軍的罪與罰,他是受害者還是騙子,看來短期內難有定論。
Ⅶ 以娼妓為王後的趙悼襄王,他在位期間都幹了些什麼
趙悼襄王當了皇帝以後,首先對幫他坐上王位的郭開,進行提拔,後來郭開的權力越來越大!郭開成了大貪官,還有就是取了一個娼妓為王後,其實他早已有嫡妻,但是他看到那位娼妓的美貌以後,就被她所吸引,最後不顧朝廷大臣的反對,封那個娼妓為後!
對於皇帝這樣的行為,很多人是敢怒不敢言,當時有一位忠臣廉頗,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趙悼卻分不清好壞,讓這樣的忠臣客死他鄉!趙國遇到了這樣的君王,亡國是遲早的事
Ⅷ 畫家有性高的嗎我有一副深山流水圖!落款名字性高後面看不太清楚請大家幫忙!
近代水墨畫家有高劍父,高奇峰。
古代的太多了,蕭山南陽高太祺整理了一些,高太祺自己也是畫家。
高太祺1956年~~ 浙江杭州人、著名山水畫家、早年師從隱逸畫家沈石橋,又幸受朱復戡、沙孟海、余任天、蔡閬青等前輩指導,作品略傳載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印款辭典》、《二十世紀知名書畫藝術收藏大典》、《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大典》、《當代中國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二千年中國藝術家長卷》、《書畫名家精典》等20餘部典籍及數十種海內外報刊雜志,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內書畫大賽中獲得大獎。
高 ● 遵 【北朝 ● 魏】 渤海蓚人,字世禮。善畫。嘗繪太和、安昌、二殿圖。(北史高允 傳)
高 ● 孝珩【北朝 ● 齊】 廣寧王● 渤海、蓚人。授開封縣侯。愛賞人物、及鷹。嘗於廳事 壁。自繪一蒼鷹。見者以為真。又作朝士圖。亦妙絕一時。(北齊文襄諸子傳、歷代名畫記、圖繪寶鑒、)
高 ● 尚士【北朝 ● 齊】 善畫。為當時名手。(續畫品錄、歷代名畫記、圖繪寶鑒、)
高 ● 江 【唐】開元時人。善寫貌。(歷代名畫記、圖繪寶鑒、)
高 ● 雲 【唐】善人物。師周昉。所作盡造其妙。為當時之冠。(唐朝名畫錄)
高 ● 太沖【五代● 南唐】江南人。案江南人物誌。名作沖古。事李中主、為翰林待詔。 傳寫得其神思。(江南人物誌、圖繪寶鑒、)
高 ● 道興【五代● 前蜀】成都人。案圖繪寶鑒。列入唐末。謂光化中、與趙德齊同畫西平 王儀仗。授翰林待詔。又雲為內圖畫庫使。工雜畫。尤善道釋人物。大慈寺、兩廊。畫有高僧六十餘軀。及華嚴閣、丈六天花瑞 象。說者謂、道與用筆神速。觸類生情。諺曰、高君墜筆。亦成畫雲。(益州名畫錄、圖繪寶鑒圖畫見聞志、)
高 ● 從遇【五代● 後蜀】道與子。事孟知祥、為翰林待詔。善畫佛象。蜀宮大安樓下。所 繪天子隊仗。甚奇。(圖繪寶鑒、圖畫見聞志、)
高 ● 文進 【宋】從遇子。太宗時、翰林待詔。工畫道釋。師曹吳。筆力快健。施 色鮮潤。其寺塔畫壁。尤以相國寺、大殿後。擎塔天王象。如出牆壁。為世所服。畫學者咸宗之。與高益、有大高小高之名。(宋 朝名畫評、圖畫見聞志、圖繪寶鑒、山谷集、)
高 ● 懷節 【宋】文進長子。工道釋。頗有父風。太宗朝、入畫院。為翰林待詔。 與父同畫相國寺壁。兼長屋木。(圖畫見聞志、圖繪寶鑒、)
高 ● 懷寶 【宋】文進次子。工畫花竹、翎毛。蔬果、草蟲、頗臻精妙。與其兄懷 節、同時入仕。為圖畫院祇候。說者謂、高氏自道與至二子。凡四世皆以畫進。雖曰、藝成。然而不墜家聲。賞延於世。可佳矣。 (圖畫見聞志、圖繪寶鑒、)
高 ● 元亨 【宋】宋朝名畫評。謂一名懷寶。歷代畫史匯傳。疑即高文進次子高懷 寶。元亨、即其字也。非是。案圖繪寶鑒。作趙元亨。一名懷寶。字彥德。開封人。當是另一人。趙誤作高。附識備考。見後 趙元亨傳。
高 ● 益 【宋】契丹人。遷涿郡。案圖繪寶鑒。作涿郡人。非是太宗時、來中國。 初於都市貨葯以自給。每售葯時。畫鬼神犬馬於紙上。藉葯與之。得者驚異。由是稍稍知名。有孫四皓者。喜畫。延藝術之士。益 往客之。為禮甚厚畫。鬼神蒐山圖一本。本以酬其意。又寫鍾馗象。及擊厲鬼圖。張於賓館。觀者驚其勁健。握手滴汗。嘗於四 皓樓上。畫卷雲芭蕉。京師之人。摩肩爭玩。孫乃神宗近戚。以益前畫搜山圖進上。太宗遂授益為圖畫院、翰林待詔。勅畫相國 寺廊壁。會臨幸。見其阿育王戰象。詔問卿曉兵否。對曰、臣非知兵者。命意至此。太宗善之。說者謂、相國寺復有益畫眾工奏 樂一堵。最有意思。人多病其所繪擁琵琶者。誤撥下弦。眾管齊發四字。琵琶四字在正弦。此撥乃掩下弦。誤也。其實非誤。蓋 管以發指為聲。琵琶以撥過為聲。此撥掩下弦。則聲在上弦也。益之布置。如此。其匠心可知矣。有南國斗象、衛士騎射、蕃漢 出獵、等圖。傳於代。(宋朝名畫評、宋朝事實類苑、圖繪寶鑒、圖畫見聞志、夢溪筆談、)
高 ● 克明 【宋】絳州人。善道釋、人物、鬼神。及山水、屋木、花竹、鳥獸。皆 造精妙。說者謂、其性喜幽默。多行郊野。覽山林之趣。箕坐終日。心期得處。即歸。燕坐靜室。沈屏思慮。幾與造化者游。於 是落筆。則胸中丘壑。盡在目前。祥符中、以藝進。入圖畫院。與太原王端、上谷燕文貴、穎川陳用志、為畫友。皇祐初、受勅 圖畫三朝盛德之事。人物纔及寸余。宮殿、山川、鑾輿儀衛、咸備焉。凡一百事。名三朝訓鑒圖雲。(宋朝名畫評、圖畫見聞志、 宣和畫譜、圖繪寶鑒、清河書畫舫、書畫題跋記、揮塵後錄、)
高 ● 洵 【宋】開封人。工山水。師高克明。尤長於湖石。以畫院多學克明。故 晚年復師范寬。亦善花鳥。師陳若筠雲。(畫繼、圖繪寶鑒、)
高 ● 嗣昌 【宋】洵從子。嘉定間、畫院待詔。山水師李唐。善作寒林古木。(圖繪 寶鑒、畫史會要、)
高 ● 述 【宋】丹陽人。學東坡書、及竹石。皆逼真。(圖繪寶鑒補遺)
高 ● 燾 【宋】沔州人。字公廣。號三樂居士。工書。善畫。作小景。自成一家。 清遠靜深。一洗工氣。眠雁浮鴨。衰柳枯枿。最為珍絕。(畫繼、圖繪寶鑒、)
高 ● 大亨 【宋】亳州人。字通叟。長於山水。嘗同郭道卿兄弟。合手畫圖幛。畫 繼、圖繪寶鑒、)
高 ● 彥實 【宋】開封人。善畫佛象。學吳道子。(圖繪寶鑒補遺)
高 ● 克恭 【元】其先囘鶻人。占籍大同。後居武林。案圖繪寶鑒。謂其先西域人。 後居燕京。海上墨林。謂元末避兵海上。子孫世居焉。清河書畫舫。作名士安。字彥敬。號房山老人。仕至刑部尚書。畫山水。 初學米氏父子。後乃用李成、董源、巨然、法。造詣精絕。為一代奇作。然不輕易於著筆。遇酒酣興發。或好友在前。雜取縑楮。 研墨揮毫。乘快為之。神施鬼設。不可端倪。又好作墨竹。妙處不減文湖州。嘗自題雲、子昂寫竹。神而不似。仲賓寫竹。似而 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兩此君也。說者謂、其墨竹。實學黃華老人雲。(杭州府志、畫旨、圖繪寶鑒、清河書畫舫、真跡日錄、 海上墨林、柳待制集、松雪齊集、容台集、巴西集、江亭集、梧溪集、雲林集、藝苑卮言、)
高 ● 吉甫 【元】佚名。燕人。善竹石。宗自然老人。案自然老人。姓劉氏。佚其 名。祁州人。詳後。(圖繪寶鑒)
高 ● 暹 【元】蜀人。工草書。善畫焉。(天衢舒嘯集)
高 ● 敬齊 【明】佚名。常熟人。王冕弟子。畫亦有名。(虞山畫志)
高 ● 延禮 【明】長樂人。本宋尚書張鎮後。出繼高氏。初名棅。字彥恢。號漫士。 一作慢仕。為人惇厚。以孝聞。博學、工詩。能文。書得漢隸法。世稱三絕。為閩中十才子之一。善畫山水。筆力蒼古。墨氣秀潤。 得米南宮、高房山、之法。自成一家。客有求者。輒曰、欲我作無聲詩耶。每作小景。上用高心文圖畫。(明史本傳、明史藝文志、 福建通志、閩畫記、明畫錄、無聲詩史、名山藏、玉堂苔工奴話、曝書亭集、)
高 ● 維端 【明】延禮族子。號正翁。善畫葡萄。得天民法。(閩書)
高 ● 淮 【明】長樂人。字泰仲。號竹所。又號綠芹子。永樂乙酉、孝廉。善山 水。說者謂、其遠追房山。近仿漫士。(閩畫記)
高 ● 景度 【明】淮族子。工山水。(福州府志)
高 ● 旭 【明】莆田人。善山水。(明畫錄、畫史會要)
高 ● 鑒 【明】侯官人。字孔明。號時庵。自號種菊道人。正德中人。工山水。 間作花竹。氣韻超逸。出人意表。(明畫錄、明書畫史、閩畫記、名山藏、)
高 ● 瀫 【明】鑒子。案四庫書目提要。名作瀫。今從福建通志。字宗呂。號石 門子。又號霞居子。自稱髯仙。一作髯仙子。能詩文。善屬詞。工書畫。書於隸草八分。俱稱逸品。畫於山水人物花卉羽毛。生 動入格。相傳有宋子者。瘧一歲弗愈。瀫遇訪。飲以灑。酒酣。見絹素。戲寫菊數本。倒垂懸崖。香姿隱隱。有飄拂流動之態。 宋視之。冷然疎爽。因更請寫奇石亭立。雙竹淩空。蕭蕭數葉。風韻若有聞焉。宋為之躍起。毛發俱竦。瘧遂已。時人語曰、少 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筆。(明史藝文志、列朝詩集小傳、福建通志、四庫書目提要、明畫錄、閩畫記、名山藏、觚賸八編、)
高 ● 松 【明】文安人。字守之。號南崖子。又號我山。工詩文。善真草篆隸。 寫山水小景。兼梅、菊、蘭、松、墨竹、及鉤勒竹。甚佳。案歷代畫史匯傳。謂其兼畫葡萄。不知所本。(明畫錄、無聲詩史、 畫史會要、圖繪寶鑒續篡、歷代畫史匯傳、)
高 ● 陽 【明】四明人。字秋甫。江南趙備壻。善花鳥。畫石極精。如太湖、錦 川、英石、蠟石、皆妙極形似。有儀部某欲貌其父。陽惡其慢。率爾應之。某恚。訟之有司。陽舉室避金陵。改畫山水。更有名。 (寧波府志、明畫錄、無聲詩史、畫史會要、)
高 ● 友 【明】陽從子。字三益。畫與從你無異。時稱二高。(明畫錄、畫史會 要、)
高 ● 汝楨 【明】杭州人。字肩甫。精篆隸。善山水。兼工花鳥。(畫髓元詮)
高 ● 坤 【明】福安人。工畫。尤長於梅。古勁清奇。人以高梅稱之。(閩書福 甯府志)
高道士 【明】道、佚名。宣德時人。善山水。(運甕漫稿)
高 塞 【清】世祖弟。號敬一道人。封鎮國愨厚公。性淡泊。好讀書。善琴理。 精詞曲。尤工詩畫。說者謂、其山水仿倪雲林小景。筆意澹遠雲。(熙朝雅頌集、池北偶談、恭壽堂集、)
高 ● 儼 【清】新會人。字望公。尚藩屢辟不就。人稱高士。望公工詩書。畫時 稱三絕。暮年畫益進。能於月下作圖。視畫時為尤工。說者謂、其山水。與賴鏡儼同雲。(廣東通志、圖繪寶鑒續篡、七十二松堂 集、)
高 ● 士奇 【清】錢塘人。字澹人。號江村。一號瓶廬。賜號竹牕。初以國學生。 就試京師。不利。賣文自給。新歲為人作春帖子。自為句書之。偶為聖祖所見。旬日中。三試皆第一。命供奉內廷。官至禮部侍 郎。卒諡文恪。精考證。為有清第一鑒賞家。收藏名跡。與孫退谷相埒。所著江村銷夏錄。亦與庚子銷夏記同工雲。說者謂、江 村書名妙天下。世但知其工書。而不知其畫亦工也。嘗見其仿文衡山湘君湘夫人圖。及擬徐幼文枯木竹石圖。均能精妙絕倫雲。 (清史列傳、山靜居畫論、)
高 ● 阜 【清】杭州人。居金陵。字康生。善畫水仙。為魏考叔所嘆絕。與弟岑 同稱高士雲。(櫟園讀書錄)
高 ● 岑 【清】阜弟。字蔚生。金陵八家之一。幼學同里朱睿塋畫。晚乃以己意 行之。說者謂、其山水。及水墨花卉。寫意入神。案圖繪寶鑒續篡。載有兩高岑。一字蔚生。一字善長。歷代畫史匯傳。則誤作 高岑。字善長。又字蔚生。以為一人。附識俟考。(國朝畫識、國朝畫徵錄、圖繪寶鑒續篡、櫟園讀書錄、桐陰論畫、)
高 ● 適 【清】阜子。字雨吉。山水師其叔蔚生。而每上之。嘗為周櫟園、作落 霞晚眺圖一冊。櫟園謂其光景、超然天半。正如青蓮妙句。出自天才。非郊寒島瘦可比也。王石谷見而嘆之。謂此道後來之彥。 能空群輩者。當推雨吉雲。(國朝畫徵錄、圖繪寶鑒續篡、櫟園讀書錄、)
高 ● 陰 【清】岑子。字嘉樹。亦善畫。(國朝畫徵錄)
高 ● 簡 【清】蘇州人。字澹游。號旅雲山人。案桐陰論畫。作號一雲山人。非 是。山水精於小品。秀潔妍雅。頗有風趣。蓋此老務為簡淡。筆墨清癯。脫盡縱橫習氣。(國朝畫徵錄、桐陰論畫、香祖筆記、 在亭叢稿、)
高 ● 層雲 【清】華亭人。字二鮑。號謖園。案畫徵錄。作字謖園。昭代名人尺牘 小傳。作號謖苑。歷代名人辭典。作號稷苑。晚號菰村。康熙丙辰、進士。工詩、及書、畫、善鑒賞。山水、宗思翁。一轉一折。 極有意趣。說才謂、其骨格靈秀。神韻沖和。士氣作家。兼擅其勝雲。(國朝徵錄、圖繪寶鑒續篡、桐陰論畫、江南通志、松江 詩徵、別裁詩集小傳、昭代名人尺牘小傳、歷代人名大辭典、曝書亭集、清吟堂集、)
高 ● 不騫 【清】層雲子。字槎客。號小湖。晚號蒓鄉釣師。康熙時、供奉內廷。 工詩賦。善書畫。山水法倪黃。(甌缽羅室、書畫遇目考、)
高 ● 元美 【清】沔陽人。字長人。工詩文。善書畫。說者謂、四十以後。絕意進 取。力學嗜古。以琴酒自娛。書法吳興。畫仿雲林雲。(沔陽州 志)
高 ● 山 【清】元美弟。字子仁。山水尤為擅名。蒼崖古樹。近形遠勢。老筆 紛披。峭拔突兀。有元人筆意。(沔陽州志)
高 ● 詠 【清】宣城人。字阮懷。號遺山。康熙已未。與徐電發同舉鴻博。幼 有神童之日。書畫與詩。世稱三絕。(江南通志、宣城縣志、列朝別裁詩集小傳、)
高 ● 士年 【清】侯官人。字斯億。善書畫。寫蘭竹、尤工。說者謂、書畫本一 理。以書法作畫。以畫法作書。能通其妙。斯億有焉。(閩雜記、曝書亭集注、敬業堂集、)
高 ● 其佩 【清】遼陽人。隸籍漢軍鑲白旗。字韋之。號且園。工指畫。凡花木、 鳥獸、人物、山水、靡不精妙。雨煙遠樹。簔笠野翁。雲氣拂拂。更為奇絕。張浦山謂、其指墨。有如王初平叱石成羊之妙。 秦逸芬謂、其筆墨。山水、沈著。人物、生動盡致。深得吳小仙神趣。說者謂、其八齡學畫。遇稿輒橅。積十餘年,。盈二簏。 弱冠、即恨不能自成一家。居恆鬱邑。倦而假寐。夢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畫。理法無不俱備。而室中空空。不能橅仿。 惟水一盂。爰以指蘸而習之。覺而大喜。奈得於心。而不能應之於筆。輒復悶悶。偶憶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仿 其大略。盡得其神。信手拈來。皆成妙諦。職此遂廢筆焉。曾鐫一印雲。畫從夢授。夢自心成。中年畫推篷冊十二頁。此自 題意於首幅雲。(國朝畫徵錄、熙朝雅頌集、桐陰論畫、陸闇亭養痾間記、畊硯田齊筆記、)
高 ●減 【清】其佩從孫。字蒼岩。善山水。指畫得家傳。(劍光樓筆記)
高 ● 駿升 【清】不知何許人。山水宗僧巨然。氣韻類張奇。(國朝畫徵錄)
高 ● 礎 【清】順天人。一名雲台。字碧霄。善人物山水。(圖繪寶鑒續篡)
高 ● 瑞卿 【清】紹興人。流寓北京。善山水。(圖繪寶鑒續篡)
高 ● 棫 【清】海澄人。工畫山水。(海澄縣志)
高 ● 商隱 【清】常熟人。王翬弟子。善山水。(虞山畫志)
高 ● 栻 【清】常熟人。字允中。工廬雁。(虞山畫志)
高 ● 培 【清】常熟人。字稜原。號西溪。善畫廬雁。清涵可愛。(虞山畫志)
高 ● 素 【清】女、培妹。字允潔。適同邑江氏。能詩。少從史稜原學畫。廬 雁亦精工。(虞山畫志)
高 ● 辰 【清】吳人。善山水。學徐賁。(畊硯田齊筆記)
高 ● 鳳翰 【清】膠州人。字西園。號南村。晚號南阜老人。嘗自稱老阜。病痹、 右臂不仁。感前人鄭元祐故事號尚左生。雍正丁未。舉孝友端方。工書及篆刻。嗜硯。收藏千餘。皆自銘。大半手琢。著為 硯史。善山水。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說者謂、其筆端。兼擅北宋雄渾之神。元人靜逸之氣。雖不規之於法。而實不離 乎法也。花卉、亦奇逸得天趣。(國朝畫徵續錄、桐陰論畫、墨林今話、飛鴻堂印人傳、板橋集、)
高 ● 鳳起 【清】鳳翰弟。亦善山水。畫史未著其名。畫見廉南湖扇面集。(小 萬柳堂扇面大觀小傳、)
高 ● 翔 【清】甘泉人。字鳳崗、號西唐。能詩。工繆篆。善畫梅。筆意松秀。 墨法蒼潤。山水、用筆靜簡。書卷盎然。說者謂、其山水橅法漸江。而參以石濤雲。(國朝畫徵錄、桐陰論畫、墨林今話、)
高 ● 甲 【清】翔從子。字翰亭。工八分書。善畫花卉。(揚州畫舫錄)
高 ● 汾 【清】平湖人。字晉原。工設色花卉。妍麗中自饒韻致。(墨香居畫識)
高 ● 煥 【清】女、汾侄女。字淑貞。工花鳥。案兩浙名畫記。載有平湖高煥。 字含貞。號晚香。謂善畫花卉。得惲氏筆意。疑即其人。附識俟考。(墨香居畫識、兩浙名畫記、)
高 ● 寬 【清】吳門人。字成裕。學寫真於仲紹修。而得其神。學山水於翟雲 屏。而明其理。兼工花卉。(墨香居畫識)
高 ● 元眉 【清】嘉善人。字燕庭。工詩善書。旁及丹青篆刻。說者謂、其山水。 筆情墨韻。已駸駸入於香光之室。(墨香居畫識)
高 ● 樹程 【清】錢塘人。字靳玉。號邁庵。自稱煙蘿子。乾隆丁酉、副貢。案 墨香居畫識。作字邁庵。號靳玉。歷代畫史匯傳。作字海庵。乾隆庚子、副車。誤。山水蒼秀。得子久、叔明、兩家神髓。 說者謂、其筆情簡淡。思致雋逸。極有古趣。蓋其人品絕高也。間作花卉。賦色妍雅。發枝點葉。生動盡致。蘭坻鐵生。允稱 並駕雲。(墨林今話、墨香居畫識、桐陰論畫、)
高 ● 原 【清】樹程子。初名日觀。字處泰。亦善書畫。(墨林今話)
高 ● 峻 【清】道、嘉定人。字萬育。號逸峯。嘉定邑廟道士。善畫花鳥。無 所師授。出自己意。亦得間澹之致。善鼓琴。藏有玉澗、秋泉、二古琴。顏其室曰、琴舫雲。(墨林今話)
高 ● 銓 【清】湖州人。字文衡。號蘋州。精鑒賞。富收藏。工書畫。說者謂、 其善於臨摹。山水師二王。意致細密。尤長畫竹。功力深厚。家藏梅花菴主墨竹長巷。絹素完好。神明爛然。希世珍也。(墨 林今話、清朝書畫家筆錄、)
高 ● 承炳 【清】無錫人。字念岵。號研五。精醫。工繪事。著有本草簡明圖說。 嘗自繪其圖。頗工緻。(清朝書畫家筆錄)
高 ● 星紫 【清】武進人。字次薇。博學多才。工隸書。兼善畫。(清朝書畫家筆 錄)
高 ● 雲麓 【清】佚名。江陰人。黃勷弟子。亦善畫。有棧道行旅圖。(清朝書畫 家筆錄)
高 ● 沆 【清】平湖人。字蘊沖。號秋艇。工詩善畫。花卉、直逼惲格。(兩浙 名畫記)
高 ● 愷 【清】錢塘人。字子才。號爽泉。早棄舉子業。專力學書。得歐楮神 髓。嘉慶中、阮元撫浙。延校金石文字。大江南北。名勝、碑版。多出其手。復精繪事。尤工花鳥、草蟲。取法宋元。鉤勒 設色。均精妙。(清畫錄)
高 ● 鈞 【清】浙人。號齊亭。沈荃弟子。善畫。與其師同游日本長崎。(支那 畫家辭典)
高 ● 乾 【清】浙人。字其昌。號萍藁。沈荃弟子。善畫。亦與其師同游日本 長崎。(支那國家辭典)
高 ● 雲 【清】山陰人。徙錢塘。字逸上。號琴山樵者。為人靈敏。多技藝。 嘗以意制葵花綉盒。巧妙異常。善寫花鳥、人物。能棄筆墨紙硯。取五色絹肖貌成形。名曰摯畫。晚年專精篆刻。(廣印人傳)
高 ● 時豐 【清】仁和人。字魚占。工書及篆刻。善山水。(廣印人傳)
高 ● 時顯 【清】時豐弟。字欣木。亦工書、及篆刻。善山水、花鳥。(廣印人傳)
高 ● 煃 【清】秀水人。字次愚。案海上墨林。作字不危。善畫花卉。初師陶 錐庵。後學王秋言。用筆挺秀。清氣往來。一洗抹粉塗脂之習。說者謂、其墨梅。尤峭勁合古雲。(寒松閣談藝瑣錄海上墨林)
高 ● 佩 【清】女、煃女。字德華。號蘊珊。郭以壎室。少時濡染家學。工畫 花卉。秀雅絕倫。偶寫山水。亦松秀可愛。(寒松閣談藝瑣錄)
高 ● 寶辛 【清】秀水人。字亞潛。家素封。不樂仕進。喜收法書名畫。香溫茶 熟。偶畫折枝花卉。亦超逸有致。(寒松閣談藝瑣錄)
高 ● 第 【清】上海人。字賦蓉。工畫山水。(海上墨林)
高 ● 邕 【清】仁和人。流寓上海。字邕之。工書。好李北海。孤詣苦心。劬 學致病。因號李盦。自署苦李。甲午、中日戰後。改號聾公。
辛亥國變。黃冠儒服。隱於海上。賣字療飢。更號赤岸山民。 宣統乙酉。在上海豫園。剏立書畫善會。偶亦作畫。陳於會中。賣以助賑。畫宗八大、石濤。山水、花卉。神味冷雋。迥不遒 人。(海上墨林、廣印人傳、中華畫人室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