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國葯股份醫改

國葯股份醫改

發布時間:2021-12-17 20:28:38

㈠ 國葯股份與鬧得沸沸揚揚的高葯價,回扣事件有聯系嗎利好還是利空

短線利空。
該事件會對葯價造成打壓,利空醫葯板塊。

㈡ 醫改對醫葯板塊的影響

2006年,由於政策面因素影響,我國醫葯行業陷入低谷。與此相對應,在股市上,醫葯板塊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2007年,經歷了陣痛的醫葯行業,其經營情況開始逐步好轉。資本市場上,醫葯板塊在上半年也出現了一輪補漲行情。近期以來,隨著新一輪醫改大幕的徐徐拉開,醫葯板塊再次成為資金追捧的目標,新一輪行情蓄勢待發。

利空出盡是利好

2006年,醫葯行業經歷了政策寒流的侵襲,如反對醫葯購銷賄賂、葯品多次降價、嚴格新葯審批、整頓葯品市場秩序、掛網招標采購等等,政策出台的力度和頻度遠遠大於往年。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制葯業步入了十年來歷史增長的最低點、成本壓力加大、企業虧損面上升、虧損額加大。

所謂利空出盡是利好。從2006年第四季度開始,醫葯行業整體的收入和凈利潤得到了強勁的反彈,醫葯行業景氣度開始走上上升通道。根據WIND預測,醫葯行業2006年至2008年的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3.4%,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四,遠高於整體A股市場39.6%的增長速度。

近期公布的中報,顯示了醫葯板塊經營情況不斷走強:受益於原料葯價格快速上漲,鑫富葯業(14.00,-0.53,-3.65%)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472%、廣濟葯業(14.89,-0.21,-1.39%)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98%;雙鷺葯業(22.45,-1.35,-5.67%)、國葯股份(26.62,-0.48,-1.77%)、金陵葯業(5.63,-0.05,-0.88%)、白雲山等公司的凈利潤漲幅超過50%。

平安證券分析師倪文昊指出,由於醫葯板塊去年跑輸大盤,成為估值窪地,有補漲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17日),生物醫葯類板塊的走勢非常強勁,整體漲幅為157.74%,在23個大行業中排名第11,漲幅強於大盤。

三四月份,醫葯行業跑贏大盤,領漲個股主要有如下幾類:一為券商概念股,吉林敖東(31.07,-1.72,-5.25%)等;二為季報業績大幅度超過市場預期的,如麗珠集團(15.30,-0.84,-5.20%)、馬應龍(18.64,-0.46,-2.41%)、華邦制葯(10.90,-0.39,-3.45%)等;三為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短期業績預期暴增的,鑫富葯業、廣濟葯業等;還有一類為研發產品臨床推進或獲得批文的,長春高新、岳陽興長等。

「5·30」之後補漲慾望強烈

「5·30」之後,醫葯板塊整體進入調整狀態,醫葯板塊整體估值壓力加大,出現選股困難的現象。7月底以來,股市高歌猛進,股指不斷創出新高,但醫葯板塊並沒有在這輪行情中有何突出表現。

平安證券分析師倪文昊指出,雞犬升天和泥沙俱下的結果應該是一樣的。從「5·30」以後,大盤調整了近兩個月,前期那些有故事的題材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這兩個月,醫葯板塊跑輸大盤。

由於醫葯板塊本輪牛市走勢相對滯後於大盤,補漲慾望強烈。兩個月的調整,也為醫葯板塊的上攻積蓄了能量。而近期眾多醫葯企業中報紛紛亮相,不少公司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進一步增強了醫葯板塊的上行動力。

進入8月中旬以來,隨著大盤藍籌股行情暫時告一段落,「二八」現象得到了扭轉,個股又開始活躍起來,此前落後於大盤的醫葯板塊開始躍躍欲試。到8月16日,浙江醫葯(20.33,-0.38,-1.83%)連續3天漲停,康緣葯業(19.57,0.01,0.05%)、達安基因(7.67,-0.20,-2.54%)、東北制葯(14.46,-0.54,-3.60%)、白雲山A(8.88,-0.06,-0.67%)、天葯股份(7.39,-0.46,-5.86%)、上實醫葯等醫葯股都開始發力上行。

不過,從相對估值來看,目前整個生物醫葯行業的PE(市盈率)在所有行業中排第7(算術法計算),達到50-60倍,很多公司2008年的市盈率高達40-45倍,相對估值已經不便宜,相對於其它行業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醫改孕育大行情

近期醫葯板塊開始抬頭,固然有補漲之需求,但更大的動力,顯然是來自政策層面。

來自多個渠道的信息顯示,新一輪醫改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醫改的啟動,對醫葯行業是個巨大的利好,在5到10年內對醫葯行業都將起著積極重要的影響。

從城鎮看,今年7月23日至24日,全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中選擇2到3個城市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爭取2009年試點城市達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

從農村看,國家在《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目標是,到2010年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覆蓋農村居民。

《綱要》指出,醫改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此舉意味著政府將加大公共衛生支出。

隨著醫療衛生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不斷完善,被壓抑的醫療需求將逐步得到釋放。醫改對醫葯行業將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使葯品的有效需求長期增長,可能在未來的5-10年內促進中國醫葯行業的增長。

倪文昊表示,「若醫改政策出台,醫改方向明朗,相關的上市公司將從中大大受益,尤其是醫葯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在醫改中受益匪淺,醫葯板塊短期的走勢可能會領先大盤。不管怎麼樣,醫葯行業2007年拐點的信號已經基本確立。」

近期牛股

浙江醫葯:

因公司與瑞士諾華公司簽訂了關於瑞士諾華公司購買浙江醫葯本芴醇產品的重大合同,合同總金額達2966.1萬美元,產品交付期為2007年9月~2008年6月。2008年7月~2008年12月的苯芴醇供應合同尚在商談中。7月12日,浙江醫葯以7.02元開盤,收於7.62元,接近漲停。此後一個月時間,浙江醫葯暫停交易,到8月15日恢復交易,以8.35元封於漲停板,16日又以9.19元封於漲停位置。連著三個漲停板,使得浙江醫葯的股價上升了32%。

鑫富葯業:

鑫富葯業全球第一的D-泛酸鈣廠商,其核心技術「微生物酶法制備D-泛解酸內酯」已獲得發明專利。2007年半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為33429.22萬元,同比增長92.68%;實現凈利潤8803.01萬元,同比增長1325.90%,每股收益0.92元。受益於原料葯價格快速上漲,在7月份醫葯板塊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形勢下,鑫富葯業卻大肆上攻,從6月29日的42元收盤價,一直上漲到8月22日以90元高價收盤。一個月時間,股價上漲近一倍,成為醫葯板塊最耀眼的明星。

廣濟葯業:

廣濟葯業的核黃素產量由世界第三做到世界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約45%,把巴斯夫、羅氏葯廠等強勁對手打敗後,前幾個月公司大幅提價四成,業績從第一季度的0.018元/股開始突飛猛進,,2007年中報顯示廣濟葯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64007億元,同比增長35.96%,凈利潤為2.8240億元,同比增長298.28%。廣濟葯業股價從年初到8月上旬已經漲了11倍,從年初開盤的3.33元,漲到8月22日的41.8元的高位。

操作建議

醫葯板塊今後的大行情,必然與醫改密切相關,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醫改動向,來選擇自己的投資方向。我國新醫改的主要定位是「低水平、廣覆蓋」,希望實現「全民醫保」,基層醫療的需求和供給都將十分龐大,這將導致醫療機構對器械和診斷試劑的需求增加。與此同時,國家對傳染病防治的力度加大,患者對疫苗的需求將出現大幅增長。因此在操作上對於與基層醫療相關的醫療器械、診斷試劑企業以及疫苗企業可予以重點關注。

此外,由於國家調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將對以出口為主的化學原料葯企業構成沖擊,建議暫時規避化學原料葯企業,投資行業龍頭公司或者品牌中葯。

重點推薦

平安證券分析師倪文昊

建議關注未來可能受益醫改的公司:

(1)產品以基礎用葯(如抗生素、心腦血管等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為主,具有品牌,價格相對便宜,產品市場份額大的企業。如華北制葯(7.15,0.09,1.27%)、白雲山A、雙鶴葯業(25.94,-0.41,-1.56%)、魯抗醫葯(4.36,0.05,1.16%)、S三九(16.75,0.14,0.84%)、麗珠集團、哈葯集團等。這類企業的產品在全民醫保的發展趨勢下,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2)產品獨特,在市場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業。如華東醫葯(11.91,-0.29,-2.38%)。

(3)國家采購可能涉及的醫療器械、診斷試劑類公司。如萬東醫療(5.13,-0.02,-0.39%)、新華醫療(7.14,-0.17,-2.33%)、科華生物(22.69,0.49,2.21%)、山東葯玻(7.40,-0.10,-1.33%)等。之所以要關注這類企業,也是因為隨著醫改進程的加快,基層醫療機構對醫療器械、診斷試劑類有著巨大需求。

(4)醫葯商業的龍頭公司。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國葯股份、上海醫葯(6.51,-0.22,-3.27%)等。

(5)同時品牌中葯如東阿阿膠、同仁堂(18.88,-1.03,-5.17%)、雲南白葯(26.97,-0.12,-0.44%)、片仔癀(24.09,0.22,0.92%)、千金葯業(18.05,-0.08,-0.44%)、康緣葯業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㈢ 新醫療改革對我國醫葯行業有什麼影響

新醫改對我國整個醫葯行業的影響都是非常正面的。這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一是促進醫療資源與葯品消費結構的重新分配。二是政府的財政投入使醫葯市場「蛋糕」擴大,未來醫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估計將增加1200億元/年。這將增大醫葯市場的蛋糕,尤其是基礎用葯市場。2005年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醫葯製造業產品銷售收入是4000億元。我國衛生總費用為1200億元/年。如果國家在未來增加1200億元/年的衛生支出,則整個醫葯市場的蛋糕將被迅速擴大。三是「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將得到改善,曾經被壓抑的醫療需求有望釋放,從而推動醫葯市場快速增長。 根據分析,在醫療制度改革下,未來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 其一、產品以基礎用葯(如抗生素、心腦血管等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為主,具有品牌,價格相對便宜,產品市場份額大的企業。如雙鶴葯業、華北制葯、麗珠集團、魯抗醫葯、哈葯集團等。 其二、產品獨特,在市場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業。如華東醫葯。 其三、國家采購可能涉及的醫療器械、診斷試劑類公司。如萬東醫療、新華醫療、科華生物等。 其四、醫葯商業的龍頭公司。目前,全國各地政府統一葯品招標采購和掛網招標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此過程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減少葯品中間流通環節。一個地區一般只有1或2家葯品流通企業最終負責葯品配送。因此,網路發達和具有現代物流管理的醫葯商業公司將在此過程中勝出,市場進一步優勝劣汰。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國葯股份、上海醫葯等。 國家醫療制度改革對醫葯製造和醫葯流通行業的影響,都將是加速行業整合,提高集中度。 我們認為,國家的醫療制度改革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將是漸進式的,整體格局確立估計要1-2年,甚至更長時間。對部分相關醫葯上市公司的有益影響可能要放在一個更長的周期去理解和看待。

㈣ 國葯股份(600511)一路暴跌,究竟為什麼

股票是有錢人玩的數字游戲……

㈤ 國葯醫養和國葯集團什麼關系

㈥ 國葯集團(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怎麼樣啊,待遇,還有前途

第一個問題:中國醫葯集團工資待遇

中國醫葯集團工資信息

業務 平均¥2400

銷售經理 平均¥14000

信息主管 平均¥4700

銷售-實習生 平均¥1000

第二個問題:發展前途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26日,是由中央管理的以醫葯科研、生產和服務貿易為主業的我國最大的醫葯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十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及國葯股份、深圳一致兩家上市公司。2007年銷售收入373億元,進出口額7.7億美元。在2006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大企業排名中,中國醫葯集團位列第99位,在151家中央企業中,中國醫葯集團銷售收入位列第55位,利潤位列71位。

第三個問題:發展前景

據有關調查分析認為中國醫葯業在醫療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迅速及保險范圍擴大的支撐下,前景看好。

一、醫葯行業基本現狀

1,醫葯行業仍屬高新技術產業

2,產品創新嚴重不足,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3,新醫改推動中國醫葯市場向前發展

4,新興醫葯市場繁榮興旺

二、 現狀分析

1,醫葯行業看似為低端製造業,但隨著進入21世紀,人類創新發展,對各類產品的要求不斷增高,醫葯行業也進入了高端技術時代,葯品行業不斷創新,出現了高科葯品行業競爭激烈的狀況。尤其中葯飲片炮製技術的發展。

2,目前高端葯物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在生物制葯上中國目前只能走仿製的道路,根本無法在技術上與歐美等國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託於中葯創新。但是我國中葯行業長期由於中葯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不足,發展結構失衡,且資源破壞嚴重,流失問題突出、中葯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監管主體缺乏,資源保護責權不明,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醫葯行業的發展。

3,國家剛剛頒布不久的新醫改方案對醫葯行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醫改的目標是2010年初步建立全民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大力發展社區衛生,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

4,中醫業具長期增長潛力

由於新醫改政策中極大的加大了中國醫療支出,盈利及現金流走勢穩定,抵禦經濟沖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國醫葯行業獲得長期成功將取決於保持穩定的應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產品質量),要關注利基市場,營銷強有力一級有效的銷售渠道。雖然醫葯行業將繼續承受將和價格壓力,但中醫行業仍具有強勁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

5,仿製葯依然佔主導地位

目前,仿製葯依然是眾多葯廠的主要產品,激烈的價格戰使葯品公司進入低研發投資,缺少創新和低收益的惡性循環,同時,中國葯品銷售體系復雜凌亂,多層級供應鏈導致零售價大大高於出廠價,且同類型葯品泛濫嚴重,限制了葯廠利潤。

6, 新醫改政策8500億的投入和行業整體發展

新醫改的推進將對行業整合起到催比作用,中國是人口大國,由國家頒布的新醫改政策中,有8500億的投入要用於醫療衛生事業,到2011年要抓好5項改革(分別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上中國保監會統計,個人醫療保險自1999年以來以4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由此可見,醫療衛生行業中的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中國醫葯市場效率低下,為了應對眾多挑戰,如研發不足,製造和質量控制增強及葯品審批更為嚴格,醫葯企業通過並購提高效率和市場份額,擴大地理分布。現自新醫改政策出台以來,醫葯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醫葯行業業務模式具有可持續性、品牌和研發能力強勁。醫葯行業形式勢必發展迅猛。

三、中醫業具長期增長潛力

由於新醫改政策中極大的加大了中國醫療支出,盈利及現金流走勢穩定,抵禦經濟沖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國醫葯行業獲得長期成功將取決於保持穩定的應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產品質量),要關注利基市場,營銷強有力一級有效的銷售渠道。雖然醫葯行業將繼續承受將和價格壓力,但中醫行業仍具有強勁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

㈦ 國葯控股與國葯集團葯業股份的關系

國葯控股是國葯集團葯業股份的控股股東。

㈧ 醫療改革股票推薦 醫改概念股有哪些

摘自專業財經網站南方財富網官網。
新醫改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2017最新新醫改概念股龍頭股一覽投資組合與建議:
我們認為看好如下相關細分領域及企業:1)療效確切且定價能力強的創新葯和高質量仿製葯葯企。如恆瑞醫葯和康弘葯業;2)受益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全國性葯品流通龍頭,國葯股份和上海醫葯;3)與醫療資源下沉相關慢性病醫療服務,如華邦健康和益佰制葯;4)分級診療催生的第三方診斷和影像服務,如迪安診斷和江河集團;5)取消葯品加成催生的葯房託管和葯事服務需求,如康美葯業和南京醫葯;6)承接處方外流的新型零售終端,如太極集團、仁和葯業和老百姓。其中我們重點推薦:聚焦國內健康市場,積極整合國際醫療資源的醫療服務新秀江河集團(601886)、坐擁10000家連鎖葯店且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積極推進的太極集團(600129)以及積極進取的民營品牌化連鎖葯店龍頭的老百姓(603883)。

㈨ 請問:國葯股份2020年分紅了嗎

不要股份,2020年分沒有分紅,要看他的股票信息,什麼時候被勾才能是准確的時間

閱讀全文

與國葯股份醫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修路的上市公司 瀏覽:640
銷售凈利率行業指標 瀏覽:475
80倍杠桿是什麼意思 瀏覽:381
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434
杭州金融公司都有哪些 瀏覽:31
貨幣證券屬於商品證券 瀏覽:728
港元兌加元今日匯率 瀏覽:622
理財產品募集期封閉期 瀏覽:515
太平洋業務員傭金有多少錢 瀏覽:186
融資500萬出讓5股份 瀏覽:909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