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藍田股份(600709)以後會怎樣
藍田股份(600709)於1996年發行上市,從公布的財務報告來看,該公司上市後一直保持著優異的經營業績: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 38億元,增長了近10倍;上市後凈資產收益率始終維持在極高的水平, 最近三年更是高達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別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於上市公司的最前列。(套牢一族要小心 你的股票也許馬上要瘋漲!)
作為一家傳統的農業和食品加工企業, 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確實出乎一般人的想像。筆者依據藍田股份上市後歷年的財務報告(截止2000年報)以及相關公開信息對該企業的財務作了客觀分析, 發現其中一些問題可能還需要公司方面作出進一步說明。
歷年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資產規模這幾年擴張過快,其增長與業務的擴張不成比例,這反映在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近三年內下降較快,分別為0.96、0.79和0.65。(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具體地從資產構成來看, 藍田股份上市後的流動資產規模基本在一定區間內變動,而固定資產(包括在建工程)的增長速度卻要遠遠高於流動資產,公司每年都有巨資用於工程建設。至2000年底,藍田的固定資產已達21.69億,占總資產的76.4%, 可以說公司經營收入和其他資金來源大部分都轉化為了固定資產。
企業固定資產的形成是經營收入的轉化或者是資金支出的資本化(即將當期的費用支出計為資產的增加,而通過折舊的形式分攤到以後各期 ,如果計入在建工程, 甚至連折舊都不必提), 因而固定資產計價的不實會虛增企業經營收入或低估當期費用,從兩方面都能起到增加當期利潤的作用。而藍田股份固定資產擴張過快,其可靠與否無疑決定了前幾個年度利潤的質量。
具體分析公司歷年報表內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累積折舊等項目, 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在建工程工期拖延,支出超預算
比如公司自募資金項目——蓮花酒店二期工程,1996年就開始施工一直到 2000 年末尚未完工,至今仍掛在在建工程項目上。又如洪湖菜籃子二期工程,原預算2億, 但截止到2000年末,公司已累積在此項目上投入4.17億(包括該工程的細分項目), 超支100%。對於這些異常,公司還未作出合理解釋。
2.工程及固定資產項目分類混淆
公司對工程項目的分界較為模糊,經常在費用支出的歸屬上混淆,1999、2000年報內多次出現調整在建工程、累計折舊項目帳面金額的現象。
3.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過長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延長,會降低每年應攤的折舊費用,從而提高早期年度的利潤。根據藍田2000年報信息,該公司以前年度制定的折舊年限過長,2000年依據《農業企業財務制度》,大幅度縮短了一些固定資產的年限,增提了巨額折舊, 致使當期利潤比原折舊政策下估算的利潤減少4800 萬元。 值得指出的是《農業企業財務制度》 1993年就開始實行,為何公司當初不依照執行? 以往年度折舊年限過長對這些期間的利潤產生多大影響,公司年度報告也未作說明。
總的來看,農業企業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較多涉及對自然環境的治理改造,具有較大的外部性,一些權益的歸屬以及費用金額很難明確界定,給資產計量和評估帶來困難,一些費用性支出是否可以計入固定資產也沒有明確標准。 (由於農業行業的特殊性,上市公司除依照股份公司會計制度外,還應參照一些行業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但這些制度過於籠統,而且大多於1992、1993年制定並實施, 是否能夠適應當前上市公司大資本、高產業化程度的運作還存在疑問。)這一問題也反映在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等其他資產項目中,比如藍田股份將數額巨大的湖面開發費、 種植基地開發費用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這些具有行業特殊性的費用資本化應該加以說明。
⑵ 藍田股份現狀如何
2001年3月5日,本公司就收購中國藍田總公司所持北京藍田園國際高
科技農業有限公司80%股權的關聯交易事項簽訂協議. 本公司以2320
萬元向中國藍田總公司收購藍田園公司80%的股權. 協議生效日30天
內,本公司付清全部轉讓款.本次收購完成後,本公司成為藍田園公司
控股股東,持有80%的股權,北京市京普物資有限公司為藍田園公司少
數股東,持有20%股份.2001年10月26日,公司注冊名稱由"湖北藍田股
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江湖生態股份有限公司"
自2001年12月11日起我公司的A種股票簡稱由"藍田股份" 變更為"生
態農業",證券代碼:600709"不變.
自2002年3月19日起我公司的A種股票實行特別處理,處理後, 股票簡
稱變為"ST生態",其代碼不變.
⑶ 中國藍田和藍田股份是什麼關系
中國藍田和藍田股份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名字相似引起的錯覺。
中國藍田總公司是於1989年03月0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瞿兆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農業、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通訊業、其他產業項目的投資;鋼材、木材、建築材料、爐料、化工產品、輕紡產品、機械設備、電工器材等。
藍田股份是由沈陽藍田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美籍華人於1997年共同投資興建,一期工程總投資為4000萬元,公司主導產品為中密度纖維板。其產品密度適中、物理力學等性能最接近實體木材,同時克服了實體木材生長自然缺陷和易變形等加工缺陷,性能優於刨花板。
(3)藍田股份公司是什麼時候破產的擴展閱讀:
中國藍田總公司的最早起源,還是與上市的藍田股份嚴密相干。1996年,沈陽市當局將藍田股份公司1828萬國度股劃轉給農業部,農業部給藍田股分公司3000萬股上市配額目標。
昔時5月,藍田股份以每股8.38元向社會刊行3000萬股大眾股,農業部持有藍田股份1828萬的國度股的運營管理權又拜託給藍田代辦署理。
爾後不久,由農業部財政司、人事司擔任人召開物質公司職工大會,公布自此物質公司與農業部脫鉤,據當事人回想,瞿兆玉也參與了此次大會。
⑷ 當年藍田股份財務造假
劉殊威,先後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當她在《上市公司虛假從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一書的寫作過程中,於2001年10月9日開始對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財務報告進行分析。劉姝威認為:藍田股份的短期償債能力很弱,已經成為一個空殼,完全依靠銀行的貸款在維持生存,這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劉姝威寫了一篇短文《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2001年10月26日,只供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有關司局級領導參閱的《金融內參》刊登了這篇600字的短文。此後不久,國家有關銀行相繼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新的貸款。此後引發了轟動全國的"藍田事件"。她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戳穿藍田的騙局,並在收到恐嚇信且被告上法庭的情況下毫不退縮,防止了大量資金繼續陷入那個「黑洞」,其行為不能不說是挽救了銀行,挽救了股民。
⑸ 沈陽藍田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沈陽藍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0月,以農副水產品種養、加工及銷售作為其主營業務,兼營制葯、衛生保健品、賓館餐飲及煙酒批發、房地產開發等。公司1996年作為農業部第一家推薦企業發行上市,募集資金2.4億元。自上市以來公司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全方位開拓」的經營方針,生產規模日益擴大、效益呈跳躍式增長。在股本大規模擴張的情況下,公司利潤保持同步增長,1997年凈利潤1.4億元,1998年凈利潤3.6億元,被投資者譽為中國農業第一股。
法定代表人:瞿兆玉
成立時間:1996-11-12
注冊資本:4460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1001101640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沈陽市皇姑區松花江街3號
⑹ 藍田股份破產資產拍賣是怎麼流拍的
來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多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紛紛被勸退,在公開拍賣前一天,2家已繳1.5億元保證金和履約金的企業突然退出,導致僅剩一家競買人而「流拍」。不僅如此,藍田方面破產管理人還在本該繼續組織公開拍賣、有競拍人願出3億元甚至更高價格競買時,卻匆匆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將本應變價處理的1.34億元破產資產,調整為「9800萬元變賣」的方案。
外界認為,導致「流拍」的真正原因,是藍田方面為了迴避公開競拍,欲以低價賤賣給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溫氏)。而且,藍田公司曾經和現在的實際控制人瞿氏兄弟―瞿兆玉和瞿保田,也被指為幕後操縱者。
⑺ 股份公司破產條件是什麼
股份公司破產的條件包括:1、公司或公司的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的;2、公司不能清償到期的債務;3、公司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企業法人有前款規定情形,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第三條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七條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畢,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依法負有清算責任的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第八條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應當提交破產申請書和有關證據。
⑻ 藍田股份退市了 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股票退市後,手裡有股票應該怎麼辦:
1、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退市後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根據規定,上市公司退市後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上市公司退市後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三板市場又稱「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標准意義上的「三板」不同,它沒有接納新公司股份「上市」的職能,它承擔的職能僅限於處理歷史遺留的法人股市場以及主板市場退市企業的股份流通問題。
提醒廣大投資者,持有退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們應注意該公司進入三板市場交易前的確權公告,並按公告規定的開始時間起到具備從事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股份確權手續,以免錯過該公司在三板市場掛牌當天的流通股份交易。
⑼ 我有一支股票藍田股份,原來的代碼是600709,已經退市了幾年,,它現狀如何,還能上市嗎
有一支股票藍田股份,原來的代碼是600709,已經退市了幾年,不會再上市了。
簡介:
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湖北藍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或「公司」)是由沈陽市新北制葯廠、沈陽新北副食商場、沈陽蓮花大酒店發起,於1992 年10 月經沈陽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沈體改發(1992)65 號文批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審(1996)56 號文批准,公司於1996 年5 月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3,000 萬A 股,發行後注冊資本為9,696 萬元。1996 年6 月18 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997 年2 月根據公司第六次股東大會決議:公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送5 股,資本公積轉增5 股。送股和轉增後,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19,393 萬元。1997 年6 月公司股東大會通過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上字(1997)95 號文批准實施配股方案:以配股前總股本為基數按10:1.5 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新股,每股價格9.45 元。配股後,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22,302 萬元。1998 年4 月公司股東大會批准通過,向全體股東每10 股送 5.5 股,資本公積轉增4.5 股。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44,603 萬元。1998 年公司股東大會通過並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公司注冊地由「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松花江街3 號」變更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灣鎮」,同時公司名稱由「沈陽藍田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藍田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11 月經公司股東大會通過,公司名稱由「湖北藍田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同年 11 月在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了變更登記。2003 年5 月23 日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上字【2003】45 號「關於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通知」,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公司已經領取了新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名稱變更由『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湖北洪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
經營范圍:
農作物種植、銷售;水產養殖、銷售;旅遊景點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