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歷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我只能提供一個網址給你,給不給分沒關系,我是鼓勵中國的年輕人研究巴菲特的。
建議你到「愛問網」查找這種「信」。
㈡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版
內容預覽:
大多數寫有關沃倫權-巴菲特的書都一直關注於他怎樣投資,以及你能夠怎樣像他一樣的投資。當有人問我「我能夠怎樣像沃倫-巴菲特一樣的投資嗎?」的時候,我的回答是簡單而且直接的:要麼買伯克希爾A級股票,要麼就買伯克希爾B級股票。在他1987年致伯克希爾股票持有人的信中,巴菲特也這樣建議,「如果他們想參與到伯克希爾正在買入的行動中,他們可以買入伯克希爾的股票。但是,這個回答或許簡單得有點過頭了。」巴菲特還說,大多數的個人投資者還可以購買股票指數基金,因為這些基金的成本很低,而且它們的表現好於絕大多數專業的投資經理。在2008年1月,為了證明他的這個觀點,巴菲特與門徒合夥基金公司(Protege Partners),這是一家對沖基金,對賭(雙方各拿出大數為32萬美元的資金,最後的收益交給勝出一方所選擇的慈善機構),他押注精心選出來的基金在隨後的十年之內,跑不贏標准普爾指數。門徒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說,「對我方來說,比較幸運的一點是,我們對賭的是標……
㈢ 求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語音版
可以用閱讀模式,可以自動語音閱讀
㈣ 求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文版),越全越好,最好全到50年代到去年,可追加50分以上。 [email protected]
我這里只有歷年的英文版,如果你英文不好就堅持用翻譯軟體看,因為看原文才能直接領會老巴的意思。中文翻譯基本上是被譯者閹割的東西,難免有曲解。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letters.html
㈤ 誰有《巴菲特致股東的信》這書的txt!!!跪求了!!
內容預覽:
有關出售你的企業的一些想法(1)
尊敬的 :
下面是根據我們那天回所談的內容提出的幾答點想法。
大多數的企業所有者,將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花在了打造他們的企業上。按照建立在過去無數次重復的經歷上的經驗,他們磨礪了自己在銷售、采購、人員挑選等方面的技巧。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且在某一年中所犯下的錯誤通常都為接下來的年份中的能力和成功做出了貢獻。
相比之下,所有者經理人員只會出售的他們的企業一次——通常都是處於一種令人傷感的氛圍之中,充滿了來自不同方向的眾多壓力。通常,主要的壓力來自於經紀人,他們的報酬是按照一項出售的完成情況來計算,而與買方和賣方後面的遭遇沒有任何關系。這個決定對於所有人來說都顯得如此重要這樣一個事實,不僅是從財務上看,也從個人的角度看,會使這個程序更多地,而不是更少地,傾向於錯誤的方向。而且,在畢生只有一次這樣的企業出售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是沒有後悔葯的。
價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
㈥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pdf
去pinmuch資源論壇,在那網站搜索「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有電子版全文書
㈦ 求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txt
你要的資源【正在途中】~~
當然要確保你的郵箱正確啦~
請注意及時查收哦~
如有問題你可以追問不要補充問題
不然我可能看不到哦~
滿意請及時【採納】一下~~
順便贊一個感謝你的支持 !!
——【網路知道-月白流素安年】為您解答
㈧ 有史以來巴菲特至股東的所以的信,中文版,誰有,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全集(1977年-2008年)(中、英文版)
http://www.buyfit.cn/html/99/n-2099.html
㈨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你好!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2014年)
「像做生意一樣對待投資,是最聰明的。」--本·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
引用本·格雷厄姆的話作為這封信的開場白是合適的,因為我很感激能從他那了解到關於投資的想法。我在後面會談到本,甚至很快會談到普通股,但首先我想和你聊聊,在很久以前我曾做過的兩個小小的非股票投資。盡管它們都沒有明顯地改變我的凈值,但還是能帶來些啟發的。
這故事始於1973至1981年的內布拉斯加州,當時美國中西部的農場價格暴漲,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惡性通貨膨脹要來了,而且小鄉鎮銀行的貸款政策還火上澆油。然後泡沫爆了,導致價格下跌50%甚至更多,摧毀了那些舉債經營的農民和他們的債主。在那場泡沫餘波中倒閉的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銀行,數量比我們最近這次大蕭條中倒閉的還要多五倍。
在1986年,我從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那買下了一個400英畝的農場,坐落在奧馬哈北部50英里處。這花了我28萬,此價格比前幾年一家倒閉了的銀行批給農場的貸款還要少得多。我根本不懂怎樣去經營一個農場,好在有個熱愛農活的兒子。我從他那得知這農場能生產多少蒲式耳的玉米和大豆,經營費用會是多少。通過這些預估,我計算出這農場當時大概能有10%的正常回報。我還認為生產力會隨時間而提高,農作物價格也會越來越高。後來這些預期都得到了印證。
我不需要有與眾不同的知識或智商來得出結論,這項投資不會有向下的趨勢,而是有潛在的,會實質向好的趨勢。當然了,可能偶爾會歉收,或是價格有時讓人失望。那又如何?總會有些非常好的年份嘛,我完全不會有任何壓力去賣掉這塊資產。現在,28年過去了,這農場的收入翻了三倍,它的價值已是我支付價格的五倍甚至更多。我還是對農活一無所知,最近才第二次去實地看了看。
在1993年,我做了另外一個小投資。那時我還是所羅門的CEO,所羅門的房東賴瑞·西弗史丹告訴我,有個清算信託公司打算要賣掉紐約大學鄰近的一塊商業地產。泡沫再次爆破了,這次波及到商業地產,這個清算信託公司專門用於處置那些倒閉儲蓄機構的資產,正是這些機構樂觀的貸款政策助長了這場鬧劇。
這里的分析依舊簡單。就像那農場的例子中,該資產的無杠桿當期收益率大約為10%。但資產正被清算信託公司低效率經營著,如果把一些空置的商店出租,它的收入將會增加。更重要的是,佔地產項目約20%面積的最大租戶支付的租金大約為5美元一英尺,而其他租戶平均為70美元。9年後,這份廉價租約的到期肯定會帶來收入的顯著增長。這資產的位置也是極好的,畢竟紐約大學跑不了。
我加入了一個小團體來收購這棟樓,賴瑞和佛瑞德·羅斯也在其中。佛瑞德是個有經驗的高級房地產投資者,他和他的家族將管理這項資產。這些年也確實由他們經營著。隨著舊租約的到期,收入翻了三倍,現在的年分紅已超過我們初始投資額的35%。此外,原始抵押分別在1996年和1999年被再融資,這種手段允許進行了幾次特別分紅,加起來超過了我們投資額度的150%。我到今天為止還沒去看過這項資產。
從那農場和紐約大學房地產獲得的收入,很可能未來幾十年內還會增長。盡管收益並不具有戲劇性,但這兩項投資卻是可靠且令人滿意的,我會一輩子持有,然後傳給我的孩子和孫子。
我說這些故事是為了闡明一些投資的基礎原則:
· 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並不需要你成為一名專家。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性並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簡單,不要孤注一擲。當別人向你承諾短期的暴利,你要學會趕緊說「不」。
· 聚焦於擬投資資產的未來生產力。如果你對某資產的未來收入進行了粗略估算,卻又感到不安,那就忘了它繼續前進吧。沒人能估算出每一項投資的可能性。但沒必要當個全能者;你只要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可以了。
· 如果你是聚焦於擬投資資產的未來價格變動,那你就是在投機。這本身沒什麼錯。但我知道我無法成功投機,並對那些宣傳自己能持續成功的投機者表示懷疑。有一半人第一次扔銅板時能壓對寶;但這些勝利者如果繼續玩下去,沒人能擁有贏利為正的期望值。事實上,一項既定資產最近的價格上漲,永遠都不會是買入的理由。
· 通過我的兩個小投資可以看出,我只會考慮一項資產能產出什麼,而完全不關心它們的每日定價。聚焦於賽場的人才能贏得比賽,勝者不會是那些緊盯記分板的人。如果你能好好享受周六周日而不看股價,那工作日也試試吧。
· 形成自己的宏觀觀點,或是聽別人對宏觀或市場進行預測,都是在浪費時間。事實上這是危險的,因為這可能會模糊你的視野,讓你看不清真正重要的事實。(當我聽到電視評論員油嘴滑舌地對市場未來走勢進行臆想,我就回想起了米奇·曼托的尖酸評論:「你都不知道這游戲有多簡單,直到你走進那個演播廳。」)
我的兩項購買分別是在1986年和1993年完成。決定進行這些投資的時候,當時的經濟狀況、利率或是下一年(1987和1994年)的證券市場走勢,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我已經記不起當時的頭條新聞,或是權威人士說了些什麼,不管別人怎麼說,內布拉斯加州的玉米一直在生長,學生也會聚集在紐約大學。
在我的兩個小投資和股票投資之間,有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股票會讓你知道所持股份的實時定價,而我卻從沒見過對我農場或紐約房地產的報價。
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有個極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們的持股有寬幅波動的估值。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確實如此。畢竟,如果一個穆迪的朋友,每天圍著我的財產對我喊出報價,願意以此報價來買我的農場,或將他的農場賣給我,並且這些報價會根據他的精神狀態,在短期內劇烈變化,我到底該怎樣利用他這種不規律的行為來獲利?如果他的日報價令人可笑地低,並且我有閑錢,我就會買下他的農場。如果他喊出的報價荒謬地高,我要麼就賣給他,或是繼續耕種。
然而,股票的持有者往往容易被其他持股者的反復無常和不理性所影響,搞到自己也不理性。因為市場上的噪音太多了,包括經濟狀況、利率、股票的價格等等。一些投資者認為聽權威人士的意見很重要,更糟糕的是,還認為參考他們的評論來投資很重要。
那些擁有農場或房子的人,能夠默默持有資產幾十年,但當他們接觸到大量的股票報價,加上評論員總在暗示「別一直坐著,來買賣吧!」,他們往往就會變得狂熱起來。對於這些投資者來說,流動性本來是可以擁有的絕對優勢,現在卻變成了一種詛咒。
一個閃電崩盤或是其他極端的市場震盪,對投資者所造成的傷害,並不會比一個古怪且愛說話的鄰居對我農場投資的傷害來得大。事實上,下跌的市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幫助的,如果當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他手裡還有錢可用的話。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一個歡快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
在2008年底發生的,嚴重的金融恐慌期間,即使一個嚴峻衰退正在明顯地形成,我也從未想過要賣出我的農場或是紐約房地產。如果我100%擁有一項具良好長期前景的穩固生意,對我來說,哪怕是稍微考慮要拋售它,都會是非常愚蠢的。我持有的股票就是好生意的一小部分,那為什麼要賣出呢?准確的說,每一小部分或許最後會讓人失望,但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一定能做好。難道有人真的相信,地球會吞沒美國驚人的生產性資產和無限的人類創造性?
當查理·芒格和我買股票時,我們會把它當成是生意的一部分,我們的分析與買下整個生意時所思考的內容非常相似。我們一開始會判斷自己能否容易地估計出,資產未來五年或更久的收入范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並且處於與我們估算底線相對應的合理價格內,我們就會購買這股票(或生意)。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能力估算出未來的收入(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會簡單地繼續前行,繼續尋找下一個潛在標的。在我們一起合作的54年裡,我們從未因宏觀或政治環境,或其他人的看法,而放棄具有吸引力的收購。事實上,當我們做決定時,這類因素想都沒想過。
但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認清了自身的能力圈邊界,並乖乖地呆在裡面。即使這樣,我們還是在股票上和生意上都犯了些錯誤。但它們發生時都不是災難型的,例如在一個長期上升的市場中,基於預期價格行為和慾望導致了購買。
當然,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把商業前景研究當作是生活中的首要任務。如果夠明智的話,他們會知道自己對具體生意的了解不足,並不能預測出他們未來的獲利能力。
我給這些非專業人士帶來了好消息:典型的投資者並不需要這些技巧。總的來說,美國的商業一直做得很好,以後也會繼續好下去(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會有不可預測的忽冷忽熱出現)。在20世紀,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6上漲到11497,不斷上升的股利支付推動了市場的發展。21世紀,將可以看到更多的盈利,幾乎必然會有大量的收獲。非專業人士的目標不應是挑選出大牛股,他或他的外援都是辦不到的,但應該持有各種生意的一部分,總的合起來就會有很好的表現。一個低成本的S&P500指數基金就能滿足這個目標。
這是對非專業人士說的「投資是什麼」。「什麼時候投資」也是很重要的。最危險的是膽小的或新手的投資者在市場極度繁榮的時候入場,然後看到賬面虧損了才醒悟。(想起巴頓·比格斯最近的觀察:「牛市就像性愛,在結束前的感覺最好。」)投資者解決這類錯時交易的方法是,在一段長時間內積攢股份,並永遠不要在出現壞消息和股價遠低於高點時賣出。遵循這些原則,「什麼都不懂」的投資者不僅做到了多樣化投資,還能保持成本最小化,這幾乎就能確信,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實際上,相對於那些知識淵博,但連自身弱點都看不清的專業投資者,一個能實事求是面對自己短處的純朴投資者可能會獲得更好的長期回報。
如果「投資者」瘋狂買賣彼此的農地,產量和農作物的價格都不會增長。這些行為的唯一結果就是,由於農場擁有者尋求建議和轉換資產屬性而導致的大量的成本,會使總的收入下降。
然而,那些能從提供建議或產生交易中獲利的人,一直在催促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要變得積極。這導致的摩擦成本變得很高,對於投資者來說,總體是全無好處的。所以,忽視這些噪音吧,保持你的成本最小化,投資那些股票就像投資你願意投資的農場一樣。
我該補充一下,我的財富就在我嘴裡:我在這里提出的建議,本質上與我在遺囑里列出的一些指令是相同的。通過一個遺囑,去實現把現金交給守護我老婆利益的託管人。我對託管人的建議再簡單不過了:把10%的現金用來買短期政府債券,把90%用於購買非常低成本的S&P500指數基金(我建議是先鋒基金VFINX)。我相信遵循這些方針的信託,能比聘用昂貴投資經理的大多數投資者,獲得更優的長期回報,無論是養老基金、機構還是個人。
現在說回本·格雷厄姆。我在1949年買了本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並通過書中的投資探討,學到了他大部分的想法。我的金融生涯隨著買到的這本書而改變了。
在讀本的書之前,我仍在投資的環境外徘徊,鯨吞著所有關於投資的書面資料。我閱讀的大多數內容都使我著迷:我嘗試過親手畫圖,用市場標記來預測股票走勢。我坐在經紀公司的辦公室,看著股票報價帶卷動,我還聽評論員的講解。這些都是有趣的,但我並不為之顫抖,因為我還什麼都不懂。
相反地,本的想法能用簡練易懂的平凡文字,有邏輯地去闡明(沒有希臘字母或復雜的公式)。對我來說,關鍵點就是最新版第八章和第二十章的內容,這些觀點引導著我今日的投資決策。
關於這本書的幾個有趣花絮:最新版包括了一個附錄,裡面描述了一個未被提及的投資,是關於本的幸運投資的。本在1948年,當他寫第一版書的時候進行了收購,注意了,這個神秘的公司就是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如果本當時沒有看出還處於初創期的Geico的特質,我的未來和伯克希爾都將會大大的不同。
這本書1949年的版本還推薦了一個鐵路股,當時賣17美元,每股盈利為10美元。(我佩服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有膽量使用當前的例子,如果說錯了就會讓自己成為被嘲諷的對象。)某種程度上,低估值是由於當時的會計准則造成的,那時候並不要求鐵路公司在賬面盈餘中體現出子公司的大量盈餘。
被推薦的股票就是北太平洋公司,它最重要的子公司是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這些鐵路現在是北伯林頓鐵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伯克希爾現今完全擁有北伯林頓鐵路公司。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北太平洋公司的市值約為4000萬美元,現在它的繼承者每四天就能賺這么多了。
我已記不起當時花了多少錢來買《聰明的投資者》的第一版。無論花了多少錢,都可以強調出本的格言:價格是你支付出去的,價值是你所獲得的。我做過的所有投資當中,買本的書就是最好的投資(我買的那兩本結婚證除外)。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