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虹集團第一任董事長
倪潤峰
倪潤峰(1944—),山東榮城人,前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67年畢業於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1985年5月任國營長虹機器廠廠長,1988年6月起任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是中共十四大代表、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原顧問。
㈡ 長虹財務總監是誰
劉體斌:高級會計師,現任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財務總監,在中文核心刊物多次發表集團財務管理、跨國財務管理等專著論文,多次代表長虹赴國外組織公司國外投資項目建設。
㈢ 四川長虹財務造假事件發生於哪一年
我回答第一個主題吧:。金秋時分,確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懷揣著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夢想,以中國第一條自建等離子屏生產線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和成功研製數字音視頻處理SOC晶元等傲人成果,四川長虹在註定不平凡的2008年迎來了建廠50周年華誕。 先哲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50年的風風雨雨,讓長虹經歷了「昔日輝煌--痛苦調整--重新崛起」的曲折發展歷程,練就了長虹的「成熟、淡定與自信」,更堅信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對企業自身價值更充滿信心。 50年的企業發展歷程,也讓長虹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長虹已從昔日的一家軍工企業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之一。 這50個春秋,是長虹不斷尋求自立、變革與創新的一部企業編年史,也是一個歷史縮影——彰顯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 50年——長虹奇跡書寫「中國製造」經典魅力 翻開長虹的企業發展編年史,長虹從一個地處偏遠的軍工企業到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家電業巨頭之一。這朵生長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奇葩,如今又在國內外到處綻放。確實,長虹的50年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1958年,長虹在四川綿陽正式建廠。長虹作為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作為一家軍工企業,長虹從成立之初就被深深地烙上了「產業報國」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感。 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長虹抓住了中國家電業迅速崛起的一個歷史性發展機遇。1972年12月,試製成功了第一台黑白電視機。由此,長虹開啟了第一次企業發展戰略轉型——「軍轉民」。 1984年,長虹開始上馬第一條現代化彩電生產線,隨著彩電在中國不斷得到普及,也成就了昔日長虹的一段輝煌歷史。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長虹是彩電行業的絕對領先者。1996年,長虹的彩電銷售收入就已超過了100億元。並且,長虹彩電連續18年(1990年-2007年)奪得中國市場銷量第一。由此,長虹也成為國內彩電生產的龍頭老大。 對長虹來講,四川長虹於1994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標志著長虹已從產品經營轉向了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並舉的新發展階段。 當然,長虹50年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也經歷過許多曲折與艱難。其中,最值得敘述的是長虹曾經過的一段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期。 1998年至2004年,長虹經歷了長達7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期。例如,銷售收入停滯不前和盈利能力急劇下滑等,導致長虹在2004年出現了首次巨虧。或許,是彩電單一產品的技術、市場、經營和管理風險,讓長虹深陷於危機之中。 由此,2004年,長虹開始第二次重要的企業發展戰略轉型——由傳統家電製造商轉型為迎合全球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這次戰略轉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量的調整」結束於2005年,長虹實現了「量的增長」,如自2005年起,長虹每年的銷售收入平均接近30%的增長。即便今年受地震影響,但長虹的銷售收入仍保持了30%增長水平。而從2006年開始,長虹開始了為期三年的第二階段調整--「質的調整」。長虹試圖通過這一階段的調整,使長虹能發生一些更本質的變化,即核心競爭能力提升的變化,包括核心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品牌溢價能力提升。經過不懈的努力,長虹在解決這三個問題上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突破。 其實,這一戰略轉型的初步成功得益於長虹董事長趙勇於2004年重掌帥印後提出的四川長虹的產業發展「三坐標戰略」。即以傳統家電製造為原點,沿著三根軸線方向(延伸產業價值鏈、豐富產業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方向)進行產業整合。 圍繞著這一企業發展戰略展開工作,長虹的實踐證明,唯有順應全球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發展需求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才能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長虹從一家軍工企業蛻變為股份制企業、由單一彩電終端製造商發展成為一家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可以說,長虹50年成長的每一步軌跡,變革才能化挑戰為機遇,變革才能讓長虹走得更遠。 確實,長虹50年的成長奇跡,濃縮了中國企業如何做強做大的精華,也成為書寫「中國製造」是如何產生的經典之作。 14年——資本市場讓長虹跨越式發展「如虎添翼」 說到四川長虹,人們自然又會聯想到國內資本市場中的四川長虹形象。從四川長虹於1994年3月1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算起,長虹在資本市場中已走過了14個年頭。不難發現,資本市場讓長虹「如魚得水」,更為長虹的跨越式發展平添了原動力。
補充:
首先,資本市場對長虹的規模化和跨越式發展影響深遠。可以說,資本市場為長虹提供了可貴的資金供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長虹的可持續發展。長虹首次發行股票共募集資金約為3.54億元。此後,四川長虹分別在1995年、1997年、1999年實施了三次配股,共募集資金45.01億元。還有,上市14年以來,四川長虹的公司總資產也由1994年的31.11億元發展到了2008年中期的264.11億元(翻了8倍多)。另外,資本市場也提升了長虹的企業形象、企業價值和企業品牌。例如,長虹早先在資本市場中的突出市場表現,提高了長虹的市場知名度,也為市場公允確認或評估長虹品牌價值、公司價值等提供了一定的客觀衡量標准。 其次,資本市場為長虹的產業整合與產業協調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長虹也借道資本市場通過收購兼並實現了部分企業發展目標。 從2005年起,長虹在企業發展模式上已有較大變革,不再局限於尋求自身積累的企業發展方式,而是試圖通過加大資本運作(即兼並或收購),來實現企業快速增長的目標。 四川長虹作為產業投資者,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先後成功收購了美菱電器和華意壓縮。,這是長虹成功實施企業發展戰略--「技術附加價值提升」中進入關鍵部品方向的一個積極努力。由此,以較少的成本撬動了較大的產業,進一步擴充和完善原有產業鏈,並形成了技術、產業與資本運作平台。 從目前來看,長虹透過打造美菱電器和華意壓縮,而一躍成為國內白電業巨頭。這表明,長虹的資本運作日漸成熟。 今年9月份,四川長虹發行30億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已獲證監會批准。這將有助於繼續推動等離子屏和數字電視等新產業發展和快速提升長虹的核心競爭力。 確實,資本市場對長虹可持續發展的影響還在延續,並將繼續產生積極的影響。 長虹的明天更燦爛、更輝煌 回首長虹的50年發展歷程,在看到長虹創造了中國的「製造業奇跡」之後,人們似乎更期待長虹的明天更燦爛、更輝煌。 事實上,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正進入一個新的調整周期,企業如何順應這一經濟周期的變化,是眼下長虹發展所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補充:
其中,涉及到產業發展方面,長虹董事長趙勇針對性地指出,以往我們講產業發展往往是指,我們可以利用我國綜合性的成本競爭優勢,靠我們的比較優勢「轉移」或「承接」發達國家做不下了的一些產業,再依託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形成了我們的對外工業和製造業的競爭力。但是,這個時代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也就是說,過去的產業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那麼,中國的產業結構應當如何調整?在趙勇看來,目前長虹的產業結構已經升級了,長虹似乎已有形成替代的能力,去國際上拼搶一些有廣闊的利潤空間的新型產業。一旦長虹能形成這樣的替代能力,長虹將可能獲得的利潤就完全不同於目前以「承接」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利潤水平。 可以說,這就是繪就未來長虹產業發展藍圖的真正看點,這也讓市場看到了未來長虹贏得廣闊的利潤空間的巨大可能性。從目前來看,長虹已經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實質性腳步。 以PDP(等離子屏)為例,長虹之所以敢進入這一領域,實際上是顯示了長虹對未來中國產業調整方向——「替代」產業發展模式的深刻認識,中國企業已有能力發展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了。在收購了韓國的ORION.PDP公司後,更強化了長虹進入PDP領域的決心。 其實,包括PDP屏在內,長虹還在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軟體設計,以及OLED屏製造、空調壓縮機製造和冰箱壓縮機製造等關鍵部品上重兵布局,旨在改變其「處於高科技行業中低附加值位置」的不利現狀,通過向技術附加值更高的產業或產品延伸來贏得更為豐厚的利潤水平。 除了規劃產業「替代」的發展方向外,長虹還關注3C(即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融合和3C協同的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在當前全球信息化和技術化大背景下,3C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就目前而言,長虹已完成了比較完善的3C業務布局,3C的協同效應已經產生,預期未來將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補充:
事實上,無論是「產業替代」還是「產業融合」,要想發展技術附加值高的技術與資金密集型產業,離不開培育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為此,近幾年來長虹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從2005年開始,長虹連續三年的研發資金投入都佔到銷售收入比重的5%以上。例如,長虹在2007年的技術研發投入了14.7億元,是同期凈利潤的4倍多,至少有3個單個項目的研發投入超過億元。隨著巨額研發資金的投入,長虹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到總銷售收入比重的65%以上,這表明目前長虹對技術創新的依存度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長虹之所以這么做,借用長虹董事長趙勇的話講,長虹不是追求一年或兩年的短期盈利目標,而是追求長期的、持續的盈利能力,「我們下決心為未來投資,短期內為未來投資,但最終會給股東帶來收益」。所以,盡管目前四川長虹的凈利潤水平還遠未達到理想的預期水平,但是,基於長虹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選擇的思路與運作,一旦長虹介入到技術附加值高的一些替代產業中,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是可以預期的。 這就是長虹公司基本面正在發生的本質變化。一旦這一變化逐步變為現實,那麼長虹將迎來下一次騰飛的新發展里程碑。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長虹值得期待;未來長虹也會因此而更燦爛、更輝煌。
㈣ 長虹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中心簡介
中心總部設在四川省綿陽市,網點分布在全國各主要中心城市,共有員工400餘人,已承接近20家客戶的業務流程外包工作,其中年銷售(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客戶1家,年銷售(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客戶3家。中心運用先進的網路技術和分布廣泛的分中心網點,實現跨區域共享服務。
長虹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長虹集團倡導財務向服務轉型的踐行者,中心不斷更新管理理念,保持與國際同步,也願意將這些理念和長期積累下來的知識財富與客戶分享。中心擁有一支專業、高效的咨詢團隊,為客戶提供管理咨詢、流程再造和信息化解決方案。
㈤ 長虹集團有那幾位黨委書記
長虹股份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
一、董事
1、董事長:趙勇
2、副董事長、總經理:劉體斌
3、董事:李進
4、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林茂祥
5、董事:巫英堅
6、董事:鄔江
7、獨立董事:賈小梁
8、獨立董事:寧向東
9、獨立董事:蔡春
二、監事
1、監事會主席:余萬春
2、監事:陽丹
3、監事:袁兵
4、職工監事:吳曉剛
5、職工監事:唐德超
三、高管
1、副總經理:鄭光清
2、副總經理:郭德軒
3、副總經理:譚明獻
4、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楊軍
5、財務總監:胡嘉
6、副總經理:黃大文
㈥ 長虹是國企中的什麼級別
長虹是大型地方國企。
長虹始創於1958年,是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擁有四川長虹、合肥美菱、華意壓縮、長虹佳華等四家上市公司。
㈦ 誰有四川長虹公司的近三年的財務報表
已經不需要分析了,他的股價說明了一切,歸於垃圾股.
前些年參股法國公司的巨額損失一蹶不振,家電行業長期低迷,加之長虹股本很大,沒希望了.
㈧ 四川長虹財務丑聞(被指虛增收入50億)是真是假對該股票有什麼影響
個人覺得真的可能性大
長虹的管理層不是一般的有問題
早在前總裁想要MBO的時候就和郎咸平質疑過
結果老總被抓 換了現在的趙勇
他也不是好人 搞過一次定向增發 坑了多少長虹散戶
你可以問問老股民 長虹這么大盤子100倍市盈率
不是他沒問題 而是當地政府也不想看這么一個大牌子就這么砸了
他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關鍵是查不查 網上好多散戶罵長虹庄黑說這么低了
還放利空打壓吸籌 真是冤枉長虹莊家了 頭上高高的套牢盤 全是散戶
你要知道長虹復權最高價可是400元 十年前就是產業龍頭
你再看看同時代的格力 十年人家是怎麼發展的 長虹管不好 不是長虹的錯
錯在管理層太黑了 天天想著黑國家的
㈨ 四川長虹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開的電子承兌匯票 屬於什麼票商業承兌嗎
電子銀行承兌匯票。雖然是財務公司開的,也屬於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票的上方也會寫明是銀行承兌還是商業承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