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
比亞迪的最高財務部門是財經本部
財經本部總監:吳經勝
2.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任cpa
難道還叫座務不成?
3. 比亞迪職位級別
ABCDEFGHI一共九個大級別。每個大級別又分三個小級別,A總裁,B副總裁,總工程師,C事業部老總,D部門經。理E科長。FG工程師,H技術,工I普工。
比亞迪品牌誕生於深圳,於1995年成立,業務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
發展
2017年11月8日,比亞迪入選時代影響力·中國商業案例TOP30。
2019年12月,比亞迪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比亞迪排名第24位。
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內控獎」。
4.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社會責任
比亞迪在全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的同時,把關心社會建設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始終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賑災救危、捐資助學、社會安定、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特別在支持地方教育發展、抗擊非典、東南亞海嘯捐贈、南方洪災賑災和四川汶川地震救災等過程中的表現,充分體現了比亞迪濃濃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闡釋了公司對於社會責任的擔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比亞迪自創建以來,在教育捐贈上始終不遺餘力,先後捐贈龍崗鎮中心小學、葵涌中心小學、左權小學、深圳中學等,對當地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2007年,在公司總裁王傳福的指示和領導下,決定創辦比亞迪兒童福利院,首期投資大約為4000萬元,並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負責整個項目。比亞迪兒童福利院遵循「愛人如己,服務社會」的原則。比亞迪兒童福利院的建設充分表現了公司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態度和決心,體現了令人尊敬的企業文明和企業精神,展現了公司總裁王傳福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公司密切關注著災情的變化和災區人民的生活狀況。在第一時間緊急捐助了1000萬元現金,並從新車上拆下1000隻千斤頂,通過軍方緊急空運至四川災區,以盡最大能力挽救災區更多的生命。其後,總裁王傳福再次攜公司高層以個人名義向災區捐贈300萬元,用於災後學校重建。公司還多次組織進行了企業內員工的捐助,並妥善做好受災員工的救助和安撫工作,盡快幫助他們擺脫困境、重建家園。在公司的關懷下,五名來自災區的失學兒童入讀深圳亞迪學校。經前期聯系,公司還妥善安置了地震災區40餘名同學就業。在特大災難面前,作為中國自主品牌代表,承載振興民族工業的夢想,比亞迪在抗震救災中的無私奉獻,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表揚、贊賞。2008年10月,比亞迪榮獲深圳市 「首屆鵬程慈善獎--慈善企業獎」及深圳市「抗震救災捐贈特別獎」。
2009年11月,比亞迪在中南大學設立獎學金,每年出資62萬元,計劃設立20年,獎金累計總額1240萬元。中南大學比亞迪獎學金分為優秀學生獎和優秀教師獎。優秀學生獎每年獎勵100名學生,其中本科生60人,碩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10人,每人獎勵5000元;優秀教師獎每年獎勵10名教師,每人獎勵10000元。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4月15日,比亞迪捐款2000萬支援青海震區,另外還有1000套羽絨服,1000套棉被。
2010年9月29日,比亞迪西藏捐贈新能源系統簽約儀式在中國大飯店正式舉行,比亞迪正式向西藏自治區免費捐贈1000套自主研發的總價值為2500萬元的家庭能源系統,用以解決西藏偏遠無電區農牧民的用電需求,幫助這些地區的人民提高生活水平。
愛心慈善是一種偉大的企業精神,是一種高尚的人文情懷。比亞迪始終將社會責任當成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加以傳揚,堅持回饋社會、熱心公益的使命,倡導做愛心企業,最大可能地投身社會愛心慈善事業,為中國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5. 比亞迪副總是誰,哪的人
楊龍忠 王念強 吳經勝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滿意請採納
6.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移動終端北京研發中心財務部經理是誰
我只能說這個公司確實不錯,至於員工福利也是靠自己爭取的,一般的員工該有的福利你都會有,在軟體工程師的待遇跟你技術水平直接有聯系,還有,如果你是外地收到大公司的招聘電話的話,我強烈建議你查實一下,以免上當受騙,有的騙子團隊就利用大公司的影響力假借招人,專門進行騙人的非法活動。祝你工作愉快!國慶節快樂!
7.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是什麼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1.HK),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
2008年後,比亞迪股票因為受到巴菲特青睞的緣故,港股最高漲到88.40元港幣。隨後幾年,比亞迪陸續推出新產品,包括S6、G6、速銳等,受到市場熱烈歡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雖然市場推廣有限,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名聲還是很好的,因為它的產品率先應用於公交車和計程車,不僅在中國境內推廣,還在國外獲得發展。
(7)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吳經勝擴展閱讀:
在眾多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可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後起之秀。而在業內人的眼中,它則是一個另類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移動能源領域,比亞迪就憑借其取信於人,打下一片江山,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等重量級客戶最大電池的供應商。
2015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上半年累計銷售1.98萬輛,超出第二名70%。其中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6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達4015輛,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280.6%,1-6月累計銷量16477輛,比第二名足足多出了1.1萬輛,是國內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
8. 上市車企高管薪酬榜:最高1千萬最低1萬,李書福讓人大跌眼鏡
國內車企高管年薪,最高的超千萬,最低的還不到1萬元,你信嗎?
這不容你不信,因為這些數據都有權威來源。
隨著上市車企一一發布2019年度財報,車企高管們的年薪以及企業的薪酬支出全部公之於眾。
在困難的2019年,這些車企高管的年薪,有的逆勢增長近300萬,有的下降460萬,高管薪酬和員工平均年薪都發生了些變化。
最牛的是比亞迪,薪酬排名前20的高管占據了13個席位,前十名有7位都來自比亞迪。銷量最好的吉利汽車,高管收入卻遠遠不如比亞迪和長城。
另外,讓人意外的是,在員工平均薪酬方面,最高的既不是比亞迪和吉利等民營車企明星,也不是上汽這個巨無霸,而是北汽系。
比亞迪豪橫霸佔高薪榜
高管的薪酬,向來是百姓熱衷討論的話題。
2019年,中國車市下降8.2%,自主品牌市佔率跌破40%,自主車企銷量大部分出現大幅度下滑,高管是不是全部跟著降薪?
答案是沒有。
《一句話點評》根據上市車企年報,統計出近400位車企高管的薪酬情況,其中降薪人數為113人。從年薪破百萬的87位高管的情況來看,降薪的只有30位,漲薪的卻有48位。可見,雖然車企們紛紛通過節衣縮食來過冬,但對高管薪酬動刀子的只佔少數。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年報
在眾多車企中,比亞迪一枝獨秀,車企高管收入排行榜前十名,有7席出自比亞迪。
年薪過百萬的87名高管中,比亞迪佔了16席,這個數據不算多,但驚人的是,這16名比亞迪高管,全部排在前25名。由此可見,比亞迪高管薪酬在國內車企中遙遙領先,什麼吉利、長城、上汽、長安,統統遠遠落在後面。
不過,收入最高的不是比亞迪掌門人,而是副總裁廉玉波,2019年年薪1056萬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99萬元。王傳福只排在第11位,年薪為543萬元,比上一年度減少190萬元。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最有名氣的吉利掌門人李書福,年薪只有35.9萬元,還比上一年度下降了0.8萬元。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年薪只有0.9萬元,下降了24.8萬元。
同樣是赫赫有名的民營車企,為什麼差距這么大?
資料顯示,比亞迪的主營業務不僅僅有整車、動力電池,還有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甚至還有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這其中,汽車及相關產品的營業額,只佔總營業額將近一半,手機部件及組裝服務佔了43%。這或許是解釋比亞迪高管為何薪酬如此高的一個理由。
(比亞迪2019年不同板塊營業額)
需要指出的是,比亞迪去年也不好受,受2019年汽車銷量下滑11.4%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其去年凈利潤大跌42%,只有16.14億元,而公司24名高管的薪酬支出達到了8555.5萬元。
因公司收入銳減,比亞迪高管的薪酬降幅也是最大的。在降薪榜上,比亞迪霸榜前三,其中,副總裁、財務總監吳經勝降薪460萬元,而董事長王傳福降薪190萬元,副董事長呂向陽降薪180萬元。
民企和國企高管薪酬懸殊
與其他行業相似的是,汽車民企和國企的收入,相差懸殊。
排在2019年薪榜前20位的高管,除了第二名是出自國企(華晨中國董事會主席吳小安)外,其餘全部出自民營企業。其中,比亞迪13席,長城4席,吉利2席。長城的魏建軍和王鳳英分別以574.52萬和551.15萬,排在第9和第10名。
與民營企業相比,地方國企和央企就遜色多了,尤其是央企,可謂行政級別越高,高管薪酬越低。
國內的汽車巨無霸上汽集團,年薪最高的是277.06萬元(副總裁王曉秋);廣汽集團年薪最高為207萬元(總經理馮興亞);福田汽車最高為182.2萬元。
而三大央企中,東風集團股份年薪最高的為196.90萬元(監事主席何偉),黨委書記竺延風的年薪只有93.7萬元;一汽系年薪最高的為128.11萬元(一汽轎車董事兼總經理柳長慶);長安汽車黨委書記朱華榮年薪不足百萬,只有83.63萬元。
北汽系員工平均工資最高
看完高管薪酬,員工平均工資又是哪家車企最高?
這個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不是比亞迪、吉利、長城、也不是上汽、廣汽,而是北汽系。
北汽藍谷員工以30.58萬元的平均年薪霸佔榜首,這個數字已經比上一年度下降3.22%。第二名依然來自北汽系,為北京汽車,員工平均年薪為23.7萬元。
在22家上市車企中,有3家車企的員工平均收入超過年薪20萬元,除了上述的北汽藍谷、北京汽車,還有一汽轎車,為21.19萬元。
年薪在1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有15家,東風、長安、上汽、吉利、長城、江淮、海馬等規模較大的車企都位列其中。
讓人震驚的是,比亞迪、廣汽集團、東風集團股份這三家赫赫有名的大型車企,2019年員工平均薪酬都不到10萬元,比海馬、江鈴還低。
此外,雖然2019年車市一路向南(難)開,但大部分上市車企的員工薪酬同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長,僅6家車企員工平均薪酬下降。
汽車行業進入存量市場競爭時代,在電動化浪潮的帶動下,車企電動車研發支出大大增加,既然員工薪酬沒有降低,車企又是通過什麼方式來縮減成本的呢?
答案是裁員。
這22家上市車企,有14家去年員工數量減少,多則近萬人,少則數百人,比如吉利汽車的員工數量少了9000多人,只有6家企業員工數量有所增加。
看完國內上市車企的高管薪酬和員工平均薪酬,你是否感到意外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為比亞迪股份審計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簽字會計師是誰
在交易所網站找到他們家的年報,一看就知道了!
想知道那一年的就看那一年的年報!
10.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第九事業部的經理是誰
柳相軍
他的背景不就是和富士康那破事么
網上一搜一大堆
http://www..com/?word=%C1%F8%CF%E0%BE%FC&tn=ichuner_4_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