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哈投股份增發江海證券

哈投股份增發江海證券

發布時間:2021-12-20 21:28:56

⑴ 哈投股份吸收江海證券資產劃算嗎

還是劃算的。

⑵ 低碳類股票都有哪些

下圖中即是低碳經濟概念的股票,價格、市盈率全有了。

⑶ 江海證券專業炒股掙錢提百分之二拾的閉3個月

在股民圈裡,有一種說法盡人皆知,那就是「七虧二平一賺」,意即十個人炒股,只有一個人賺錢,但確實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廣大股民的窘迫---炒股難,難於上青天。
炒股本是這世上最高、精、尖的學問,卻偏偏聚集了一大批最不學無術的人群。目前現實生活中最大誤解就是---如果什麼都不會就可以炒股。不計其數的平民百姓待業炒股,但又從不把炒股當作「正經生意」。自己炒股賺不了錢還看不慣那些炒股發財的人,認為那是靠手氣撞大運的「賭搏」就算小人得志,終歸難以長久。似乎炒股就是「不務正業」和「投機倒把」的代名詞,就像很多人期期買采票,從來不中獎,天長日久,習以為常,偶爾賺錢,受寵若驚。問題的根本就在於首先這些人以為炒股發財靠不住,所以從不把炒股當作一項偉大的工程或事業給予高度重視,而一再重復「辛辛苦苦上班賺小錢、鬆鬆垮垮炒股虧大錢」的艱苦歷程;其次這些人以為炒股知識靠不住,所以寧願四處打探小道消息,也從不認真學習炒股技藝。對於這這些人來說,聽我一句勸---千萬別炒股。
還有一種人,大事小事不斷,炒股穩賠不賺。當個什麼總經理,比總理還忙。嘔心瀝血,心力交瘁,在公司勞命,在股市傷財。問他忙啥?說忙工作。工作為啥?為人民服務、為家裡掙錢。既然目標一致,賺錢才是硬道理,怎麼會有時間上班、沒時間炒股?時間就是金錢,時間不就是為金錢服務的嗎?那麼多時間幹啥?為了賺更多的錢;是那麼多錢干哈可以「買到」更多的時間。關鍵是可以買到自由。而只有自由自在生活的時候,時間才真正屬於我們。
所以,如果你討厭錢,也蔑視自由---千萬別炒股。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適合炒股的人和不適合炒股的人。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像鳥和蟲,如果你是鳥,應該早點起床,那樣就就可以吃到蟲;但如果你是蟲,就該做個「懶蟲」,這樣你就不會被鳥吃掉。
所以,如果你的觀念落後,可以刷新;知識淺薄,可以學習;本金匱乏,可以賺取。但如果你只有一味的勤奮,沒有相應的天賦和悟性,那就請你---千萬別炒股。
其實炒股有三大好處---一不用上班打卡;二不用溜須拍馬;三不用弄虛作假。有本事就不怕沒錢,沒錢就到股市上來取,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沒本事有錢也白搭,有錢你不會用,就拿出來資產重組配置。事實上,就算很多股民炒股都是賺了趕緊跑,虧了耍賴死扛,短線變長線,長線變貢獻,也算是精忠報國,雖敗猶榮。這可比打麻將是強得多,打麻將低頭不見抬頭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往小里說勞命傷財,往大里說傷風敗俗,搞不好還破壞安定團結、破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好局面。不像炒股票冤無頭債無主,能贏固然好願賭得服輸,想找人報仇都找不著仇家,逼得你面壁思過、閉門反省,以圖日後東山再起、卷土重來。不用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
在我看來,炒股票不損人亦可利已,不損公亦可肥私,自得其樂,其樂無窮。當然這需是大智大勇的非凡實力。所以,如果你只有打麻將的水平和氣魄---千萬別炒股。
有人說,炒股是賭搏。不如開公司、辦工廠、搞實業來得踏實,此言差矣。首先,條條道路可通羅馬,找準定位因人而異;其次,炒股有風險,搞實業同樣有風險(甚至某些方面的風險更大,比如資金的流動性),關鍵看駕馭風險的能力;再次,炒股也是一種投資、一個工程、一項事業,只不過因其賺錢方式和傳統思維大相徑庭,才不被廣泛認可。而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炒股票是最大的實業經營。因為各行各業最好的公司其股票都在交易所掛牌上市,如果我們看好某種行業的發展前景我們大可投資相關的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股票,而當這個行業出現衰退時,收拾殘局本是一個最棘手的難題,但我們把相應的股票賣掉卻比賣掉廠房、設備和重起爐灶是容易得多,還可免去「三角債」等問題的糾纏,這正好到揚長避短的作用。這樣一來,在景氣的時候投資股票就等於做了相關公司的股東,用鍵盤控制自己的投資。而一旦不景氣,打擊鍵盤迅速脫身,干凈利落、易而反掌,因為我們只需對自己負責,上帝就是你自己。這種感覺,爽!
與此同時,炒股還有提前和加倍創造財富的功能。比如說你認為陸家嘴的房地產會升值,你可以先買進它的股票而不是急於買進它的樓盤,因為如果地產真的是升值,其股價必定會提前起飛(這本是股市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的「睛雨表」功能)。既然如此,你先買進相關的股票,獲利兌現後再買進現樓或樓花,就可以抓住一次機遇賺兩次錢,一箭雙雕,一舉兩得,而且如果現樓升值10%,其股價就可能因資本的炒作和逐利性而暴漲100%.這就是資本市場特殊的放大反應,這就是資本動作的魅力,這就是李澤楷三年超越過李嘉誠三十年的奧妙所在。
所以,如果你只想小富即安---千萬別炒股。
不學無術炒股難,學而無術炒股更難。很多股民都信奉「天道酬勤」,他們十年如一日地用辛勤的汗水精心澆灌自己的賬戶,卻總是只經風雨難覍彩虹,只見付出不見回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關鍵在於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事實上如果你前進的方向錯了,就相當於南轅北轍,你越勤奮,離成功就越遠。而更可怕的錯誤還不是一直在犯錯。而是根本不知自己有錯,甚至是大錯特錯。
所以,如果你投資股市仍未獲得成功,一定是還沒有找到正確的炒股方法;如果你找到了正確的炒股方法那千萬別不炒股。
初學者進入神聖的股市殿堂,先是「觸景生情」,跟著感覺走,相當於「擲硬幣」賭漲跌,而成功率在短期內竟達到50%,於是一方面嘗到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又漸漸感到力不從心,或者說想從輸贏不定心中無數尷尬處境中擺脫出來,於是開始研究影響股市的各方面的,開始學習持股分析,越學越覺得奧妙無窮,頓時信心爆棚,自以為是,似乎從股市獲利易如反掌,不盡財源自會滾滾而來,誰知一試身手後卻叫苦連天,成功率不升反降,比原來「瞎貓撞死耗子」的時候更加凄慘,於是其中一部分人發出「技術無用論」的哀嘆之後又半途而廢地回到「一無所知」的原始狀態,聽天由命摸著石頭過河,或道聽途說賭消息,結果一敗塗地,很快淪為股市殘廢,斷手斷腳,灰頭土面,勞命傷財,心力交瘁,最終被股市掃地出門,或者繼續賴在里頭以淚洗面,這自然是前車之鑒,大家萬莫重蹈覆轍。而另外一部分人深知功力不夠,繼續磨礪心志,勤學苦練,日漸進入技術分析更高境界,且成功率回升至50%以上,其實到了這個階段,剛剛能算是「入門」,才真正稱得上是一個「職業股民」。
但僅僅如此還仍舊遠遠不夠,台一上分鍾台下十年功,技術功底還有待日益完善,而其實這是完全可以通過勤奮學習並歷經重大實戰而不斷提高的,可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你首先要有正確的方向,否則極易走火入魔,誤入岐途。而一旦方向錯了,你越努力,熟成功反而越遠,就像南轅北轍,你會耗盡比重的心血,卻仍舊到了成功的彼岸,直至「死不瞑目」的那一天。這個正確的方向其實就是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它將保證你始終在邁向羅馬的道路上奔跑,只須假以時日,成功便會步步逼近。

⑷ 江海證券與華創證券對比,哪一個在資本市場會更受推崇呢

我是做私募投資的,應該是江海證券吧,其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題主可以關注一下上市大股東「哈投股份」合並報表的財務數據公告,做個對比就知道了,凈利潤增長比例達到180%,江海的中後台合規風控意識和能力較強,業務發展較為穩健,比一些只追求短期業務激進增長而不重視穩健的券商來說,其持續盈利性更強一些吧,當然也要看情況,有的年份大環境不好,整個券商日子都不好過。

⑸ 1994年有股票嗎

朋友,我任務,望採納!首先可以肯定1994年中國已經有股票了,見我整理的如下資料。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中國股市歷史: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 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 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隻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鄧小平「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後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塗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 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隻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 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後,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准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需要上門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准。

1996年4月25日合並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准;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並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於在重壓之下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開元、興華、裕陽、安信等五大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化轉債、絲綢轉債兩個可轉換債券相繼登場。專家理財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工具擴大的一種標志。

1998年4月28日 遼物資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後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連續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國家宣布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從單邊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開始,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1999年5月10日周一,滬深股市跳空而下,「導彈缺口」炸在每個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開盤網路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5月19日後,大盤依然一片大紅

6月1日,國務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稅。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開譴責的公司。6月14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6月25日,兩市成交量竟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准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廈海發公告其股票將從4月19日起實行特別處理,成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農商社、雙鹿,蘇三山、渝鈦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1999年後,股市就迎來以網路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路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吳江絲綢 第一家可轉債公司發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當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是一個利好因素。」,後來股民們認識到,減持就是變相攤派和擴容,而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是殺富濟貧。滬指創下此前11年來新高2245點,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盤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1500點「鐵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時,中央電視台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由五部委聯合調研,由財政部主持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實行了3個月就被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了。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首發增發停止國有股出售。

2001年中國股市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股權分置也逐漸成了一個筐,什麼問題都可以往裡裝。」「海歸派」官員又陸續推出了「市場化」和「國際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強力推行中,又在股權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從2001年到2005年,各種政策救市的老辦法悉數用盡之後,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國九條」也不敵頹勢,溫總理講話也被視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呼聲成為交響。
2001年後中國股市開始過度擴容,盡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資額卻達到了近15年來融資額的40%左右。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上市企業仍舊千方百計「圈錢」,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從整體上市到分拆上市,從信誓旦旦到原形畢露,從欠債不還到以股抵債……而好的企業卻又紛紛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股市仍義無反顧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這一生於政策、長於政策的大牛行情,終於還是死於政策失靈的陷坑裡延續多年的政策市終於走到末路:不僅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且管理層信用被嚴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單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國九條」《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4年6月1日 證券投資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4年,上證 180指數樣本股的成交額超過全部股票成交額的一半以上,上證 50指數樣本股成交額又佔到了上證 180指數的近 60%,資金正毫不猶豫地向藍籌股集中。

2004年有兩個「死亡」標志將被記入歷史:一個是,南方、漢唐、閩發、大鵬等靠「坐莊」為生的券商,資金鏈斷裂後難以為繼,或被接管或被清盤;另一個是,多年來威風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轟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來,上證指數絕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點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啟動 解決股權分置,就是中國股市必須要打的「遼沈戰役」。股市的「三大戰役」。5月9日,證監會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進入股權分置改革首批試點程序。上證指數重挫28點收於1130.84點,再創6年新低。

原來激進的全流通主張者如韓志國、張衛星等卻表示:試點方案不利於流通股股東,同國資委討價還價也是太難。不是一個「純潔」的過程,是一個利益博弈的結果。

2005年6月6日證監會推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這天股指跌破千點。上午11點06分,滬市股指跌至988.32點。

2005年6月8日暴漲瘋漲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場創下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和最大單日成交記錄,滬深兩市共有120隻股票漲停,兩市共成交317億元。「虛弱的井噴」。

2005年8月22日寶鋼權證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過股票的總交易量,達到了七八十億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國際 中小企業板的第51隻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 全球最大IPO在滬港兩地同日開盤。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決定自5月30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受此影響滬指開盤4087點,跌幅5.71%,深成指開盤12651點,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滬指見定6124點。

2008年4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即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千分之三調整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

同日,為確保國家對工、中、建三行等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支持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發展,穩定國有商業銀行股價,中央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

⑹ 江海證券購買的穩贏理財產品,說是保本的,可到期後顯示賠本,讓再延期半年,說公司會給個說法。這靠譜嗎

如果只是口頭承諾的話那麼明顯是不靠譜的
若是有書面合同承諾,並且有固定資產抵押擔保的話那麼就是可行的

⑺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股票龍頭是那幾只哪一個發展前景大公司質量好!謝謝

低碳經濟概念股一覽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概念股涉獵的行業眾多,產業鏈中包括了節能環保、風電、建築節能、新能源汽車等諸多新興行業。 低碳經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范疇,但其新興的特性決定其是持續性發展的,投資者需要在成長中摸索投資機會。正如張楷所提醒的那樣:「有些上市公司的低碳概念吸引人,但由於受制於技術,短期不會對公司的利潤有太大影響。」 在投資領域,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低碳經濟之路將按照碳減排的自然路徑、重要程度排序來看,依次是節能、減排、新能源、CDM。節能環保當屬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受益股一覽 華光股份 600475國內中小型CFB鍋爐及特種鍋爐製造龍頭。國家出台的節能環保政策使得大型CFB鍋爐、燃氣輪機余熱鍋爐、秸稈鍋爐、垃圾焚燒鍋爐等發電節能設備出現了極好的行業機遇。特種鍋爐將是未來兩年的利潤增長點。 海陸重工 002255公司是鍋爐、核承壓設備的生產商。考慮到未來國家加強新能源建設和大力增強核電國產化水平以及公司與我國核電三大巨頭的上海電氣長期良好合作關系,增發項目2011年盈利前景明確,訂單飽滿。 安泰科技 000969公司作為一家新材料公司,具有領先的技術,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通過OSA認證的企業。國內非晶寬頻材一旦形成工藝和大規模量產的實質性突破,將極大地推動國內非晶變壓器的實際應用。 寧波韻升 600366:公司參股35%的上海電驅動有限公司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用電機系統領域的標桿企業。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純電動汽車及各類混合動力車海螺型材 000619 公司在行業內處於壟斷地位。隨著市場對彩色型材需求增加,彩色型材在公司毛利中占的比將進一步提高,在建築節能政策下,未來發展有望繼續向好。該股目前為機構重倉持有,技術指標調整後進入低位區,技術性反彈有望出現。 泰豪科技 600590公司是我國智能建築電氣領域的龍頭企業,未來該領域面臨良好發展機遇;公司的發電機組業務由於鐵路網、電網和電信投資的拉動,增長確定;此次計劃介入太陽能光電建築領域將為公司找到新的增長點。 雪萊特 002076 公司專業研發和生產緊湊型節能燈、車用HID燈以及其它特種光源和配套電子鎮流器。節能燈和HID燈均屬於綠色照明產品。在全球變暖、石油等能源價格高企的背景下,綠色照明必然成為電光源的發展趨勢。門窗節能——海螺型材:門窗節能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採用優質的塑料型材門窗。而海螺型材是目前位居世界第一的塑料型材生產廠家,生產的海螺牌塑鋼門窗是中國塑鋼門窗第一品牌。產品通過了歐美最嚴苛的質量認證是高品質型材的象徵。在國內的門窗節能方面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同海螺水泥一樣都屬於安徽海螺集團下屬,有著母公司科學嚴格的管理與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 外牆保溫材料——煙台萬華:外牆保溫材料目前效果最好的是mdi,在歐美已經大量應用,國內由於價格的原因還遠沒有普及。隨著節能減排標準的提高以及人們對高品質房屋的需求mdi的應用肯定會越來越普及。煙台萬華是國內及亞洲地區最大的mdi生產企業。擁有國際領先的生產工藝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與國外品牌的競爭中從不以價格戰取勝。盡管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對mdi的需求減少但是國外mdi生產廠家並沒有放慢在中國建廠的步伐,反而加緊在中國產能的建設,這恰恰說明對中國的市場對中國環保節能材料的未來需求是非常巨大的。這對國內的龍頭煙台萬華來說也是歷史的機遇。混合動力減排——豐原生化國內的生物燃料產業龍頭是豐原生化,其大股東是央企中糧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企業,現國家對燃料乙醇的補貼採用彈性制,保證了該產業不會出現虧損。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以及油價的回升燃料乙醇的發展前景非常好。公司是典型的地方企業和央企互惠關系,地方企業利用央企獲得資金扶持和影響力,央企利用地方企業獲得市場份額。具體的說豐原生化得到了中糧的玉米穩定的供應。大家不要覺得玉米造生物燃料是一個浪費,在現有的國家儲備糧的制度下,每年都有大量的陳化糧要處理,用成化玉米生產燃料乙醇是最好的出路。缺點:燃料乙醇受制於原料糧食價格,如果糧價上漲對業績的影響很大。油價下跌對乙醇燃料的價格有很大影響。低碳概念股名單核心提示:天威保變、孚日股份、岷江水電、生益科技、維科精華、安泰科技、長城電工、樂山電力、華東科技、春蘭股份、威遠生化、力諾太陽、西藏葯業、新華光、特變電工、航天機電、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風帆股份、金山股份、湘電股份、粵電力A [節能環保] 中原環保、菲達環保、創業環保、龍凈環保、合加資源、泰達股份、ST方源、長征電氣、岷江水電、華儀電氣、中環股份、東方電氣、金風科技、天威保變、有研硅股、魯能泰山、大港股份、樂山電力、匯通集團、長城電工、鑫茂科技、京能熱電、東源電器、天奇股份、美菱電器、通威股份、北海國發、特變電工、湘電股份、贛能股份、粵電力A [太陽能] 天威保變、孚日股份、岷江水電、生益科技、維科精華、安泰科技、長城電工、樂山電力、華東科技、春蘭股份、威遠生化、力諾太陽、西藏葯業、新華光特變電工、航天機電、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風帆股份、金山股份、湘電股份、粵電力A [核能] 中核科技、中成股份、申能股份、京能熱電 [乙醇汽油] 豐原生化、華潤生化、廣東甘化、華資實業、榮華實業、華冠科技 [氫能] 同濟科技、中炬高新、春蘭股份、力元新材 [鋰電池] 稀土高科、澳柯瑪、杉杉股份、TCL集團、維科精華 [垃圾發電] 哈投股份、東湖高新、凱迪電力、泰達股份 [節能LED照明] 方大A、聯創光電、華微電子、上海科技、長電科技、ST福日 [綠色照明] 浙江陽光、佛山照明、雙良股份、同方股份、方大A低碳經濟板塊將體現在哪些產業路線上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四類。 一是環保產業,主要包括污水處理、固定廢棄物的處理等。目前環境壓力較大,為了支持綠色革命,環保產業必須得到迅速的發展,其中固定廢棄物的處理已成為一個迅速成長的產業,合加資源將此產業作為奮斗方向。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華光股份、海陸重工; 二是節能產業,包括工業節能,比如說余熱回收發電、工藝改進以及節能材料,也包括建築節能,智能建築、節能家電、節能材料與節能照明均可歸結為這一產業路線。另外,汽車節能也可包括在節能產業中,比如說混合動力汽車。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混合動力汽車並不是節能產業,只是能源的替代產業。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泰豪科技、煙台萬華、北新建材、南玻A、智光電氣、榮信股份、置信電氣、中科三環、思源電氣;其四,照明節能。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陽光、佛山照明、雪萊特、三安光電。 三是減排。這其實也包括余熱余收、余熱循環與余熱發電,但為了表述的方便以及考慮到提升傳統能源的效率和碳減排的重要性,故單列一個產業路線,其涉及到清潔燃煤、IGCC、CCS、農業減排增匯等。 四是清潔能源,包括新能源的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生物質能等,也包括清潔能源的水電、核電等。更包括能源的傳輸方式,比如高壓、超高壓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電網業務。相關個股包括:平高電氣、特變電工、天威保變、孚日股份、湘電股份、東方電氣、中信國安和豐原生化。

⑻ 什麼是參股券商概念股

就是某隻股票參股了某隻券商,參股券商概念股票總覽:
參股國泰君安的大眾交通、中大股份、瀘州老窖、華電能源、泰達股份、焦作萬方、中華企業、航天機電、華茂股份、大冷股份、深圳能源、西飛國際、陸家嘴、浦東金橋;
參股廣發證券的遼寧成大、吉林敖東、中山公用、華茂股份、閩福發A;
參股長江證券的武鋼股份、湖北金環、葛洲壩、長江電力、保定天鵝、錦江股份、海欣股份、華工科技、襄陽軸承;
參股光大證券的大眾交通;
參股招商證券的中糧地產、中海海盛、中集集團、深圳華強、中國醫葯;
參股東方證券的上海建工、浦東金橋、百聯股份、上海九百、長城信息;
參股華泰證券的宏圖高科、華西村;
參股華安證券的黃山旅遊、浙江東方、東方創業、江蘇舜天、皖能電力;
參股華鑫證券的上海金陵、上海貝嶺、飛樂音響、飛樂股份;
參股方正證券的哈投股份、現代投資、正虹科技、*ST亞華;
參股東莞證券的錦龍股份;
參股國聯證券的威孚高科;
參股華創證券的杉杉股份、振華科技;
參股廣州證券的穗恆運A;
參股太平洋證券的外高橋、閩福發A;
參股中投證券的萬家樂;
參股紅塔證券的雲南白葯;
參股宏源證券的華茂股份;
參股東北證券的亞泰集團、中鋼吉炭;
參股國元證券的模塑科技、皖能電力;
參股中信證券的雅戈爾、兩面針、南京高科;
參股聯合證券的葛洲壩;
參股國金證券的九芝堂、友利控股;
參股天風證券的人福科技;
參股民族證券的東方集團;
參股銀河證券的川化股份;
參股西南證券的*ST珠江、太極集團、九龍電力、亞盛集團、重慶路橋、長安汽車;
參股海通證券的大眾交通、世茂股份、東方創業、申能股份、廈門國貿、蘭生股份、浦東金橋、華銀電力、百聯股份、雙錢股份、南方匯通、外高橋、銀泰股份;
參股申銀萬國的大眾交通、愛使股份、豫園商城、東方明珠、飛樂音響、陸家嘴、中華企業;
參股興業證券的中國平安、福建水泥、廈工股份、青山紙業、福建南紡、大眾公用、交大昂立;
參股南京證券的南京高科;
參股渤海證券的泰達股份;
參股國信證券的北京城建;
參股恆泰證券的華資實業;
參股國海證券的桂東電力、河池化工;
參股華西證券的樂山電力、瀘州老窖、明星電力;
參股宏源證券的華茂股份;
參股長城證券的深圳能源;
參股湘財證券的華升股份、電廣傳媒、長城信息等。

⑼ 220隻個股跌破發行價會帶來哪些影響

近日,在A股市場經歷大幅回調後,滬深兩市破凈和破發的股票有所增加。《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19隻個股股價跌破定增價格,70隻個股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還有220隻個股股價跌破上市發行價。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正所謂「不破不立」,「三破」股大量出現往往是市場築底反彈的標志,在「三破股」中存在較大的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銀行業的破凈股也比較多,截至上周五,共有11隻銀行股破凈,占破凈個股的比例為15.71%。這11隻破凈銀行股分別為: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

但與破凈的公用事業股不同的是,2017年上市銀行業績普遍預喜,中原證券指出,2017年,銀行營業收入與資產質量環比大面積改善,樂觀預期逐步兌現,並堅持認為2018年銀行業績與資產質量改善范圍將逐步擴大,由大銀行逐漸蔓延至中小銀行。

破發 113家公司2017年預喜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以上周五最新收盤價與首次發行價相比,滬深兩市共有220家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其中,有127隻個股的破發幅度超過20%,而金杯汽車、*ST銳電、華誼集團、神奇制葯、龐大集團、貝因美、吉鑫科技等個股破發幅度均在70%以上。

從業績角度來看,在上述220家股價跌破發行價的公司中,有181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113家,佔比62.43%。從預計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來看,23家公司有望實現2017年凈利潤同比翻番,豐華股份(1058.32%)、山東礦機(601.76%)、精藝股份(575.07%)、益盛葯業(400.00%)、鄭煤機(374.20%)、乾照光電(342.31%)、中遠海發(252.00%)、宏達新材(217.07%)、中國石油(203.00%)等公司2017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而包括昊華能源、林州重機、協鑫集成、氯鹼化工、天龍光電、天沃科技、金杯汽車、華電重工等公司在內的26家公司也有望實現2017年業績扭虧為盈。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上述2017年年報預喜的破發股中,1月29日以來,累計跌幅超過20%的個股有31隻,其中,科融環境、通達動力、海航創新、精藝股份、海南礦業、申科股份、雷柏科技等個股期間累計跌幅均在25%以上。

閱讀全文

與哈投股份增發江海證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