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世瑞集團董事長

世瑞集團董事長

發布時間:2021-12-23 05:40:44

Ⅰ 歡瑞世紀老闆是誰

截止2021年7月,歡瑞世紀老闆是陳援,也是歡瑞世紀公司董事長。

歡瑞世紀的前身名為三禾影視,成立於2006年9月,由陳援和鍾君艷夫妻倆人一手打造而成,並在2010年至2012年之間,完成了五次增資。除了將三禾影視更名之外,增資之後的歡瑞世紀還吸納了諸多明星股東的捧場。

1976年出生的陳援,比妻子鍾君艷年輕4歲,兩人都系浙江浦江人,分別擔任歡瑞世紀董事長、總經理。陳援姐姐陳平、鍾君艷父親鍾金章目前都是歡瑞世紀股東。

歡瑞世紀的業務介紹:

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除製作影視劇外,亦從事藝人經紀、廣告傳媒等業務。公司自2006年開始運作,以製作電視劇及電影為主。旗下有歡瑞世紀影業(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東陽歡瑞世紀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三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

著眼於年輕的觀眾市場。出品了《古劍奇譚》、《宮鎖心玉》、《宮鎖珠簾》、《勝女的代價》、《盛夏晚晴天》、《勝女的代價Ⅱ》、《畫皮Ⅱ》、《盜墓筆記》、《青雲志》、《紅酒俏佳人》、《大唐榮耀》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歡瑞世紀

Ⅱ 緬甸十大首富

你好!

我是緬甸消息網的老古,今天就給你講講緬甸富豪排行榜!

據小編整理的資料,緬甸富豪有15位,因為擔心篇幅過長,今天就給你介紹前六位。這六位的名聲,家喻戶曉,但具體他們從事什麼行業,如何發家,還得我簡單介紹介紹。


進入正題前,我想說明:

人人都說吳德撒 ဦးတေဇ 是緬甸首富,可在我看來,誰是首富誰也說不準,因為沒人計算過這些大咖們的資產,也沒人能100%確定他們的資產清單,更沒有國家政府或國際做過相應調查和統計。你說吳德撒有多少錢?誰特么能拍胸脯說知道!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他比較有可能排前三,為什呢?因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最有錢的。不信你路邊隨便拉個人問問看。那又為什麼大多數人都這么說呢?可能因為他涉及的行業種類比較多樣化,大家也比較熟知吧。


所以,

以下排名順序不代表他們個人資產地位。


  1. 吳德撒 ဦးတေဇ (1964)

▲吳奇凱

主要企業:Eden Group

涉及行業:房地產開發、高爾夫球場投資、酒店、銀行、餐飲、大米貿易、煤及汽油開采。

有名項目:MAPCO碼頭、Myanma Apex Bank、Hilton 酒店、Fuji咖啡屋

吳奇凱的商業王國始於1990年,從事房產項目建設。因與軍政府的關系,曾獲權承建許多政府房產項目。也因此關系,業務范圍迅速擴大,目前業務已遍及緬甸主要城市如仰光、蒲甘、內必都及克欽邦,同時在很多有名的旅遊景點擁有酒店,就連東枝市的Aye Thar Yar 高爾夫球場也屬於該集團。

在Eden Group的諸多行業中,酒店、銀行及農業最為成功,集團內行業板塊佔比也最大。最終,也因與軍政府的關系,被美國制裁,列入黑名單。

近期,Eden Group也開始做公益項目、捐助社會發展項目、為許多農家孩子上大學提供助學金;同時,為了能讓農民使用農作機械,提高生產效率,該集團旗下的Myanma Apex Bank(銀行)提供低息小額貸款。

來源:緬甸消息網

Ⅲ 王嘉廉的人物經歷

1976年,他終於可以將想法付諸實踐。一家瑞士的CA國際公司,正在尋求一家美國公司,代理銷售CA-EARL大型機軟體。此前CA國際已在美國推出一個十分成功的產品CA-SORT,是由Pansophic公司代理。由於Pansophic有一個自己的產品直接與EARL競爭,因此,他們放棄了代理機會。CA找到了標准數據,雙方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幾個月後,標准數據准備放棄軟體業務。王嘉廉、Artzt和另外兩位朋友Sedino和Habermass就成立了CA國際公司,作為瑞士公司的子公司。在曼哈頓的麥迪遜大街的一間辦公室里,他們開始推銷CA-SORT。當時條件十分艱難,他們是用服務換回了上機機室和辦公室。Sedino為房東擔任招待員,Artzt和Habermass負責產品開發,王嘉廉則是銷售和市場部的光桿司令,負責銷售業務。開始沒有任何業績,王嘉廉就為大樓的休息廳鋪地毯、在走廊中掛鏡子,以抵消房租。這家位於紐約的軟體公司從一開始可以說一文不名,但1980年4月,他們卻以280萬美元買下了瑞士的母公司,從此CA完全屬於他們。也就是從這時開始,CA實施了一系列的購並舉措,以實現高速增長。
王嘉廉終於擁有了他垂涎已久的CA-SORT產品。這個集成產品與IBM同類產品相比,價格便宜25%,而且只需佔用一半的資源。因此,王嘉廉一下子就將客戶擴大至200餘家。有了這樣的基礎,王嘉廉開始盤算,如果再增添一種產品,不就可以產生更高的價值?自己獨立開發新產品力量不足,風險也大,不如集成和修改原有的產品。1978年中,IBM推出DOS/VS的替代操作系統VSE,使CA的原有產品面臨淘汰危險。後來,CA開發出系統適配軟體,不但實現了與新OS的兼容,而且確保了未來OS的改變不會影響CA產品的生命的力。自己開發還是太危險,CA准備採取購並競爭對手的策略,這需要大量的資金,還要有老謀深算的律師去了解和擺平華爾街的里里外外。王嘉廉的腦海馬上浮現出一個合適人選。1979年,哥哥托尼(Tony)已是曼哈頓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王嘉廉找上門來說:「我一點也不懂股市和購並,你到我們公司來吧,幹上兩三年,你可以獲得許多股票,到時你也可以退休。」托尼對軟體毫無興趣,但他還是點頭答應了。於是托尼成了公司總裁。 1981年12月CA成功上市,發行了50萬股股票,籌資320萬美元。這個數目比公司收入還少,但足以啟動王嘉廉極具侵略性和殘酷無情的購並策略,因為王嘉廉很早就認識到,購並是擴張的最佳捷徑。
王嘉廉的第一個獵物是Capex公司,它在IBM MVS大型機操作系統方面有很強大的產品線,本土收入就達1200萬美元,比CA還高。CA在大型機的DOS市場表現不錯,但在MVS市場上卻已瀕臨危機,因此,Capex顯得格外秀色可餐。雖然這是一條大魚,但是王沒費多少力氣就於1982年成功地吞掉了Capex。這是CA發展史極為關鍵的一步,使CA從此可以真正有效地控制大型機軟體市場。購並完成後,公司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廣告宣傳活動,宣揚和慶祝它在OS/MS的統治地位。
第一次得利後,CA的購並狂熱就一發不可收拾。這種狂熱正是這位CEO極具侵略性的本能反應,而且只要是王想要的,就沒有得不到的。從1982年至1988年6月,CA一口氣購並了16家公司,大多數都是用股票交換獲得。當然,許多都是無名的小公司,連王嘉廉當年工作過的標准數據也成了CA的囊中之物。1988年,王嘉廉的胃口更是大開,一舉購並了大型機系統軟體巨頭Uccel(前Wyly公司)。這是當時軟體業最大的一起購並案,涉及8億美元的股票。這個獵物過於龐大,消化起來費了不少勁,但也大大增強了CA的實力,不論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一個很成功的購並。
Uccel的購並使王嘉廉的膽量壯了不少,不久他就瞄上另一家大型機軟體公司MSA。1988年6月9日,王給MSA的CEO Imlay打去電話,說要吃掉MSA。對手告訴他,絕對不想將MSA賣掉。當時MSA收入達2.58億美元,擁有龐大的全球客戶基礎,光是服務收入就達1億美元以上,對CA來說是最理想不過。當時MSA的幾筆購並都不成功,股票從20美元猛跌至8美元,這對於王嘉廉來說,正是吃進的大好時機。Imlay下令不準接CA的電話,但是壓力還是源源而來。CA的律師表示,他們絕不會輕易放棄。CA給MSA發來信件,准備以11.50美元收購所有流通股票。lmlay四處活動,勸說股東不要答應CA的報價。8月4日,MSA股東大會上,終於以88%的反對票將CA推出門外。MSA的旁落使王嘉廉十分失望,但並沒有影響他的大無畏精神。1988年,CA購並ADR,1989年購並Cullient,1991年是Online,1992年是Ponsophic和Nantacket,1994年購並ASK集團,1996年是Legent。CA購並的大多數產品都可歸於三類:資料庫、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CA就是大型機軟體領域的三條腿凳子。而且,越來越結實,將用戶牢牢地鎖進CA的產品中。 王嘉廉尋找獵物,Tony掌管支票。這個「游戲搭檔」妙不可言。1989年,當時微軟還未發威,CA成為第一家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獨立軟體廠商,但是在吞進ADR和Cullinet後,CA這架超負荷的金錢機器首次出現短路,主要是兩家公司的文化如水和油一樣不相融,產品集成也很困難,公司出現低迷狀態,華爾街的鼓手們開始唱起反調。但是令王嘉廉最為痛心的是,以前的朋友和一些員工也開始對他橫加指責。王嘉廉可以毫不留情地裁掉大批被購並公司的員工,但作為CEO,他對公司員工都極為親近。作為CA的「家長」,他希望大家對他不會產生距離。盡管公司已達到6000多人,每年還要新增1000多人,但他還是將每位新員工的名字都輸入自己的電子詞薄中。創業以來,他幾乎干遍了公司的每一個部門,從市場到技術,從財務到傳播,因此他十分了解各個部門。每年4月,他都要重組一次,將人員對換崗位。對於員工他有一種家長般的驕傲。事實上,他對員工的關心遠超過他對競爭對手的關注。在福利方面甚至有點過於慷慨,一流的托兒中心,全是最好的設施,而且費用全由公司補貼。1995年,CA被《Computer world》列為最好的公司之一。王嘉廉說:「這是我最引以為自豪和快樂的東西。如果你對投資何處猶疑不定,那麼就把錢投到人身上吧,他們是最好的軟體。」
但是CA無情的購並策略還是招來了極大的批評,也使公司形象受損。無論是對待客戶還是合作夥伴,CA總是以一種強硬的姿態出現,沖突頻頻發生,最好的證明就是應接不暇的官司和訴訟。有時它是被告,有時它又是原告,以致於CA的對手斷言:訴訟大概是CA最重要的市場手段。雖然在法律戰場上CA一向勝多負少,因為公司管層中有好幾位法律天才,但是勝利的代價也是慘重的。1993年,在一份121名MIS經理的調查中,CA被評為業內最令人憤怒的供應商,尤其是其公司的產品許可慣例和掠奪性的維護和服務價格。1994年的調查中,80%以上的經理認為CA毫無改善。也正是這個時期,CA開始丟失客戶,包括許多大客戶,局勢極為嚴峻。 在風暴期,王嘉廉開始越來越依賴年輕的Sanjay Kumar。而Kumar被王視為自己「年輕的弟弟」,是自己的一種延伸。1991年,Kumar擔任高級副總裁。1992年,Tony離開公司,去收集各種賽車,Kumar就成為公司的執行副總裁。1994年1月,Kumar被提命為總裁兼COO,並進入CA的董事會。這一年,Kumar才31歲。他開始擔當起公司的日常運作,包括與華爾街和公司客戶打交道,Kumar比王嘉廉要和氣,是改善客戶關系的合適人選。
1995年,Kumar承擔起購並的談判工作。5月份,CA宣布以17.4億美元購並Legent公司,成為繼IBM購並Lotus之後的第二大軟體購並案。此前對於被購並公司的市場和管理部門,CA的態度從來是毫不手軟、大下毒刀,但是這一次,靜候壞消息的Legent員工卻受到異乎尋常的歡迎,大家獲得了更好的崗位,從而贏得了媒介的好評,也贏得了開始關注CA的司法部的好感。許多CA的客戶也紛紛感受到了與日巨增的關懷。CA以強有力的競爭態勢活躍於軟體業。 1999年,王嘉廉總計獲得了6.65億美元的高額薪水,成為全球CEO中收入最高的一位。在不久之後,冠群電腦的業務就開始被丑聞陰影所籠罩,並多次發布銷售預警。數月之後,冠群電腦即遭雙重聯邦會計調查,外界輿論也一致要求王嘉廉下台。
2001年6月,美國得州億萬富翁懷利發起了旨在奪取CA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這場代理權之爭被形象地譽為「100股股票持有者對決公司董事長」的「逼宮大戰」。在隨後8月29日進行的股東大會投票中,王嘉廉以高達75%的支持率獲勝,結束了這場即使在美國商業史上也很罕見的「奪位戰」。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2002年3月,一度平息的代理權之爭硝煙再起。隨著CA因賬務問題被調查以及信用等級下降後,Wyly發動了第二輪的權力爭奪戰。7個月前被挫敗的RangerGovernance公司3月26日要求CA解僱三位高層管理人員。這一數字從表面上看雖比2001年該公司提出的更換全部四位董事的要求稍微「合理」了些,但明眼人仍不難看出它的目的,因為兩次彈劾名單中,都有CA董事長王嘉廉的大名。
作為全球第四大軟體開發商,CA公司2002年以來一直受到各種問題的困擾,其股票價格自2000年以來已下跌了75%。2001年4月份,該公司雇員稱CA以許可費用的形式預先把軟體合同中的收入當作銷售額來計算,其實也許它在數年後才能實現,或許根本就不會實現。公司還因此遭到了美國聯邦檢舉人和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調查。
2002年11月18日,在與CA冠群共同度過了26載春秋之後,CA公司創始人王嘉廉宣布辭去公司主席及董事會成員職務。退休後的王只保留了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職務,他表示:「將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慈善事業中去」。 從CA退休後,王嘉廉創立了埃文特朗投資基金。
2005年,王嘉廉投資創建了麒麟電視。當時,傳統的有線電視因受地域和頻道數量的局限,無法為海外華人觀眾提供更多的內容;衛星電視只能到達不到16%的北美華語住戶;而視頻網站收看畫質和體驗無法與清晰的電視屏幕相提並論……麒麟電視改變了這一切,王嘉廉這樣解釋麒麟的優勢。「IT技術使一切成為可能。」通過特製的機頂盒和專利壓縮技術,麒麟公司能提供給用戶「DVD般的電視畫質」。
自成立以來,麒麟電視的技術不斷演進,並一直保持全球OTT電視播出服務的領先地位。2011年4月底,麒麟2.0的全新一代網路高清電視播出平台成功推出;2012年6月25日,麒麟電視與電子業巨擘Google、Apple、Panasonic等在全球市場聯合發布推出「KyLinTV Everywhere」播出服務。通過這些布局,麒麟電視得以全面支持各種收視終端,包括麒麟電視機頂盒+電視機、PC、互聯網/智能電視機(如Sony、Panasonic、LG、Samsung、GoogleTV、AppleTV、Vizio)、iPad、iPhone以及Android、BlackBerry、Window7平台的移動終端和手持游戲終端等可聯網設備,進而真正實現一個用戶一個賬戶,支持全球全終端的漫遊。
在播放技術和渠道上保持世界領先的同時,麒麟電視也在內容上不斷扎實進取,形成優勢地位。作為海外最大中文電視頻道運營商,麒麟電視提供100多個來自中、港、台三地以及美國本地的中文頻道以及40000多小時的中文點播節目庫,其內容包括對海內外重大新聞事件及時、客觀、深入的報道;豐富、極富魅力的華語電影;展示中華民族豐厚歷史積淀的中國地方戲曲;打造「全球華人的快樂家園」的綜藝娛樂節目精華;趣味、生動、知識性的少兒節目;經典雋永的紀錄片以及其他來自中國內地的省級頻道節目。語言涵蓋普通話、粵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是一個多元化的頻道播出平台。不論用戶來自華語地區的哪個地方,都能找到適合的電視節目。
除了海外的華人,憑借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麒麟電視還針對海外正在學習漢語,或者有興趣了解中國的以英語為母語人群,推出了教育類套裝——全景中國套裝。直接向更海量的各國主流觀眾群體提供體驗性的中國節目套裝,包括中文學習、中國政治經濟、人文歷史、科教地理等電視內容。如今,麒麟電視已可以通過各種終端直接面向其數以千萬計的潛在英語用戶家庭提供該節目套裝,這些節目的播出,將在幫助這些觀眾了解中國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作出重要貢獻。
除了麒麟電視,Neulion這一高端職業體育聯賽新媒體運營平台也是喜歡體育的王嘉廉的得意之作。
NeuLion獨家與國際性體育聯盟官網合作,為其播出所有場次的體育比賽提供基於全球互聯網的技術平台和服務支持,這包括北美最大的職業聯賽,NHL(北美職業冰球聯賽)、NFL(全美美式橄欖球聯賽)、NBA(美國職業籃球聯盟)、MLS(美國足球大聯盟)、UFC(美國終極格鬥賽)等,另外,Neulion還與NCAA合作,為200多所美國大學提供體育視頻運營網站。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CNTV與NeuLion公司進行了戰略合作,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觀眾通過互聯網電視平台直播、轉播高清體育賽事,可以說,NeuLion的影響力已經擴展到全世界。 王嘉廉先生酷愛體育,並且是北美唯一擁有職業體育隊的華人。他擁有的球隊和體育場館包括NHL(北美職業冰球聯盟)大聯盟旗下的紐約島人隊和AHL旗下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聲音虎冰球隊,紐約的紐約龍美式室內橄欖球隊,以及紐約長島最大體育場和體育館,納蘇郡體育場和體育館。
王嘉廉致力於推進冰球事業的國際合作。他於2004年在哈爾濱設立了美國紐約長島人冰球俱樂部駐中國代表處,2005年便派了三名高水平美籍教練員執教中國女子冰球隊,並取得了較好的比賽成績。同年,他還與中國冰球協會簽訂協議,開展「王嘉廉」中國冰球希望工程計劃,至今,已在北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四省市建立27所冰球希望學校;建立了17個冰場;捐贈了大量的冰球器材、設備,培養少年冰球隊員千餘人。王嘉廉每年還出資邀請兩支中國的少年冰球隊赴美參加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王嘉廉對中國冰球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他說:「再過5到10年,在國際最高水平的NHL中一定會有中國球員的身影,甚至會涌現出姚明式的冰球明星。」 「從不將自己的企業視為大企業,而是永遠當成一個小公司來經營。」
生活總以挑戰的方式深入每個人的骨髓,特別是在殘酷競爭的IT世界裡。在這里,生存的奧妙玄機莫測,通向答案的道路也不只一條。王嘉廉告訴記者,自己做企業的生存哲學非常簡單:「就是從不將自己的企業視為大企業,而是將自己永遠當成一個小公司經營。這是我一直保持的心態。因為一旦你將自己視為大企業,你就失去了工作的樂趣。」
將企業永遠當成小企業,是因為王嘉廉對官僚主義深惡痛絕。為了保持戰斗的心態,他創造「從零開始」的重組新觀念——每年4月財政年度開始時,調整公司的每一個部門,讓很多員工來接受新的工作挑戰,重新學習。王嘉廉最討厭等級觀念,他規定每個部門都有自主權,決策可以通過最高主管,不需要浪費時間在寫報告和開會上。
與CA公司的人接觸,記者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工作帶給他們的是快樂而非負擔。在王嘉廉的倡導下,CA公司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特立獨行,獨創了自己的行為規則。有人這樣描述王嘉廉的公司:「在電腦業的聚會中,CA人不與軟體業巨子們一起泡澡,或互比誰的跑車油漆亮。CA人不怎麼談及遠景或文化。這種做法在對外封閉的一般軟體俱樂部來說,是不夠『酷』的。實際上,能否列入這樣的俱樂部,對CA人來說並不重要。
如果你非要追問王嘉廉成功秘訣的話,他會神秘地告訴你:「與對待錯誤有關:我常常會告訴該公司的員工,當前大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許多時候他們會設想避免冒險,但我會告訴他們,犯錯誤真的沒有關系,但沒有權利去掩蓋過失。因此,相互指責,推卸責任的現象在我們這里是沒有的。」
「我們並不比其他公司的人更聰明,但不同的是,我們節省了許多相互指責的時間。從錯誤中學到教訓,不斷向上成長。」王嘉廉身邊的人,對他篤定的性格都深有感觸。他的助手藍西對他的精力更驚訝不已。「我從沒有見他露出過疲態。我們常常一起工作到深夜,但他從無倦容。我相信他也有累的時候,但他永遠保持備戰狀態。我們打籃球時也是一樣,他可能在技術上無法超越你,但他可能用意志與決心使你慘敗。談生意時,他的內心裡沒有『放棄』這個字眼。」
王嘉廉告訴記者,他每天早晨5點半就起床。他承認自己精力充沛。「當你喜歡所做的工作時,你就會充滿興致。我周圍的環境與人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但我不像別人想像中的那樣拚命工作。我認為自己是在『努力游戲』。我將工作當成游戲,純粹為了快樂才工作。」是那種不經意的快樂,是讓人偶爾會想起,偶爾會盼望的快樂。
王嘉廉經常敏感地體察別人的內心,也會適時地稱贊自己公司的女員工漂亮。「人們不希望每天為打卡上下班,而且工作那麼多小時。那會使人心不在焉,而且會產生厭惡感。所以,我要讓他們參與決策,問他們問題,讓他們在工作中得到樂趣。」
他以充滿人情味的方式關懷屬下,並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我不能做一名暴君,只顧發號施令,否則再好的人才也不會留下來。在我的公司,每個職位的人都會常常互換不同的職務,這等於給他們提供了機會,接受挑戰和成長。」公司所有員工都直呼王嘉廉的英文名Charles。一位王嘉廉的下屬告訴記者,Charles對員工一直非常率直坦誠。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他會輕輕地說:「好吧,告訴我你現在怎麼辦?下一次相同的問題不要再發生了。從這一次經驗中又學到了什麼教訓?」如果你做對了,他會興奮地告訴你:「小夥子,你做得好,你做得真好,我簡直不敢相信你做到了。我真的原本以為你做不到呢,但你卻做得這么好!」 「作為移民子弟,你必須在各方面學會妥協,爭取別人的信任。」
東西方文化在王嘉廉的頭腦里交錯著,變幻不定。
王嘉廉和許多亞裔一樣,身處一個陌生國度的文化里,走過相同的路。他選修數學、物理,畢業後找到設計師的工作。他認為亞裔在西方的不幸,就在於只強調自己在技術上的專長,不是工程師就是化學家,一談到行政管理、市場行銷、公司總裁,似乎就不適合了,沒有信心了。實際上呢?王嘉廉用自己的經歷證明這個區域亞裔是可以掌控的。
中國家庭的結構與父母的重要性,對王嘉廉的思考方式產生了很大影響,管理企業時也表現出深厚的東方風格。「我將CA的人當成一個大家庭的成員。你照顧你公司的人,就是為自己的家人盡力。在家庭中,小孩子做愚蠢的事,你會原諒他們,然後鼓勵他們前進。」
他內心有深深的東方人情結:「作為移民子弟,你曾親眼看到自己的父母辛辛苦苦在異邦奮斗,一切的一切都在重新開始。你到學校上學,你是惟一的中國人與外國人。走到社會上,你必須要在各方面學會妥協,爭取別人的信任。」
「所以,在CA公司,哪一種人會成功?他是飢餓的人,是在生活中吃過一些苦頭的人,是第一代移民。他們見過自己父母的掙扎,並在他們抵達這個國家時,只擁有三隻皮箱。」
已經57歲的王嘉廉,性格中又極富西方文化中的一派天真。記者在泰國采訪他時,他為了說明一個問題,教記者跟他做一種手動游戲。當他看見記者兩只手倒騰不開時,會為自己的勝利哈哈大笑,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我自小就有些瘋狂。我想我和一般人不同的是,我比別人能更快看清真相。別人看不見的問題,別人想不到的解決方式,我早一步想到,而且知道如何去簡化問題。」
2001年8月份,CA公司出現了爭奪董事長之位的風波。王嘉廉毫不掩飾對對手的不屑。獲勝後,他也承認「我真是太高興啦!頭一天晚上,我真是徹夜難眠呢。」這種情緒,內斂的東方人一般不會表露。能夠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西方世界中叱吒風雲,王嘉廉倘不具非常的個人魅力,很難成為現實。而這種魅力,也與他身為東方人不無關系。CA惠普戰略工商聯盟工商小組約翰·品寇姆說:「Charles確實是這樣的人。我每次有機會和他談話,總能從他身上得到啟發。他言必行,行必果。只要他同意的事,一定能執行到底。」
在家庭觀念上,王嘉廉也極「東方」。他不喜歡別人把他當成名人看待,而喜歡極為低調地生活。他享受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奢華生活的同時,在家裡則是最普通的兒子、丈夫、父親。在記者隨其赴泰國時,別人都去遊玩。他則像許多離家在外的男人一樣,滿街去為自己的孩子、太太采購。在他有特別重要的事情時,他會第一個打電話告訴他的母親。他也會像個最普通的上海男人一樣,經常做上一大桌子菜,心滿意足地看著家人將自己的「成果」一掃而光。
他腦子還有東方人強烈的回報意識。他對所有影響過自己的人和事,懷有深深的感情。他花數千萬美元,創辦全球性的慈善事業——幫助兔唇人的微笑列車工程,以及尋找失蹤兒童的工程。

Ⅳ 卡絲創始人kk個人檔案

寧可兆:

歌手,卡絲集團創始人。

社會職務:

作為創業者,寧可兆是卡絲集團CEO、CASSIEY品牌創始人、卡絲企業大學創辦人、廣西卡絲愛心扶助慈善基金會發起人、SK車隊聯合創始人、廣東葯科大學卡絲助學基金創立人。

作為歌手,寧可兆當選多個國際國內比賽評委,出版多首單曲專輯,並涉足影視出版領域,與多位影視音樂明星合作過,是秒拍網紅達人,首頁推薦十大自頻道之一,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粉絲已超過百萬。

獲得榮譽:

1.獲得美國總統奧巴馬頒發任期總統獎——青年社會貢獻獎;

2.接受前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潘基文會見;

3.出席英國國會議員海倫. 赫士發起「同在一起」行動亞洲中英文化交流慶十年論壇;

4.榮獲行動亞洲授予「克羅伊公主大使獎」。

Ⅳ 中國首富十大排名

1、馬雲

財富值:373億美元

世界排名:22

外號傑克馬,不僅創立了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還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業務支付寶,知名語錄我對錢不感興趣,成為了中國網民津津樂道的口頭禪。

2、馬化騰

財富值:361億美元

世界排名:24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出身與工程師,相比能說會道的馬雲,馬化騰一項非常低調。不僅如此,馬化騰旗下的騰訊還擁有著名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的股份。

3、李兆基

財富值:280億美元

世界排名:34

在香港僅次於李嘉誠的地產大鱷,因在家中排名老四,也被稱為「四叔」。出生於貧苦家庭的李兆基最慘的時候每個月只能吃到兩次肉。

4、李嘉誠

財富值:267億美元

世界排名:35

綽號超人的李嘉誠被稱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商人之一,曾經連續15年奪得華人首富第一的寶座。在中國首富排行榜2019當中,他被認為是中國的隱藏首富,而不是福布斯上的排名第4.

5、許家印

財富值:263億美元

世界排名:37

恆大集團董事長,恆大地產也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在全國280多個城市擁有項目超過800個。

6、孫飄揚

財富值:244億美元

世界排名:38

江蘇淮安金湖人,現任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以825億財產排名胡潤百富第20名,2019年3月以84億美元身價排名福布斯億萬富豪第174名,在最新的榜單中位居中國首富排行榜第38名。



7、楊惠妍

財富值:231億美元

世界排名:41

要說中國誰最有錢第一名的女性必須是楊惠妍,這位新聞很少的女性掌握著中國地產巨頭碧桂園57%的股份,也是中國首富排行榜2019中唯一一位進入前十的女性,也是亞洲最富有的女性。

8、何享健

財富值:225億美元

世界排名:43

美的集團創始人,1968年,他帶領23人在廣東辦車間,到現在美的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家電製造商之一,並且擁有200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德國機器人公司KuKa。

9、王健林

財富值:202億美元

世界排名:51

大連萬達集團主席,不僅是中國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商業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在全中國擁有200多個萬達廣場。

10、李文達

財富值:171億美元

世界排名:70

香港蚝油大王李錦記第三代傳人,現任李錦記集團主席,廣東新會人。目前在香港富豪榜中位居第三名。

Ⅵ 蕭永瑞的簡介

蕭永瑞 美加集團總裁、武漢外國語學校美加分校董事長

畢業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應用數學系,後到美國紐約佩斯大學,獲MBA學位。曾任美國華爾街美林證券、大通曼哈頓銀行等世界金融單位、銀行高級主管。
2005年,蕭永瑞與武漢外校合作辦學興辦武漢外校美加分校,學校設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現有學生2100多名。已經培養小學、初中畢業生約1000人。
在光谷湯遜湖畔,該校以美國商業周刊票選全美最佳住區加州爾灣為規劃藍本,興建美加橘郡國際社區,並與美加分校共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學區,嘗試中西合璧的教育模式。
2011年依據「兩型社會」發展要求,蕭永瑞在藏龍島規劃開發80萬平米的城市綜合體光谷「CBC」。其中有超5A級寫字樓群,六星級賓館、高級購物中心、藝術中心和住宅,以滿足台商、台籍人才及其家屬在光谷區域享有商務、工作、生活、休閑聚會的現代化聚集中心的需求。首棟斯米克美加中心,是武漢市第一棟超5A級寫字樓,即將於今年竣工,年底落成交付使用。

Ⅶ 奇瑞的公司叫什麼 誰是總裁 創始人是誰

奇瑞的公司全名稱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以及創始人是尹同躍。

奇瑞公司的中文釋義:

奇,有「特別地」的意思;瑞,有「吉祥 如意」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特別地吉祥如意。

英文釋義

CHERY 是英文單詞CHEERY(中文意 思為「歡呼地、興高采烈地」)減去一個「E」而來,表達了企業努力追求、永不滿足現狀的理念。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從事汽車生產的國有控股企業,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總部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尹同躍。

公司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等領域,奇瑞汽車9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成為中國自主品牌中的代表。 2016年8月,奇瑞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50位。

(7)世瑞集團董事長擴展閱讀

發展背景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起源於安徽省蕪湖市政府的汽車項目。蕪湖地方政政府想干汽車項目由來已久。在1992-1993年經濟過熱時期,蕪湖一家村辦工廠一年近億的利潤使得苦於經濟落後的地方政府領導人產生了干汽車的念頭。原來的計劃是和一汽合作,但沒有合作成功。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在1995年1月考察歐洲汽車工業期間,得知英國福特的一條發動機生產線要出售,安徽蕪湖領導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把項目干起來。

由於國家政策對轎車項目的限制,只能秘密進行,所以這個項目啟動時取內部代號為「951工程」(即國家九五期間安徽頭號工程),公開則稱為「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籌備處)」,對外始終保持低調。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2007年8月22日,奇瑞公司第100萬輛汽車下線,標志著奇瑞已經實現了通過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的第一階段目標,正朝著通過開放創新打造自主國際名牌的新目標邁進。

奇瑞汽車2006年銷售30.52萬輛,比2005年增長1.5%;2007年銷售38.1萬輛,比2006年增長24.8%。2007年,奇瑞汽車出口11.98萬輛,海外市場再次實現翻番,銷量增加了132%,轎車出口量連續五年居中國第一。

奇瑞公司現有乘用車公司、發動機公司、變速箱公司、汽車工程研究總院、規劃設計院、試驗技術中心等生產、研發單位,具備年產整車90萬輛、90萬台套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生產能力。

至2007年已投放市場的整車有QQ3、QQ6、A1、瑞麒2、旗雲、奇瑞3、A5、東方之子、東方之子Cross等13大系26款產品。截至2007年底,奇瑞公司擁有員工19321人,總資產達到237.15億元。

Ⅷ 世界五百強企業是那些 以及懂事長CEO是誰

通用電氣公司CEO傑克*韋爾奇,微軟總裁比爾*蓋茨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的總裁山姆*沃爾頓
花旗銀行CEO查爾斯*普林斯,
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比爾*福特
美國波音公司CEO詹姆斯*麥克納尼,
德國西門子公司總裁羅旭德
豐田汽車CEO渡邊捷昭,
法國家樂福零售公司盧克*范德維德,
松下公司總裁Fumio Ohtsubo
美國JP摩根 大通公司CEO威廉*哈里森
瑞士雀巢公司總裁皮特*布拉貝克;董事長鮑比達
美國惠普公司總裁帕特里夏*鄧恩;CEO羅伯特*韋曼
聯合利華公司總裁邁克爾*伯克
摩根斯坦利公司董事長兼CEO約翰*邁克
日本瑞穗控股銀行董事長橫尾敬介
墨西哥石油公司董事長赫蘇斯*雷耶斯
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

我看過的商界雜志上只能找到這幾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了,只能告訴你這么多了,商界風起雲涌,今兒辭職明兒接管,這些總在不斷變動,不固定的

Ⅸ 世茂集團創始人是誰

世茂,是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國際化企業集群。現已經發展成為以「世茂房地產」 及「世茂股份」兩家控股上市公司為核心的大型企業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世茂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界領袖企業之一。 二十多年前,世茂進軍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在發展歷程中,致力於不斷提升人居品質和居住品位,為城市的形象增添更多光彩。 同時,世茂始終以創新、前瞻的地產開發思維,以「成就城市夢想」為己任,實踐「城市經營者」的理想,投身於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大業。不僅如此,公司更是放眼全球,融匯歐亞文化,把「全球銷售理念」應用於房地產行業,將地產精品推向世界。在弘揚民族經典文化的同時,也為項目當地引進國際資金,促進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 正是這種一如既往的追求和責任,讓世茂崢嶸業界數十載,在生態住宅、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等多個領域取得矚目成就,並成為中國房地產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翹楚。 將每一寸土地的價值都發揮到極善盡美; 以點石成金的手筆,賦予土地以生命的靈感; 讓每一作品都成為中國走向國際的地標與名片! 世茂房地產 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世茂房地產」或本「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813)於2006月7月5 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集團業務重點為在中國大陸經濟發達或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發展大型及高素質的綜合房地產項目,包括住宅、酒店、零售及商用物業。集團在大陸正在開發的項目逾50個,分布於幾十個大、中城市。[1] 本著「締造生活品位」的理念,企業在中國大陸首創了房地產「濱江模式」,將景觀、親水、園林和建築等各種元素融合進了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不僅在人居環境、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之間架起了一條條人性的橋梁,也在描繪高雅的棲居藝術的同時創造了一個個地產精品。目前,世茂正在開發的六十多個項目,分布於中國近四十個大中城市。 據世茂[2]地產2011年公布業績顯示,公司未能完成2011年合約銷售目標,世茂地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調整與轉型的壓力。2011年初,世茂房地產制定了360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目標,然而截至年底僅完成307億元,公司凈負債率則由此前一年的67.9%驟升至81.7%。 有鑒於此,在制定2012年全年目標時,世茂地產顯然更為審慎。世茂房地產助理總裁兼營銷公司總經理蔡雪梅透露,2012年世茂地產的銷售目標為350億元,而在公司年度業績公告中,世茂房地產則明確表示,公司將把戰略重心向剛性自住需求為主流的二三線城市轉移,加速周轉。 根據戰略中心的轉移,世茂地產業績業績不俗。2012年第一季度,針對剛需型及改善性產品的市場需求,世茂房地產以快速、靈活的產品推盤和供貨策略調整,貼近年輕客群的個性化需求,蘇滬區的崑山世茂蝶湖灣、崑山世茂東壹號等項目在一季度均有出色的業績表現。而晉江世茂御龍灣則憑借差異化產品,從250平米到700平米的聯排、雙排別墅及精裝平層別墅等多款產品持續熱銷,創造了單季單盤簽約超10億元的佳績。 由此可見,世茂地產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策略,在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下依然創早輝煌成就。世茂房地產在2012年將在長三角一帶繼續發力,力爭持續、更好的市場表現。 世茂股份 世茂股份(600823 SH)是世茂集團布局生態住宅、商業地產及旅遊地產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始終以"締造精緻商業"為己任,致力於商業地產的專業化銷售和經營。歷經十餘年的探索和努力,公司現已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企業。 世茂股份作為世茂集團地產、酒店、商業「三駕馬車」之一,始終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為己任,致力於商業地產的專業化銷售和經營,打造高標準的商業綜合體。作為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企業之一,我們將客戶的需求、股東的收益、優秀人才的培育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作為永恆追求的目標,方得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乘風破浪,闊步前行。 從主營業務來看,世茂股份是一家融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百貨和影院等多個業務板塊於一體的商業地產上市公司。我們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並因地制宜地打造滿足不同城市市場需求的商業綜合體。如今,公司在全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環渤海灣區域的約20個大中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沈陽、青島、徐州、南京、常熟、常州、蘇州、崑山、蕪湖、嘉興、紹興、廈門、杭州、武漢、大連、無錫和濟南等)開發、經營或持有20餘個項目,且包含商業、辦公樓、大賣場、商場、SOHO、步行街、展銷中心、街鋪、百貨和影院等多種業態,並與近4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截止到2009年底,公司擁有規劃建築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位居國內上市商業地產公司中土地儲備量首位。 目前,商業地產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世茂股份依據龐大的土地儲備量、低廉的土地成本、良好的企業品牌和強勢的商業戰略合作夥伴,為公司未來業務規模開發和經營業績提升贏得了更多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3] 現任世茂股份公司總裁:許薇薇 許薇薇女士,畢業於澳大利亞悉尼麥格里大學商業系會計專業,具有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資格,現任本公司第六屆董事會副董事長、公司總裁、北京世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歷任世茂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董事、福州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委員。 編輯本段世茂動態 2012年上半年,世茂房地產銷售額達225.2億,已完成全年目標75%。上半年世茂集團快速擴張,斥資400億武漢投建國內最大主題公園「世茂嘉年華」,並於2015年開園;洲際酒店簽約進駐紹興世茂天際中心。
世茂創始人 許榮茂(太平紳士),世茂集團創始人,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澳洲南澳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許先生,以睿智、理性與沉穩,縱橫捭闔於宏大事業中的成功企業家。他在物業發展、物業投資及酒店經營業務方面擁有20多年經驗,主要負責本集團的整體策略規劃和業務管理。由他創辦的世茂集團,緊跟國家改革開放的戰略步伐,積極投身於中國的城市運營和城市化進程,大力促進人居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在生態住宅、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和產業集群等眾多領域都取得了驕人業績,業已成為中國房地產界領袖企業之一。 許榮茂先生真正讓人敬重的不僅是他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對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多年來,許先生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創建百家「世茂愛心醫院」援助偏遠地區改善當地醫療條件,設立香港「新家園協會」協助新來港人士解決文化差異、居住等適應問題,發起成立了抗擊艾滋病的民間力量「中華紅絲帶基金會」等,通過一系列影響力大、受益面廣的公益慈善義舉,他和世茂集團為成千上萬個家庭和個人帶去了夢想和希望。 1997年,許榮茂先生被授予「太平紳士」稱號,以此表彰其對社會的卓越貢獻。2011年7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為表彰對香港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士,授予許榮茂太平紳士香港至高榮譽——金紫荊星章。 主要社會職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中國僑商聯合會榮譽會長 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會長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副會長 中華紅絲帶基金執行理事長 上海市僑商會會長 上海市福建商會會長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榮譽會長 上海市海外交流協會榮譽會長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中國反獨促統大會名譽主席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香港友好協進會永遠名譽會長 福建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北京化工大學副董事長 編輯本段發展戰略 經過多年發展和探索,世茂構建了以生態住宅、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和產業集群為核心的「四駕馬車」發展戰略。 作為城市營運商,世茂通過實施穩固長三角,發展中西部、東北、環渤海灣、珠江和海西,積極布局東南、華南版圖的開發戰略,為更多的城市留下了新的名片,在描繪高雅棲居藝術的同時,締造一個又一個地產奇跡。 根據「核心區域發展」戰略,世茂將一如既往集中優勢資源投入到中國經濟發達或極具發展前景的經濟圈。世茂的進取之路從矢志打造城市地標,向著升華城市、區域經濟的共生發展模式銳意進取。 編輯本段世茂歷程 2000年 2000年,戰略性地將投資重點裝箱上海,並首創【濱江模式】,代表之作--上海世貿濱江花園,該項目獲得第八屆【國際花園小區人造類金獎】,並連續四年蟬聯上海市住宅銷售金額年底排行第一。 2001年 2001年12月,實施多元化產品戰略,從精品住宅擴展到高端商業地產,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投資建設浦西第一高樓--上海世貿國際廣場 2002年 2002年9月,首推大陸樓盤全球同步營銷戰略,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等地舉行大型房屋推介會。 2002年10月,開創兩岸地產交流先河,在台灣台北、高雄和台中舉行大陸樓盤大型推介會。 2004年 2004年,積極響應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號召,進入東北市場,先後在哈爾濱、綏芬河、牡丹江等地投資開發大型房地產項目。 2004年7月,成功競得南京下關寶善地塊項目,標志著集團宏偉的長三角戰略正是拉開序幕。伺候又大舉進軍崑山、常熟、紹興、蕪湖、嘉興、常州、杭州、蘇州、無錫等城市。 編輯本段世茂榮譽 2011年 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十強 2010年 中國房地產行業年度30強 2010年 再獲中國藍籌地產 2010年 胡潤企業社會責任獎 2009年 三獲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 2009年 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百強 2008年 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十強 2008年 中國外資房地產企業內地綜合實力TOP10首位 2007年 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大獎 2007年 中國外資房地產企業內地綜合實力TOP10首位 2007年 亞洲50佳企業 2006年 亞洲十大最具影響力品牌獎 2006年 再獲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 2005年 令人尊敬的上海房地產企業 2004年 中國超級品牌-榮譽獎、行業特別獎 2004年 中國城市運營商50強 2004年 精瑞住宅科學技術獎 2004年 中國藍籌地產 2004年 中國房地產品牌戰略創新十強 2003年 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 2002年 上海房地產十大知名房地產企業 2002年 上海房地產關注品牌 編輯本段世茂品牌價值 [4]2012胡潤民營品牌榜,世茂以4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二十六;[4] [5]2011胡潤品牌榜,世茂以5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七十三;[5] [6]2010胡潤品牌榜,世茂以6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五十;[6] [7]2009胡潤品牌榜,世茂以13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九十五;[7] [8]2008胡潤民營品牌榜,世茂以2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三十六;[8] [9]2007胡潤品牌榜,世茂以23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二十三;[9] [10]2006胡潤民營品牌榜,世茂以9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二十五……[10] 編輯本段世茂公司榮譽 [11]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研究報告》中國房地產企業500強榜單出爐,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排名第9…… 世茂願景 願景 成為中國房地產領域的領導者,打造國際一流的綜合地產品牌 編輯本段世茂價使命 使命 穩健經營——堅守清晰的戰略定位,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基礎,實現穩健高效的發展 回報股東——了解股東期望,為股東和合作夥伴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 關懷員工——全方位培養員工專業團隊,為他們創造平等陽光的成長環境,促進員工可持續發展,成就自我理想 社會責任—— 創造高品質的社會空間,以真誠的態度信守對社會的承諾,為提升城市區域價值、推動中國城市化建設、促進中國產業升級而不懈努力 編輯本段世茂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 誠信——誠信經營,循法尚德,踏實穩健,回饋社會。公司在對投資者的保護、對董事會的忠誠以及公開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充分講究誠信原則,實現利潤的同時,承擔對社會、員工、客戶和股東的責任,贏得市場的肯定。 協作——團隊協作,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高效運作。世茂集團強調團隊的力量,對內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步調一致;對外積極開展品牌合作,同舟共濟。 創新——積極探索,精益求精,勇立潮頭,敢為人先。創新是發展之源,世茂集團的崢嶸歷程充分證明,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生命力,集團始終不渝地堅持項目、服務和管理制度的創新,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卓越——長遠規劃,全國布局,追求卓越,永無止境。公司以目前的長三角及環渤海灣區域為核心,業務輻射全國,擴張土地儲備,積極開拓全國市場,同時進行多元業態開發,延伸產業鏈,實現城市地域價值最大化。 編輯本段相關新聞 世茂2012商業物業銷售85億 今年集團銷售目標550億元[12] 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發布2012年業績年報。期內營業額為286億元,較2011年上升10.1%,經營利潤下降9.1%至人民幣100億元,世茂稱乃由於集中清理庫存所致。商業地產方面實現合同簽約額人民幣85.3億元,合同簽約面積63.9萬平方米,較2011年同期增長了68.2%和86.3%。世茂表示,2013年合約銷售額目標為人民幣550億元,截至2013年3月25日累計入賬合約銷售額超過400億元,其中已包含鎖定今年會入賬目標的70%。

閱讀全文

與世瑞集團董事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