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需要一篇企業資產重組的案例分析,最好是知名企業,高分!
資產重組模式案例分析
xxxx年證券市場興起了重組浪潮,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要生存要發展,另一方面一些經營良好的公司特別是高科技民營企業急於進入資本市場,以求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有以資本運作獲利為目的的。通過轉讓股權獲取差價,資產轉讓獲得現金,二級市場炒作獲爆利。無論在於什麼目的,從企業的重組模式看,主要有四種,本文將結合案例進行分析,並對有效的殼資源進行分析。
一、股權協議轉讓
股權轉 讓是指一個企業通過有償或無償受讓另一個企業一定數量的股權,而達到控股目的的協議方式。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股權有償轉讓式
股權有償轉讓是指並購公司根據股權協議價格受讓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從而獲得目標公司控制權的並購行為,有時亦稱股權有償協議轉讓,股權有償轉讓一般是善意並購,即在並購前事先徵得目標公司的同意,雙方就有關並購價格、支付方式、雙方的法律地位、富餘職工的安排等內容協商一致並簽訂協議。股權轉讓的對象一般是指國家股和法人股。
按照並購的對象劃分,股權有償轉讓主要分為兩類,即上市公司作為目標公司的股權有償轉讓和上市公司作為並購公司的股權有償轉讓。
案例分析:中遠--眾城資產重組案
受讓雙方基本情況:a、中遠置業是中遠集團於1997年3月27日成立的大型 控股公司,注冊資金3.2億元。中遠集團是1993年組建的以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為核心的企業,在國家56家特大型國營集團公司中排名第五,中遠集團的集裝箱的置位總量居世界第四位。中遠置業這次行動是在中遠集團支持下完成的。b、眾城實業由於1994年以來我國房地產產業不景氣,經營業績連續大幅度滑坡,凈資產收益率從1994年的28.45%降至1995年7.99%再降至0.28%,資產沉澱達兩億多。前四名股東分別是陸家嘴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第二營業部、中房上海房地產開發總公司,持股比例相對平均,分別為22.97%、16.70%、16.70%和16.70%。
案例發展過程:A、中遠置業與上海建行第二營業部及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中遠置業一次性受讓眾城實業發起人國有法人股共4834.4265萬股,每股轉讓價格3元,總共耗資1.45億元。中遠置業持有眾城實業28.7%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B、中遠(上海)營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產開發總公司簽署協議,一次性受讓總共占眾城實業總股本39.67%的發起人法人股,每股受讓價格3.97元,總共耗資2.53億元。至此中遠置業共持有眾城實業68.37%的股權,成為其絕對控股方。
「買殼上市」有其優點,一是控股短時間內能達到重組的目的,二是可以不受上市額度的限制,而達到最終上市的目的。
中遠選擇眾城實業為目標公司有以下幾個主要優勢,一是眾城實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地處上海浦東發展區;二是可以享受上海浦東發展區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優惠;三是眾城實業資產結構單一,資產質量相對良好;四是公司資產和財務狀況很適合於購並整合工作的展開;五是眾城實業作為上海最早的「老八股「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可以借收購提高中遠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知名度,擴大企業的影響。
本案例的特點在於:1)、中遠為收購眾城實業專門組建一家收購主體公司--中遠(上海)置業發展有限公司;2)中遠從相對控股過度到絕對控股,從而控制企業間接上市;3)、中遠付出了近4億元資金取得眾城的控制權,收購直接以現金的方式進行。
(二)股權無償轉讓式
股權無償轉讓式指政府(上市公司的國家股的所有者)通過行政手段將上市公司的產權無償劃歸並購公司的產權重組行為。 股權無償劃轉通過改變股權的持股者來強化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提高資產運營的效率。股權無償劃轉的主要優點是將業績欠佳的上市公司劃轉給大型國有控股公司,以利於控股公司對上市公司的」扶持「,從而得到業績改善,同時也利於國有控股公司壯大實力,利於政府培養」大公司「;政府將國有股權轉讓給其它資產經營實體,有利於減少上市公司的直接干預,優化行業內部組合。
案例分析:蘭陵陳香--環宇資產重組案
1、收購背景:山東環宇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上市的歷史遺留問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經營業績下滑,1996年稅後利潤106萬元,1997年1--6月份,經營虧損419萬元,如果繼續經營商業業務,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狀況無法改變。因此山東環宇公司董事會提出公司經營的戰略轉移。
2、案例發展過程:山東蘭陵企業(集團)總公司受讓臨沂市國資局持有的山東環宇股份51.9%的股份,股份總數為4545萬股。環宇股份改名蘭陵陳香。
3、本案例的主要特點:1)、蘭陵 集團通過無償劃撥取得環宇控股權後,進行了整體的資產置換,可見,在資產重組活動中各種重組方式是混合運用的。2)、重組效果明顯,經過資產重組,蘭陵陳香擁有「蘭陵」、」喜臨門「、」 陳香「三大系列酒類品牌,盡管公司只享受郯城酒廠、平邑縣酒廠、蘭陵美酒公司1997年下半年收益,不享受人民商場、魯南大廈和國貿公司下半年收益,在上半年主營業務虧損477.7萬元,利潤總額虧損419.5萬元的情況下,1997年全年實現主營業務利潤707萬元,利潤總額3066萬元,每股收益0,303元。 3)、政府行為明顯,將殼資源劃給本地利稅大戶,體現了當地政府抓好放差的發展的思路。
二、股權市價收購
在二級市場上以市場價格收購上市公司流通股份。由於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中非流通股佔大多數,在二級市場上用市價進行收購只適用於小部分公司,主要為三無概念公司,即無國家股、無法人股、無職工股的公司。同時正因為直接面對二級面市場,所引起的震動也最大。
案例分析:(1)寶安收購延中
延中作為滬市老八股,以其三無概念、業績優良一直深受矚目。深寶安於1993年9月開始通過其下屬公司收購延中股票,經幾次舉牌,至1993年10月已經持有19.8%,從此入主延中。此為我國市場上第一起二級市場收購案例。
本案例的特點:首先是惡意收購,延中當時的管理者並不歡迎寶安,並採取了反收購行動,這也是首次上市公司開展反收購活動;其次寶安違法操作,在持有10%以上時才舉牌公告,受到了證監會的處罰;第三是寶安在收購後長期持有,直到1998年2月北大收購延中時才部分退出,但目前仍是第一大股東;最後寶安在控制延中後並未進行大規模的資本運用,延中並未有大的變化,經營業績甚至出現滑坡。
(2)北大收購延中
1998年2月4月,寶安五次宣布減持延中,延中股價不跌反漲。不久後,1998年5月11日,北大下屬公司宣布共計持有延中5%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並在5月25日的股東大會上控制了董事會。
本案例的特點:第一是善意收購,收購方北大與被收購方控股股東寶安達成內部協議,和平轉讓;第二是北大隻掌握了名義控制權,以第二大股東地位卻入主董事會,地位並不穩固;第三是影響很大,由於5年前的寶延事件,延中為世人矚目,一直不被人視為合適的收購對象,北大以巨大代價換取區區5%股權,而且並沒有繼續增持股份,很難理解。
三、資產置換
上市公司將虧損或微利的資產與其他公司資產進行置換,從而達到提高公司資產質量的目的的行為。資產置換的特點在於資產內容變動人,多為徹底變更資產內容;資產置換將會從根本上影響公司的盈利情況,見效快,一般能作到當年扭虧為盈;資產置換多有政府行為作指導,並多數選擇當地企業作為置換對象。
案例分析:聯合實業重組
1997年6月,聯合實業第一大股東上海紡織工業經營公司向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其所持有的29%的股份,第二大股東也轉讓其25%給上實公司的關聯單位香港一公司。上實公司由此掌握了聯合實業絕對控股權。上實公司控股後,股份公司除將配股資金投入上實公司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外,還將部分資產進行了置換,轉讓股份公司下屬三個公司股權給上實公司,從上實公司購買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公司25%股權,價格基本相等,均為4000餘萬元。
本案例的特點:A、聯合實業是一家效益較好的公司,連續三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以上,本次重組後,1998年5月就完成配股;
B、盡管沒有叫資產置換,但實質上是將股份公司的部分資產與大股東進行等價交換;C、置換的是部分資產,部分影響了公司效益,但卻是重要的部分,在1997年中期聯合實業凈資產收益率為4.88%,經營呈下降趨勢,經置換後1997年度收益率達到17%,不能忽視資產置換的作用。
四、合資經營
合資經營是指其他公司以與上市公司股東合資經營的方式共同成立公司,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
案例分析:創智控股五一文
1998年4月,五一文的大股東五一文資產管理協會以其在五一文總股本中的14.72%的股權出資,湖南創智軟體園有限公司以部分資產出資,成立湖南創智科技有限公司,協會佔49%,創智軟體園佔51%,創智科技公司由此成為五文第一大股東,創智軟體園間接控制了五一文。
本案例特點:A五一文為1997年上市公司,效益較好,享有配股權;B本次合資,創智軟體園實質上沒有動用任何資金。
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權是一種非常合理、有效、迅速的方法,表面看沒有代價,內部必然有交易或者政府行為。
五、殼資源的選擇分析
通過對以往成功案例的分析,我們認為具備殼資源的上市公司可以有以下一些類別:
1、業績較差,所屬行業發展前景不好的企業
根據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的一些借殼上市案例,其中大部分由於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出現困難或較差而促成的。在未來,借殼上市應該首先關注績連續幾年較差,所屬行業為夕陽行業的企業。
2、上市公司中股本較小的企業
出於殼企業及其主管部門日益認識到殼自身的價值,所以,借殼成本來越來越高,逐漸成為「買」殼。在未來的企業收購活動中,由於需要付出的較高的成本,即買殼者會越來越重視殼企業的股本規模,較小規模的殼企業會更受青睞。
3、上市時企業股本結構中流通股較大的企業
企業借殼上市操作中,如果借殼方企業經濟實力雄厚,可直接從二級市場上分次分散購買殼企業的流通股,直至達到控股目的。而從二級市場上操作。殼資源一般是流通股比重較大、股本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
4、每股凈資產不高的企業
對於非流通股協議轉讓的重組方式,一般的作法是以每股凈資產為依據,上下作一定浮動。太高的凈資產 會使收購成本提高,從而加大操作的難度。
5、股權分散的企業
股權分散使達到控股地位所需股權比例較小,可降低收購成本。
6、理想狀態下,被收購殼資源最好已有連續兩年的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上的良好業績。
㈡ 近幾年進行過資產並購重組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愈加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在這些並購重組活動中,以促進產業整合、行業升級為目的的國有資產重組、整體上市最為引人矚目,同時,眾ST公司為「保牌摘帽」而進行的借殼上市等一系列並購重組也為二級市場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102家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或現金支付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其餘公司則多採用資產置換,或出售資產同時進行吸收合並、定向增發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鋼鐵行業區域性的整合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攀鋼系的重組剛剛落下帷幕,唐鋼系(唐鋼股份吸收合並邯鄲鋼鐵和承德釩鈦)、山鋼系的重組已經開始。西飛國際、銀河動力等航天軍工行業的重組也沒有間斷。
2009年陡然增多的是電力行業的並購重組。長江電力、國投電力、華銀電力、桂冠電力和豫能控股等8家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定向增發等方式購入電力資產,除長江電力外,其餘7家公司購入資產總額達166.67億元。
此外,醫葯行業也有5家公司進行重組。上海醫葯以換股方式吸收合並上實醫葯和中西葯業,同時定向增發收購資產。汽車行業也有上海汽車、星馬汽車、華域汽車、長春一東和東安黑豹等5家公司進行並購重組。
臨近年底,ST公司又將為「保牌摘帽」進行沖刺。而每年也有不少ST公司通過重組實現「華麗的轉身」,如原*ST蘭寶重組後更名為順發恆業、*ST亞華更名為嘉凱城。其中,10月份以來就有包括*ST嘉瑞、ST建機、S*ST萬鴻和S*ST朝華在內的11家ST公司推出了具體的重組方案。S*ST萬鴻11月24日披露了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向佛山市順德佛奧集團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順德區富橋實業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所合計持有的佛山市奧園置業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16億元。
房地產公司一直熱衷於借殼上市,今年進行重組的ST公司中又有22家公司重組後將投身於房地產業。如通過重組購入北京新華聯置地有限公司的S*ST聖方,購入寧波銀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S*ST蘭光,購入北京天潤置地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ST嘉瑞。
㈢ 上市公司在重大資產重組前已經暫停上市,如何確認買入價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中外合作辦學等若干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2號)第四條規定
上市公司因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形成的限售股,以及股票復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
第五條第(三)項的規定確定買入價;
在重大資產重組前已經暫停上市的,以上市公司完成資產重組後股票恢復上市首日的開盤價為買入價。
㈣ 請問誰知道重大資產重組的案例
http://www.p5w.net/stock/lzft/gsyj/200901/P020090115529323223545.pdf
ST天橋:重大資產重組
來源: 中信建投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09年01月15日 14:41 作者: 張朝暉
公司評級: 推薦 評級變動: 維持(首次)評級 撰寫時間:
本次增發實施情況本次發行股份的價格為6.00元/股,超出公司2007年8月6日股票停牌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5.94元/股)的1.01%。
公司向信達投資、深圳建信、海南建信、正元投資和贛粵高速發行1,027,225,506股的股份,本次發行股份占發行後總股本的67.39%。
本次收購完成後,信達投資持有青鳥天橋股份83,451.8311萬股,占青鳥天橋股份總數的54.75%;海南建信持有青鳥天橋股份3,061.94萬股,占青鳥天橋股份總數的2.01%;深圳建信持有青鳥天橋股份2,747.255萬股,占青鳥天橋股份總數的1.80%;收購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青鳥天橋股份89,261.0261萬股,占青鳥天橋股份總數的58.56%。
定向增發改變公司基本面,08年業績大增定向增發後為公司新增在建與已建(未結轉銷售收入)房地產項目63個,08年將有0.18元的每股收益。公司擁有房地產土地儲備(含在建和擬建項目)面積308.11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518.91萬平方米,能夠充分保證公司未來幾年項目開發的需要。
豐富的土地儲備資源,也為順利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目標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盈利預測及評級由於市場目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加之目前公開資料不足,所以我們暫不做2010年盈利預測,我們預測2008年,2009年的盈利分別為0.18元,0.282元,按照25倍的市盈率,其價值中樞應為4.62元,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房地產品牌與業內領先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公司房地產開發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以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預收帳款為主。
(具體內容請見上面的鏈接,非常詳細,是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做的上市公司動態報告,表格、數據、分析俱全!)
㈤ 上市公司第一次重組失敗, 第二次重組成功的案例
可以參考大智慧重組案例。
附註:
大智慧今年1月初披露重組草案,擬以6.05元/股的價格向湘財證券股東發行13.5億股,收購湘財證券96.5%股份;大智慧全資子公司財匯科技擬支付現金2.98億元購買新湖控股持有的湘財證券3.5%股份。在此次交易中,湘財證券100%股份共作價85億元。
此外,大智慧擬以不低於5.45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95億股募集不超過27億元配套資金,用於向湘財證券增加資本金、補充湘財證券的營運資金。
4月17日,大智慧接到中國證監會通知,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但尚未收到證監會的相關核准文件。
就在並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際,大智慧卻在5月1日公告稱,於2015年4月30日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違反證券法律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突遭被調查的「風險」,令剛買入大智慧的二級市場投資者付出不小代價。公告發布後,大智慧股價在5月4日、5日出現無量跌停,在5月的第一周,跌去了約兩成市值。
㈥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會計師需出具哪些報告
本次重組的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法律意見書以及重組涉及的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估值報告至遲應當與召開股東大會的通知同時公告。上市公司自願披露盈利預測報告的,該報告應當經具有相關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核,與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同時公告。
上市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財務會計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須經注冊會計師專項核查確認,該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所涉及事項的重大影響已經消除或者將通過本次交易予以消除;
㈦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復牌後一般表現如何
你好,重大資產重組,對上市公司股價有什麼影響,這種影響能否挽回?首先看重組方的經營狀況,不會導致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條件。
重組是指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將顯著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
資產重組一般對股價的影響是正面的,如果被收購方是優質資產,那未來對對收購方來說自然會帶來利潤,因此市場對其預期是看好,股價自然會上漲。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㈧ 2013年借殼上市的股票
山東路橋借殼*ST丹化完美收官,這是退市新政下我國首隻完成資產重組恢復上市的股票。協鑫集團將集團的部分重要電力資產借殼森泰集團上市,被新洋豐借殼的中國服裝,中科英華將被稀土企業借殼,被稀土礦借殼的中江地產,創維機頂盒業務擬借殼華潤錦華,吉安集團將借殼山鷹紙業上市。
借殼上市:
直白地說,借殼上市就是將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而借殼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
㈨ 求債務重組案例!大案例!越具體越好!最好2011~2012的!
上市公司利用債務重組創造收益案例
發布日期:2012-04-09 作者:徐濤律師
ST東盛(600771) 00
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通過關聯交易的方式產生利潤,「這種手法通俗地說,就是以天價收購以地價入賬。」資深財務專家表示。
00最典型的例子就是ST東盛。來自國金證券(600109)的研究報告顯示,ST東盛大股東以8.3億元價格以資抵債,而其賬面價值僅1.3億元,這其中,差額7億元計入了資本公積,因此,只要這筆資產賣出1.3億元以上的價格,從報表中看來,就產生了利潤,同時資本公積項減少,但實際上,只有賣出8.3億元以上,才能產生利潤。
00ST東盛原名東盛科技,在公司2007年年報中,參與審計的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為該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經其審計確認,公司2007年度股東權益為負值,股票簡稱更名為「ST東盛」。
公司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1857萬元,凈利潤卻僅有531.25萬元,每股收益0.02元,每股凈資產-4.54元;昨收盤價2.71元(5%跌停)。 00
ST中福(000592)
00ST中福前身為*ST昌源,於2006年4月28日暫停上市,停市時股價0.68元。公司股票於今年4月14日恢復上市,復牌首日最高見8.99元,收盤8.60元,創下暴漲11.6倍的驚人紀錄。
002008年3月,ST中福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以資抵債,向山田林業開發(福建)有限公司定向增發2.58億股,以購買山田林業相關資產。年報顯示,公司2007年度營業收入18.93萬元,為房地產租賃業務收入和物業管理收入,凈利潤卻達3.78億元,每股收益1.29元,凈利潤的主要來源就是債務重組。「這樣的交易公允性存在一定問題,操縱利潤變得直接和容易。」業內人士分析說。
00浪莎股份(600137)
00浪莎股份曾被喻為「牛市第一股」。公司原名*ST長控,經重組後更名浪莎股份。
00公司股票曾因重組而於2006年12月20日開始停牌,停牌時的收盤價為7.80元。4個月後復牌,復牌當天股價最高沖擊85元天價,收盤68.16元,收盤價漲幅達773%。2007年5月30日起更名*ST浪莎,此後經漲漲跌跌,昨日收盤8.83元。
00重組後該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8694.04萬元;每股收益4.73元,同比增長6756.34%。而當期公司的營業收入僅為455.36萬元。
00很明顯,公司盈利大增,主要是因為所豁免的公司債務28536.83萬元,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按照新會計准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公司當期損益。但該部分利潤不會給公司帶來實際的現金收入。
00雖然重組後公司資產負債率恢復到正常水平,又有新東家股改承諾(2008年和2009年若每年實現的凈利潤增長率低於25%,則差額部分將由新東家補足),但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還要經受考驗,公司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