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很想知道有關限售股解禁的相關規定
大非指持股比例大於5%但不控股的原非流通股。小非指持股比例小於5%的原非流通股。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許上市流通。
為使非流通股股份取得上市流通權後,不出現控股股東大量拋售的情況,試點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獲得流通權的股份,應當做出分步上市流通承諾並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權後的實際流通限制,做出了三項規定:
一、試點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應當承諾,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至少在十二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試點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應當承諾,在前項承諾期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超過百分之十。
三、試點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的股份數量,達到該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一的,應當自該事實發生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做出公告,公告期間無需停止出售股份。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如下:
第二十七條 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十二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第二十八條 原非流通股股東出售所持股份數額較大的,可以採用向特定投資者配售的方式
創業板,即國際上通稱的「第二板市場」(Second Board),與主板市場(Main Board)相對應。
創業板作用:主要是為了扶持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旨在支持那些一時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也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但也可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風險
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獲得高回報的可能也會大得多。從監管來看,各國或各地區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兩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活躍。
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與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區別:一、規模不同。創業板市場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市場,與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相比,規模普遍偏小;二、控股主體不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控股主體一般是民營企業或個人,而主板上市公司的控股大股東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三、對上市之前的盈利記錄要求不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相對較低;四、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不同。創業板市場中大部分公司的所有人就是企業的經營者,而主板市場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所有人和經營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inmarket/20070911/04513965143.shtml
❷ 股東持股多久可解禁
你說的解禁應該是限售股。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二)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解禁
了解了什麼是限售股之後,我們來看看解禁,解禁就是允許上市
大小非是指大額小額限售非流通股,解禁就是允許上市。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許上市。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指的是小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內。
大非指的是大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
❸ 月份解禁的股票,增發成本是多少
滬深兩市每個月份都有很多可以解禁的股票,增發成本也是多中多樣的。
相對於縱橫疆場的老股民,都認識「股票解禁」這一股市術語。但是對於不久前才入市的投資者而言,就非常陌生了。所以學姐這就給大家科普「股票解禁」,相信沒聽過的投資者朋友,耐心看了之後就會知道!開始之前送上一份機構精選的牛股清單:【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解禁是什麼意思?
「股票解禁」從字面上來說,意思是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持有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內本來是不能出手的,不過只要過了一定的期限後是可以賣出的,這個就叫「股票解禁」。解禁股票有「大小非」和「限售股」兩種 。大小非是由於股改而產生的,這就是兩者的不同之處,而公司增發的股份是限售股。
(一)股票解禁要多久?
通常上市1到2年之後,到了這個時候,許多股票將面臨解禁期。新股限售解禁分為以下這幾次:
1、上市三個月後:新股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上市一年後: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解禁
3、上市三年後:是股票大股東解禁
(二)怎麼看解禁日
股票解禁日是在公司官網公告可以查到,但是大多數投資者一定不止跟蹤一家公司,進入每個官網後下載公告十分繁瑣,因此更加建議你查看這個股市播報,可以添加自選股票,這樣就可以幫你篩選出比較有用的信息,解禁日可以了解之外,還能詳細了解解禁批次、時間線:【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三)解禁當日可以馬上買賣嗎?
解禁後並不表示解禁部分的股票當日可以在市面上流通,還要一段時間來考察,因個股來決定具體時間。
二、股票解禁前後的股價變化
盡管解禁跟股價表現並沒有線性相關關系,不過想要了解股票解禁前後股價下跌的原因,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股東獲利了結:通常來說,限售解禁代表的意思就是更多的流通股進入市場,如果限售股東能得到豐厚的利潤,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獲得利潤的動力,慢慢的二級市場的拋盤也會變多,·公司的股價構成利空也是順水推舟了。
2、散戶提前出逃:與此同時,出於對股東拋售股票的擔憂,這樣就會造成中小投資者在解禁到來前提前出逃地隱患,導致股價提前下跌。
3、解禁股佔比大:此外,解禁市值越大、解禁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越大,股價的利空也會跟著變大,
三、股票解禁是好還是壞?可以買嗎?
股票解禁換句話說就是增加了二級市場中股票交易的供給量,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比如說,解禁股的小股東較多,在解禁之後,或許會拋出他們手中的股票,乃至股價跌落;反之,如果持有解禁股的大多為機構或者國有股東,他們為了不降低持股比例,不會輕易的拋出手中股票,有防止股價波動的作用。綜上所述,股票解禁於股價歸根結底是利好還是利空,我們不可以隨意判斷,因為多方面的因素都會更改它的走勢方向,我們一定要結合眾多的技術指標來進行深入分析。如果真的無法判斷,這個診斷股票平台可以直接進入,輸入股票代碼,可以幫你判斷該股的情況如何:【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❹ 大股東馬上解禁了,這股票還能買嗎
股票能不能買跟大股東解禁沒有關系。還得看市場情況和公司前景。
解禁日到了大股東是否真的減持也不一定。
大股東對自己公司運營前景沒有信心,對市場看空是會減持的。反之會持股不動甚至增持。
❺ 大股東解禁對股價的影響
解禁股分為大非解禁股和小非解禁股,解禁只是一個時間窗口,解禁當日開始,解禁了的股票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投資者是否買入或者拋出,取決於自己。
股票解禁對股價是利好還是利空,取決於解禁數量,解禁後的大盤走勢以及投資者。如果解禁後,如果大盤下跌,投資者跟隨大盤的走勢,拋出手中的股票,這是利空消息,導致股價的下跌;如果解禁之後,碰上大盤大漲的行情,股票持有者繼續持有,外面投資者買入,這是利好消息,促使股票的上漲;解禁股的股東小股東較多,在解禁之後,他們可能會拋出手中股票,刺激股價下跌;股東大機構較多,在解禁之後,股價平穩或者上漲的機會較大,總而言之,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受大盤的點位、股票的走勢、持有者這三大因素影響。
股票限售解禁是利好還利空?
股票限售解禁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
股票限售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需要結合綜合因素,進行具體分析。
1、股東的類型。其大股東屬於大機構或者國有股東,他們會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進行輕以的拋出手中股票,進行套現,對股價具有一定的穩定作用,反之,小股東較多,紛紛拋出手中股票,套現壓力增加,對股價有一定的打擊作用。
2、業績狀況。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股票解禁之後,套現需求不大;業績不佳的公司,在股票解禁後,投資者恐慌,紛紛拋出手中股票,套現需求較大,股價下跌趨勢可能性較大。
3、有無套現價格、增持計劃。上市公司答應較高的套現價格,大股東增持計劃,解禁之後,套現性較低,對股價有一定的好處,反之,對股價不利。
❻ 大股東是公司法人的股票解禁後會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大股東是公司法人股票解禁之後,對股票沒有什麼任何的影響,只不過價格變低了。
❼ 在哪裡可以查詢解禁股什麼時候解禁,解禁多少
在股票交易軟體的F10中,可以查看任何股票的解禁股,包括你所想了解的具體內容。
★特別提醒: |
【業績預告】預計2011年1月-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 |
長幅度為:338.00%~357.00%(信息來源:2011-04-16一季報) |
★限售股上市(2012-01-04):9975.06萬股 (註:限售股即解禁股的一種) |
❽ 限售解禁股即將解禁,請問莊家有可能拉升這樣的股嗎
解禁限售股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可能存在的風險,我們推薦參考以下四項指標:
其一、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如是否上繳社保基金,還是部分上繳等。在相關法規出台前,這些公司的股票還不會形成較大的套現壓力。
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其二、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
其三、有無承諾套現價格、增持計劃。上市公司承諾了較高的套現價格,或大股東有承諾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套現的可能性也很低。全體限售股股東的減持承諾僅滿足法規的要求,沒有承諾更長時間的鎖定期,則存在有強烈套現意願的嫌疑。
其四、限售股股東數量。在法規規定的自股改之日起十二個月的鎖定期之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較多無話語權的小非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套現壓力。
❾ 請問股票解禁的相關規定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過了限售承諾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的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法規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影響
解禁股是大小非,股價,所以它會通過下調價格達到這種平衡,另則是因為大小非的成本極低,以股票價格來講有極大的獲利空間,也使它有較強的拋售意願,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決於供求關系,一旦大小非拋售,其它的投資者不願意接盤,就會出海通證券那種連續跌停的走勢. 除了國家股沒有太大的拋售壓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後多數採取的措施,實事就是這樣的,特別是限售股解禁後使現有的流盤股本增加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