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tcl集團轉型戰略

tcl集團轉型戰略

發布時間:2021-12-25 10:25:10

Ⅰ 「TCL」這家企業的發展前景怎樣

「TCL」這家企業的發展前景很不理想。

2018年1月16日上午,國內媒體披露,金立集團董事長、總裁劉立榮所持有的41.4%公司股份被法院凍結,原因很可能是金立拖欠款項被供應商告了。金立方面承認,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同日晚間,TCL集團(3.890,0.00,0.00%)(000100.SZ)發布公告,宣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增62%~75%。

但TCL集團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華星光電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和「TCL多媒體業務持續增長」。

至於TCL通訊,2017年出貨量為4387.6萬台,同比下降36.2%,「全年出現較大虧損」。

TCL通訊的業績讓TCL集團董事長、總裁及TCL通訊首席執行官李東生喊出的口號黯然失色。在CES 2018上,李東生表示,「TCL不會放棄通訊業務,也絕對有信心做好(通訊業務)」。

TCL通訊走出逆轉行情的底氣來自於哪裡?《中國經營報》記者1月18日通過投資者互動平台向TCL集團提問,得到的回復是:TCL通訊正在推進組織架構優化、提效降本、提升運營效率、開發新的產品技術等措施改善經營狀況,預期這些措施將在2018年推動業績改善。

TCL通訊內部人士1月19日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今年初我們在阿爾卡特產品線上會有比較大的梳理動作,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也會重磅發布一系列阿爾卡特新品。另外,黑莓KEYone今年也會乘勝追擊。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戰略重組之後,不能說TCL通訊完全沒有機會,但必須拿出可行的復興方案,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單憑李東生一句『絕對有信心』是救不了TCL通訊的。「

根據TCL集團財報數據,2015年是TCL通訊最為輝煌的一年,這一年TCL通訊出貨量達到8355萬台的歷史峰值,凈利潤也達到8.5億元。

此後TCL通訊一直處於快速下滑的通道。2016年,TCL通訊出貨量已經下降到6876.6萬台、同比下降17.7%;在財務上也已經逆轉為虧損4.74億元,成為TCL集團整體凈利潤水平同比下降33.82%的主要拖累因素。

在2016年業績報告中,TCL集團不無遺憾地指出,該公司在1000億元銷售額上下已經徘徊三年,毛利空間不斷收窄,營業利潤持續下降,「我們意識到只有推進變革,改變經營觀念,優化組織流程,創新商業模式,清除發展障礙,才能把握戰略主動,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

對於TCL通訊,TCL集團在2016年業績報告中也開出了具體「葯方」:2017年,TCL通訊將繼續進行戰略轉型,提升品牌形象,並在中高端產品繼續發力;同時將依託硬體優勢,積極把握海外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機會。

但事實證明,這個「葯方」不靈。2017年,TCL通訊出貨量下降至4387.6萬台、同比暴跌36.2%,在財務上也預警為「全年出現較大虧損」。

Ⅱ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企業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民營企業,不是國有企業。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1年,是全球化的智能產品製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集團現有7萬 [1] 名員工,26個研發中心,10餘家聯合實驗室,22個製造加工基地 ,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前身為中國首批13家合資企業之一——TTK家庭電器(惠州)有限公司,從事錄音磁帶的生產製造,後來拓展到電話、電視、手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家電、液晶面板等領域。

2018年10月,TCL登上福布斯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

(2)tcl集團轉型戰略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板塊:

1、產品業務

TCL多媒體電子(1070.HK)、TCL通訊科技、華星光電、家電產業集團、通力電子(1249.HK)5家產業集團,以及商用系統業務群和部品及材料業務群(含TCL顯示科技(0334.HK))。

2、服務業務

互聯網應用及服務事業本部、銷售及物流服務業務群(含翰林匯(835281))、以及金融控股集團。

3、創投及投資業務群

公司全面啟動了「智能+互聯網」轉型及建立「產品+服務」的商業模式的「雙+」轉型戰略,圍繞集團三條主要產品線,打造四大服務平台,構築內容提供商、服務營運商、應用開發者的生態圈,為用戶提供信息通訊、家庭娛樂、健康生活、智能家居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Ⅲ TCL雙子戰略是什麼

TCL集團8月4日對外公布了公司"雙+戰略"的階段性進展.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目前基於"雙+戰略"的各項業務正在推進之中

Ⅳ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1981年,是一家從事家電、信息、通訊、電工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集技、工、貿為一體的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TCL集團現已形成了以王牌彩電為代表的家電、通訊、信息、電工四大產品系列,並開始實施以王牌彩電為龍頭的音視頻產品和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通信終端產品的發展來拉動企業增長的戰略。二十年來,TCL發展的步伐迅速而穩健,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連續十二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是全國增長最快的工業製造企業之一。目前TCL涉及的家電、通訊、信息、電工幾大主導產品都居國內同行前列。2001年,TCL集團銷售總額211億元,利潤7.15億元,稅金10.8億元,出口創匯7.16億美元,在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列第6名,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大型企業之一。2001年TCL品牌價值144億元,在全國知名品牌中排第5名。

在20年的發展中,TCL集團以超前的觀念和行動,主動去認識和培育市場,創造了「有計劃地市場推廣」、「服務營銷」等市場拓展新理念,系統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機制。TCL集團以市場為先導,十年來致力於市場營銷網路的建設,目前已建立起遍布全國各地的由IT網路支撐的300多家營銷網點和一支近萬人的營銷隊伍,在世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銷售公司或商務代表處,在越南和印度設立彩電製造基地,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為TCL的國際化打下基礎。TCL以科技為依託,不斷加大科研投入,1998年成立了企業技術中心,2000年1月被評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TCL集團還成功地把產品經營和資產經營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統籌經營, 發揮品牌和網路的兩大優勢, 繼把TCL品牌從電話機擴展到以「TCL王牌」彩電為代表的音視頻產品、電工產品之後,1996年一舉兼並了香港陸氏公司彩電項目,開創了國企兼並港資企業之先河,1997年又與河南美樂彩電實現強強聯合,1999年,又以資產無償劃撥方式,受讓內蒙古彩虹電視機廠,2001年2月又兼並無錫永固電機廠,成立TCL無錫數碼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又兼並中山索華空調廠,使TCL的產品規模和整體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增強了TCL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1998年TCL集團開始全面進入信息產業,生產銷售TCL品牌的信息產品,並拓展互聯網接入設備業務,建立互聯網服務能力,提升分銷網路功能,為電子商務時代做准備。1999年,TCL又進軍白家電和空調領域,並取得不俗業績。

Ⅳ TCL多元化戰略失敗的原因

TCL多元化戰略失敗的原因是因為:TCL跨國並購的失敗,一個好端端的企業, 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陷入了巨大困境之中。由並購得到的回報大大低於資本成本。
TCL集團也曾經利用規模優勢的經營戰略,渠道優勢的市場推廣戰略和並購優勢的國際化戰略。可惜,一系列的戰略並沒有給這些企業帶來很好的收益,反而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原有企業受到了損失。而且,TCL集團本身具有多元化戰略失誤,國際化戰略失誤,企業資源配置的失衡,管理層人才的匱乏,企業文化缺失及制度不健全等問題。

Ⅵ TCL集團為何要轉讓TCL通訊49%的股份

據報道,10月9日晚間,TCL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TCL實業控股擬向紫光集團等三傢具備移動通訊產業鏈背景或業務資源的戰略投資者轉讓其所持有的TCL 通訊科技合計626702217 股股份,代表TCL 通訊科技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9%。

分析人士表示,TCL此舉印章了其負責人日前的公開講話,今年已經把公司的管理力量重心放在通訊。最近我自己在通訊業務方面都花很多的時間,和團隊在找移動通訊方面的突破口,爭取盡可能短的時間解決我們目前的問題,第四季度有希望看到通訊業務有比較明顯的改善業績。

希望TCL的改革和創新可以重塑昔日的輝煌!

Ⅶ TCL在實施國際化戰略中主要採用了那些進入方式

2007年TCL全球營業收入390.63億元人民幣,5萬多名員工遍布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銷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電及TCL、Alcatel品牌手機。2007年TCL在全球各地銷售超過1501萬台彩電,1190萬部手機。海外營業收入超過中國本土市場營業收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
* 經營策略:研製最好產品、提供最好服務、創建最好品牌

Ⅷ TCL集團的發展史

26年來,TCL從一個生產錄音磁帶的惠州小企業成長為品牌價值高達362億元的大型消費電子企業集團。創新是TCL保持高速成長的秘訣。「彩電是一個開放競爭的行業。要想讓企業更具競爭力,就要在創新方面不斷尋求突破。」李東生提出的「變革創新,知行合一」的企業主題,已經成為TCL發展的原動力。

多年來,TCL對於創新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2005年是TCL國際化邁出最大步伐的一年,同時也是TCL成長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當年,TCL投入巨資與法國湯姆遜公司聯合搭建起國際化的彩電製造、銷售和研發平台,初期盈利能力不容樂觀,加上集團移動業務的下滑,使得整體經營業績受到較大影響。

據TCL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顯示,集團利潤在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但即使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TCL的研發投入依然保持在一個高水平。2005年TCL對產品設計研發的投入占其營業總收入的4%,達到21億元。2006年,在吸收合資公司彩電技術的基礎上,TCL的研發投入依然達到19億元。

不懈的創新投入,結出了累累碩果。去年,TCL創新的屏幕菜單式調節方式更是取得了美國電視核心技術領域中的最高榮譽艾美獎。TCL自主設計的液晶電視背光控制晶元採用「自然光」技術,能夠自動對屏幕亮度進行調節,不僅使顯示屏能耗降低54%,更提高了動、靜態對比度和畫質。

近年來,在彩電核心技術領域,TCL共取得了液晶電視「自然光」技術、等離子顯示驅動與控制技術、I2C快速生產線設計技術、微縫電視屏幕牆技術、麗彩晶元設計技術等10多項創新。從2001年開始,TCL的專利申請數量就以每年約50%的速度在增長,截至2006年專利申請累計超過1000多項。通過自主創新,TCL在彩電、手機和電腦等核心產業都增強了技術競爭力。新產品收入佔到集團總收入的60%以上,平均每3天就有2件新品面世。

TCL特色的技術創新系統,是TCL保持持續成長的關鍵。TCL將他們的創新秘訣歸結為「一個模式」和「三大要點」,即逆向創新模式:從引進吸收到自主創新,從局部創新到全面創新,從外圍技術到核心技術。

TCL建立了完備的技術創新保障體系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了研發項目、知識產權、技術標准、技術類組織、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統一協調管理。集團先後投資3億元成立了工業研究院。目前,集團直接參與研究和試驗發展人員達1500多名,中高級技術人才占總人數40%以上。國際先進水平的開發軟體、儀器、設備5000多台套。回顧TCL集團的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TCL對於技術的渴求。

在不斷加大對自身研發投入的同時,TCL也積極通過合資、並購增強自身技術實力。TCL大膽走向國際,重組湯姆遜公司的彩電業務,使得企業創新在數字技術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TCL與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6個聯合實驗室,有力地保障了高起點的技術研發。

集團內部研發資源的積累和全球設計、研發資源的整合為TCL產品技術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05年,TCL集團整體海外銷售首次超過國內銷售,譜寫了集團發展的新篇章。

2007年,TCL的盈利獲得強勁增長,實現全年扭虧已然勝券在握。第三季度,TCL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98

Ⅸ TCL是國企或者國有控股企業么

據2009-10-28公布的資料,TCL十大流通股東情況為:

股東名稱 | 持股數(萬股) |占流通股比 (%) |股東性質
惠州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32856.68| 12.70 A股| 公司 philips electronics china b.| 16285.57| 6.30 A股| 公司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工作 | 4694.27| 1.82 A股| 公司 委員會株式會社東芝公司 | 2686.67| 1.04 A股|
李東生 | 2439.06| 0.94 A股| 個人 中國銀行-嘉實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 1620.58| 0.63 A股| 基金
中國工商銀行-融通深證1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 1560.66| 0.60 A股| 基金
中國銀行-易方達深證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 1373.52| 0.53 A股| 基金
趙熙逸 | 1171.02| 0.45 A股| 個人 |
楊利 | 759.83| 0.29 A股| 個人 |

Ⅹ 打造大國品牌 TCL是如何錘煉的

11月底,TCL創意投影廣告在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義大利羅馬及英國倫敦等多個國家著名地標亮相,依託先進的技術締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使TCL這一品牌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眼光。早在今年7月份,CCTV-1播放的《大國品牌養成記》,TCL就以獨家冠名者的身份展示了TCL自改革開放後,作為國際化的品牌在產品創新、技術研發以及品牌國際化上面取得的諸多成績。TCL的大國品牌崛起之路是如何錘煉的呢?這與它堅持國際化戰略、堅持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分不開。

TCL全球創意投影廣告刷亮海外多國

國際化品牌形象樹立

今年11月,來自DC的超級英雄電影《正義聯盟》在全球65個國家上映,2.8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一度成為全球熱議話題。與之同樣吸睛的是作為聯合推廣合作夥伴的TCL,再次讓世界了解到中國家電品牌已經屹立於世界品牌之林。隨著全球家電市場加速高端化、品質化、智能化,TCL藉此契機在智能化與互聯網方向進步的同時,也在調動全球產業與資源,與全球消費者進行互動。在全球化營銷拓展中,TCL是好萊塢大劇院史上第一個冠名的中國企業,並且與美國知名電視節目Ellen Show的牽手,持續與《復仇者聯盟》、《碟中諜5》、《速度與激情7》等系列好萊塢大片合作,不斷在國際化舞台上展示其大國品牌形象,加深其國際化、年輕化的品牌形象塑造。

除了線上合作,11月底一場線下海外創意投影廣告贏得了海外消費者及媒體的認可。TCL將創意廣告以投影的方式在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義大利羅馬、英國倫敦等多個國家著名地標投放,具有各國風情的街景與TCL品牌形象結合,充分尊重當地文化,將品牌植入當地主流意識文化中。

TCL自1999年起開始嘗試國際化道路,是中國最早嘗試國際化道路的企業之一。然而就像TCL董事長兼CEO李東生曾說的「走出去可能風光無限,也可能頭破血流」。TCL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精工細造,塑造屬於TCL的產品力及創新力,通過近20年努力在全球主要國家建立產品銷售網路,配合品牌全球化營銷手段撬動了品牌國際化的一片新天地。

TCL全球創意投影廣告與美國紐約帝國大廈

堅持技術創新,穩固實體經濟根基

科技進步是國之利器,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離不開眾多重創新與研發企業的支持。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曾表示:「作為經濟發展的『細胞』,企業群體的發展對以創新力量進入世界強國起著重要作用。」目前TCL在世界范圍內擁有23個研發中心,研發人員 7000 多名,4個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資質認證實驗室。TCL每年研發投入約為銷售收入的4%,2016年研發投入42.7億元。TCL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之重可見一斑。

TCL美國工業研究院

TCL作為傳統電視企業起家,在顯示材料應用、顯示標准制定和專利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並且TCL始終認為在世界多媒體領域,顯示技術是競爭的核心要素,一直堅持顯示技術上的科技研發。今年9月,TCL在德國IFA展出的X6 XESS私人影院採用了最新一代的原色量子點技術,色域高、色彩容量高、色度純、色彩久,斬獲了由德國工商會(DIHK)和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共同頒發的「IFA產品技術創新大獎」中的「量子點技術金獎」,這是IFA獎項中最具含金量的大獎之一。

此外,在人工智慧領域TCL的X/C/P三大系列新品均搭載了TCL人工智慧小T。這一人工智慧可以通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視覺、用戶畫像等技術使人機之間產生自然交互,在獲取節目內容、場景化應用上更為人性化。

在白電領域,TCL同樣重視技術創新,其推出的免污式洗衣機解決了洗衣機對衣物二次污染的問題,並且獲得中國國家技術認證及四項國際專利。在空調產品中,TCL加入了空氣質量檢測、空氣凈化、智能WIFI遠程操控等功能。由此可見,TCL在重創新的同時,兼顧消費者的切實需求,技術與產品的無縫對接也是TCL能夠推出眾多具有科技力量的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TCL關鍵戰略的落地

「走出去」是TCL始終堅持的發展戰略,作為中國最早一批踐行「走出去」戰略的品牌,截至目前,TCL產品已經遠銷160多個國家、連續三年營收過千億,並且產品銷售收入超過50%來自海外。在北美市場,TCL連續3年被評為美國市場增長最快的電視品牌。如CCTV-1《大國品牌》中所說,TCL正以「中國名片」的身份佔領世界市場份額,讓世界看到大國品牌。

在面板領域,TCL成為電視產業的主要供應商已經多年,是中國唯一具備全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整合實力的企業。旗下華星光電是目前中國大陸電視液晶面板製造廠商中市場佔有率第二的企業,TCL在LCD面板產業的智能化與信息化建設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據財報顯示,2016年華星光電實現營收223億元,實現凈利23.1億元,為公司帶來了近半數的利潤,可謂TCL的利潤支柱。除此,TCL正在建設的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G11項目,也將實現大尺寸高端顯示產品的突破,從工業能力方面建立行業競爭的壁壘。多方來看,TCL堅持布局上游產業鏈,贏占市場話語權——面板製造產業發展這一戰略正在穩步踐行,並且成果斐然。

華星光電G11項目開工

同時,在人工智慧與互聯網的發展浪潮下,TCL也在向「智能+互聯網」和「產品+服務」進行戰略轉型,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領域均有布局。以彩電產品為例,TCL在內容上成功聚合了騰訊視頻、AR游戲、K歌、運動、體育等多個維度的內容資源;在軟體上搭載人工智慧語音系統。除此之外,全新一代TCL人工智慧小T已經應用到TCL的主導產品如電視、空調等之中了。通過高質量的圖像識別、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視頻理解、語義分析等,小T讓人機智能互動體驗更加良好,讓家用電器正成為新的智能終端。

TCL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研發與創新,在互聯網時代勇於改革並開拓國際市場,正是TCL這種敢為人先的特質,使其擔當起了民族品牌的社會責任,「走出去」接觸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閱讀全文

與tcl集團轉型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
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年報 瀏覽:257
在保險公司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劃不來 瀏覽:251
270億理財上海銀行張揚路店 瀏覽:547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