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州河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怎麼樣
這里還不錯 雖然不是很大 但很安靜 而且以前就住在對面小區 有事沒事就來逛逛 蠻好的 很喜歡 還可以在這邊看著蘇州河水的漲落 蘇州河畔的很好的一個小公園
⑵ 關於蘇州河創意園創始人那本書叫什麼
伍子胥
⑶ 介紹夢清園作文400字
今天是我們學校學雷鋒活動,我們去了蘇州河畔的夢清園,為公園進行社會勞動,同時也去了解和參觀治理蘇州河的整個過程。走進公園,只見小溪流水,樹木蔥郁,一幢現代化的樓房佇立在一片綠色叢中。走進門,印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巨大的圖片,它介紹了黑臭了80年的蘇州河經過治理後一點點變清的過程。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它在上海的土地上已經流淌了5000年,目睹了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
首先,我們相互分工合作,有的擦椅子,有的撿垃圾,很快我們就把附近的環境打掃的十分干凈,同時,這次學雷也讓我了解了蘇州河的從前和現在。蘇州河在古代是上海的第一大江,它貫通市區,與黃浦江連接。蘇州河在古代,有許多魚,其中最美味的就是蘇州河特有的魲魚了。人們喝水、燒飯、洗衣服都靠蘇州河。大概因為這樣,上海人也叫它母親河吧。到了近代,蘇州河沿岸十分發達,它周圍有許多工廠,大部分從事紡織業;還有不少倉庫和銀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四行倉庫了。
由於近代人們沒有水環境的保護意識,周邊居民、工廠都把污水直接排入蘇州河,母親河一下子骯臟了。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中期。蘇州河由古代的清澈,變為近代的渾濁,又變為現代的黑臭。蘇州河的環境整治已刻不容緩。於是,政府投入龐大的資金,開始綜合治理我們的母親河。在蘇州河周圍的廠房,逐個遷移。污染源在一個個地消滅。到了2001年,蘇州河已基本消除黑臭,泛出了淡淡的黃綠色。終於,2001年4月,讓我們記住著一刻,在蘇州河又發現了游動的魚!這告訴人們蘇州河整治終於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在不久的未來,蘇州河會再次變為清澈的母親河。
還好,全體上海人已經認識到,蘇州河不是垃圾桶。眼前的夢清館就是上海人告別臟亂,保護環境擁抱美好生活的見證。瞧,眼前水車叮咚,那水跟山上流下的泉水似乎相差無幾。水車周圍有許多大石頭,在灼熱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涼。
我們通過這次學雷鋒活動,不但感受到要為社會做出貢獻,更要為保護我們上海的環境,為2010世博會做出貢獻。 2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小記者培訓班的同學一起去夢清園遊玩。一走進夢清園,就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夢清園位於蘇州河的南面,它三面臨水,面積有8600平方米,綠化率達84%,具有大綠量,親水性的特點。在夢清園里,我看到了許多景點:有氣勢雄偉的空中水渠、寬闊美麗的人工濕地、造型奇異的貝殼碼頭……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空中水渠了。
空中水渠架立在空中,有一層樓高,五、六十米長,有一個管子將地下水抽到水渠里,再由水渠輸送到頂端的小石亭子頂上,水再從亭子兩旁流淌下來,既像兩道瀑布,又像兩幅白色的屏障。水流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像在演奏樂曲呢!我坐在亭子里,水在頂上流,又在兩旁傾瀉而下,所有的熱意彷彿都消失了,還有一種涼絲絲的感覺,真讓人神清氣爽啊!
繞過空中水渠,我們就來到了大魚島。大魚島的外形像一隻巨大的桃子,登上大魚島的景觀台,向遠處眺望,夢清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五顏六色的花朵迎著春風微微搖擺,好像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楊柳也隨著微風慢慢搖晃,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呢……
「游」過了兩個景點,我們來到了夢清館。在夢清館里,我看到了許多關於蘇州河變化的圖片和實物,還看了小電影!從中,我了解到了蘇州河的環境變了,原本臟、亂、差的河道經過幾年的治理變得清澈、明亮;蘇州河的功能變了,原本穿梭繁忙,來往雜亂的水運河,現在被譽為橫跨上海的「美麗腰帶」景觀河;蘇州河的生態變了,以前,水裡的動植物不能生存,可現在人們還可以在蘇州河裡釣魚、賽龍舟呢!
「夢清」浪漫而富有詩意,他表達了上海人民做夢也想讓蘇州河變得清澈又美麗的願望。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改造成果,要感謝市政府給上海人民辦了一件大好事!
⑷ 請問關於遊玩夢清園的作文該怎麼寫
今天是我們學校學雷鋒活動,我們去了蘇州河畔的夢清園,為公園進行社會勞動,同時也去了解和參觀治理蘇州河的整個過程。走進公園,只見小溪流水,樹木蔥郁,一幢現代化的樓房佇立在一片綠色叢中。走進門,印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巨大的圖片,它介紹了黑臭了80年的蘇州河經過治理後一點點變清的過程。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它在上海的土地上已經流淌了5000年,目睹了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
首先,我們相互分工合作,有的擦椅子,有的撿垃圾,很快我們就把附近的環境打掃的十分干凈,同時,這次學雷也讓我了解了蘇州河的從前和現在。蘇州河在古代是上海的第一大江,它貫通市區,與黃浦江連接。蘇州河在古代,有許多魚,其中最美味的就是蘇州河特有的魲魚了。人們喝水、燒飯、洗衣服都靠蘇州河。大概因為這樣,上海人也叫它母親河吧。到了近代,蘇州河沿岸十分發達,它周圍有許多工廠,大部分從事紡織業;還有不少倉庫和銀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四行倉庫了。
由於近代人們沒有水環境的保護意識,周邊居民、工廠都把污水直接排入蘇州河,母親河一下子骯臟了。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中期。蘇州河由古代的清澈,變為近代的渾濁,又變為現代的黑臭。蘇州河的環境整治已刻不容緩。於是,政府投入龐大的資金,開始綜合治理我們的母親河。在蘇州河周圍的廠房,逐個遷移。污染源在一個個地消滅。到了2001年,蘇州河已基本消除黑臭,泛出了淡淡的黃綠色。終於,2001年4月,讓我們記住著一刻,在蘇州河又發現了游動的魚!這告訴人們蘇州河整治終於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在不久的未來,蘇州河會再次變為清澈的母親河。
還好,全體上海人已經認識到,蘇州河不是垃圾桶。眼前的夢清館就是上海人告別臟亂,保護環境擁抱美好生活的見證。瞧,眼前水車叮咚,那水跟山上流下的泉水似乎相差無幾。水車周圍有許多大石頭,在灼熱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涼。
我們通過這次學雷鋒活動,不但感受到要為社會做出貢獻,更要為保護我們上海的環境作貢獻。
⑸ 上海蘇州河夢清園的取水口水是什麼顏色的
上海蘇州和孟清園的取水口的水是正常顏色的,可以飲用。
⑹ 上海蘇州河畔空中花園附近公交車地鐵
⑺ 蘇州河長風公園靠近什麼路
上海長風公園位於大渡河路189號。
東鄰華東師范大學,南近吳淞江(蘇州河),西靠大渡河路,北臨怒江路。
公園設四門:南門(正門)在大渡河路為1號門;
東門在棗陽路南端為2號門;
西門在大渡河路雲嶺路口為4號門;
北門在怒江路為3號門。
長風公園位於上海西區、近鄰華東師范大學,交通便捷有766、44、67、94、216、551、567、837、858及旅遊6號線均可到達。
具體地址:http://map..com/?newmap=1&s=inf%26uid%3D072ff8a50610a96b2802e1d8%26c%3D289&fr=alasg&from=alamap
⑻ 蘇州河中遠兩灣城,夢清園水域在哪
中遠兩灣城 璀璨天成位於蘇州河第8灣~第12灣
因灣域酷似一頂皇冠又比鄰地鐵明珠線(3/4號環線)故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
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
地名 「上海 」就是來源於古蘇州河(又成吳淞江)北上分支 「上海浦」
蘇州河下游近海處被稱為「滬瀆」,是上海市簡稱的命名來源。
夢清園就位於中遠兩灣城裡
⑼ 夢清園的簡介
1、游夢清園
上海的夢清園是個綠色的大寶庫。
走進夢清園,我們就先來到了空中水渠的所在地。空中水渠足有五六十米長,高得像一層樓。水渠裡面,流動著一條小河。小河在緩緩地流動著,走近一看,水流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光彩奪目,十分明亮。小河似乎在彈奏著一首優美的歌曲,使人感到十分清爽。
走過了空中水渠,我們就來到了一片草地上。突然,幾十根粗粗的水管引入眼簾,我仔細一看,才發現這是夢清園里非常有趣的東西——「聽水小品。」我立刻跑到水管邊,把耳朵湊上去一聽,裡面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似乎在開演唱會呢!我心想:這些設備真是高科技!能讓我們感受到水流動的聲音。
穿過一段石階路,我們就來到了「鎮園之寶」的所在地。所謂的「鎮園之寶」發原來是一棵對節白蠟樹呀!只見它高高地矗立在草坪上,像一把綠色的雨傘堆起來的摸樣,有趣極了。它長得枝繁葉茂,葉子一簇堆在一簇上,不留一點兒縫隙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好看,怪不得被譽為「鎮園之寶」呢!
參觀完了「鎮園之寶」我又來到了大魚島。大魚島是蘇州河的第一大島,大魚島上面有一個白玉蘭似的觀景閣。登上了觀景閣,夢清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只見一些樹木緊湊在一起,像一列列士兵在站崗。
夢清園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呀!
2、
暑假,我游覽了上海的夢清園。
夢清園位於蘇州河的南邊,是一個環保主題公園,分為大魚島、人工濕地和夢清館三大部分
。走進夢清園,眼前就呈現出了一片綠色,空氣十分清新。我不由自主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真是讓人神清氣爽,旅途的勞累好像忽然都消失了。
再往裡走,樹木就更密,更多了。還能聽到:「吱吱吱.......」的聲音,這正是成千上萬只知了在齊聲歌唱呢!四周不知名的花兒競相開放,散發著陣陣清香,它們隨著風兒輕輕的搖擺,彷彿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繞過幾個有許多小魚穿梭的池塘,我們來到了夢清園中的夢清館。夢清館共有三層。第一層介紹蘇州河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海的水利系統;第二層介紹古代和近代蘇州河的污染和對人類的危害;第三層介紹蘇州河的治理過程以及目前的狀況。一開始,蘇州河是十分的清澈,有許多的小魚在裡面自由的玩耍。但後來,大家深深地傷害了蘇州河,人們往河裡扔垃圾;許多工廠的污水也不斷的排向她;連水葫蘆也在搞破壞,它越長越快,越長越快,一夜之間就完全覆蓋了蘇州河的整個水面,然後就開始腐爛.......蘇州河就這樣變得又黑又臭的了。後來,市政府下定決心要把蘇州河治理好,他們把河邊的工廠全部都拆了;又派人把沉澱在河底的垃圾撈上來;還建了一些水工廠,水工廠把蘇州河的污水全部吸收,再進行凈化,最後重新排回到蘇州河。就這樣許多年過去了,蘇州河漸漸的恢復了原來清澈.明亮的面貌。
欣賞著眼前夢清園的美景,想著蘇州河的變化,我情不自禁的對自己說:「環境從我做起!」
⑽ 蘇州園區婁葑鎮的經濟
婁葑鎮作為園區的經濟大鎮,開發建設一直得到了園區、蘇州市和江蘇省的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多年來,婁葑的開發建設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30%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4萬元。婁葑鎮先後獲得了江蘇省農村社會經濟綜合實力第一鎮、江蘇省外向型經濟第一鎮、全國千強鎮排名第5等榮譽稱號。
致力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007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7.5億元,新增注冊外資10.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完成3.7億美元,新增注冊內資85億元。其中注冊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居全市鄉鎮第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居全市鄉鎮第三。主要做法是始終堅持內、外資並舉、二三產業並重的經濟發展戰略。一是充分利用蘇州中新合作區的輻射帶動,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80多個,其中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0多個、上億美元項目有5個,其中世界500強投資的項目有10多家。二是充分利用近城靠區的優勢,加大稅收等政策支持、政府積極引導,鼓勵發展民營經濟,形成與外向型經濟錯位發展、互動發展、配套發展的良好格局,並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上市。2006年,金螳螂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新海宜電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開創了婁葑鎮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先河,部分企業正在積極開展上市准備工作。目前民營經濟已佔到全鎮經濟總量的50%,新增民營資本居蘇州市鄉鎮第一。三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在全鎮的比例很小,二、三產業在全鎮經濟總量中的比例分別為43:57。目前,婁葑鎮已引進規模外資企業860多家、內資企業7500家,形成了以信息電子、精密機械加工、生物醫葯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柱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致力於城市功能的優化提升
在工業化加速推進的同時,婁葑鎮加快推進城市化。一是大輻射的帶動。婁葑鎮地處近城靠區的地理位置,蘇州的城市化進程和園區大開發、大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婁葑鎮產生著強大的輻射作用。二是大規劃的引導。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開發程序,做好總體規劃,先後規劃開發了鎮區、婁東、斜塘、車坊四個分區,確保了良好的開發建設秩序,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充足的載體。三是大動遷的推動。園區開發建設以來,婁葑鎮共動遷農民3萬戶左右,大規模的農村動遷,加快推進了城市化進程。四是大建設的促成。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高起點、高標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近20多億元建設資金,基本完成了區域主要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實現了與市區、園區的無縫對接。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鎮綠化覆蓋率超過40%。目前,婁葑鎮已從過去以生產「水八仙」為主的農業小鎮發展為二、三產為主的現代化南部城市副中心。
致力於富民惠民的長效機制建設
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在於富民,婁葑鎮「五管」齊下,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居民人均純收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一是對失地農民進行技能培訓,讓有就業願望的失地勞動力全部實現就地就業。園區開發建設以來,婁葑鎮產生的征地勞動力,通過免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推薦就業等形式,90%以上的征地剩餘勞動力實現就業,全鎮征地勞動力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二是開展創業扶持。做大做強本地民營經濟,積極扶持創業,為本地民營企業的發展預留更多的發展資源和空間,培育更多的「小老闆」、「新老闆」。目前婁葑鎮每年新增加民營企業800多家、個體工商戶800多戶。三是進行股份合作制等改革,增加動遷農戶的投資性收入。全鎮全部完成了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社區股份合作社覆蓋全鎮,組建了富民投資公司。其中,斜塘地區依託東景公司這塊優質資產,成立了蘇州市規模最大的斜塘股份合作社,已開始分紅。2008年將組建芡實專業合作社,進一步推動「水八仙」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戶收益。加快村鎮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目前已形成老婁葑地區各村有創投公司標准廠房、斜塘地區各村有東景公司標准廠房,車坊地區各村有東坊公司標准廠房這三塊優質資產的格局。四是對樓宇經濟進行規范,積極拓寬百姓收入來源。全鎮外來人員有15萬人左右,且在不斷增加,房租經濟已成為動遷農戶的一項重要收入。對動遷房積極引導、規范管理,全鎮動遷農戶每年戶均有10000元左右的收入。積極推進標准廠房建設,全鎮已建成標准廠房150多萬平方米。五是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了社會保障能力。全鎮已實現了社會保障全覆蓋,全鎮農民參加了園區公積金制度和城鄉合作醫療及大病統籌制度,2004年征地後的農民實行土地換保障,切實解決了動遷農戶的後顧之憂。對社會和農村弱勢群體,建立了貧困幫扶制度。
致力於社會事業的和諧共進
積極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加快改善農民素質。一是對全鎮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大。先後投入數億元,新建了園區一中、蓮花學校、第一、二中心小學等9所學校,辦學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失地農民的子女全部能就近入學,接受高水平現代教育,並免除了所有學雜費,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先後投資建成了1所醫院和1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便利優質的社區衛生服務覆蓋全鎮,基本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二是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進科技、文化、衛生、法律服務「入村進社區」活動,在動遷小區建設圖書館、健身房籃球場和喜喪宴會廳等,繁榮社區文化,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三是加強社區建設管理。對動遷村進行撤村建居,健全完善社區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扎實推進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村民議事制度,增加公共事務決策和實施的透明度。引入城市小區物業管理方式,逐步推行物業服務市場化,提升農村社區的服務水平,積極引導動遷農民向城市居民過渡。四是針對性地實施農民教育培訓計劃,著力培養和造就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現代新型農民。
當前,婁葑發展正處於工業化轉型、城市化加速提升的關鍵時期。婁葑按照園區關於「將蘇州工業園區率先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示範區,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效應突出的科技示範區,以虛擬口岸為依託的現代商貿物流運營中心示範區,以承接跨國公司離岸外包業務為主的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區」的指示精神,以及「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國發展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的園區之一」的目標定位,結合婁葑實際,牢牢把握「轉型、優化、提升、創新」八字方針,堅持科學發展理念,突出和諧社會主題,進一步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好中求快、優中求進,力爭今年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25%以上增幅,到2014年,各項主要發展指標在2004年基礎上再翻兩番,高水平、高起點全面實現「兩個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