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問題

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12-29 00:16:22

A. IPO的利弊有哪些

好處:
1、便於籌集資金
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債券、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市值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融資,為上市公司拓展了最多元的融資渠道。
2、財產安全保護
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的利益是和最廣大的購買股票的人民群眾利益聯系在一起,對財產的安全性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3、股東價值最大化
上市後,股東權益衡量標准發生變化,資產證券化,股東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4、便於流通變現
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最大程度的流通性,可以將產業形成的股票拋售後形成現金。
5、吸引員工
上市公司也對市場上的人才有天然的吸引力,即使薪金低點,也願意到上市公司去打工。向員工授予上市公司的購股權作為獎勵和承諾,能夠增加員工的歸屬感。
6、廣告效應
證券市場20年發展到現在,上市公司也是稀缺資源,必然成為所有財經媒體、1億中國股民每天關注的對象。能夠提高公司在市場上地位及知名度,贏取顧客信供應商的信賴。
7、信用建立效應
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具有天然的信任感,有助於在間接融資市場上建立較高的信譽,便於銀行以較有利條款批出信貸額度。
弊端:
1、投資限制增多
上市之後需要受到諸多公開監管的約束,投資決策效率可能降低。
2、商業機密的披露
上市需要披露大量信息,不利於公司保護商業機密。
3、控制權的減弱
上市的股份攤薄和獨立董事的引入會降低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力。
4、對公開市場狀態的依賴
上市成敗不僅取決於公司狀況還取決於市場狀況。

B. 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定義

所謂公司控制權市場(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又稱接管市場(Takeover Market).它是指通過收集股權或投票代理權取得對企業的控制,達到接管和更換不良管理層的目的。這種收集可以是從市場上逐步買入小股東的股票.也可以是從大股東手中批量購入。
目前被學術界普遍認可的公司控制權市場定義是:公司控制權市場是一個由各個不同管理團隊在其中相互競爭公司資源管理權的市場 由於公司控制權市場常常是一個通過收集具有控制權地位的股權或者投票代理權來獲得對公司控制的競爭市場.所以,不少人也將其稱接管市場。

C. 如何有效實現公司控制權市場交易完成後的產權融合

摘要 一

D. 如何有效實現公司控制權市場交易完成後的產權融合

現代股份制企業中,特定控制權一般是通過契約授權給職業經理人,這種特定控制權就是高層經理人員的經營控制權。包括日常的生產、銷售、人事等權力。而剩餘控制權則由所有者的代表董事會擁有,如任命和解僱總經理、重大投資、合並和拍賣等戰略性的決策權。

E. 萬家文化公司法律環境、資本市場、產品市場、經理人市場以及控制權市場的影響

摘要 注冊的當時沒有完成注冊資本的實繳,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是零,屬於典型的四無公司,這類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算常見,基本上屬於用來收購的空殼公司。

F. 近三年內,會計信息披露出現問題的上市公司有哪些畢業論文分析用的,非常感謝!

O(∩_∩)O~,是作為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嗎?找了一些中英文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加油哦

[1] 徐舒韻. 加強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幾點建議[J]財務與會計, 2000,(07) .

[2] 杜興強. 公司治理演進與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博弈分析與歷史證據[J]財經研究, 2004,(09) .

[3] 周曉蘇. 法國會計模式的特色和借鑒[J]財會月刊, 2000,(14) .

[4] 耿建新.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 2000,(07) .

[5] 閻達五,譚勁松. 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缺陷與改進——一個基於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會計研究, 2003,(11) .

[6] 綦好東. 會計舞弊的經濟解釋[J]會計研究, 2002,(08) .

[7] 陸建橋. 後安然時代的會計與審計——評美國《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及其對會計、審計發展的影響[J]會計研究, 2002,(10) .

[8] 中國會計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理論研討會綜述[J]會計研究, 2002,(11) .

[9] 惠尚文. 從美國安然事件看我國會計監管模式的重塑[J]新疆農墾經濟, 2003,(03) .

[10] 宋慧. 英國會計界的監管體系[J]審計月刊, 2004,(02) .

[11] 董成. 法國會計模式研究及借鑒[J]蘭州商學院學報, 2001,(01) .

[12] 婁權,劉朝暉. 日本會計的新發展及其啟示[J]中國農業會計, 2002,(10) .

[1] 肖建華. 群體訴訟與我國代表人訴訟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 1999,(02) .

[2] 胡維波. 金融監管的理論綜述[J]當代財經, 2004,(03) .

[3] 葉陳毅,連珂,張俠. 英國會計法規制度及其借鑒[J]財會通訊(綜合版), 2007,(04) .

[4] 李明輝. 信號傳遞理論對會計的啟示[J]廣西會計, 2001,(04) .

[5] 王慧,劉宏偉. 關於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幾點思考[J]廣西輕工業, 2007,(02) .

[6] 徐海燕. 論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制度及其與行政監管的互動關系[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

[7] 陳建明. 注冊會計師行業質量控制體系研究[J]會計研究, 2004,(03) .

[8] 王詠梅. 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 2001,(04) .

[9] 李艷平. 會計監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選擇[J]科技創業月刊, 2007,(02) .

[10] 黃世忠,杜興強,張勝芳. 市場 政府與會計監管[J]會計研究, 2002,(12) .

[11] 顧曉安,盧蕾. 混同均衡與政策制定程序——來自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博弈分析和啟示[J]上海經濟研究, 2007,(01) .

[12] 陳楊. 證券市場監管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啟示[J]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3,(01) .

[13] 徐經長. 我國證券市場會計監管體系的構建[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3,(03) .

[14] 喬旭東.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結構的互動:一種框架分析[J]會計研究, 2003,(05) .

[15] 魯籬. 證券交易所自治地位的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 2004,(05) .

[16] 李華. 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披露[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 2005,(04) .

[17] 王俊秋,張奇峰. 公司治理機制與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02) .

[18] 李健. 改進我國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 2007,(08) .

[19] 張玉霞. 對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對策的思考[J]青海師專學報, 2006,(01) .

[20] 耿東照,孫娜. 國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對我國的啟示[J]事業財會, 2005,(05) .

[1] 蔣義宏. 會計信息真實之程序理性觀與結果理性觀[J]財經研究, 2003,(06) .

[2] 劉婉立.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2002,(02) .

[3] 張德容. 企業自願性信息披露芻探[J]財會月刊, 2002,(09) .

[4] 康均 ,王濤. 獨立董事與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研究[J]財會月刊, 2002,(09) .

[5] 潘立新. 我國會計規范實施機制的缺陷分析[J]財經論叢, 2002,(06) .

[6] 馬曉芳. 論會計相關性及其與真實性兼容的實現途徑[J]財經研究, 2002,(08) .

[7] 王富煒,劉玉蘭. 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與原因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Z1) .

[8] 賈國濤. 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2,(04) .

[9] 陸競紅. 論現行財務會計報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改進措施[J]華東經濟管理, 2002,(03) .

[10] 谷祺,姜英兵. 會計信息復雜性與財務估價修正[J]會計研究, 2002,(06) .

[11] 湯立斌.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法律責任的設定問題[J]會計研究, 2002,(08) .

[12] 羅正英.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誠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J]會計研究, 2002,(08) .

[13] 趙家保,楊菲菲. 對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的思考[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02,(02) .

[14] 吳遠超. 有效法人治理結構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J]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1,(03) .

[15] 劉立國,杜瑩. 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 2003,(02) .

[16] 趙晨輝. 財務會計報告應披露的信息[J]山西財稅, 2001,(07) .

[17] 肖仲明. 會計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分析[J]上海會計, 2001,(03) .

[18] 嚴靜,周偉. 芻議未來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J]事業財會, 2002,(01) .

[19] 張炎興. 論不同財務報告目標下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J]企業經濟, 2002,(01) .

[20] 秦志全,董維庄. 淺談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改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2,(01) .

1] Easton, P, and T Harris. Earnings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retur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29, 29 :19-36 .

[2] Hayn, C.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Loss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0) :123-153 .

[3] jiri Yuji.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J]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75, .

[4] Brom wich Michael. The Possibility of Partial Account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0, (2) .

[5] Ball,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3,) :P32-P34 .

[6] Beaver,Clarke,Wrigh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9, (3) .

[7] Becker.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6,) :P44-P47 .

[8] Kormendi,Lipe. 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returns[J] .Journalof Bisiness, 1987, (60) .

[9] Warfield ,Ohlsonj.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 :P16-P23 .

[10] LaPorta,Francis,Schipper. Have financial statements lost their relev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9, (3,) :P31-P35 .

[11] Collins,Maydew,Weiss,Healy,PalePu. Changes in the value-relevance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s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 :P15-P19 .

[12] Steven , M H Wolman. Value-releva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disclosures in an emerging capitalmarket: the case of B-shares and H-shares in China[D]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1998 .

[13] SEC. Testimony of Arthur Levitt . .

[14] SEC. Concept Releas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 .

[15] Tara Vishwanath,Daniel Kaufmann. Towards Transparency in Financial and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SSRN working papers. 1999 September, .

[16] Jenson,Maliolo. Cross-sectional,capital market research and modelspecificati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64) :P23-P24 .

[17] Christie, Andrew A. On cross-sectionnal analysis in accounting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1987, (9) .
好吧,我把題目給你....很多....
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如下:

淺談佛山零售業發展及競爭對策
對非貨幣性交易的幾點探討
對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角度強化企業內部控制
淺析增值稅轉型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論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認識與治理
EPR在會計中的應用
淺談上市公司重組的財務問題
論計算機環境下會計信息舞弊
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論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及其防範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實證研究
網路會計的實踐與思考
對我國電算化審計發展的思考
試論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目標
稅務籌劃有關問題探討
淺析我國增值稅的運行問題和解決方法——建立雙向運行機制,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
論如何加強民營企業會計監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財務會計創新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中國汽車工業的成本管理創新戰略
我國會計電算化普及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對我國企業偷逃增值稅現象的思考
長虹四十億應收賬款背後凸顯的問題—淺議應收賬款的管理
淺析商譽會計的若干問題
論企業多元化戰略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研究—議CPA誠信危機
中外個人所得稅的比較與啟示
從中國家電業的現狀談我國家電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
關於「知識資本化」的人力資源會計思考——解深圳華為技術公司的發展之謎
我國公司治理的缺陷——以銀廣廈為例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現象及審計防範
淺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關聯交易的問題與規范
非貨幣性交易准則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
論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規避策略
企業資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淺談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內部審計外部化對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影響
關於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思考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
淺談企業所得稅改革
淺談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實行家庭課稅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標准
關於廣東省中小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問題的思考
「人力資源會計」之我見
會計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析
從安然公司看關聯交易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及其防範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
淺談企業內部控制
淺談現代企業成本管理
企業並購戰略的剖析與研究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措施研究
試論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業並購、整合理論在青島啤酒的實踐
EVA薪酬激勵模式在我國電信行業中的應用探討
對我國政府內部控制有關問題的思考
淺論我國MBO股權的定價問題與對策
從委託代理理論看國有企業改革
佛山會計師事務所的現狀與發展
對現代企業負債經營的探討
非貨幣性交易准則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
利用現金流量表探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
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研究
試論企業並購的文化整合
對作業成本法的再思考
淺析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制
論內部會計控制及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框架構建
揭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秘密面紗」——上市公
司財務報表粉飾手段、動機以及防範體系的建立
淺析個人所得稅存在問題及治理對策
淺談衍生金融工具對我國傳統會計的影響
對我國《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淺談衡量企業價值的方法和因素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財務報表粉飾的主要手段及其識別與防範
企業資本經營戰略淺析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佛山市資產減值准備政策執行情況分析
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可行性分析
應用稅收公平理論分析我國涉外稅收的不平等現象
淺談股權分置改革對價支付的相關會計處理
關聯方交易發展新趨勢
對人力資源的會計確認及其在我國推行的可行性
淺議企業所得稅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淺談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對策
加快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對策的探討
肯德基的價值鏈管理
稅務代理,路在何方——完善我國稅務代理問題的思考
偷稅行為的博弈模型與多重博弈模型分析
試論廣東省稅務代理業的發展
淺議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
淺談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與風險導向審計
淺議企業負債經營效益與財務風險的控制
會計委派制有關問題探討
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和賒銷政策研究
電子商務環境下網路會計探析
並構與重組——企業迅速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捷徑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治理模式研究
人力資源會計及其管理運用
關於企業人力資源招聘成本的思考
我國法務會計建設及人才培養
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落實與完善
會計政策在納稅籌劃中的運用
關於兼並重組的問題分析
關於佛山陶瓷行業在反傾銷問題的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要以人為本——透析「萬家樂」敗局
從個性心理的角度分析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對策
淺析中小企業績效評價制度的建立
經濟特區企業避稅的方法對策研究
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思考
品牌國際化——中國建陶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
基層管理人員培訓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為例
新時期新方式——淺談博客營銷
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的影響及改革措施
淺議關聯方及其交易審計
從人力資源會計計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訓生的投資成本
試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淺談在小規模企業中運用風險導向審計方法
淺談農村稅費改革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
淺談審計證據及其證明力
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研究
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實證分析
企業第三利潤源——物流成本的核算與分析規劃
對我國審計市場現狀的研究
試論價值鏈會計的創新及應用
對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探討
責任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及應用——基於鋼鐵行業的分析
試論網路會計對傳統會計的沖擊
論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應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關於製造企業物流成本控制
未來會計目標與財務報告的發展趨勢
財務分析的完善及其指標的改進
債務重組准則的變遷及原因
優化控制企業的營銷成本
公司控制權市場及法律機制淺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對我國財務會計的影響
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手段及其防範措施問題的探討
現代管理會計的成本核算方法——變動成本法的優越性
淺談我國電算化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人民幣的升值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關系
對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制的探討
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淺論無形資產評估
關於我國農業稅制改革的思考
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恆美電熱器具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實證研究
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理論與證據
農村土地徵用賠償問題的經濟分析——基於順德的實地調查
審計風險:成因與控制
論人力資源會計——同濟環境工程公司的案例研究
人力資源會計在中國的可行性分析
二十一世紀會計新領域——法務會計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框架問題探討
對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思考
投資會計制度變遷研究
固定資產會計制度變遷
無形資產會計制度變遷及經濟影響
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
我國電算化審計及對策分析
論債務重組准則
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的會計處理
戰略存貨管理
中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實證研究
緊扣企業核心能力,推行企業多元化戰略
淺析人力資源會計
論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外購商譽會計論
我國稅務會計有關問題研究
我國稅務籌劃若干問題探討
淺談審計的獨立性及影響其的幾個因素
審計風險芻議
AIA國際會計師公會,作為國際性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及認證機構,AIA因其受到英國政府的官方認可,成為當今世界最高標準的會計資格考試之一,AIA專業資格證書是會計行業中炙手可熱的執業資格證書。p

G. 公司控制權市場的介紹

公司控制權市場(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又稱接管市場(Takeover Market)。它是指通過收集股權或投票代理權取得對企業的控制,達到接管和更換不良管理層的目的。這種收集可以是從市場上逐步買入小股東的股票,也可以是從大股東手中批量購入。作為一種外部公司治理機制,它對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對促進公司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H. 什麼是公司控制權市場

公司控制權市場

公司運行質量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有效的公司控制權有助於提高公司運行質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資本利用效益。通俗地講,公司控制權就是通過投票權來實現對企業主要管理人員的任免權、對重要經營管理活動的決策權和監督權。控制權的持有者可以憑借這種權力,使公司依照符合自己意志和利益的方式運營,並從中獲益。於是,控制權的行使能帶來控制利益,其本身就成為控制利益的載體,因此,控制權具有相應的價值。由於控制權作為具有價值的一種資源,具有稀缺特性,持有者和爭奪者之間就對其開展交易。控制權作為一種特殊交換物,通過市場實現了流動和轉移,不斷的交易促成了專門的控制權市場的形成。 公司控制權市場作為公司治理外部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的研究也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范疇。在國際上,對於公司控制權市場的研究已經非常成熟,文獻也非常多,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已基本建立起來。在我國,理論界對公司控制權市場的研究是近幾年來的事,已有的文獻多以並購為研究對象,但公司控制權市場作為資源配置市場,並購只是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內容,而不是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全部。我國資本市場正在進行重大結構調整之際,控制權交易和轉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I. 公司控制權市場如何約束高層管理者的決策和行為

開會時大膽發表意見,溝通市場情況,自己的操作情況,反映信息給高層管理者。銷售,銷售情況,是決策的基礎,結果驗證行為心態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
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年報 瀏覽:257
在保險公司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劃不來 瀏覽:251
270億理財上海銀行張揚路店 瀏覽:547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
許昌市融資的獎勵機制 瀏覽:571
上海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6
貸款的住址證明 瀏覽:251
中融外包股票 瀏覽:265
期貨買入後可以持倉到交割那天嗎 瀏覽:748
期貨中標准化合同金額 瀏覽:788
股票和國家 瀏覽:782
玖富集團南山 瀏覽:649
匯率傳導機制理論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