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巨龍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巨龍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01 01:36:18

Ⅰ 2016廣東企業500強出爐,上榜潮商企業有哪些

1.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東生
2.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馬化騰
3.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楊榮明
4.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劉紹喜
5.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興田
6.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陳凱旋
7.廣州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 謝國民
8.僑興集團有限公司 周澤榮
9.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姚振華
10.鴻榮源置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 賴海民
11.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許統廣
12.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 楊榮明
13.茂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黃茂如
14.潮州華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梁國湛
15.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張利鈿
16.廣東潮宏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創賓
17.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蔡東青
18.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黃少群
19.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張萬鎮
20.廣東太安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金樂
21.廣東南洋電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鄭鍾南
22.汕頭萬順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杜成城
23.寶安鴻基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陳泰泉
24.深圳齊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陳欽鵬
25.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林楷
26.巨輪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吳潮忠
27.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鄭創發
28.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陳勤發
目前看到就是這幾家,若有錯漏樓下補充

Ⅱ 中國機器人製造行業

國產機器人也不錯的

Ⅲ 揭陽揭東巨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在那個地方

在揭東一中所在的村那裡,上圍村,從揭東的郵政局路進去不遠就到了

Ⅳ 嘉興巨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嘉興巨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2017-12-01在浙江省嘉興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塘匯路1054號鄰里商廈北樓4層D02室。

嘉興巨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402MA2B8TCY87,企業法人李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嘉興巨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嘉興巨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校園招聘時面試揭陽巨輪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設計崗位的筆試環節一般會考什麼

剛好我就是辦這場招聘會的工作人員,關於巨輪的面試,在你們學校招的話,畢竟是中專學校,他們對技能的要求不高,只會考一些基礎的問題。基本上考的是人員是否能刻苦的工作和是否能長期的在那邊工作等方面。只要能表現出這兩點基本上通過的幾率會很大。招聘都會讓你們以學徒的方式進去 ,然後跟著老師傅學習,當然前期學習的時間工資都是比較低的。

Ⅵ 巨輪股份上市融資獲得資金發展,為何還頻繁聽到私開數控小公司的事情轉移資金

這些都是一些莊家在操作,對於小散戶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完全聽那些數據是沒有用的,一個自己要有比較專業的眼光,二個,像」大智慧」,「華中私募」這些軟體(前者適合老股民、後者新老股民通吃),LZ也可以去上面看看別人是怎麼買的,導師是怎麼指導的,畢竟人多,而且導師可以給你指出決策性的一些選擇時,你可以做個參考。

Ⅶ 傳統製造業面臨「兩面夾擊」,如何實現突破yunque365.com

在新一輪變革浪潮下,傳統製造企業正面臨著「前後夾擊」的挑戰。在各方湧入的過程中,傳統製造業其實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今天我們看到的風口上的製造,之所以能夠形成風口,是由於各方資本涌進來並參與到其中。在各方湧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見傳統製造業其實有很漫長的路要走。製造企業轉型動力在哪裡?一方面依賴於材料、技術及流通,另一方面依賴於生產端供應鏈的優化。」近日,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6年中國智造業年會上,找鋼網首席執行官、胖貓創投合夥人郎永淳表示。
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明確為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和邁向「製造強國」指出了清晰的發展路線圖。在新一輪變革浪潮下,傳統製造企業正面臨著「前後夾擊」的挑戰。
「當前製造業部門遇到的諸多矛盾和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綜合創新能力不強,所以要抓住當前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技術變革的機遇,全面推進製造業部門的創新。這裡面的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等,同時要建立市場化的配置資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作出了如上總結。

智造布局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智造的概念眾說紛紜,而在趙昌文看來,「中國智造」不僅代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產業的轉型升級,還意味著從價值鏈的中低端逐步邁向中高端、意味著產品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業產品國際競爭力。
在經過4個月的調研走訪後,由21世紀經濟報道發起組織的調研團隊,聯合推出了《中國製造業競爭力報告》。報告指出,國內智能製造面臨著區際發展不平衡的境況,和傳統製造一樣,主要是分布在三大增長區域: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京津冀。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金山認為,製造業的核心在於「怎樣生產」。上述報告顯示,未來全產業鏈競爭將成為一種趨勢,而「波浪曲線」將取代「微笑曲線」,通過智能製造系統(IMS)能做到分布式的系統生產。

劉金山表示,與發達經濟體走過的製造業路程相比,我國智能製造才走了不到30%的路程,到2025年,我國智能製造將能夠走50%以上的路程,2035年預計能夠走過70%路程。
從「製造」邁向「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深度交融的過程。在智能製造領域里,曾經因一味模仿而備受詬病的「山寨」企業,而今更多的是在合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基礎上,使產品和服務能夠更快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360智能家居總裁鄧邱偉表示,360在智能硬體行業裡面做了不少布局,如智能家庭、車聯網、可穿戴設備等。與此同時,他也在反思,物聯網硬體產品是不是只要連上網,或者是有一些智能功能,就稱得上是智能硬體呢?
據鄧邱偉介紹,360的智能硬體,如智能攝像機、兒童機器人等產品,深度應用了360搜索大數據,加入更多人工智慧的元素,增強了產品的實用性。「舉例來說,360智能攝像機植入了人臉識別的演算法,可以辨認出家庭成員,可實時監控獨居的老人或兒童的動態,保證家人的安全。」
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發布,各地先後出台了機器換人的補貼政策,讓國內機器人產業迎來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機遇。來自廣東的巨輪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最初是輪胎裝備的製造企業,隨著國內機器人和智能設備市場的需求不斷旺盛,在2013年成立了機器人事業部,並以智能裝備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總經理楊煜俊認為,目前國內裝備製造行業正處於「工業機器人1.0時代」,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在人機協作領域仍是一片空白,對於智能製造企業來講,這同時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除了依賴於材料、技術、流通方面的革新以外,在很大程度上還有賴於供應鏈的優化。
作為鋼鐵B2B平台,找鋼網背靠多家知名風投機構,近年來擴張十分迅猛,今年年初宣布完成超10億元的E輪戰略融資。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行業內有170家鋼鐵電商,面對激烈的市場廝殺,找鋼網首席執行官郎永淳認為,通過供應鏈的優化乃至流通的倒推,找鋼已經能夠在行業里初步展現出良幣驅除劣幣的面貌。從工業智能的角度思考,郎永淳表示,未來將藉助工業互聯網進一步的推動,促成生產端平等發展,同時通過全球化的企業合作,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

資本助推實業成長

事實上,傳統製造企業的升級轉型離不開資本的積累、推動,而嚴格說來,金融機構賺取的每一分錢都是實體產業的所創造剩餘價值,兩者間的關系十分微妙。如何藉助金融資本的力量,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普華資本合夥人周密表示,資本和產業對接一般有兩類形式,一類是股權投資,另一類則是債務投資或者綜合的融資方式。隨著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對於並購貸款、銀團貸款、跨境資金往來等金融服務需求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國內的銀行業也在推出相應的創新金融產品。
北京銀行總行小企業事業部副總經理段紅立透露,北京銀行在中關村成立了小巨人創客中心,不僅為創客提供辦公場所,還有專業的創業導師進行輔導,為他們提供起步階段的支持。目前小巨人中心會員達到了近一萬名,約有3000家小微企業已經獲得了300多億的融資支持,同時也獲得了近五億的股權投資。
在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轉型的過程中,商業銀行也面臨同步調整信貸投放和創新金融服務新方式的問題。廣發銀行副總經理楊悅認為,《中國製造2025》明確劃定的十大重點領域不僅為銀行後續的信貸投放和綜合化金融服務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銀行業的轉型提供了政策契機和項目儲備。
「隨著人工成本提升和智能設備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未來在資本市場,智能製造毫無疑問會成為主要亮點,廣發對於智能製造企業也會給予更多的資源配置,包括授信業務的支持。」

Ⅷ 智能製造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智能機器(系統集成):機器人(300024)、上海機電(600835)、藍英裝備(300293)、智雲股份(300097)、軟控股份(002073)、亞威股份(002559)、新時達(002527)
智能機器(零部件):匯川技術(300124)、英威騰(002334)、巨輪股份
智能機床:沈陽機床(000410)、華中數控(300161)、昆明機床(600806)、秦川機床(000837)
智能儀器:聚光科技(300203)、美亞光電(002690)、川儀股份(603100)、萬訊自控(300112)
智能工具:銳奇股份(300126)、巨星科技(002444)
其他工業自動化:華昌達(300278)、法因數控(002270)、三豐智能(300276)、山河智能(002097)、金自天正(600560)、雷柏科技(002577)、南通鍛壓(300280)、東方精工(002611)、京山輕機(000821)

Ⅸ 中國橡膠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年多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世界橡膠工業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許多發達國家的橡膠消耗量都有大幅下降,唯獨中國逆勢而上,呈現一枝獨秀的亮麗風景,全球橡膠工業的重心也正向亞洲轉移。
權威機構IRSG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世界橡膠消耗量為1577.1萬噸,同比下降10.6%;產量為1574.2萬噸,同比下降10.1%。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中,中國橡膠消耗量為601.1萬噸,增長20.1%,佔全球的38%;美國為151.1萬噸,下降26.8%;日本為108.3萬噸,下降29.7%;印度為90.2萬噸,增長2.2%;巴西為50.7萬噸,下降24.3%;德國為44.5萬噸,下降26.2%;韓國為40.3萬噸,下降23.8%。

在橡膠生產方面,中國的表現也引人關注。前三季度中國合成橡膠產量為212萬噸,同比增長23.3%,佔世界的23.7%;美國為145萬噸,下降21.3%;日本為91萬噸,下降27.8%;韓國為82萬噸,增長5.1%;俄羅斯為73.2萬噸,下降22.1%。中國天然橡膠產量增長12.5%,以41萬噸超過越南前進至世界第5位。位居世界第1~4位的分別是泰國,214.9萬噸,下降8.9%;印尼,198.7萬噸,下降7.3%;馬來西亞,61.8萬噸,下降29.2%;印度,53.6萬噸,下降10.8%。

估計2009年全年世界橡膠實際消耗量可達2060萬噸左右,比上年下降9.1%;橡膠產量2090萬噸,下降8.4%。全球橡膠工業在遭到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後,將進一步向亞洲新興國家地區傾斜。目前亞洲已成為全球橡膠生產和消耗的中心地區。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亞洲已佔到7家,消耗量佔到60%以上;前10位合成橡膠生產國一半在亞洲,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8%,僅中日韓三國就佔45%;天然橡膠生產92%集中在亞洲,而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國又占至全球的70%。

2009年中國率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機陰霾,GDP增速達到8.7%,汽車產銷量超過1370萬輛,更給橡膠工業帶來新的生機。2010年將是中國橡膠工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的一年,橡膠消耗量有望接近700萬噸。

2010年中國合成橡膠產能將超過300萬噸。齊魯石化新建的1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裝置已投產,合計能力達30萬噸/年;蘭州石化除10萬噸/年的新乳聚丁苯橡膠投入運行之外,又有5萬噸/年丁腈橡膠裝置建成;巴陵石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膠(SBS)由年產12萬噸/年能力擴至20萬噸/年,總產能為23萬噸/年;新疆獨山子石化新建的18萬噸/年裝置開始生產,總產能為23萬噸/年;四川的15萬噸/年順丁橡膠和遼寧撫順的2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即將建成;山西合成橡膠在原有3萬噸/年氯丁橡膠生產線基礎上,又新添了3萬噸/年新裝置。此外,普利司通惠州合成橡膠5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和申華化學南通的5萬噸/年順丁橡膠新裝置也加入了生產行列。

與此同時,中國天然橡膠產量今年有望達到65萬噸,橡膠種植面積由3年前的68萬公頃擴大至93萬公頃。
中國企業走出去種膠也開始取得很大成果,以雲南橡膠投資有限公司為首的大小30多家企業在寮國和緬甸建設天然橡膠園,廣東、海南農墾企業也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投資建設天然橡膠園,數量已達30~40家。僅海南農墾橡膠有限公司一家在境外的種植面積即有20萬畝,每年可加工天然橡膠2萬噸。此外,中國主要輪胎生產基地山東,為謀求輪胎原料的自供比,也在產膠國投資自建橡膠園。
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橡膠在國民經濟中是一種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戰略性物資。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如何順應變化,調整結構,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由橡膠大國向橡膠強國邁進

世界上天然橡膠的使用是1493年由哥倫布所發現,但直到1839年固特異發現硫磺可使橡膠交聯,才使橡膠有了使用價值,從此誕生了世界橡膠工業。橡膠工業是隨著汽車工業發展起來的,如今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重要的傳統產業。

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國。2009年,中國橡膠消費量達到588萬噸,連續8年位居世界首位,佔世界橡膠消費量的26%以上,主要橡膠產品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是2009年國家相繼出台擴大內需的政策,使我國橡膠產業不僅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頂住了輪胎特保案的考驗,還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

2009年,中國橡膠工業完成總產值略高於2008年,出口交貨值略低於2008年,利稅高於2008年。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力車胎、膠管膠帶、製品、膠鞋、乳膠、炭黑、廢橡膠綜合利用、輪胎模具等九個分會247家重點會員企業的統計,2010年1月份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75.7億元,同比增長107.2%;出口交貨值41.4億元,同比增長47.4%;實現銷售收入167.95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利潤總額7.09億元,銷售利潤率4.22%,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10.8億元,同比增長357.3%。

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枝獨秀,大大拉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世界橡膠研究組織秘書長埃文斯日前在中國表示,隨著中國成為天然膠、合成膠的主要消費國,其生產及需求模式將對全球橡膠工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橡膠工業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盡管如此,一些專家也指出,今年橡膠行業仍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一是輸美輪胎特保案對我國輪胎出口的不良影響將顯現,加之歐盟對輪胎實行環保壁壘,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大宗原材料在國際炒家的炒作下一再暴漲,將大量吞噬企業的利潤。三是世界輪胎等橡膠產品市場沒有明顯回暖,中國以投資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的政策已經出現放緩的信號,而以消費拉動內需增長的態勢還遠未形成。四是以低碳經濟為首的一系列技術壁壘已經擺在企業面前。此外,最近豐田等汽車廠家的「召回門」也為企業的擴張之路敲響了警鍾,企業如何在保證產品安全、質量前提下進行數量上的擴張,真正做大做強,這應當引起中國企業的關注。

橡膠市場發展具有堅實的支撐

盡管外部環境不利因素很多,使中國橡膠工業面臨自身經濟發展轉型和外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雙重考驗,但今年也是蘊含著更大希望和更多機遇的一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國家將繼續實施鼓勵汽車行業發展的舉措,橡膠工業與之密切相關,汽車工業的發展將是今年輪胎等汽車橡膠產品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拉動因素。專家介紹說,汽車橡膠製品約占汽車總成本的6%左右。全球每年消耗生膠量的70%以上都用於汽車行業,其中60%用於輪胎,40%用於汽車橡膠製品。而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千人平均汽車擁有量為140輛,其中歐洲國家平均擁有500多輛,美國擁有800多輛,而我國不足40輛,因此我國汽車市場的潛力還很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表示,由於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2010年汽車增長可達10%—15%,產量或達1500萬輛。

另外,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等基本建設項目的繼續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對輪胎、膠管膠帶、工程橡膠產品的需求。特別是國家進一步加強對「三農」的支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繼續汽車、摩托車等下鄉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各種橡膠產品的需求。為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預計,2010年盡管中國橡膠需求有所減弱,但橡膠消費量仍將達到630萬噸。

調整結構是關鍵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認為,後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企業必須要在調整產業結構上下功夫。一是調整增長方式結構。從粗放型數量能力的增長,調整為技術型質量的提高。二是調整產品結構。從中低檔產品調整為中高檔產品,增加節能、環保、智能等橡膠產品的比例,培育中國名牌乃至世界名牌。三是調整市場結構。從單一市場調整為市場多元化,開發國內新市場,重視農村市場需求。從過分依賴出口,調整為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力求多元化,穩定美、歐、日等傳統市場,擴大非洲、南美、東歐、東盟等新興市場。四是優化結構。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進出口結構轉型。一方面要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採取措施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出口商品向中高技術加工和較高附加值的集約型方向轉變。五是調整企業結構,從小而多,調整為大而強,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走低碳經濟道路

據了解,輪胎滾動阻力是影響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滾動阻力每減少20%,每百千米二氧化碳排放就可減少400克,隨著家庭轎車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車輛燃油經濟性的重視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橡膠工業與發展低碳經濟關系密切。橡膠原材料大部分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如合成膠、炭黑、纖維材料等,這種原料構成決定了橡膠工業必須走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道路。

為此,范仁德提出,減少化石能源的比例,支持天然膠種植。他說,植樹造林不僅綠化生態環境,而且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固碳、擴大碳匯、減緩溫室效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經濟的的途徑之一。建議國家支持國內天然膠企業擴大種植面積或者「走出去」種植天然膠,提高其產量和質量,積極推動杜仲膠等「新興天然膠」產業的發展,同時提高天然膠的使用量。

此外,橡膠工業還應通過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低碳化要求,如開發、生產適合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輪胎及低耗油輪胎,應用熱塑性彈性體等新材料開發製造汽車用密封、減震等製品,提高汽車用傳送帶的效率,開發生產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業需要的橡膠產品。同時,加快環保橡膠填充油的研發與應用,為綠色輪胎製造提供技術保障,並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等橡膠產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據南通回力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倪雪文介紹,中國再生橡膠工業發展60年來,回收利用廢舊橡膠近3000萬噸,為社會創造價值500多億元,節約和替代原生橡膠900多萬噸,我國自主開發的「廢橡膠動態脫硫新工藝技術」不僅在國內迅速成功推廣,並走出國門,為世界廢橡膠綜合利用,解決「黑色污染」和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我國天然橡膠75%、合成橡膠46%依賴進口情況下,3噸再生橡膠可以替代1噸天然橡膠。2008年我國利用廢舊橡膠生產再生橡膠245萬噸,相當於為橡膠工業提供了80多萬噸寶貴的天然橡膠資源,比我國全年的天然橡膠產量還要多。按正常年份的價格,進口1噸天然橡膠需2200元美元左右,僅這一項計算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外匯17.6億美元以上。他預計,2010年全國再生橡膠產量為270萬噸,增幅將達8%以上,作為變廢為寶的可利用再生資源,發展前景廣闊。

閱讀全文

與巨龍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
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年報 瀏覽:257
在保險公司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劃不來 瀏覽:251
270億理財上海銀行張揚路店 瀏覽:547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
許昌市融資的獎勵機制 瀏覽:571
上海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6
貸款的住址證明 瀏覽:251
中融外包股票 瀏覽:265
期貨買入後可以持倉到交割那天嗎 瀏覽:748
期貨中標准化合同金額 瀏覽:788
股票和國家 瀏覽:782
玖富集團南山 瀏覽:649
匯率傳導機制理論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