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建滔化工集團就是個垃圾上市公司,每天上班由早上7點半上到晚上7點半,中間不給午休,不給帶手機。伙食是自己掏錢的,每個月300多。宿舍環境差,有些宿舍有吸血的蟲🐛。車間環境很不好,有粉塵,碰到身上會發癢,洗澡還洗不幹凈。設備都是97年左右的日本設備,基本上停產了,要定製。人文環境就更糟了,上層領導絕大多數是腐敗無能分子,到處都是勾心鬥角。過節是沒什麼福利待遇的,中秋節兩個蘋果,兩個桔子加一瓶罐裝可樂,中午加一個雞腿。春節放三天假,年終獎就是個基本工資,還不一定有,有也是半年內分三次發。全勤獎,住房公積金那些是不會有的,醫療保險就是180多元,體檢要自己掏一半的錢。受傷了,領導首先關心的不是你傷得怎麼樣,而是擔心他的幾百元績效。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建滔HR那些人說的話。
B. 我是一名化工碩士,接到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面試通知,想問問這個單位怎麼樣
公司待遇相對來說,很不錯,公司發展前景很好,環保治理的也不錯,在奧運會期間很多大型企業都停產了,建新股份得到允許一直生產,由此可見該公司的環保治理能力。
C. 華為公司董事長是誰
華為公司董事長當然是任正非啊,任正非自從創建華為開始,一直都是擔任華為的領導人
D. 朱澤瑞誰
姓名:朱澤瑞年齡:22歲
個人身價:預計2.6億元
財富來源:建新化工上市
6月23日,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建新化工)創業板IPO獲得證監會發審委通過。按照其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披露,此次發行股數為169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6690萬股。
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和第一大股東,朱守琛持有建新化工2700萬股股份,占公司上市前54%的股權。而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則是朱守琛與其妻子黃吉芬的女兒朱澤瑞,持有建新化工450萬股股份,占公司上市前股比的9%。
另外界好奇的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年僅22歲,根據已披露的資料顯示,朱澤瑞1988年6月生於河北省滄州市。
就在朱澤瑞出生的兩個月後,朱守琛從當地一家化肥廠辭職,和其妻子黃吉芬開始獨立創業。經過近20年創業,到2007年,朱守琛在滄州當地的資產已經涉及化工、房地產、餐飲等多個領域,也就在這一年,朱守琛決定將化工板塊進行整合,為上市做准備。
2007年10月12日,在公司的一次臨時股東會上,為激勵多年來跟隨自己的創業團隊,朱守琛將手中的股份分別轉讓給了公司的多名高管,此外,還將450萬股股權劃在19歲的女兒朱澤瑞的名下。也正是這次股權轉讓,讓朱澤瑞擁有了數億財富。
根據建新化工披露的財務數據,公司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為0.83元,按照6月23日創業板平均66倍的市盈率估算,建新化工的發行價預計將達到58元/股。而第二大股東朱澤瑞所持有的450萬股,市值將接近2.6億元。
E.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企業的研發中心被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現有6項發明專利申請和11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司產品遠銷歐美、日、韓、台灣、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建新以其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引領世界染料中間體行業的發展潮流。 公司主營業務為苯系中間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以「間氨基」產品為母核,向下延伸產品鏈,在鞏固染料中間體產品優勢的同時,積極發展纖維中間體和醫葯中間體產品,初步形成了「一鏈三體」的業務格局。
公司成立於2003年,下轄兩個生產廠,佔地450畝。
建新化工是世界最大的染料中間體生產基地。公司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憑借創業團隊在行業的長期技術積累,公司在異構體控制、產品提純等核心工藝上達到了較高水準,產品在質量上處於行業領先水平。2008年11月,公司的研發中心被省發改委、省科技廳聯合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2009年10月30日,公司被河北省科技廳等四部門聯合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主要產品苯胺-2,5-雙磺酸單鈉鹽、間氨基苯磺酸、間羥基-N,N-二乙基苯胺、間氨基苯酚及熱壓敏染料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產品遠銷歐、美、日、韓、台灣、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5酸年產量5,000噸,全球市場份額約為33%,間羥基年產量2,600噸,全球市場份額約為28%,以上兩種產品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
F. 公司老總叫什麼
1、董事長通常是公司的最大的股東,也叫總裁,泛稱老闆。
2、總經理可以是聘任的,也可以由董事長兼任。
3、總裁是老闆,老闆是總裁,總裁是董事長,董事長在股份公司中是第一大股東(國企例外)
4、首席執行官是由各位股東大會推薦選舉的。可以是董事長兼任,也可以聘用他人。
5、董事長、總裁、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等,口語中也常被稱為老闆。但,聘用來的總經理、首席執行官不是真老闆。
G. 中石化老總是誰
蘇樹林 資料--蘇樹林最全最新的簡歷(中石化總裁蘇樹林 總經理 老總 領導 講話 調研 背景 走向 簡介 )2007-06-27 14:19蘇樹林簡歷:
蘇樹林,45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1983年7月畢業於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99年4月獲哈爾濱工程大學管理工程專業管理學碩士學位。
1983年7月至1986年10月大慶石油管理局工作;1986年10月至1992年2月大慶石油管理局採油九廠地質研究所副所長;1992年2月至1994年5月大慶石油管理局採油九廠副總地質師;1994年5月至1996年3月大慶石油管理局副總地質師、採油四廠廠長、破格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6年3月至1997年1月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助理;1997年1月至1997年11月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助理兼第一油氣開發部主任;1997年11月至1999年1月大慶石油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黨委常委;1999年1月至1999年9月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大慶石油管理局黨委副書記; 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大慶石油管理局黨委副書記;2001年3月至2002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03年12月至2006年9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
H.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姓名 職務 出生年份 性別 學歷 朱守琛 董事長 1956 男 EMBA 高輝 財務總監 1958 女 碩士及研究生 劉鳳旭 副總經理,董事 1951 男 大專及其他 陳學為 董秘,副總經理,董事 1966 男 本科 黃吉芬 董事 1958 女 大專及其他 朱守濤 董事 1948 男 大專及其他 馬敬民 獨立董事 1956 女 本科 樊劍 獨立董事 1969 男 碩士及研究生 沈義 獨立董事 1973 男 本科 牛大華 監事會主席 1956 男 大專及其他 孫維政 監事 1965 男 本科 侯菊英 職工監事 1971 女 大專及其他 姚建文 總工程師 1964 男 博士研究生
I. 伊利的 創始人 是 誰
鄭俊懷。
鄭俊懷(1950年9月——),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現任黑龍江紅星集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有中國「乳業教父」之稱。原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俊懷在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和伊利公司任職的20多年中,率先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在分配、人事、勞動用工制度方面大膽進行改革,使一個頻臨倒閉的手工作坊式小廠發展成年利潤達百萬元的中型企業。
1993年組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業集團。與股份制改組前相比,凈資產總額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9)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老總是誰擴展閱讀:
一、伊利創造的上市奇跡
鄭俊懷把目光放到了全中國,1994年伊利建立自己的冰淇淋項目,進軍全國冷飲市場,很快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冷飲生產企業,年利潤達500多萬元。
憑借這樣強大的發展勢頭,1996年3月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1億元,當年主營業務收入3.55億元,3年後就增長到11億元。這是中國第一個上市的乳品企業。隨後伊利股價一直保持遙遙領先。
二、獨董風波引發猜測
當時伊利股份一直勢頭良好,年年派送現金,投資者信心十足,鄭俊懷開始找操盤手坐莊。8年以後有人算了筆賬,說伊利莊家賺了數億元。但是這筆錢不會作為贏利進入公司。
2003年7月,金信信託代人以每股10元的低價,收購了2800萬伊利股份的國家股,成為伊利的第一大股東。這個背後收購者成為伊利的控制人,大家紛紛猜測,這個人就是鄭俊懷。
2004年6月,獨董俞伯偉和王瑾要對公司專項審計,但被鄭俊懷馬上罷免,風波驟起。
三、事發,入獄
2004年下半年,中國證監會調查伊利。2004年12月,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正式批捕鄭俊懷和其他4名伊利股份高管。據說,鄭俊懷涉及兩筆款項挪用嫌疑及國債去向。
J. 康美葯業老總的詳細資料
馬興田,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7年,年僅28歲的他創辦康美葯業。1998年成功研發出以絡欣平、利樂、諾沙為代表的國家級新葯,並被列入國家級科技項目。他以嚴謹、務實、科學的作風,使康美葯業發展壯大為以中葯飲片、化學葯劑生產為主導產業,集葯品生產、研發、葯品與醫療器械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葯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產業。他致富不忘回報社會,捐資支持軍隊建設、教育事業累計達1000多萬元;向普寧老區及家鄉建設累計捐款達600餘萬元。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傑出企業家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