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產龍芯
1. 據說已小批量生產給國家部門使用了?
早就已經量產了。
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超算平台、國家安全以及教育領域。
2. 性能能和intel賽揚級別1.6ghz的比嗎?
單純從gflops的方面比對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龍芯2f 800MHz 3.2GFlops
龍芯3a 1GHz 16GFlops
分別與intel產品對位是:
PentiumM 770 2.13 GHz 3.20GFlops
Core Duo 2 P7370 2.00 GHz 16.00GFlops
關於龍芯的數據來自龍芯宣傳資料。
關於intel的數據來自intel官網http://www.intel.com/support/processors/sb/cs-017346.htm
GFlops是新引入的衡量CPU性能的指標。
3. 商業生產還需要多少年?
商業生產已經開始了將近4年了。
2樓說話太不負責任,真不知道如果龍芯是打磨的對你有什麼好處?
GCC早就開始支持了龍芯2f和龍芯3a了,debian/ubuntu和freeBSD也有支持龍芯的移植。
❷ 龍芯電腦上市了嗎
沒有上市,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❸ 國產龍芯是那個單位的現在市場化沒
是中科院計算所的.沒有市場化.
❹ 國內生產晶元的上市公司
1、紫光國芯——長江存儲3D NAND;FPGA;
2、中興通訊——中興微電子;
3、國民技術——射頻晶元;移動支付限域通信 RCC 技術;
4、景嘉微——軍用GPU(JM5400 型圖形晶元);
5、光迅科技——光晶元;
6、全志科技——A 股唯一一家獨立自主IP 核晶元設計公司(類似巨頭ARM);數模混合高速信號的設計與集成技術在55nm/40nm/28nm 工藝下實現HDMI、LVDS、PLL、AudioCODEC、USB2.0、TV-encoder、TV-decoder 等數模混合IP。
(4)國產龍芯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涉足晶元業務的大型公司中,華為算是一個,不過華為並未上市。中芯國際是公認的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該公司在香港上市。
反映在市值上,中芯國際當前總市值折算成人民幣僅有400多億元。其他在港上市的中資晶元公司,如華虹半導體、中電華大科技等市值規模則更小。
晶元國產化概念板塊納入的上市公司數量目前有46家,這些公司中目前營收規模最高的就是中興通訊,其後則是長電科技、納思達、太極實業、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
❺ 龍芯3bcpu是那家上市公司生產的
龍芯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研發的通用CPU。龍芯3B是首款國產商用8核處理器,主頻達到1GHz,支持向量運算加速,峰值計算能力達到128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
❻ 國產龍芯3ACPU的逸瓏8133筆記本上市了,6999有人買沒支持國貨,這價位合適不
聽說最終定價會在四千左右,外觀仿蘋果Mac book的,像個山寨貨,龍芯處理器也就英特爾奔騰3處理器的水平,內存2G,顯卡顯存1G。在配上國產的系統,除非你太愛國了,不然傻子才願意花6999買這樣一台筆記本,價格頂多定位在四千。三千還不定會不會有人購買。
❼ 國產弟四代龍芯處理器是那個上市公司研發生產
沒有四代龍芯處理這個提法吧。龍芯現在分1,2,3三個系列。
龍芯3性能最強,目前最新的是龍芯3B 1500,可以在龍芯貼吧去看看,目前可以買到。
龍芯2F也在團購,最後一期了。只是性能比較低。價格379元。
龍芯目前是2010年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正式成立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
❽ 新基建中的國產cpu,gpu技術上市公司
摘要 景嘉微: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GPU,支持國產CPU和OS(87.96%)
❾ 中國國產龍芯CPU.賣了嗎…
跳動的「龍芯」
新聞背景: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由江蘇一企業帶給代表、委員們試用的80台筆記本電腦引起大家關注,這些8.9英寸屏幕的電腦內跳動的均為國產核心——「龍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據悉,「龍芯」筆記本在「兩會」已是第二次亮相,而今年展現在人們面前的電腦已有了很大進步,核心頻率已相當於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中的較高水平,屏幕解析度、儲備空間以及輸出輸入功能都與目前流行配置相當,可基本滿足人們上網、學習及視聽需要,價格卻只有2000多元。
劉錕鋒點評:在整個消費電子領域,國產品牌在關鍵部件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狀況已持續了很多年,如近幾年已成為市場主流的液晶和等離子電視,由於國內家電企業不掌握面板生產技術,使得大部分利潤都被外資品牌拿走了。電腦行業其實比彩電更慘,因為電視面板生產核心技術還分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相互之間的競爭對手有很多,國家電視企業在「亂戰」中還有不少的選擇空間,而電腦的核心CPU,卻主要由intel和AMD兩家公司生產,即使是高端伺服器包括超級計算機關鍵部件,也只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在此情況下,即便已做到超大型規模的聯想,其產品利潤仍然很低。更為嚴重的是,在信息化時代,電腦已浸透到從民用到國防的各個領域,如果我們的國防設備里,安放的是一顆外國心臟,而那心臟是由數十億個晶體管組成的,也許某一個晶體管實際上就是一個隱藏的後門,關鍵時候敵方一個指令,就可以讓設備停擺癱瘓。
所以,無論從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角度還是從安全形度,研發自己的核心,都是非常必要的,而「龍芯」的出現,終於打破了國外對計算機技術核心部件的壟斷,給我們的計算機製造業帶來了曙光。相比而言,CPU的技術壁壘遠高於電視產業的面板,這一技術突破,更有利於提振科技人員的信心,對於其他行業的科技研發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
是拿來還是自主研發,這一問題無論是在家電、IT行業還是在科研部門都一直處於爭論不休狀態。從企業經營和市場拓展講,也許拿來比研發更快更容易,不需要承擔研發失敗的風險,即使是「龍芯」電腦已經量產上市,面對與intel和AMD的巨大差距,其市場推廣進程肯定充滿曲折,然而,這些年中國家電、IT行業的發展事實證明,如果沒有自己的關鍵技術,要在市場競爭中真正掌握主動權,非常困難,自主創新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