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優先股與普通股的概念、區別、以及優先股制度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道富投資為您解答:
優先股與普通股的區別: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而言,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優先股是公司的一種股份權益形式,持有這種股份的股東先於普通股股東享受分配,通常為固定股利。在公司分配盈利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而且享受固定數額的股息,即優先股的股息率都是固定的,普通股的紅利卻不固定。在公司解散,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
優先股對股市的影響:
現在股市經歷長期的下跌,融資功能基本喪失,而一旦沒有融資功能,證券市場長期發展的動力就會喪失,這是當今中國股市面臨的最大問題。而此時一些公司仍然有融資要求,此時如果恢復優先股發行,公司融資問題就可以解決,使得公司得到長期的發展動力,尤其是因為缺乏資金而面臨困境的一些企業,優先股堪稱救命稻草。在市場穩定之後再逐步恢復普通股的發行上市,並且可以根據公司的情況適時贖回優先股,緩解公司的債務壓力,並且市場穩定後,投資風險釋放,投資者又會願意購買普通股。這一過程等於公司首先用優先股籌資,而後用普通股置換優先股,投資者先進行低風險投資而後置換為高風險投資,雙方各得其所。這也是美國政府和巴菲特都選擇購買優先股的重要原因。
Ⅱ 優先股和普通股是上市公司同時發行的么
不是,
優先股
和
普通股
是不同的概念,優先股是不能上市流通的,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的都是普通股。
Ⅲ 優先股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對整體股市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於實施優先股的公司的原股東利益有一定的影響。
發行優先股說明該公司「缺錢」,不缺錢的公司不會傻乎乎地背一個歷史包袱——因為優先股其實相當於公司發行的固定利息債券,每年必須按照優先股發行時制定的規定發放股息紅利,對原股東的利得來說是一種侵害。因為優先股在紅利和資產清算等方面具有優先權。
Ⅳ 上市公司增發優先股對該公司股票將有什麼影響
上市公司不公開發行股票,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定向增發,另一種是引入戰略投資者。 嚴格來說,上市公司不公開發行股票是沒有利好利空的說法的,關鍵是看公司募集到這部分錢用於做什麼。 如果上市公司是高成長性的,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那麼,無論是公開還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都是一種利好,表明公司募集資金用於擴大生產,這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能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如果上市公司業績一直不好,又沒有找到什麼好的投資項目,那麼公司比較募集到資金,這時大家就會認為公司業績還是沒有改善,那麼股價還是會跌的。
Ⅳ 求問優先股有哪些優缺點
你好,優先股與普通股一樣,代表持股人在公司中的財產或所有權。但這種股票相對普通股而言又有某些優先股。這種優先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優先領取股息,公司在付給普通股股息之前,必須按規定的股息率支付優先股股息。
②當公司解散、改組或破產時,優先股持有者有優先分得公司資產的權利。
但是,優先股也有一些缺點:
①優先股持有者沒有表決權,無權過問公司的事務。
②由於股息率是固定的,優先股持有者不可能獲得很大的利潤的。
③可以自由買賣或轉讓,但不得退股。
優先股主有要以下幾種:
①累積優先股。這種優先股最常見,發行比較廣泛。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股息率固定。不論公司盈利與否,它的股息都不受影響:二是股息可以累積。當公司經營狀況不好,無力派息時,優先股股息可以累積下來。在經營狀況轉好時,公司將補發積欠的股息。買這種股票的人往往會有一筆穩定的收入。
②非累積優先股。它是相對累積優先股而言的。當公司經營狀況欠佳,無力派息時,股息不能累積,持股人也不能在公司經營狀況轉好時要求補發。
③股息可調整優先股。這種股票的股息率不固定,而是隨著其他證券或存款利率的變化而調整,但這種股票的利息與公司的盈虧無關。
④可轉換優先股。它是一種在一定時期內能以一定的比例轉換成普通股的優先股。這種轉換是根據優先股和普通股的現行價格來進行的。由於這種優先股能與普通股掛勾,因而有被動性。
⑤參與優先股。它是一種除按固定股息率分得股息外,還可以和普通股分享公司額外盈餘。這種股票發行不多。
⑥回收優先股。其特點是,公司有權隨時按照規定的價格回收該公司發行的股票。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Ⅵ 優先股對股市的影響
道富投資分析優先股對股市的總體影響:
優先股利於大盤藍籌公司融資、規范運營與引導分紅。對比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影響程度而言,我國的優先股有其區別性的細則規定。比如交易或轉讓環節的投資者適當性標准應與發行環節保持一致;非公開發行的相同條款優先股經交易或轉讓後,投資者不得超過200人;為防止優先股成為新的大小非攤薄股東權益,上市公司不得發行可轉換成普通股的優先股;公開發行優先股須三年連續盈利,一般發行不少於一年優先股的股息等,這些細則利於形成引導上市公司分紅理念和戰略投資者特別是追求固定收益的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這在滬深證券市場的確是非常積極的影響因素。實施優先股有利於大型公司如石油、金融、地產、保險等公司的融資,特別是減少對二級市場股價影響的融資與沖擊。但由於滬深上市公司分紅比率與年度分紅次數相對我國香港特區的股市、美國股市等為低,引導分紅機制建設的成效如何還需觀察。
此次優先股發行規定:為統一優先股票面金額,證監會將優先股每股票面金額確定為100元。任何投資者都可參與,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則規定了合格投資者范圍,不符合投資者門檻的投資者,可通過基金、信託 、理財產品方式間接投資優先股。由於這些優先股不能流通也不能轉股,其必將鎖定大量的資金沉澱於股票二級市場之外。此外,在當前股市生態下,優先股的分紅很有可能擠占普通股東的分紅份額,導致股息回報水平更低。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優先股成為美國公司籌集資金、政府挽救企業的重要方式,但優先股並不能制止股災的產生,其對市場的影響極為有限。
從對股價結構化的沖擊來看,近階段內對中小板與創業板股票、績差問題股票影響明顯。從A股軌跡來看,創業板去年指數上漲100%左右,此時推出優先股,可能成為這些股票尋找大的熱點變現的較好支撐。因此認為。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股票經歷了大幅的上漲後,「價值回歸、落袋為安」將成為常態,特別是另一題材支撐炒作掩護出倉的良機當口,因此可以預期,一段時期內,優先股的推出與發行將引起股價結構性變化,且沖擊力度將超乎預料。未來A股市場優先股雖不上市流通,但在新股IPO發行、眾多企業增發融資等共存的時間點上,其對A股票市場的資金沉澱或需求將形成較大的影響,進而與股價結構化沖擊形成共振。
可見,近期走向前台的優先股政策,也是一把雙刃劍,一面將形成對滬深股市的有益補充,或對大型公司融資形成一定的刺激,利於分紅機制的建設,但另一方面則可能加大市場資金沉澱效應,對股市特別是對去年炒高尋機出倉的創業板、中小板及大量的績差公司形成沖擊。當然,優先股政策對於股市的總體影響究竟如何,取決於宏觀經濟及上市公司優先股發行規范與估值定價與股東回報等多種因素。
Ⅶ 優先股與普通股在企業中的作用
1.普通股 普通股是隨著企業利潤變動而變動的一種股份,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 份,是股份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 普通股的基本特點是其投資收益(股息和分紅)不是在購買時約定,而是事後根據股票發行公 司的經營業績來確定。公司的經營業績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經營業績差,普通股 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股份 ,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在我國上交所與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點概括為如下四點: (1) 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 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 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 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 (2) 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 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 。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 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 (3) 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 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 ,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棗每年一次的股 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 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 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 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 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現在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 那麼你就有權 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在發行新股票時,具有優先認股權的股東既可以行使其優先認股權,認購新增發的股票,也 可以出售、轉讓其認股權。當然,在股東認為購買新股無利可圖,而轉讓或出售認股權又比較 困難或獲利甚微時,也可以聽任優先認股權過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認股權時,一般規定股權登 記日期,股東只有在該日期內登記並繳付股款,方能取得認股權而優先認購新股。通常這種登 記在登記日期內購買的股票又稱為附權股,相對地,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的股票就稱為除 權股,即股票出售時不再附有認股權。這樣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股票的投資不再附有認股 權。這樣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包括老股東),便無權以低價購進股票,此外 ,為了確保普通股權的權益,有的公司還發認股權證棗即能夠在一定時期(或永久)內以一定價 格購買一定數目普通股份的憑證。一般公司的認股權證是和股票、債券一起發行的,這樣可以 更多地吸引投資者。 綜上所述,由普通股的前兩個特點不難看出,普通股的股利和剩餘資產分配可能大起大落, 因此,普通股東所擔的風險最大。既然如此,普通股東當然也就更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 前景,而普通股的後兩個特性恰恰使這一願望變成現實棗即提供和保證了普通股東關心公司經 營狀況與發展前景的權力的手段。然而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股和優先股向一般投資者公開 發行時,公司應使投資者感到普通股比優先股能獲得較高的股利,否則,普通股既在投資上冒 風險,又不能在股利上比優先股多得,那麼還有誰願購買普通股呢?一般公司發行優先股,主 要是以「保險安全」型投資者為發行對象,對於那些比較富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普通股 才更具魅力。總之,發行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股票,目的在於更多地吸引具有不同興趣的資本。 2.優先股 優先股是「普通股」的對稱。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在分配紅利和剩餘財產時比普通股具有優先 權的股份。優先股也是一種沒有期限的有權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 (少數可贖回的優先股例外)。優先股的主要特徵有三:一是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 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於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固定,它 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二是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 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 債權人,優先股的優先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股息領取優先權。 股份公司分派股息的順 序是優先股在前,普通股在後。股份公司不論其盈利多少,只要股東大會決定分派股息,優先 股就可按照事先確定的股息率領取股息,即使普遍減少或沒有股息,優先股亦應照常分派股息 。(2)剩餘資產分配優先權。股份公司在解散、破產清算時,優先股具有公司剩餘資產的分配 優先權,不過,優先股的優先分配權在債權人之後,而在普通股之前。只有還清公司債權人債 務之後,有剩餘資產時,優先股才具有剩餘資產的分配權。只有在優先股索償之後,普通股才 參與分配。 優先股的種類很多,為了適應一些專門想獲取某些優先好處的投資者的需要,優先股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式。 主要分類有以下幾種: (1)累積優先股和非累積優先股。累積優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的盈利不 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日後優先股的股東對往年來付給的股息,有權要求如數補給。對於非累 積的優先股,雖然對於公司當年所獲得的利潤有優先於普通股獲得分派股息的權利,但如該年 公司所獲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規定的股利分配時,非累積優先股的股東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後年度 中予以補發。一般來講,對投資者來說,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2)參與優先股與非參與優先股。當企業利潤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還可以跟普通 股共同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參與優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參與利潤分配的 優先股,稱為「非參與優先股」。一般來講,參與優先股較非參與優先股對投資者更為有利。 (3)可轉換優先股與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的優先股是指允許優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把 優生股轉換成為一定數額的普通股。否則,就是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優先股是近年來日益 流行的一種優先股。 (4)可收回優先股與不可收回優先股。可收回優先股是指允許發行該類股票的公司,按原來的 價格再加上若干補償金將已發生的優先股收回。當該公司認為能夠以較低股利的股票來代替已 發生的優先股時,就往往行使這種權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的優先股。 優先股的收回方式有三種:(1)溢價方式:公司在贖回優先股時,雖是按事先規定的價格進行 ,但由於這往往給投資者帶來不便,因而發行公司常在優先股面值上再加一筆「溢價」。(2) 公司在發行優先股時, 從所獲得的資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項創立「償債基金」,專用於定期地 贖回已發出的一部分優先股。(3)轉換方式: 即優先股可按規定轉換成普通股。雖然可轉換的 優先股本身構成優先股的一個種類,但在國外投資界,也常把它看成是一種實際上的收回優先 股方式,只是這種收回的主動權在投資者而不在公司里,對投資者來說,在普通股的市價上升 時這樣做是十分有利的。
Ⅷ 如何理解優先股發行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受政策預期影響,銀行股昨日大幅上漲,wind銀行指數單日漲幅高達7.85%,農業銀行、浦發銀行漲停。
點評:我們認為優先股政策的推行對A股市場不具有實質性的正面影響:
優先股發行將幫助銀行改善現有的融資困境。由於缺乏一級資本工具,目前中國銀行業核心一級資本完全由所有者權益構成,低於1倍的市凈率導致銀行面臨股權融資困境。優先股發行將為銀行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從而有效降低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並減輕普通股股權融資壓力。另外優先股性質決定其融資成本低於股權、高於債權,美國優先股股息率在6%到9%之間,12年上市銀行平均ROE為21%,融資成本優勢進一步增加了優先股對於銀行的吸引力。
銀行以外的國企發行優先股動力不強。由於不存在資本充足率壓力,ROE和債權融資成本較低的多數大型國有企業發行優先股的動力不強,12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ROE僅12%,而10年期AAA級企業債到期收益率不足6%。優先股對於資產負債率已接近80%監管紅線的國有企業或存在一定吸引力,但從融資成本角度考慮,優先股對於資產證券化並不存在明顯的競爭優勢。
優先股的發行對股票市場影響難言正面。一方面,上市銀行目前平均股息率在3%-6%之間,低於優先股股息率,優先股的發行或導致部分以穩定股息收益為主的銀行普通股投資者轉向優先股,對股票市場進行減持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迫於資產負債率壓力而發行優先股的國企的普通股股東將面臨企業利潤被優先順序較高的優先股股東侵蝕、投資收益率下降,利益受損將引發普通股股東的減持行為。
Ⅸ 優先股會帶來什麼
周末,證監會關於推出優先股有了最新消息:「積極開展優先股研究工作,條件成熟時將盡快推出」。
其實,從去年底就有了「優先股」的相關消息,新任主席力求從制度創新上解決股市的頑症,值得大加贊揚。
所謂優先股,在國外是成熟市場常用的融資工具,是指在股利分配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上有比普通股優先的權利;當然,在享有這些優先權利的同時,優先股投資者也要放棄一些其他的權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公司治理不享有表決權。一般在公司發行優先股時,會在每股優先股上約定固定的股利,每年不論公司經營業績如何,公司都需要按照此約定的股利向持有優先股的股東派發紅利。
由於優先股的制度性特殊規定,給投資者以及股市會帶來幾方面的變化:
1,優先股不上市,只在交易所流通,或可以由大股東贖回,因此可以減輕二級市場的壓力,尤其是面對跌跌不休的大小非解禁拋售,造成股市長期低迷的問題,一旦把配股、增發等再融資轉為優先股,股市的再融資壓力將會大大減輕,超跌6年的市場將會獲得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2,對於上市公司來講,發行優先股,相當於發行了無限期債券,企業可以獲得低成本融資,不僅融資成本低,而且有助於提高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得到提高,目前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普遍可以高看一線,有利於提高市場估值和定價,提振二級市場的指數和股價。
3,由於優先股是約定固定收益,因此可以把大量未上市的國家持股部分轉為優先股,使之既可以獲得長期穩定投資收益,又可以緩解二級市場的接近拋壓。而上市公司管理層必須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勤奮經營,用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否則就面臨違約的風險。
4,如果控股股東擁有大量只能拿紅利的優先股,將迫使大股東分紅和送轉股,可提高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也會吸引更多的戰略投資者,股市長期低迷的趨勢有望得到改觀。那些長期流連在
房地產、黃金、銀行理財產品等市場資金,以及居民儲蓄,就可能轉戰股市,為市場帶來比
QFII 和 RQFII
總共4000億更多的新增資金,高喊了很久的「4萬億元養老金入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局面也有可能改變,那麼長期低迷的中國股市久就有望獲得巨額投資活水,不僅解決了信心問題,也解決了新增入市資金問題,股市就有望走牛,形成賺錢效應,正如「5.4」前夕肖主席說的,股市就有望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載體。
其實,中國夢的實現,僅有口號是不行的,優先股制度有望通過制度改革創造股市新生,其意義堪比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甚至超過股改。
期待優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