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三板停牌潮來襲時好還是壞
企業長期大面積停牌,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特有的現象。
新三板規定企業停牌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很多企業就「活用」規定,「原則上」無限期停牌。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截止6月23日,新三板停牌公司數量已增至880家,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企業已有179家,1.22萬人次被關其中。
長期停牌造成的「無法退出」,讓新三板投資者格外藍瘦。一般來說,「刊登重要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因IPO受理停牌」是新三板公司停牌的三大主要理由,但是有不少公司停牌的真實原因其實只是「怕交易拉低股價」。
一、880家新三板公司加入停牌行列,停牌進入加速度
停牌正成為新三板市場的一股趨勢!
根據Choice數據,2016年6月底,新三板停牌企業只有261家;2017年4月底,增加到551家;而到2017年6月23日,已經增加到了880家。
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三板企業停牌已經進入加速度。即使剔除276家因為年報未披露而停牌的公司,5月仍有76家停牌,而進入6月,進一步增加到95家,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想離開新三板」是這股停牌潮的幕後推手之一。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880家停牌企業中,有86家就是因為要摘牌,而其中83家是從2017年才開始停牌的;還有94家企業是因為IPO被受理而停牌,其中30家是進入2017年後才停牌的。
除了摘牌和IPO,其它企業停牌原因則比較籠統,「重要事項未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是被用的最多的兩個理由。
不過對於那些長期停牌的公司來說,事情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二、179家非IPO企業停牌時間超過100天,最長的超過3年
一家三板公司停牌可以停多久?「原則上」是無限期。
股轉2015年11月發布執行了最新的停復牌操作規定,根據這份規定,「股票暫停轉讓期間,應當至少每十個轉讓日披露一次未能復牌原因以及相關事件進展」。為了解決無合理理由長期停牌的問題,該指南還增加了最晚恢復轉讓日和申請延期恢復轉讓的規定,「暫停轉讓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
請注意是「原則上」,並不是強制規定。股轉爸爸原本是出於好意,為了呵護市場,結果很多公司「活用」了股轉爸爸的好意,「原則上」無限期停牌。「甚至有公司在消除最初導致停牌的因素之後,籠統地以『 正在籌備重大事項』為由繼續停牌」,安信證券首席研究院諸海濱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像這樣長時間停牌的企業有多少呢?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新三板目前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公司已經達到179家。其中停牌時間最長的ST樺清,從2014年1月13日開始停牌到2017年6月16日,已經整整過去了1250天,超過三年。
在ST樺清面前,著名的「停牌小王子」九鼎集團也要甘拜下風,排在第二。從2015年6月8日九鼎投資借殼A股停牌開始,已經停牌739天,兩年多一點點。
其他企業也不示弱,停牌時間超過18個月的企業就有7家,停牌時間在12—18個月的企業有14家,在6—12個月區間里的企業則有77家,另外還有81家企業停牌時間在3—6個月區間里。
為什麼這些企業要長期停牌呢?
讀懂新三板研究員了解到,大部分公司的確存在影響公司股價的重要事項,不過也有部分公司只是出於「市值管理」的目的,「據我們所知,其實有的公司並不是因為有重大事項而重組,只不過怕交易拉低股價而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有的公司甚至知道我們機構要交易了,提前在我們交易前停牌了」。
三、1.22萬名「股東」被埋,等待他們的大概率還有復牌暴跌
公司長期停牌,「坑」的自然是迫切需要退出的投資者。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被關的投資者人數可不少。這179家企業掛牌初始股東為2788人次。截止目前,總股東已經達到1.50萬人次,增加了1.22萬人次。需要提醒的是,這裡面有重復的部分。
但從這些企業的歷史定增金額來看,被關的資金可不少。
截止目前,這179家企業中有100家在掛牌後發過定增,佔比達到55.86%。而且這些企業融資能力一點也不弱,融資總額達到了376億元。376億元是什麼概念,今年以來截止6月6日,新三板企業總融資額才575億元。
很多投資機構現在很難受,比如停牌已超4個月的宣愛智能,就讓「四川信託-皓熙新三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只基金躺了槍。這家機構2015年認購了宣愛智能230萬股,此前一直在退出,根據最新的年報數據,該信託計劃還持有宣愛智能116萬股。
有些機構在停牌股上連續「踩雷」,某機構旗下就有8隻產品買到了停牌股。
有的機構因為所投企業停牌,到期產品被迫延期。今年3月份,大業信託就發布臨時公告,稱其發起設立的「大業信託·新三板5號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將自動延期,延期的理由是「持有掛牌公司股票停盤致使信託財產無法變現」。 該信託計劃自2017年3月6日起將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
不過,好在大業信託與投資者簽訂的《信託合同》中有過約定,「如本合同約定的信託計劃終止情形出現時,信託財產因持有的掛牌公司股票停牌、市場交易量不足等原因致使無法全部變現的,則全體受益人同意本信託計劃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因信託財產不能全部變現而延期的,延期期間產生的全部信託費用由受益人承擔。」
面對投資企業的無限期停牌,投資者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我們也很困擾,只能跟企業溝通,一般情況下也會得到企業的反饋,不過什麼時候復牌不是我們能掌控的,除此之外沒有太好的辦法」,某知名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讀懂新三板研究員表示。
不過也有股東「逼宮」成功,致使企業提前復牌的案例。2016年12月15日,停牌一年多的信中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2月16日起恢復轉讓,公告中有些「無奈」地表示,公司整改仍未完成,復牌是鑒於公司股東的訴求。
不過就算股票成功復牌,還有暴跌在等著投資者。12月16日開盤後,信中利的股價從復牌前的14元/股一路最低跌至4元/股。截至收盤,股價為5元/股,當天跌幅達到了64.29%。
這一年多來,新三板估值中樞不斷下移,投資者成了驚弓之鳥。在新三板,很多重組成功的公司也難逃復牌暴跌的命運,一般公司可想而知。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2017年1月份以來復牌的做市企業一共有70家,復牌當天股價下跌的有50家,佔比達到71.42%,這70家企業當天股價漲幅中位數為-5.87%。
那些本來就停在高位的公司,一旦復牌會怎麼樣,不敢想像,未來等待這些投資者的又將會是什麼呢?
⑵ 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公司有多少家了
截至2017年2月24日,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達到10715家,具體的可以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進行查看。
⑶ 新三板有多少只股票
截止到2017年8月19日已有11523家
⑷ 新三板維珍創意股票2017年上半年業績下滑會造成ipo不過嗎
有一定的影響性,但是不完全。業績只是考核的一項標准,同時還要考量很多因素的
⑸ 新三板現在掛牌公司多少家市值多少
截止到2017年3月13日,新三板現在掛牌10858家,總股本6148.53億股。
查詢新四板的相關信息可以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進行查看
⑹ 新三板巨無霸被摘牌發生什麼事情
新三板「巨無霸」被強制摘牌
12月15日晚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股轉系統」)發布公告,新三板掛牌PE中科招商、達仁資管因不符合整改要求,將被強制摘牌。
股東安置成當務之急
對於摘牌企業來說,後續股東處置將成當務之急。
股轉系統在公告中要求,被終止掛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終止掛牌公司相關事宜並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終止掛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終止掛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對於股東人數超過2000人的中科招商來說,股東安置無疑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事實上,摘牌消息傳來,中科招商投資圈就「炸開了鍋」。由於新三板無PE被強制摘牌的先例可依,業內人士表示,被摘牌公司需加強與股東溝通、協商,妥善安置股東。
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中科招商目前股東戶數為2713戶。截至記者發稿時,中科招商尚未披露股東安置安排。
「2015年5月在中科招商第二次定增時,我們以每股18元的價格買入了價值8100萬元的中科招商股票。」杭州的楊生(化名)告訴記者。他介紹說,當時中科招商定增額度非常緊俏,他是作為中信建投的大客戶參與進來的,而當時只有中信建投等少數券商能拿到中科招商的定增額度。「開始中信建投方面表示,個人參與這次中科招商定增是3000萬元起投,後來門檻升到6000萬元,最後又變成8000萬元。」他介紹。最後楊生與10餘名朋友共同出資8100萬元參與了中科招商的此次定增。
中科招商後來開展了每10股送50股的「送股計劃」。送股之後,楊生定增的成本價變為每股3元,於12月15日收盤,中科招商股價為每股0.77元。
楊生自稱新三板老兵,2011年便開始在北京中關村股權轉讓中心進行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曾因押中後來成功轉板創業板的安控科技而獲利頗豐。
除了個人股東,2713戶股東中也包含部分機構身影。公司三季報顯示,前公募一哥王亞偉管理的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託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昀灃3號持有中科招商1.38億股,佔比1.27%。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5月楊生參與定增同時,王亞偉通過其旗下產品認購中科招商2777萬股,投資總額近5億元。除權後定增成本為每股3元。後王亞偉在中科招商中進進出出,但是中科招商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王亞偉旗下信託計劃昀灃3號為中科招商第十大股東。
楊生表示希望中科招商盡快給出回購辦法。「一種可能是以每股凈資產作為回購價格來回購中小股東手中的股份。」他說。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其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每股1.24元,顯著高於上周五0.77元的收盤價。
目前,中科招商、達仁資管等PE被強制摘牌後暫無現成規定可以參照。2016年10月股轉系統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二條要求,「股票被強制終止掛牌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應當對股東的訴求作出安排並披露。掛牌公司或者掛牌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可以設立專門基金,對股東進行補償。」不過徵求意見稿後,正式的實施細則一直沒有下發。
掛牌PE被強制摘牌之後,能否參照新三板掛牌的其它類型企業進行回購?新鼎資本總經理張弛說,新三板其它類型公司被強制摘牌,回購價一般是根據投資人的持倉成本、投資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給出一個年化收益,由PE公司大股東對中小股東進行回購。他表示,如果股權高度分散,掛牌之後融過資的,後續處置難度較大。
大成律師事務所林日升表示,如果是主板公司被強制退市,最後交易日收盤價基礎上的任何溢價,都算得上合理。但是由於三板是「協議轉讓」,最近一年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較大,且股價較容易被操縱,所以新三板公司被強制摘牌後回購價格怎麼定,情況較主板主動摘牌的公司更為復雜。
野蠻生長時代終結
截至12月17日,26家掛牌私募中已有16家發布了自查整改報告,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此番自查整改進入尾聲。而隨著5家機構的被動摘牌,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也宣告終結。
2016年5月27日,股轉系統發布《「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對掛牌的金融類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要求掛牌私募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占收入比例超過8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要求旨在讓掛牌私募回歸資產管理主業,意味著日後留在新三板上的私募需堅持以」代客理財為主業。
「部分私募確實太會玩資本游戲了。這部分私募在新三板掛牌後大量融資,但又未見明顯投向實體經濟,卻在市場不斷舉牌、買殼,造成資金空轉,這些舉動甚至可能影響實業公司的融資。」前述北京某專注於新三板的PE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
東吳證券投行部業務副總裁周秦達表示,PE掛牌之後企業運作更透明,相比未掛牌的同行業競爭企業來說,經營的成本更高。此番整改無疑表明今後掛牌之後不能「任性」玩資本運作游戲,而是要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資管」主業上,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或結束。
雖然掛牌帶來的品牌效應對於資管機構融資有所幫助,但掛牌從來就是雙刃劍。現任黑石CEO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2017年上半年屢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盡管公司凈利潤年年增長,但是股價乏善可陳。至上周五收盤,其股價僅為31.5美元,接近IPO首發價,而其市盈率也僅為13.5。
曾就職於美國知名掛牌私募阿波羅資本的博思恩資本CEO馮劍雲表示,對於私募來說,掛牌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為積重難返的私募雪中送炭。
「上市公司退市和新三板公司摘牌兩者之間是有嚴格區分的。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確實經營狀況很差,但新三板摘牌不一定是公司做得不好。」菁財資本創始合夥人葛賢通說。張弛稱,新三板是私募機構在國內成為公眾公司的唯一資本平台,掛牌後的優勢主要在於融資便利和品牌宣傳。但後來新三板市場持續低迷,加上股轉公司對掛牌私募提出了更高的整改要求,後續私募掛牌需要更謹慎,張弛說。
不過,也有投資者表示,整改之後,在PE心中新三板依然魅力不減。盤古資本創始合夥人鄭中尉表示,掛牌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吸引力足夠大,新三板對私募的吸引力並未隨著整改而減少。
新三板的企業還是有點能力的。
⑺ 新三板創新層超半數企業近三年收益如何
經過兩年的市場分層管理,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借力新三板市場實現快速發展,其中,541家企業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速超過100%,占創新層企業總數的57.55%。
還有一些企業開始扭虧為盈,進入盈利兌現期。新三板的融資功能助力這些創新層企業的發展。截至5月23日,共有884家創新層企業做過融資,融資發生率94.04%,合計融資額達1250.19億元。創新層公司直接融資現金流佔比由2014年的13.77%,提升至2017年的24.36%。來源:新華社
⑻ 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成績單如何
北京5月11日消息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了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年年報情況。截至目前,共有10764家掛牌公司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96%。高莉表示,2017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整體保持高質量快速發展態勢,已披露年報掛牌公司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98萬億元,凈利潤1154.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21%和14.69%。
與此同時,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梯次已初步形成,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不過,掛牌公司中有3027家凈利潤增速超過50%,也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對此,高莉表示,對中小企業業績波動須客觀看待。她還指出,雖然掛牌企業融資能力繼續提升,但提高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任務依然艱巨。
三、客觀認識中小企業發展特點,進一步提高服務中小企業發展能力
(一)對中小企業業績波動須客觀看待。掛牌公司中有3027家凈利潤增速超過50%,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整體看,業績波動符合成長期中小企業發展的特點,部分行業研發期較長,典型如生物醫葯產業,普遍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的特徵,在研發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無盈利。同時,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各種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部分行業可能面臨新興行業的沖擊,另有成長期企業處於戰略升級轉型階段,這些都可能對短期利潤造成影響。市場各主體應客觀看待中小企業業績波動,共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氛圍,以利於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雖然掛牌企業融資能力繼續提升,但提高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任務依然艱巨。非金融掛牌企業2017年合計普通股融資1233.66億元,佔全社會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比重為14.09%,同比提高4.25個百分點。企業掛牌後受益於規范性和公眾化程度提升,間接融資能力也獲得提高,2017年共有6607家公司發生了間接融資,佔比61.38%,合計間接融資金額4650.81億元。但另一方面,掛牌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加40.15%。其中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增幅分別達65.24%和42.07%,財務費用占營收比重均增加超過0.2個百分點,反映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成本仍有較大降低空間,新三板服務中小微企業、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的任務仍然艱巨。建議進一步豐富融資產品,針對不同成長階段企業提供差異化和更高效的融資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
以上內容來自:央廣網
⑼ 綜藝股份概念怎麼樣
概念挺多的。
其中包括太陽能電池、互聯網、彩票、手機游戲等等。
5月25日晚,綜藝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掌上飛訊科技有限公司擬啟動改制設立股份有限公司,並在符合有關條件的情況下申請在新三板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