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陽金控集團是什麼單位
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3日,是經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組建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關問題的批復》(陝政函〔2011〕203號)批准設立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注冊資本33億元。主要從事金融投資、資本運作及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及管理,受託管理專項資金,信用擔保和再擔保,並購重組等業務。以立足陝西、服務大局為宗旨,圍繞構建金融生態圈為主線,堅持創新發展,形成了投資基金、金融服務、要素交易三大業務板塊,涵蓋產業投資、投資基金、金融服務、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多元要素交易以及國有資本運營的基礎構架,發揮了綜合性投融資平台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目前,集團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健全,綜合管控水平和現代化管理能力不斷增強。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2. 貴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貴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位於貴州省貴安新區行政中心。經營范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基本信息注冊號****名稱貴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法定代表人夏永潮注冊資本200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日期2015年3月20日營業期限自2015年3月20日營業期限至登記機關貴安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日期2015年3月20日登記狀態存續
法定代表人:曹彤
成立時間:2015-03-20
注冊資本:2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900000030447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貴州省貴安新區行政中心
3. 四川眾匯金控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四川眾匯金控集團有限公司於2013年11月13日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渡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以下范圍不含前置許可項目,後置許可項目憑許可證或審批文件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王渡橋
成立時間:2013-11-13
注冊資本:2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00000033995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區錦暉西一街99號1棟2單元18層1809號
4. 泛華金控平台是傳銷嗎
截止2018年11月8日,泛華金控平台尚未被認定為傳銷。
2018年8月在慧保思享會第九期現場,泛華金控董事長兼CEO汪春林對近年來中國保險中介的發展進行了介紹,同時也積極地表明當下正處於中介發展的最好時代。
汪春林認為絕大多數成熟的行業都必然有發達和成體系的中介,「主體+中介」才能打通整個產業鏈,並呼喚大家去正確地理解中介,感謝中介,擁抱中介。
在思享會上,汪春林認為中國已經開啟保險行業發展的黃金20年, 2018年是一個再次起步的元年。「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0倍,去年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保險國。
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倍,現在不到美國保費的一半。所以我認為中國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隨之而來,全球最大的保險中介公司也一定在中國。」汪春林有信心地說。
保險中介發展未來可期基於以下四個原因,首先是國家的重視。隨著《保險法》的修訂和行業整頓,近千萬保險人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已成為國家的關注重點。
汪春林坦言:「我認為保險中介責任與機遇並存。中介是不是整個行業承擔責任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有機會。如果你只看到機會沒看到責任,我覺得是不成熟的。」
此外,監管層面的變化也對中介發展有利。費率市場化改革、銀保監合並、行業整頓等一系列行業政策面的調整,必將給保險中介帶來政策紅利和長期穩定的健康發展。
汪春林認為:「監管希望老百姓(603883,股吧)願意買保險,並且多買保險,同時讓老百姓買到更便宜、更好的保險。銀保監合並可以帶動在金融行業地位相對弱小的保險業協同發展,同時提高監管水平,更加利於監管。」
第三,消費需求升級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中產階級崛起,消費人群的換代,消費觀念的改變,消費需求升級,科技助力等都將對行業的快速增長將產生拉動作用。
汪春林相信:「中介將成為保險主體和消費者之間更重要的橋梁。隨著消費者年輕化,消費者需求會變成主動意願,再加上中介主動的推進,作為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的橋梁,中介作用必不可少。」
最後關於資本驅動,汪春林深有感觸:「資本是最敏感、最聰明的,同時也是最逐利的。有些東西你不用判斷,如果資本跟隨而來,你做那個事情就不會錯。大量資本和寡頭企業都直接或者間接地進入到保險中介行業,說明是保險業未來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
保險中介是保險行業當中的互補關系。汪春林稱國內保險中介市場起步太晚,保險公司一直承擔著中介很多功能,對保險公司而言,無論成本、無論效益、無論服務體驗的成本都是難受之重。
「過去保險中介與保險主體之間都存在著同質與競爭的關系,但是隨著行業的逐步發展,保險中介與保險主體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唇齒相依的互補關系,」 汪春林說。
談及產銷分離,汪春林認為必然是大勢所趨:「只有發達的中介才能促進中國的保險深度和密度,趕超發達國家。只有保險主體+保險中介才能夠形成繁榮的產業鏈和生態鏈。同時我認為未來五年左右,保險中介將會出現千億級規模的巨無霸和獨角獸。」
雖然中國保險市場未來可期,但想要成長為獨角獸,或者做到千億級規模並不容易。在私享會上,汪春林還分享了成為保險中介獨角獸十個關鍵因素:
第一,認同、專注、堅持、不忘初心始芳華。這是做中介的基本前提,認同這個行業,把它當事業來幹才能做好。如果是因為短期的利益或者偶然的機遇,當做機會主義來干中介,短期可能會獲得一些利益,但很難長期取得成功。
第二,精準的戰略研判和清晰的市場定位。未來整個行業可能是幾萬億,乃至幾十萬億的市場,細分是一定的,不要做非此即彼的判斷,專注做好細分的市場,一定會有很好的收獲,千萬不要嘩眾取寵,也不要危機四伏。在幾十萬億的市場里,哪怕分個幾十億,帶來的紅利都是不錯的。
第三,充足的資本支持。憑著幾個人的一腔熱血,小作坊式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果資金不能保證,企業根本就開不了頭。首先要有基本成形的投資,要有一幫人讓大家分工清楚。
第二,當打造基本的技術支持時,比如建立科技平台,並且保證其升級、迭代和維護,都需要資金。資金充足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基於你的資本量力而行。
第四,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真正屬於中介的人才奇缺。保險中介人才需要「內育外引」,內育放前,外引放後。內育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一批人,這批人懂公司、懂戰略、懂執行,需要時間磨煉。外力也是必須的,通過內力是滿足不了需求的,外力也需要同樣需要時間再去培育。
第五,全面金融產品才能構建盈利模式。單一產品的保險中介,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線下都是非常脆弱的,盈利模式也非常單薄的。重成本之下,單產品盈利非常難。只有多產品去滿足客戶的購買需求,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抓住客戶,形成持續穩定的業務和利潤來源。單產品切入沒問題,但一定要形成全金融產品。
第六,IT、互聯網科技建設與創新確保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製成本。互聯網科技是很重要的工具,企業缺了這個管理沒法做,業務沒法做,甚至企業的風險怎麼管控,缺少互聯網科技根本沒法管控。所以一個企業如果不重視IT和互聯網建設,是一定會被淘汰的。
第七,保險中介要線上線下相結合。保險是最適合互聯網,也是最不適合互聯網的。最適合互聯網,是無物流、無倉儲,最不適合互聯網因為什麼?黏度太低,同時交易的場景太復雜。所以我認為保險一定要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
第八,企業文化和制度建設是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保障。文化決不是說寫出來的,文化是領頭人帶著核心管理層所帶出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制度是解決向心力的問題。
第九,品牌與服務是保險中介增值價值的必然追求。品牌與服務很多人看上去是一個成本,但只要敢做就會帶來增值和盈利。但你不做的時候,會發現什麼都沒有。
第十,發展是硬道理,合規創造價值。發展是硬道理很容易懂,合規創造價值很多人未必重視。與一個企業合作之前,應該了解他的合規和風控怎麼做,如果這個企業的合規與風控做得很好,這個企業可以合作,因為它對安全有底線。
5. 銀監會清理規範金控集團加快出台什麼辦法
金融控股集團的規范發展日益受到監管層的關注,也成為今年銀監會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重要領域之一。近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強調,清理規範金融控股集團,推動加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金控平台有53家,但或許實際數量遠超於此。
釐清金融機構股權關系,對於金融機構監管和金控集團監管來說都是基礎。近期,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此,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公司高級總監田曉林昨日表示,其目的是規范商業銀行業股東行為,控制和降低金融杠桿。
田曉林表示,出台《辦法》主要是為了防止銀行股東在業務等方面利益輸送和風險傳染,保護商業銀行和其他股東以及客戶的利益。《辦法》可以使得商業銀行無論是由誰來投資和控制,都符合統一監管的標准和要求,讓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更加穩定、合理和公平,對商業銀行業經營環境改善、風險控制以及銀行之間的風險隔離十分有幫助。
對於金融控股公司未來的監管,連平認為,一是要加快推進金融控股公司相關法律的建設;二是由於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跨行業的特點,因此,未來應加強跨行業的監管
6. 金控集團成立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其實,這個奧園金控集團成立的比較晚,是去年11月份才成立的,滿打滿算到現在才半年多,相比奧園的其它二級集團,這個奧園金控雖起步較晚,但實力依舊強勁。據說,奧園金控是奧園集團著力打造的戰略性金融平台,並且,奧園金控還將幫助奧園進行轉型,具體往哪個方向轉型,怎麼個戰略性法,這些具體專業的東西我就不知道了,建議你去奧園的官網進行詳細了解。
7. 山西金控集團什麼級別
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西金控」)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權山西省財政回廳履行答出資人職責,投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
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16日在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截止2019年6月,法定代表人張炯瑋(黨委書記、董事長),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和管理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劵、保險、基金等。
山西金控注冊資本106.467億元,整合了山西國信、晉商銀行、山西證券、山西信託、中煤保險、山西再擔保、山西金租、山西產權、山西股權、晉金所,太行產業基金以及華融晉商等地方金融企業中的國有產權;
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擔保、金融租賃、資產管理、小貸、要素交易、互聯網金融、產業基金等金融業態於一體。山西金控定位於山西國有金融資本投資平台,通過開展投資控股、產業培育、資本整合,推動我省金融產業集聚發展和轉型升級;
通過股權運作、價值管理、有序進退,促進我省金融資本合理流動,實現保值增值。在授權范圍內,山西金控依法管理各控(參)股公司中省財政出資的國有股份,履行股東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