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洪涯洞在那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崖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是游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處,也是解放碑的會客廳。
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坐擁城市旅遊景觀、商務休閑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以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解放碑直達江濱。洪崖洞擁有2300多年的歷史。
② 王德基的個人履歷
在1941年《提賓根大學地理系地質學論文集》第二部分第七集刊登出他寫的《中國全年乾旱期、濕潤期、降雪期持續日數》的論文。1940年在提賓根大學榮獲博士學位。回國時取道東歐、中東和南亞,對世界這一部分乾旱氣候與地貌類型作了考察。回國後,受聘於四川北碚中國地理研究所,先後任副研究員、研究員、自然地理組代理主任。所長黃國璋組織嘉陵江流域和漢中盆地綜合地理考察,王任漢中盆地考察隊長。遍歷秦嶺、巴山之間的城固、西鄉、沔縣、褒城、南鄭、洋縣,野外考察8個月,編寫出《漢中盆地地理考察報告》一書。地理學家徐近之教授曾認為《漢中盆地地理考察報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區域地理著作,把它作為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地理研究成就之一,向國內外介紹。1946,南京政府籌建國立蘭州大學,王被著名生物學家、留德博士辛樹幟校長聘為蘭州大學教授,並擔任地理系首屆系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蘭大地理系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王親自講授地貌領域的課程。每年寒暑假的教學實習或生產實習,都親自帶隊,輾轉野外,身體力行,克盡人民教師的職責。1952年,在全國地理學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理事,又兼任甘肅分會理事長。1955年參加九三學社,任蘭州大學支社委員。1956年定為二級教授。王德基在西北20年間,足跡遍及陝、甘、寧、青、內蒙古等省區。新中國建立後,傾其所學為生產建設服務,他和蘭大地理系師生共同完成西北6項重大生產任務。即:1952~1953年為蘭州城市建設規劃,調查土地利用、山洪、地下水及水庫壩址的勘測;1954年中央提出黃河中游綜合開發利用規劃後,他率師生為自孟津以西至青海的黃河中游修建46座水庫作地貌勘測;1955~1956年受中國科學院委託,在漳縣小井溝等地作小流域水土保持勘測;1954~1956年,受鐵道部規劃設計院委託,配合修建包蘭鐵路,先後6次深入沙區,對騰格里沙漠東南部鐵路所經沙漠地段的自然地理情況進行了勘察;1957~1964年受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委託,研究甘肅地貌區劃課題,並多次參加省內公社農業區劃工作,完成《蘭州地區地貌類型區劃》、《甘肅省農業地貌區劃》的圖幅和說明書;1964年參加甘肅省畜牧廳草原工作隊河西地區草原綜合調查,撰寫《甘肅省河西地區草原調查綜合報告》中的地貌與氣候部分。王熱愛桑梓,關心家鄉的經濟建設。1944年發表《澧水流域之航運與地理環境及其經濟建設芻議》和《津市至三斗坪》兩篇文章,指出發展澧水流域的航運是改變家鄉面貌的重要出路。在蘭州大學任系主任時,曾向學生談及慈利有一奇特石林景觀,打算離教後回家鄉考察,拓為旅遊之一。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撤職降薪,留校任教。他依然兢兢業業地工作,把專長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慘遭迫害,1968年11月19日含冤逝世,卒年59歲。1978年8月,冤案得到平反昭雪,錯劃右派亦於1979年2月糾正。
③ 嘉陵江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大規模洪峰是否會出現
會出現,在最近的一段時間中,暴雨天氣非常的常見,人們對於這樣的天氣可以說是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了,在往年的時候,到了十月份並沒有那麼的冷,可是如今,因為經常的下大雨,很多的地方都出現了洪澇的現象。人們在穿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的時候,人們在這個時候才穿比較薄的長袖,可是現在大部分的人們都穿上了棉衣,更有的人還穿上了冬天才穿的棉褲子。很多人都說因為下雨,秋天都不用過了,直接的進入冬天。
根據最近的氣象台的報告,後面可能還會繼續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了能夠更好的做好防範工作,很多人都已經提前做好了准備,不管是工廠還是一些的農村,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因此即使是會繼續出現大規模的洪峰,大家還是有能力應對的,大家團結一心,對於洪澇災害也絲毫不退縮,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來支援,希望大家在面對這樣的自然災害的時候,不要有膽怯之心,因為我們的背後,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祖國,生在中國,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④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的代表項目
公司參與建設的主要代表工程項目有:重慶獅子灘、冕寧磨房溝、汶川映秀灣、漁子溪一級二級、甘肅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武都引水工程、安徽響洪甸抽水蓄能電站、涼山州大橋水庫工程、西藏羊湖、汶川太平驛、雅安雨城、山西萬家寨引黃工程、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嘉陵江金銀台、江油通口、康定冷竹關、康定小天都、松林河大金坪、雲南賽珠、溪洛渡、向家壩、瀑布溝、大崗山、色爾古、安徽金寨流波、西藏老虎嘴、阿壩毛爾蓋、西昌寧朗、洞松、撒多電站等水電工程,以及南水北調河北中線段、河南中線段、河北京石段,河南燕山水庫,四川武都引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成都五路一橋工程、成都三環路工程和成都自來水取水工程等。公司獨立完成了茂縣銅鍾電站等一批中小型電站的設計。
近幾年,公司非水電業務的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先後參與了京滬高速鐵路,成名高速公路,成都天府新區,新疆、甘肅風電工程和礦業資源開采、火電廠施工以及房地產開發等項目的建設。
⑤ 1870年洪水詳情介紹 規模介紹 損失人員損失主要原因是人為 還是
1870年(清同治九年)7月間,長江上游發生了一場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嘉陵江中下游、長江幹流重慶至宜昌河段,出現了數百年來最高洪水位,宜昌河段洪峰流量達105000m3/s。合川、涪陵、豐都、忠縣、萬縣、奉節、巫山、宜昌等沿江城市遭到滅頂之災,洞庭湖區堤垸潰決,洪水泛濫,枝江、公安等州縣水逾城垣數尺,廟宇、民舍漂沒殆盡,為「數百年未有之奇災」。這場洪水主要來自上游嘉陵江和重慶至宜昌幹流區間。嘉陵江流域由嘉陵江幹流、涪江、渠江三大水系組成,三江於合川匯合南流至重慶注入長江。流域面積約16萬km2,占宜昌以上流域面積16%。本流域處於川北川東暴雨區,是長江上游洪水的重要源地。重慶至宜昌幹流區間,除烏江外,區間面積尚有5萬多km2。該區間東西長約500km,南北寬約100km,區間支流眾多,短小流急,集水面積1000~5000km2的支流有13條,均發源於兩岸崇山峻嶺,一旦發生暴雨,集流迅速,對幹流洪峰可產生顯著影響。1870年洪水特別大,發生時間又不太遠,資料比較容易收集。從各類文獻、史籍、方誌中,有天這場洪水的雨情、水情、災情資料很多,記載的內容有的很具體,如《萬縣志采訪事實》詳細地記錄了該場洪水逐日漲水過程。為了滿足流域防洪規劃和工程設計要求,自1952年起,長江水利委員會對這場洪水曾先後組織了7次較大規模的野外實地調查,長江干支流上調查到500多個洪痕點據,在合川、北碚、江北、巴縣、涪陵、忠縣、豐都、萬縣、奉節、雲陽、巫山、宜昌等地發現90多處洪水題刻,為我國歷史洪水調查中發現碑刻最多的一場洪水。題刻的內容大部分為記述最高水位的位置和發生日期,部分還有對洪水漲落過程的描述。這些題刻為確定1870年最高洪水位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在上海海關還發現當年漢口海關實測水位記錄。此外,還搜集到當年歐亞地區氣溫、氣壓、降水等氣象資料一、雨情六月中下旬,長江上游連續出現大雨和暴雨,嘉陵江流域中下游地區和重慶至宜昌段幹流區間出現了強度很大的暴雨。涪江下游銅梁縣志:「六月二十一日午後晝晦震雷大作俄頃溪水陡漲至五六丈」;合川縣志:「六月既望猛雨數晝夜」,「雨如懸繩連三晝夜」;萬縣志:「十九日夜子時大雨徹宵……經兩日雨止」。江北、長壽、忠縣均有「六月大雨」的記載。據洪水調查訪問資料,自重慶至宜昌幹流區間在江北、洛磧、長壽、豐都、忠縣、石寶寨、武陵場、萬縣、雲陽、巫山、秭歸、香溪、宜昌等地,普遍流傳「庚午年漲大水,落了三天三夜大雨」或「七天七夜」、「八日夜」大雨。這場大暴雨,除嘉陵江流域中下游和重慶至宜昌幹流區間強度很大外,上游的岷江、雅礱江,中游地區漢江流域、洞庭湖也出現大雨和暴雨。大雨區的范圍很廣,雨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北岸、中游也有相應降雨。(附圖54-1)。根據文獻記載和調查訪問資料綜合,六月中下旬這場大暴雨大致可分為兩次過程:第一個過程六月十五至十九日(7月13~17日),暴雨區主要在嘉陵江中下游;第二個過程六月二十至二十一日(7月18~19日),暴雨區主要在川東南及長江幹流重慶至宜昌區間。整個雨區呈東北-西南向分布,暴雨中心區大致自西向東緩慢移動,十五日(13日)在涪江,十六日至十八日(14~16日)在嘉陵江中下游穩定少動,十九至二十一日(17~19日)暴雨移至川東和萬縣地區,並向北擴展到漢江流域及宜昌至漢口間,前後歷時約7天左右。1870年夏季,長江流域雨水豐沛,在六月份這場大暴雨出現之前,五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地區曾連續出現大雨和暴雨。江西省永新、余干、建昌、德安、瑞昌等縣五月上中旬陰雨連綿,新喻五月初三、初四及初八、初九、初十等日,進賢五月初八、初九、初十等日連朝大雨,鄱陽五月久雨。洞庭湖水系的沅江、資水五月份均發生了大水。漢江上游暴雨成災,白河五月下旬水高數丈。五月中下旬長江上游一些地區已發生了大洪水。由此可見,特大洪水發生之前,長江上游及中下游江湖前期水位已經比較高。
⑥ 重慶發生建國以來第二大洪水,現場狀況如何
重慶發生建國以來第二大洪水,現場狀況如何?
我覺得這種大范圍的降水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因為降水所形成的洪水,它的影響就會更大了。
因為在現在這個季節本來降水量就非常大,有些地區可能受到一些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量就會非常大,如果不及時做出准備的話,就會形成洪澇災害。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進行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新網評論區點贊關注。
⑦ 重慶這場大洪水,揭示了哪些人性
重慶爆發了一場大洪水,淹了一個縣城,因為重慶並沒有下雨,這些洪水來自長江和嘉陵那邊,但是平時重慶也會從那邊用水。可出了這么個事情後,就可以看出那些人自私狂妄的嘴臉,都說著什麼都是他們受著,但是用的時候卻不見說什麼。
⑧ 重慶洪水直接經濟損失超24億,另外有沒有人員傷亡情況
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鄒瑜近日向媒體通報,“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和“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過境重慶,致當地26.32萬人受災,緊急避險25.1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4.5億元。截至目前,未造成人員死亡。 目前,重慶正制定全市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推進因災倒房恢復重建工作。
加油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