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研發高端電芯的公司有哪些
半導體晶元是一個需要高投入、規模效應的產業,投資周期長,風險大,**從2013年開始對半導體產業從晶元研發到製造開始了一條補芯之路。 晶元,專業上也稱集成電路,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其重要性不可衡量。自2013年開始,我國每年進口的晶元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已經超過石油,成為最大宗的進口產品。2017年達到2500多億美元,國內晶元產業的年銷售額為5000多億人民幣。
根據《中國製造2025》,到2020年我國晶元自給率將達到40%,2025年將達到50%,未來10年我國將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最快的地區,至2030年左右,隨著全球集成電路廠商在中國建廠,我國成為全球半導體生產和應用中心將是大概率。
截至2017年年底,國家大基金成立三年多,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1188億元,實際出資818億元,分別佔一期總規模的86%和61%,二期擬募集1500億~2000億元人民幣,都是用來支持國內晶元的發展。同時資本市場也為助力晶元上市公司發展,大基金一期以IC製造為主,具體分布為:集成電路製造67%,設計17%,封測10%,裝備材料類 6%,目前已上市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超過20家,有70家半導體和元器件行業上市公司。
晶元產業鏈主要為設計、製造、封測以及上游的材料和設備5大部分,大基金一期的項目進度情況:
1、設計類領域上市公司:兆易創新、景嘉微、紫光國芯、北京君正、中科曙光、中穎電子、富瀚微、聖邦股份
2、製造類領域上市公司:士蘭微、三安光電、中芯國際(港股)
3、設備類領域上市公司:至純科技、北方華創、長川科技、晶盛機電、精測電子
4、封測領域上市公司: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華天科技、太極實業
5、材料領域上市公司:江豐電子、南大光電、江化微、鼎龍股份、晶瑞股份、上海新陽、中環股份等。
從產業整體看,晶圓製造中芯國際、華力二期28nm晶元生產線已經開始建設投產,將繼續往14nm等先進工藝延伸;晶圓封裝國內中高端先進封裝的佔比已超過30%;設備材料也在關鍵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㈡ 晶瑞股份
1. 晶瑞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655)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為一體的科技型新材料公司。生產銷售,為國內外新興科技領域提供關鍵材料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包括超潔凈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材料、鋰電池材料等,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面板顯示器、LED等泛半導體領域,以及鋰電池等新能源產業和太陽能光伏。
2. 公司是一家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培養了一支專業高效的研發團隊D團隊,打造完美的研發團隊、系統及應用平台,持續開發具有技術前瞻性的產品,不斷鞏固和提升公司的競爭優勢。公司先後承擔國家「863」、「02」等重大項目,為微電子材料國產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引領下,未來的精銳將繼續堅持「綠色化學時代發展理念」、「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努力朝著「綠色化學」的方向前進。 「中國智能2025」以新格局,持續創造 晶瑞奇跡。
拓展資料
公司地址在江蘇省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澄湖東路3號,生產(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醋酸[含量>80%]、2-丙醇、氟化銨、雙氧水[20%≤含量≤60%]、氨溶液[10] %<氨≤35%])和液體消毒劑[過氧乙酸(含餐具洗滌劑)[含量≤43%,含水量≥5%,乙酸≥35%,雙氧水≤6%,穩定劑]和雙氧水],電子工業用超純化工材料的開發、生產及公司自有產品的銷售;從事一般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批發業務(按有效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所列項目和方式經營)(不涉及國有貿易管理的商品,涉及國有貿易經營商品的除外)配額和許可證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提供相關的技術服務、咨詢和技術轉讓。
㈢ 哪些基金重倉晶瑞股份
根據晶瑞股份(300655)二零一九年度年報,只有一家諾安旗下的基金公司持有該公司股份。占該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1.86%
㈣ 半導體材料龍頭股票有哪些
半導體龍頭企業如下:
1、矽片:中環股份、上海硅產業(上海新陽占股7%)8寸均已量產,12寸上硅2019年底量產,中環2020年第一季度量產。
2、光刻膠及試劑:北京科華、晶瑞股份、南大光電、上海新陽;光刻膠技術路線:紫外寬譜300-450nm→G線436nm→i線365nm→KrF248nm→ArF193nm→EUV13.5nm,北京科華量產KrF,晶瑞股份量產i線,南大光電ArF生產線快竣工了,上海新陽ArF在研。
3、掩膜版:無錫迪思微電子、無錫中微,路維光電、深圳清溢光電;主要晶圓廠自製。
4、特種氣體:華特氣體、中船重工718所、南大光電、雅克科技;不存在明顯競爭關系,晶圓製造中需要上百種特氣,各家供應不同品種,華特銷售額國內第一。
5、濕電子化學品:江化微、晶瑞股份、巨化股份、上海新陽;江化微是龍頭,份額最大,2020年產能增加四倍,晶瑞股份主營鋰電池方面。
6、CMP拋光材料:安集科技、鼎龍股份、江豐電子;CMP拋光液龍頭是安集科技,CMP拋光墊是鼎龍股份和江豐電子競爭。
7、金屬靶材:江豐電子;導體用的靶材目前只有江豐電子。
8、封裝基板:深南電路,興森科技。
9、石英材料:石英股份,菲利華
10、氮化冢材料:三安光電,海特高新
11、上海新陽(SZ300236):涉及矽片、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市場前景大;
12、江豐電子(SZ300666):半導體靶材龍頭並向光伏、顯示材料等靶材發展,也拓展拋光材料,開發生產設備,實力雄厚;
13、江化微(SH603078):產能爆發在即;
14、中環股份:半導體材料比重最大的部分,馬上量產出貨,掌握矽片全產業鏈,比上硅優勢大,正在進行混改,極有可能被資金雄厚的TCL集團收購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和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㈤ 光刻膠板塊龍頭股票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光刻膠?
光刻膠是一種感光材料,矽片製造中,光刻膠以液態塗在矽片表面,而後乾燥成膠膜。光刻機就是利用特殊光線將集成電路映射到矽片表面,而光刻膠的作用就是避免在矽片表面留下痕跡,在半導體材料中技術難度最大。光刻工藝成本占整個晶元製造工藝的35%,耗費時間占整個晶元工藝的40-50%。
然後,我國的光刻膠正面臨著怎樣的機會和危機?
危機: 光刻膠可細分為三類:半導體光刻膠、LCD光刻膠、PCB光刻膠,其中半導體光刻膠的技術要求最高,但我國目前主要較低端的PCB光刻膠,全球光刻膠的高端核心技術被美國和日本壟斷,其中日本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未來幾年光刻膠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大約是15%,材料的國產化率有望從5%快速提升至40%。
機會: 新冠疫情使得國內進出口貿易大受影響,日本「封城」導致國內光刻膠供需矛盾增加,國產替代刻不容緩。預計2022年半導體光刻膠市場約55億,為2019年的兩倍;面板光刻膠市場將達105億。
最後,我們來看看光刻膠概念的部分龍頭企業:
1、南大光電(國內領先廠家)
2、容大感光(油墨龍頭企業)
3、晶瑞股份(微電子化學品龍頭)
4、飛凱材料(液晶材料封裝材料龍頭)
5、上海新陽(半導體消耗品龍頭)
㈥ 晶瑞股份股票屬於高價股嗎
絕對算。一般20元以上就是高價股了
㈦ 明天A股哪支股票比較看好
摘要 親,您好!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看好不一定就是上漲,可能是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今天鋰電池爆發漲停潮,離高潮很近了!鋰電池的資金回出來避險,我個人覺得碳中和跟醫美調整的差不多了,可以逢低關注!當然鋰電還有沖高的趨勢,持續看好晶瑞股份,士蘭微,北方華創
㈧ 進口晶元漲價20%,行業迎來拐點
是的。從去年開始,受疫情的影響,晶元產能受到限制,尤其是歐美的國家。此外隨著5G手機晶元用量的大幅提升和關鍵廠商大幅備貨影響,晶元出現了明顯的供不應求的現象。而今年受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復甦的推動, 部分下游仍在持續追單,導致供不應求的格局進一步加劇。
全球晶元短缺引發上游晶元材料供應緊張,企業進口光刻膠困難。此前,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來自全國的十幾位材料科學領域研究人員,正圍繞光刻膠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在價格方面,由於供應緊張,晶元以及核心原材料也隨之水漲船高,在數量基本和去年持平的情況下,進口的金額增長了20%,所以可見,晶元的價格仍然在上漲。
(8)晶瑞股份市場份額擴展閱讀
概念股業績暴增光刻膠板塊強勢爆發
目前,半導體市場重心正在向中國轉移,國產半導體光刻膠迎發展良機。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和半導體消費市場,中國本土晶圓製造產能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中國晶圓產能將達到每月400萬片,並且在產能布局全面涵蓋邏輯製程、存儲器、特色工藝等領域,有望帶動半導體光刻膠需求持續提升。國元證券認為,半導體和面板產業鏈重塑,國產替代主題下為公司帶來巨大成長空間。
A股上市公司中,光刻膠概念股有10餘只,其中包括晶瑞股份、南大光電、容大感光等6隻個股業績預喜,其中晶瑞股份業績預增下限達到120%。此外,容大感光、廣信材料、東方材料、飛凱材料、永太科技等在內的大陸企業占據國內 46%左右濕膜光刻膠和光成像阻焊油墨市場份額。另外,技術門檻更高的 LCD 光刻膠,國內也有所突破,主要企業有飛凱材料、永太科技、蘇州瑞紅(晶瑞股份 100%控股)和北京科華微電子(南大光電持股 31.39%)。
㈨ 晶瑞股份可轉債會影響股價嗎
一般可轉債是根據股票的價格,嗯,來運行的啊,一般股票會影響轉債,而轉債很少會影響股價。
㈩ 國內被動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電子股票是誰
國內被動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電子股票是誰?綜投網(www.zt5.com)3月4日訊
業界表示,電阻龍頭國巨2月稼動率40%不到,訂單外溢到旺詮等相關電阻廠,其他廠商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漲價。
據中國台灣媒體報道,受國巨電子漲價行為影響,電阻等被動元件掀起了漲價潮,台廠奇力新旗下旺詮上周通知通路商、EMS客戶調漲電阻價格,調漲幅度達60%以上,為歷次漲價最大單一漲幅,後續不排除再漲的可能性。
從年初開始,MLCC、晶元電阻等被動元件已多次計劃調漲價格。此前漲價主要由龍頭國巨電子主導,目前已經擴大到行業內其他參與者,漲價效應已然形成。
被動元件對現代科技至關重要
被動元件主要用於電路中,控制信號傳遞、增益信號大小等功能,對於晶元、通信、面板等高新技術行業不可或缺。
電容、電感及電阻是最重要的三種被動電子元件,佔了整個市場90%的份額,它們的單顆成本、價格都很低,普通電阻可能只要幾毛、幾厘錢,但是電子產品中這三大被動元件的用量極大,主板、顯卡PCB上動輒上百顆電阻。
被動元件的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6年達到242.4億美元,預計2021年達到328.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6.29%。隨著5G、VR、AI等多種前衛功能的逐步落地,未來被動元件的市場空間將會獲得倍數級的增長。
相較於MLCC,電阻標准化程度相對較高,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但是電阻的市佔率卻高度集中在台灣,加上日商在非車用的大尺寸電阻上,有淡出姿態,韓系廠商也不產制電阻,因此電阻是比電容更依賴台廠的被動元件,台系廠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以產能來看,國巨是台灣被動元件龍頭,也是全球晶元電阻龍頭,月產能已經達到900億顆,全球份額高達34%,遙遙領先第二大廠KOA的9%,全球第二大廠至第五大廠的產能合計,不及一家國巨。
近期被動元件價格連續上漲
被動元件的漲價經過了兩個大的階段。節前主要是價格止跌回穩,需求上升;節後主要是收疫情影響,交通不暢、開工率低導致的供應減少,下遊客戶哄搶導致價格暴漲。
去年下半年開始,被動元件就從底部躍起,價格一路上漲。去年11月末,被動元件廠商大毅科技率先表示已對旗下電阻產品完成了漲價動作。後國巨以關閉交易系統的方式來了一波花式漲價。三星電機在去年12月就針對分銷商調漲MLCC價格,並鎖定在104、105等常用料號上,調漲幅度約5-10%。
節後疫情導致生廠廠家遲遲難以開工,下遊客戶庫存嚴重不足,補倉需求急升。龍頭廠商國巨電子由於估計開工情況不足,此前已經連續數次調高了產品價格預期漲幅,最新漲幅在70-80%之間。
業界表示,電阻龍頭國巨2月稼動率40%不到,MLCC、晶片電阻的庫存均不到30天,加上對EMS客戶調漲的幅度中,有為數不少的規格漲幅達100%以上,訂單外溢到旺詮等相關電阻廠。其他廠商來看,華新科針對通路商調漲10%,旺詮上周針對大中華區直營及經銷客戶調漲全系列電阻價格幅度達60%以上,後續還有繼續上調的可能性。
天風證券(7.06 +0.71%,診股)認為,疫情擴大行業供需缺口,漲價邏輯強化,密切關注日韓供應鏈進展。另外,未來5G/IOT/電動車供應鏈需求增長,推升被動元器件景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