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利益集團
利益集團是使用各種途徑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響,進行非選舉性的鼓動和宣傳,用以促進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變,以便在公共政策的決策中,體現自己的利益主張的鬆散或嚴密的組織。
利益集團的意義多體現於兩個方面,其一在於利益集團對公共政策的影響,通過這種影響途徑來理解現實;其二在於利益集團對政治民主化的影響,以及它對於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意義。第二種意義上,對利益集團給予了正面評價,它甚至進入政治變革的路徑認識中:這個社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利益集團,利益集團圍繞公共政策博弈,並形成博弈規則,憲政民主也就產生了。
B. 美國的利益集團干涉的是誰
美國的利益集團干涉的是對損壞他的利益者,他都會干涉。
C. 「宣戰」:中國四大非正義利益集團都有誰
中國當前主要存在有四大非正義的利益集團:壟斷國企利益集團、政府部門利益集團、官商勾結利益集團、身份血緣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的存在引發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一系列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容易結成全方位,又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不論其利益取得的來源、方式和影響都不符合社會正義的要求,因而都是非正義的利益集團。
D. 中國的六大利益集團是指哪些
這個具體而言,沒有一個明確的劃分,這種提法來自美國現代政治。因美國歷屆總統選舉風波而起,引發出各大利益集團角逐。在我國而言,有金融(四大銀行、一大保險),能源(電力、石油),郵電(郵政、電信),運輸(鐵路、民航),基礎建設幾個行業為最大的利益壟斷集團,如果非要再加一個的話,應該算是煙草。這六個行業的職工總人數越為833萬,不到全國職工總數的8%,卻佔有了全國職工收入總額的55%。
E. 什麼是利益集團
你好,
查資料顯示利益集團通俗意義是圖書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利益集團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統治、社會目標的社會成員,基於共同利益要求而組成的社會團體,其目的是維護自身的利益。
每一利益集團都有特定的組織目標。根據組織目標指向與受益的對象,利益集團可分為兩大類:特殊利益集團與公共利益集團。
意義
利益集團的意義多體現於兩個方面,其一在於利益集團對公共政策的影響,通過這種影響途徑來理解現實;其二在於利益集團對政治民主化的影響,以及它對於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意義。第二種意義上,對利益集團給予了正面評價,它甚至進入政治變革的路徑認識中:這個社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利益集團,利益集團圍繞公共政策博弈,並形成利益博弈規則,憲政民主也就產生了。
補充:在西方,利益集團又稱利益團體、壓力團體、院外活動集團等。關於利益集團的研究滲透於西方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是一個綜合性的范疇。許多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利益集團作了界定。美國著名學者大衛。杜魯門1951年在其《政治之過程》一書中系統地論述了利益集團及其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認為利益集團是指「在其成員所持的共同態度的基礎上,對社會上其他集團提出要求的集團」;《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網路全書》定義利益集團是指「致力於影響國家政策方向的組織,它們自身並不圖謀推翻政府。川詹姆斯·麥迪遜認為,「最普遍、最持久的黨派來源卻是多種多樣、不平等的財產分配。擁有財產的那些人和沒有財產的那些人已經形成了不同的社會利益集團」,「對這些多樣的、相互干擾的利益集團進行管理,構成了現代立法的首要任務,並且涉及到在必須的、正常的政府運行中政黨和派別的根本態度。」一般說來,利益集團的主要活動有:在選舉公職時,一致投票,募集經費,協助競選;組織或僱用人員進行院外活動:建立共同基金,從事學術、文化、宗教、慈善活動;扶持輿論機器或智囊集團制定和宣傳政治經濟主張,等等。
客觀上具有共同利益基礎、主觀上意識到這種共同利益的存在、現實中以聯合的方式自覺追求和維護這種共同利益的社會群體。
F. 利益集團這幫灰孫子股市有起色了就亂發股票了。
A股屢現暴漲暴跌 透視三大深層原因
最近十個交易日滬指最大跌幅達17.5%
經過前期實現翻番的暴漲後,上證綜指最近迅速調頭持續暴跌。截至昨日,僅十個交易日,滬指最大跌幅近600點,三千點關口被輕松洞穿,並且下跌速率仍沒有收斂的跡象,A股慣有的「暴漲暴跌」特徵再次凸顯。
回顧歷史,無論是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上證綜指從2245.44點一路下跌至998.23點,跌幅達到55.54%,四年大熊市不堪回首,還是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上證指數從千點起步,一路飆升,創造了6124.06點的歷史性輝煌,兩年間暴漲513.49%,當數世界第一漲幅!更富有戲劇性的是,從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短短一年時間,上證綜指從6124.06點再次回歸至1664.93點,以暴跌72.81%的幅度,完成了「六千一」到「一千六」的輪回,堪稱全球第一跌幅!這種「跌過頭」對「漲過頭」的非理性對稱,賦予了中國式A股運行的典型特徵。
由此,人們不禁要問:為何A股無法展現經濟晴雨表的作用,與中國經濟一起持續增長?為何中國股市漲起來雄風無限,跌起來也一瀉千里,甚至多次被打回原形?
單邊交易暴露機制不健全
綜觀A股的「暴漲」或「暴跌」,實際上是單邊式一步到位的漲或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來自「做空機制」的缺乏。
眾所周知,一個只有單邊做多的市場,除了一味做多外,沒有與之匹配的漲跌穩定機制,這樣勢必會帶來物極必反的後果。股市上漲時大家都可以賺錢,形成巨大的財富效應和不斷的跟風效應,導致股市出現長期持續上漲而無法抑制,當股市漲無可漲,或是漲過頭後,又容易形成瘋狂的「殺跌」,直到跌出足夠的上漲空間,才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的反彈或反轉。這種頻繁暴漲暴跌,尤其是「打回原形」之後的反彈或反轉,將更具有一步到位漲或一步到位跌的力量,股指的大起大落,就會成為市場的不二選擇。
如果說證券市場的核心功能就是價值發現或准確定價,那麼做空機制的推出,對證券市場本身的意義就是讓這個市場的「生命」能夠暢通的「呼吸」,有「呼吸」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活力,才能追尋證券市場的價值和意義。
不成熟理念導致非理性漲跌
中登公司發布的統計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各類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已上市A股流通市值佔比為54.62%,這也是有統計以來機構投資者持有量首次超過五成。然而,在機構投資者主導下,A股重陷暴漲暴跌的怪圈,充分暴露出市場投資理念的稚嫩或不成熟。
不要說6124點到1664點的大熊市,就對最近盤面的觀察來說,無論是上證50指數,還是上證180指數,乃至滬深300指數,十個交易日禁收出9根大小不等的陰線,惡劣的技術形態更甚兩市大盤。進一步盤中個股表現,工商銀行(601398)、中國銀行(601988)、交通銀行(601328)、中國人壽(601628)、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馬鋼股份(600808)、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神華(601088)、中國中鐵(601390)、國電電力(600795)等機構重倉的權重股無不是陰雨綿綿,哀鴻遍野。由此不難發現:機構投資買賣存在相當嚴重的短線思維,漲時追漲,跌時殺跌的現象突出。這與管理層對機構穩定大市的要求相距甚遠。
另外,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大小非作為後股改時期的龐大群體,他們的持股意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的投資信心。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6月底累計解禁的「大小非」數量已經佔到了累計產生的「大小非」數量的47.5%。可見,隨著股指的上升,意味著限售股(特別是小非)的解禁意願越來越大,勢必給市場帶來資金面和信心面的雙重壓力。
政策依賴症強化股指暴漲暴跌
從過去十幾年的市場演繹看,投資者對政策的過分依賴,強化了股指的暴漲暴跌。特別是,每當牛市「漲過頭」時,只要政府不幹預,投資者就會錯覺「市場還沒到頂」;相反,每當熊市「跌過頭」時,只要政府不表態,投資者就會錯覺「市場還沒跌到底」。
當然,政策依賴症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國股市處在政策法規及執行不完善的階段,新的政策法規不斷出台,而老的政策法規又在不斷調整之中,每一項新政策法規出台和執行難免會使市場產生階段性的波動。
總之,影響市場漲跌的因素非常復雜,除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熱錢的湧入、貨幣流動性過剩、人民幣升值引起的資產溢價等諸多外部因素外,市場制度不健全因素是本輪股市先暴漲而後又暴跌的主要的內在原因。因此,深入分析A股市場本輪暴漲暴跌的內在性原因,對A股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G. 方舟子被指為某利益集團的走狗,利益集團是如何獲利的
如,57年前的黃河三門峽工程,當年國家花了近一百億,移民數十萬人,在生態、環境上造成巨大災難,雖然對三門峽進行了幾次整改,結果眨巴眼整成瞎子。最後還是不得不廢棄掉。過了三十七年,國家又花掉了數千億還不得下地的長江三峽。當年建三峽大壩時,就有錢偉長和一些環保方面的科學家提出發對意見,可是那些搞水利的專家就說,他們是外行。這些內行專家說,三峽建成後一年可發多少電。可如今三峽發電是不能做什麼指望了。因為,長江有好幾個月的枯水季節。可老百姓不能在枯水季節不用電啦。同時,也不可能專為枯水季節建一個電廠。於是這些內行專家們就說,三峽解決了防洪問題。
因此,一旦我們老百姓真把方與崔的爭論看成兩人互掐的鬧劇,成為這場爭論的觀賞派、逍遙派,而一鬨而散。那麼就中了方舟子的計謀,其背後的利益集團和權勢者們就會毫無顧忌地抹去十幾億百姓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方舟子的騰挪戰就會取得成功。
H. 中國五大強勢利益集團是什麼
能源(包括石油、煤炭、電力等行業)、通信(包括電信、互聯網、移動通信等)、交通(包括鐵路、公路、海運、航空)、金融(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等)、礦產(包括金銀鐵礦和有色金屬)
I. 美國的利益集團是什麼
美國利益集團是指美國的一種通過途徑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響,進行非選舉性的鼓動和宣傳,用以促進或阻止美國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變,以便在公共政策的決策中,體現自己的利益主張的鬆散或嚴密的組織。
美國的利益集團由來已久,美國的利益集團對美國政治民主化起了重要作用。美國的利益集團,圍繞公共政策博弈,形成美國政治博弈規則,促使美國憲政民主的產生[1]。隨著美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美國的利益集團從無到有並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並逐漸成為美國政治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美國的政治的百花叢中,利益集團的活動最引人注目。它們無處不在,已深深地滲入美國行政機構、國會和司法系統之中,甚至與政黨、政府共同成為美國政治的三大支柱。利益集團是美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物、是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有效形式,實際影響較大的往往是企業集團或行業性組織,而其領導階層大多來自所謂中上層社會也就是資產階級,它受到政府的支持。此外美國還存在著數以萬計的小利益集團,他們是工人階級等弱勢團體,為了自己微薄,單純的社會政治理想而奔走。美國獨特的政治體制——中央和州分權的聯邦制,兩級政府又實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為利益集團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政治環境,利益集團可以向各級政府施加壓力,這樣就給了他們更加廣闊的天空,左右美國的政治。美國憲法為利益集團的成立提供了結社權。美國聯邦憲法第一條修正案規定:「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和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伸冤的權利。」這一修正案是利益集團得以合法存在和開展活動的法律依據。任何阻撓他們的行為在美國都是違憲。
美國的政治被有組織的、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支配著,政府基本上成了它們的裁判,甚至它自己還作為一個利益集團參與政治,那些客觀上具有共同利益基礎、主觀上意識到這種共同利益的存在、現實中以聯合的方式自覺追求和維護這種共同利益的社會群體就是美國政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利益集團
美國利益集團與美國政治的關系
利益集團是美國政治發展的產物,美國政治體制的轉型、兩黨政治的形成以及政治環境的變遷對美國利益集團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利益集團作為民主政治的重要標尺也對美國統一、政治變革、民主化進程及政治局勢產生獨特的影響,兩者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利益集團是美國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利益集團能夠承擔獨特且無法替代的政治功能[4]。
早在1620年2月,「五月花號」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簽定了 「五月花公約」,其內容是:「在上帝面前庄嚴結盟,同心協力為較佳秩序與生存建立一個文明政體……並且要隨時制訂、擬定和設計那種公認最為適合殖民地全體人民利益的公平法律、條例、法令、法規,以及設立治理機構。」這可以算是美國第一個利益集團。從美國早期的建國歷程可以看出,美國「國家」的出現不是像其它地區那樣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來的,而是由個體——社會——國家這種自下而上的方式來實現的,其中利益集團充當公民與政府間橋梁,起溝通/中介作用[5],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政治文明的發展。
從北美獨立戰爭到南北戰爭到19世紀80年代向北美大陸西部移民擴張、掠奪印第安人土地的運動,美國的各式利益集團為滿足自己的利益進行了各種活動——從遊行直至戰爭。從全局來看利益集團是對立的,美國新殖民地集團和英國集團,南方集團和北方集團,白人集團和印第安人集團。之後的黑奴貿易又為美國帶來了一個新的集團——非洲裔黑人。各集團又有各自各個時期的領袖,華盛頓,林肯,馬丁路德金等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代表。由於各集團要謀求的利益是對立的其政治觀點也是對立的,集團利益與政治利益相互重疊,相互制約[6],即集團利益決定政治觀點,政治觀點反映集團利益。所謂利益集團就是一些有共同政治目的、經濟利益、社會背景的團體和個人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其共同目的、利益而結成同盟。在這其中利益集團最看中政治利益,因為只有取得了政治權利才能,為其他權利的實現奠定基礎,滿足其利益.之後他們又會用既得利益來獲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如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