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納斯達克退市後重新上市意味著什麼
1、納斯達克是美國的證券市場之一。屬於中小企業市場,該市場上市條件較低,開放性強,管理嚴格。中國很多企業在國內無法上市,原因很多,有企業的原因,政府的原因等等。並且中國股市是個變態的股市,非常不完善,在中國上市的民營企業如果沒有政府背景根本混不了幾年。而且近1年來國內停止了新股上市。但是只要滿足了納斯達克的條件,你就可以在美國的那個市場上上市融資,不存在政府的操控,一切以市場化運作。
2、所以在納斯達克上市也就意味著企業能充分的市場化 並且能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因為匯率的不同。
拓展資料
一、對於我國公司而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途徑有兩個:IPO和反向收購(借殼上市)。而在IPO中,一般是採取曲線IPO的形式。也就是說,境內企業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或購買殼公司,然後通過資本安排和契約設計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然後以殼公司的名義在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籌資的方式。通常,離岸公司注冊在英屬維京島、巴哈馬、開曼群島、百慕大群島、巴拿馬等世界著名的避稅島上,這樣能夠享受稅收優惠,同時能夠規避我國政府對於企業海外上市的嚴格規制。納斯達克市場上的新浪、網易、搜狐等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上市的。
二、除了IPO上市之外,我國的企業還可以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在納斯達克上市。所謂反向收購上市,就是指國內企業在海外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殼」,然後由上市公司反向兼並中國大陸或大陸之外的企業法人,然後由殼公司實現再融資功能。反向收購上市盡管規避了國內審批程序,但資產業務注入難度、風險較大,而且在短期內很難實現再融資目標。如我國西安的生物技術公司楊凌博迪森就是採用這種方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並於2005年8月25日成功升板全美證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三、這樣,一旦一家「中國概念」公司根據自身實力確定了納斯達克上市方式,它就可以按部就班實現上市計劃。一般而言,如果一家中國公司想要實現納斯達克上市,需要經歷如下步驟:提出申請、等待答復、取得法律認可、招股書的Redherring(紅鯡魚)階段、路演與定價,然後就是招股與上市階段。只要公司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要求,並且能夠吸引到國際投資者的關注,那麼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難度不大。因為納斯達克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只要投資者預期上市公司能夠給他們帶來回報,他們必然會熱烈地追捧這家公司的股票。只要獲得投資者熱烈認購,上市公司也就能夠在納斯達克以很高的市盈率融得資金。
⑵ 國外上市的公司可以回中國上市嗎
隸屬於國外的公司,在外國注冊的,暫時並不能夠回中國上市,以後或許政策改變,倒是有可能。如果是中國企業已經在國外上市的,可以由證券公司舉薦過IPO,能不能上市要看公司的業績以及其他方面是否符合中國上市標准。
⑶ 為什麼海外上市公司紛紛回歸A股
這有點像留學的海歸,說得冠冕堂皇一點是回來報效祖國,說得不好聽就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說說人還可以,但是如果這樣說我們的上市公司真是冤枉它們了。我們有的上市公司是真正後悔投錯了胎,人家比的是業績,業績不好,股價就不行,甚至還會退市,這顯然不是我們的優勢;A股就不一樣了,A股比的是顏值,比的是盤子大小,比的是概念時不時髦,這一點我們的許多上市公司就有優勢了,於是它們紛紛選擇重新投胎。
望採納,謝謝!
⑷ 納斯達克退市後重新上市意味著什麼
回國上市
1、5月21日晚,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稱網路正考慮從納斯達克退市,打算在離中國內地更近的交易所上市以提高其估值。網路方面表示對此不予置評。當日上午,網路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對《中國日報》表示,網路確實很關注美國在不斷收緊對中概股公司的管制,公司內部在不斷探討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二次上市。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網路認為其在納斯達克交易所被低估。
2、目前網路公司的市值在374億美元,較2018年5月的峰值已經下跌超過60%。在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中,網路市值低於網易,約為京東(最新市值781億美元)的一半。在美國監管趨嚴、港交所發力新經濟、國內A股注冊制改革提速等多種因素下,很多中國公司正在重新考慮IPO上市地點。5月18日,納斯達克交易所宣布對上市規則進行修訂,並且已經將修訂提議提交給了美國證交會(SEC),目前正等待SEC批准。納斯達克的修訂方案中要求來自限制性市場的公司,募資額至少2500萬美元或者上市後市值的四分之一。還要求公司高管或者董事會成員中至少要有一人了解美國上市公司的信披制度。如果沒有,則需要聘請納斯達克認可的外部顧問。
3、限制性市場主要指,由於法律制度安排等因素,使美國上市公司監管機構在獲取上市公司信息方面存在障礙的市場。中國屬於限制性市場之一。多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人士認為這項條件並不苛刻。對於2500萬美元最低募資額的要求,富途證券CEO李華對界面新聞分析稱,這並不是特別高的要求,如果從國內一級市場看,有些公司在A、B輪融資時就已經超過。「要問問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麼。很少有公司是為了上市而上市,上市一般都有募資額的要求。反過來說,募資額很低的公司即時上市了,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很有限。」李華說。據金融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55家中資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IPO籌資規模低於2,500萬美元。佔比大致為四分之一。
⑸ 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區別
說恢復,一般是因某種原因暫停了,往往是第一次。說重新,一般是曾經有過,而又被停止了,往往是再一次之意。
⑹ 現在為何很多公司要上市都是去國外上市而不是再A股呢
1 國內股市對上市公司的利潤都有明確要求。
不管是創業板還是主板都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營業收入提出了明確要求,但是科技互聯網公司上市之初,往往達不到這樣的條件,很多公司上市時甚至還是年年虧損的,最典型的就是京東,連虧了多年之後在美國上市。
但對於很多追求上市的科技互聯網公司來說,需要上市融資的時候正好還在發展初期,盈利模式還不太清晰,業務還在虧損。
如果等到盈利了再上市,很可能發展的時間窗口就過去了。
2 國內上市要求同股同權
很多科技互聯網公司,由於需要大量的融資,需要多輪融資,為了保證創始人團隊對經營的絕對控制權,避免大權旁落或者被資本裹挾,會設置一種AB股制度。比如1股B股,相當於10倍A股的投票權。這樣,即便創始人團隊只有很少的股權,那麼也能完成對公司的絕對控制。
國內的阿里巴巴、京東、網路等等公司都採用了類似的股權結構設計。
不過這倒不是大陸資本市場股市獨有的,就連世界金融中心香港也有同樣的要求。
正是此項要求,又把大量的科技互聯網公司隔絕在了門外。
3 國內股市很不穩健,動不動就暫停IPO。
自股市建立以來,已有有多次暫停IPO,有些科技互聯網公司不堪其擾,就跑國外上市。准備上市了,遭遇暫停IPO,一停就是一年半載,最佳融資時間可能就錯過了。
而且科技互聯網公司,快是很重要的,排隊排隊很可能就被友商超越了。
4 排隊排隊還得排隊
國內企業眾多,中小企業總數已經超過8000萬家,大多數都有融資需求,上市熱情很高漲,然後排隊的企業就多了。導致要上市的企業太多,排隊要排隊很久。而相比國內,在國外很快就能通過,顯然不願意在國內排隊漫長等候。
5 回歸A股也充滿不確定性
盡管有不少科技互聯網公司也希望能夠回歸A股,但是回歸A股不僅要從美國退市,進行股改,更重要的還得抓准時機,不然又是等等等
⑺ 美國通用IPO重新上市,那麼破產保護以前的股票怎麼處理
重新上市並不影響原公司股票。2009年退市後,原股東持有股份即不能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了,進行破產保護後,政府控制通用公司主導公司重組完成;現重新上市,只是增發股份,在公開市場融資而已。原股東持有的股份即再次可以在公開市場交易了。
⑻ 外國上市的公司回歸a股的途徑有哪些
首先要私有化,就是公司所有人或合夥人把股票集中,然後再國外退市(私有化)
國內1是通過證監會按程序提交上市。2是證監會允許借殼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