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美國股市股東減持規定

美國股市股東減持規定

發布時間:2022-01-12 13:24:37

❶ 是不是外圍股市沒有大小非減持的,只有中國股市才有嗎

股票市場都會存在大小非減持的現象,如果股市沒有減持的話,控股股東和大股東手裡的股份就是沒有實際意義,不能變現的股份就是虛的,沒有任何價值的股份。

因為全球各大國家股市都存在大小非減持的現象,但由於每個國家股市制度不同,導致大小非減持對股市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

比如美國股市制度是非常完善的,只要看美國股市新聞的都知道,就在今年美國有一隻區塊鏈的股票上市,上市後股價一路飆升。

但話又說回來,大股東股份出現減持是無法避免的,如果大股東股份永遠不能減持套現,將會失去股份的意義,這樣也是不可取的,這也是全球股市都會有大小非減持事件發生。

只是希望咱們股市對於股份減持制度要完善好,對於大股東股份合理合規地進行減持,一旦發生違規減持者重罰,提高違規成本,學美國股市的罰到大股東都不敢減持,老老實實按照規定操作。

總之股票有大小非減持是全球股市無法避免的,全球股市都會存在的,最大區別是各個國家股市對大股東大小非減持規定不同,從而造成對股市影響不同。

❷ 中國大股東減持規則和美國一樣嗎

中國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
5%以上股東(以下並稱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減持股份行為,促進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適用本規定。

大股東減持其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應當遵守《公司法》、《證券法》和有關法律、法規,以及中國證監會規章、規范性文件中關於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曾就限制股份轉讓作出承諾的,應當嚴格遵守。

第四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賣出,也可以通過協議轉讓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減持股份。

因司法強制執行、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贈與等減持股份的,應當按照本規定辦理。

第五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本規定,以及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則,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第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

(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六個月的。

(二)大股東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自律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三個月的。

(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董監高不得減持股份:

(一)董監高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六個月的。

(二)董監高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自律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三個月的。

(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 15
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第九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第十條
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六個月內繼續遵守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

第十一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權被質押的,該股東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二日內通知上市公司,並予公告。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應當統一制定上市公司大股東場內場外股權質押登記要素標准,並負責採集相關信息。證券交易所應當明確上市公司大股東辦理股權質押登記、發生平倉風險、解除股權質押等信息披露內容。

因執行股權質押協議導致上市公司大股東股份被出售的,應當執行本規定。

第十二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未按照本規定減持股份的,證券交易所應當視情節採取書面警示等監管措施和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措施;情節嚴重的,證券交易所應當通過限制交易的處置措施禁止相關證券賬戶六個月內或十二個月內減持股份。

第十三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未按照本規定減持股份的,中國證監會可以採取責令改正等監管措施。

第十四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未按照本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中國證監會依照《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五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超過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規章、規范性文件設定的比例,中國證監會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六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未按照本規定減持股份,構成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中國證監會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七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違反本規定減持股份,情節嚴重的,中國證監會可以依法採取證券市場禁入的措施。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 2016 年 1 月 9 日起施行。

就美國和中國相關大股東減持的區別對比,我們例舉一個案例來闡述:
2016.1月份中信證券大股東精確踩點減持雖然還沒有等來相關部門的調查,但卻也暴露了中國股市在大股東減持問題上的一些制度缺陷。我們不禁要問,美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

作為全球資本市場中法律較為健全的美國,其在類似大股東減持問題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法律和規則,或許能給中國股市今後的制度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對監管機構重新審視這一問題也會有一定的啟發性。

大股東「限制性證券」須慢走

美國政府在1929 年大股災之後痛定思痛,建立了各種保護公眾投資者的法律和規則。其中,就有1933年頒布的美國《證券法》的《144 號條例》。

實行《144 號條例》的主要影響是使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的大股東、公司高級管理層和董事等關聯方以及從關聯方中獲得股票的人,在賣出股票時必須遵守嚴格的慢走和披露程序,而這類股票屬於「限制性證券」。

如果你從公司關聯方中獲得了限制性證券,並想向公眾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權的證券,就需要符合《144 號條例》列出的五個條件。

同時滿足五大條件

第一是滿足鎖定期要求。

在你可以向市場出售限制性證券之前,你必須至少持有這些證券一年(在1997 年之前是兩年),這一年的鎖定期開始於購買這些證券並足額付清的時候。鎖定期僅適用於限制性證券。因為在公開市場獲得的證券是非限制性的,所以對在市場購買發行方證券的關聯方來說是沒有鎖定期的。

但是如果關聯方再次出售時,要符合該條例的其他條件。從發行方手中購買額外的證券不會影響先前購買的同類證券的鎖定期。如果你是從其他非關聯方手中購買限制性證券,你可以把非關聯方的鎖定期加入你的鎖定期中。如果是來自關聯方的贈品,則鎖定期開始於購得證券的時間而不是贈送的時間。如果是雇員收到的股票期權,鎖定期通常開始於期權執行的時間而不是給與的時間。

第二是在拋售股票前必須要公布足夠的最新信息。

在出售之前,必須有足夠的關於證券發行方的最新信息。這就意味著發行方必須根據1934 年頒布的《證券交易法》的要求編寫定期財務報表。

第三是滿足交易量規則。

一年鎖定期之後,每3 個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數額不能超過同類已發行股份的1%或4 周內平均周交易量(如果這一股票在某一交易所或納斯達克交易)的較大者。對於櫃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 場外市場和粉單市場交易的只能按1%的數額出售。

第四是必須為普通的經紀交易。

此類出售必須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規的交易行為,不能做廣告,經紀人不能收取高於正常水平的傭金,以防止利益輸送。賣方或經紀人都不能引誘買方購買這些證券。

第五是填寫通知並上交給SEC(美國證交委)。

在你下賣單的時候,如果3 個月內的交易量大於500 股或總交易額大於10000 美元就必須填寫一份通知——表格144,並上交給SEC。在表格上交後的3個月內必須完成售出交易,如果沒有完成則必須填寫一份修改通知。

如果你不是發行人的關聯方且已持有限制性證券兩年以上,就可以不考慮以上條件而無限制地出售了。而公司的關聯方(上市公司的超過5%的大股東,公司的高級管理層、董事等)則需要在任何時侯都永久性地遵守以上出售條件。

對照美國的法律規定,我們會發現,如果把此次中信證券大股東減持事件放到美國的話,已屬於違規行為,一是因為單次減持3.16%,超過了每3 個月減持數量不能超過已發行股份1%的規定;二是因為中信證券「事後通報」的做法與「事前申報」規定不相符。

❸ 證監會對大股東增持是怎麼規定的政策是什麼

《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規定,大股東在增持期間及法定期限內均不得減持該公司股份。但並未規定大股東減持股份會有什麼懲罰。

相關政策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一年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2%的,可以先增持後申請豁免要約收購義務。12個月內大股東增持比例超過2%,還是要先申請豁免,才能增持。

上交所還規定,大股東在實施增持計劃時,不得將其所持該公司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的。違例者所得收益歸該上市公司所有。

為遏制內幕交易,《指引》規定四個時間段內,大股東不得進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

以上規定出自上證所《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2012修訂版)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

(3)美國股市股東減持規定擴展閱讀

大股東增持就是說大股東自己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倉量,

是對公司長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還有就是管理層增持,這都是對公司未來相當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訂單,以及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大量的潛在訂單,因為沒有人比公司管理層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

大股東增持原因

上市公司大股東大規模增持股票,一般選在股市低迷時期,為顯示對公司未來業績有信心,同時提振二級市場股價。

但是在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後,大股東動輒以上億元現金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表面上看顯得有些任性。

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大股東增持對公司股票一般屬於實質性利好,一般會帶動股價上漲。其原因是:

一、最熟悉公司情況的應屬公司大股東,股東增持公司股票,說明對公司未來發展看好,公司一旦有發展前景,將從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價格上揚。

二、從市場供求看,股東增持公司股票擴大了對該股票的需求,求大於供,將在市場層面推動股價上升。不過有時候大股東增持股票短期對股價有一定支撐作用,不過由於增持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由於市場行情低迷。

我們常常看到所謂大股東增持,基本屬於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利好作用極其有限,甚至會是主力刻意打壓股價的契機,絕大多數股票在大股東宣布增持後都走出先揚後抑的走勢,對這種股票我認為都沒有介入價值,尤其是大盤藍籌宣布增持,必須在一周內清倉。增持5%的股份和增持0.0005%的股份意義明顯不同。股票的好壞,還是看這家公司值不值。

大股東增持就是說大股東自己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倉量。對於股份公司而言,

大股東可以公開購買公司股東。對於有限公司而言,大股東可以從其他股東中購買股份。

參考資料

謹慎看待大股東增持 人民網

❹ 美股打新破發後,大股東會怎麼干

新股爆發,一是受整體市場低迷環境影響,二是由於新股本身定價過高,投資者不願買入。在總體環境下,近期在國外爆發的疫情有卷土重來的潛力,再加上美國股市6個月來最大的調整,市場謹慎升溫,不少人選擇觀望市場。此外,美國大選臨近,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使得避險基金增加。螞蟻集團10月底的ipo也對市場資本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另一個方面是IPO定價。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是新股發行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和內容。新發行價格的高低決定了新發行的成敗,也關繫到參與者的根本利益,影響著上市後股票的具體表現。

從短期來看,10月份的突破打擊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打擊了人們對新舉措的熱情。在中長期內,我們會敦促發行人和承銷商在IPO定價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投資者,使IPO價格接近公司價值,為後續的二級市場操作留出更多空間,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對於投資者和公司本身來說,這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❺ 為什麼說美國加息的話就減持手中的股票.基金

紅哥來給大家談談,

美股走十幾年長牛,本次長牛是在08年經濟危機下.先是市場走熊,但很快股市迅速崛起,並且持續走了十幾年的牛市,其最大的動力就是貨幣的寬松,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貨幣寬松正常側讓全球資產配置浪潮浪潮洶涌,當然受益的首先是其資本市場,所以美股長牛最大的動力就是其貨幣政策的持續寬松,

因為我們知道股市等資本市場需要的就是錢,有錢才可以活躍和持續走高,股市最大的基本面其實就是資金,只有寬松的資金,才是走牛市的基礎,沒了錢,什麼都不行,

這樣美股走牛的基礎就得益於貨幣的寬松,就在去年來美國經濟因為疫情重挫,就目前來說美國現實是.疫情嚴峻、經濟衰退 .但其股市依然走勢強勁,依然是牛市格局,還是得益於美股的貨幣寬松。

就這波美股再疫情打擊下然崩盤,但股市隨後迅速崛起,並再次進入牛市軌跡,這個重要的原因還是得益於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成長,現在不能說是寬松,應該是前所未有的超常寬松,所以美股走勢強勁。


❻ 國內赴美上市公司的股東是怎麼交易美股的

依據SEC144條的規定,鎖股的時間期限是二年,但自1990年開始,市場上普遍認為大股東兩年時間的限制太過冗長;1997年SEC從善如流,於同年4月29日公布144A條款,大股東持有股票只要上市滿一年,就可以真具F-144表據向SEC申請,三個月後就可在公開市場賣出,但賣出的股數僅為全年買賣總股數的1%.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的大股東、公司高級管理層和董事等關聯方以及從關聯方中獲得股票的人,在賣出股票時必須遵守嚴格的慢走和披露程序,而這類股票屬於「限制性證券」。
如果你從公司關聯方中獲得了限制性證券,並想向公眾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權的證券,就需要符合《144 號條例》列出的五個條件。
同時滿足五大條件
第一是滿足鎖定期要求。
在你可以向市場出售限制性證券之前,你必須至少持有這些證券一年(在1997 年之前是兩年),這一年的鎖定期開始於購買這些證券並足額付清的時候。鎖定期僅適用於限制性證券。因為在公開市場獲得的證券是非限制性的,所以對在市場購買發行方證券的關聯方來說是沒有鎖定期的。
但是如果關聯方再次出售時,要符合該條例的其他條件。從發行方手中購買額外的證券不會影響先前購買的同類證券的鎖定期。如果你是從其他非關聯方手中購買限制性證券,你可以把非關聯方的鎖定期加入你的鎖定期中。如果是來自關聯方的贈品,則鎖定期開始於購得證券的時間而不是贈送的時間。如果是雇員收到的股票期權,鎖定期通常開始於期權執行的時間而不是給與的時間。
第二是在拋售股票前必須要公布足夠的最新信息。
在出售之前,必須有足夠的關於證券發行方的最新信息。這就意味著發行方必須根據1934 年頒布的《證券交易法》的要求編寫定期財務報表。
第三是滿足交易量規則。
一年鎖定期之後,每3 個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數額不能超過同類已發行股份的1%或4 周內平均周交易量(如果這一股票在某一交易所或納斯達克交易)的較大者。對於櫃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 場外市場和粉單市場交易的只能按1%的數額出售。
第四是必須為普通的經紀交易。
此類出售必須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規的交易行為,不能做廣告,經紀人不能收取高於正常水平的傭金,以防止利益輸送。賣方或經紀人都不能引誘買方購買這些證券。

❼ 外國股市有沒有大小非減持

我經常看東方財經頻道,有專門評論美國股市的,對美國股市有一定的了解,上市公司分為控股股東制度,和伙人制度兩類。控股股東制度就是誰佔有股票份額大,誰就是大股東,A股也是這樣,和伙人制度不一樣,控股股東持股份額不大,但有實際控制權,其它股東雖然持股數大,但不參與公司管理,只享受分紅。美國股市是開放的,全球任何公司都可以申請到美國上市,虧損公司也能申請,但實際美國只歡迎高科技公司和各行業龍頭公司到美國上市。美國公司很注重契約精神和企業精神,上市時就要簽定好各種條例,比如利潤分紅比例,股東的減持比例,控股控股的最低持股份額等。美國股票發行是很公平的,發行價是以市盈率和市凈率為基礎,一般行業公司,發行市盈率在6一10倍,大部分公司發行價低於凈資產,市凈率低於1,首發比例一般都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而且當天上市,持股比例低於百分之五的小股東就能賣出,持股比例大於百分之五的大股東和控股股東,有時間鎖定,公司盈虧鎖定,市場環境鎖定等。美國發行股票採用注冊制,由投行(券商)承銷,各大型機構詢價,定出合理的發行價,美國證券會不幹預,只監管。美國新股發行採用詢價制,沒有固定的市盈率,但對高成長的科技公司上市,給的價格還是很高的,主要是根據股指的高低,股市漲得高,就定價高,股市低迷,同樣發不出新股。美國股市新股上市,大部分當天就跌破發行價,由於大部分新股發行價低於凈資產,小股東(小非)賣出是虧損的,就沒有拋售願望,不會對市場產生拋壓,公司上市後,經過時間的考驗,真正業績穩定增長,股價就會逐步走高,股民和大小股東就平等分享公司進步的紅利。反之,業績下滑,股價長期跌破發行價,最終退市。美國股市,控股股東減持股票的意願很低,大家都抱著與公司共存亡的思想,這就是企業文化,公司精神,而且在大股東可以減持的范圍內,公司業績下滑,甚至虧損,控股股東是不準減持股票的,有的公司為了籌款,場外轉讓一部份股票,這種行為很可能被同行買入,惡意收購,最後失去控股地位,被別人趕走,在電影里大家經常看到這種現象,別家公司派人接管,公司職員收拾東西走人。在成熟市場,新股大部分沒有高溢價發行的情況下,股東減持的拋售壓力就很小,如果股價遭到爆炒,股價嚴重高估,大股東是會拋售的,但不會象A股,清倉減持,減持到無實際控制人。美國退市制度很嚴格,每年有很多虧損公司退市,退市數量甚至比新股上市數量還多,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也很正常,但如果公司有造假上市,經營活動中有行賄受賄丑聞等被退市,將賠償投資者損失,責任人將傾家盪產,甚至坐牢。有公開,公平,公證的制度護航,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市場才能健康發展,股市才能長期走牛。

❽ A股里都有莊家操縱,那美股港股也有莊家操縱嗎

美國股市也會被莊家操縱但情況極少 原因如下:


作為全球資本市場中法律較為健全的美國,其在類似大股東減持問題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法律和規則。

大股東「限制性證券」須慢走

美國政府在1929 年大股災之後痛定思痛,建立了各種保護公眾投資者的法律和規則。其中,就有1933年頒布的美國《證券法》的《144 號條例》。

實行《144 號條例》對於這個美股港股股市條例美股研究社作為專業分析美股莊家操縱的主要影響是使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的大股東、公司高級管理層和董事等關聯方以及從關聯方中獲得股票的人,在賣出股票時必須遵守嚴格的慢走和披露程序,而這類股票屬於「限制性證券」。

如果你從公司關聯方中獲得了限制性證券,並想向公眾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權的證券,就需要符合《144 號條例》列出的五個條件。





美股港股莊家操縱的情況必須同時滿足五大條件第一是滿足鎖定期要求。在你可以向市場出售限制性證券之前,你必須至少持有這些證券一年(在1997 年之前是兩年),這一年的鎖定期開始於購買這些證券並足額付清的時候。鎖定期僅適用於限制性證券。因為在公開市場獲得的證券是非限制性的,所以對在市場購買發行方證券的關聯方來說是沒有鎖定期的。但是如果關聯方再次出售時,要符合該條例的其他條件。從發行方手中購買額外的證券不會影響先前購買的同類證券的鎖定期。如果你是從其他非關聯方手中購買限制性證券,你可以把非關聯方的鎖定期加入你的鎖定期中。如果是來自關聯方的贈品,則鎖定期開始於購得證券的時間而不是贈送的時間。如果是雇員收到的股票期權,鎖定期通常開始於期權執行的時間而不是給與的時間。第二是在拋售股票前必須要公布足夠的最新信息。在出售之前,必須有足夠的關於證券發行方的最新信息。這就意味著發行方必須根據1934 年頒布的《證券交易法》的要求編寫定期財務報表。第三是滿足交易量規則。一年鎖定期之後,每3 個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數額不能超過同類已發行股份的1%或4 周內平均周交易量(如果這一股票在某一交易所或納斯達克交易)的較大者。對於櫃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 場外市場和粉單市場交易的只能按1%的數額出售。第四是必須為普通的經紀交易。此類出售必須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規的交易行為,不能做廣告,經紀人不能收取高於正常水平的傭金,以防止利益輸送。賣方或經紀人都不能引誘買方購買這些證券。第五是填寫通知並上交給SEC(美國證交委)。在你下賣單的時候,如果3 個月內的交易量大於500 股或總交易額大於10000 美元就必須填寫一份通知——表格144,並上交給SEC。在表格上交後的3個月內必須完成售出交易,如果沒有完成則必須填寫一份修改通知。如果你不是發行人的關聯方且已持有限制性證券兩年以上,就可以不考慮以上條件而無限制地出售了。而公司的關聯方(上市公司的超過5%的大股東,公穿貳扁荷壯沽憋泰鉑駿司的高級管理層、董事等)則需要在任何時侯都永久性地遵守以上出售條件。

❾ 美股上市後原始股東可立即減持嗎

不可以,也是鎖定一年,我有朋友在納思達克上市的公司工作,分到了股份

❿ 美國股市是如何對待原始股東減持的

要求上述人士在賣出限制性證券時必須遵守慢走(分步驟)和披露程序。如果從公司關聯方獲得了限制性證券,並想向公眾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權的證券,就需要同時符合《144號條例》列出的五個條件。

閱讀全文

與美國股市股東減持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航天通信第七大股東 瀏覽:778
非法理財軟體盜取銀行卡 瀏覽:897
新鄉紡織股東 瀏覽:331
電話期貨對話 瀏覽:220
省級融資平台關閉 瀏覽:224
000882華聯股份 瀏覽:769
美國富華證券投資集團 瀏覽:989
金融機構如何開放徵信信息 瀏覽:254
杭州有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97
收國外傭金費用可以嗎 瀏覽:132
民間融資機構經營許可證 瀏覽:686
東海期貨有限公司 瀏覽:179
2017年4月eth價格多少 瀏覽:839
貸款寶是什麼 瀏覽:862
美元對澳大利亞幣匯率查詢 瀏覽:228
陸金所傭金查詢 瀏覽:442
銀行理財代銷產品能投資嗎 瀏覽:214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