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九龍倉股東結構

九龍倉股東結構

發布時間:2022-01-13 00:23:56

Ⅰ 香港空運貨站的主要股東

怡和太平洋有限公司 41.67%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20.83%
和黃港口 20.83%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16.67%

Ⅱ 綠城集團是國企嗎

綠城集團不是國企。

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中國」),是中國領先的優質房產品開發及生活綜合服務供應商,以優質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引領行業,致力於打造「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第一品牌。

1995年1月,綠城在中國杭州成立;2006年7月,綠城中國在香港聯交所整體上市;2012 年6月,綠城中國引入九龍倉集團作為戰略性股東。2014年12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綠城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是綠城中國第一大股東。

(2)九龍倉股東結構擴展閱讀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國內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之一,專注開發系列城市優質房產品,具有國家一級開發資質,公司總部設在浙江省杭州市。

綠城成立於1995年,2005年轉制為外商獨資企業,是香港上市公司——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3900)的全資子公司。

歷經15年的發展,綠城已轄有70多家成員企業,擁有員工2600餘人,房產開發足跡遍及浙江省內的杭州、寧波、溫州、金華、湖州、紹興市、舟山、台州、臨安、桐廬、淳安、海寧、德清、長興、上虞、紹興縣、新昌、象山、慈溪;

諸暨以及國內北京、上海、合肥、長沙、青島、濟南、南京、無錫、南通、鄭州、烏魯木齊、海南陵水、大連等30多個城市。至2008年12月底,在建、待建項目達76個,總佔地面積200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643萬平方米。

Ⅲ 九龍倉的相關新聞

九龍倉9.92億元摘得上海祥和路2號地
祥和路2號地塊被九龍倉以9.92億摘得,樓板價12164元/平方米,溢價率35%。該塊地東至通波塘,南至張家浜河,西至谷陽北路,北至梅家浜路,出讓面積81546.8平米,容積率為1,起始價格73400萬 。
九龍倉表示,該地塊為公司今年於內地購入的第6幅地塊,計劃發展為高端住宅項目。九龍倉還稱,對內地地產市場充滿信心,未來會繼續伺機增加土地儲備。
九龍倉300億布局成都七大商業項目
截止目前,成都已成為九龍倉項目布局最多、投資額最高的內地城市,據相關統計數據,九龍倉從2005年進入成都後,在成都的總投資額已超過300億元,而在成都的銷售業績也十分搶眼。
九龍倉51億港元入股綠城中國 持股24.6%成第二大股東
2012年6月8日日下午,九龍倉與綠城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綠城表示,已與九龍倉簽訂戰略合約,九龍倉以51億港元入股綠城,加上九龍倉原有股份,現共持有綠城中國24.6%股份,成為綠城中國第二大股東。
九龍倉主席吳光正33 億港元入股龍湖成第二股東
九龍倉主席吳光正於9 月12 日Jumbomax Investments 的名義增持龍湖地產314 萬
股股份,持股比例達5.04%。繼大股東吳亞軍之後,吳光正成為龍湖單一最大股東。
吳光正本次是以私人名義投資龍湖的,而其之前對遠洋地產和綠城中國的投資均是
通過九龍倉來完成的。
九龍倉杭州進展緩慢 地王閑置遭舉報
九龍倉·君廷在經歷了長達2年的等待後,作為九龍倉在杭州的首個項目,實際成交均價6219元/平方米,開出的價格並不高。包括君廷項目在內,目前九龍倉在杭州共親自操盤5個項目,有些項目早在2009年就已經拿下土地,但多年來一直徘徊不前。
在「高周轉」的口號下,九龍倉在杭州呈現亂象:有的項目因土地閑置而被舉報,有的項目因為未獲施工建設許可擅自施工而受到處罰。
多地項目現「水土不服」 九龍倉內地擴張路漫漫
九龍倉的杭州開發之路,像破繭而出的蝴蝶一樣,將會描繪出漂亮的布局曲線。」對於九龍倉入駐杭州市場之初,曾有這樣的評價。然而,「退潮之後才知誰是裸泳」,歷經兩年期待的九龍倉·君廷首次開盤被指「基本沒有盈利空間」,而其2009年所拿的土地也進展遲緩。
憑借入股綠城30%多的股份被業界認為是一次和內地房企合作共同學習的難得機會,可能會推行新的合作模式卻在「來廣營地塊」中夭折。無論是獨立開發對本土市場的適應能力還是合作開發對舊模式的創新突圍能力似乎都不盡如人意,九龍倉內地擴張的腳步或為此所累而長路漫漫。

Ⅳ 包玉剛的一切

包玉剛(1918—1991),鎮海庄市鍾包村(今屬鎮海區)人。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庄,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包玉剛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葯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展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和香港匯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在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至1981年底,擁有船隻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佔香港商船總噸位一半,人稱「東方船王」。又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地設立十幾家子公司、代理公司,還兼營地產、碼頭倉儲、公共交通等業,歷任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亞洲航業有限公司、世界航運及投資公司、世界海事及陸豐國際(投資)公司、世界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職。1963年加入英國籍,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及日本天皇授予勛章、獎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政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奉節儉,樂善好施,先後捐資興建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兆龍圖書館、杭州包玉剛游泳池等,又倡設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學生獎學基金,捐款賑濟災民。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和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繼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並偕同親屬、同鄉捐資興建中興中學、兆龍大橋、鍾包新村、兆龍公路等,德澤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傳奇
在海洋上,包玉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但他並不滿足,70年代,他決定逐步把重心轉移到陸地上來。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於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為了在陸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起,和英國資本集團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倉」之戰。
在當時,「九龍倉」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資企業集團之一。在李嘉誠的幫助下,包玉剛暗中購入了大量「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屬下的隆豐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約30%的「九龍倉」股票。而怡和財團屬下的另一個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約20%的「九龍倉」股票,形勢對怡和財團明顯不利。為了保住「九龍倉」,置地公司氣勢洶洶地調動了大批資金,以100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九龍倉」股票,想把包玉剛從「九龍倉」中擠出去。包玉剛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奇跡般地在三天之內調集了21億元現款,只花了兩個小時,便使「九龍倉」股份增加到49%,徹底控制了這個企業。一向看不起華人資本的置地公司,不僅沒有爭得「九龍倉」,還傷了自己的元氣。
這次戰役轟動了整個香江,大長了華人志氣,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包玉剛在談笑之間,調集了20個億的事情,也成為一個傳奇。
1985年,包玉剛又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成為繼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後,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1986年,包玉剛又一舉收購香港另一個發鈔銀行渣打銀行14.5%的股份,成為該行最大的個人股東。船王「棄舟登陸」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至此,包玉剛的海上王朝和陸地王國都達到了頂峰。他的財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說他曾經考慮買下一個國家。他自己也開玩笑說:「我不願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財產,因為害怕由於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臟停止跳動。」

Ⅳ 李嘉誠身價20億時他已有350億,今李嘉誠坐擁幾千億,他怎樣

香港雖然寸土寸金,但是這里的富豪密度可是相當大,例如我們都熟悉的李嘉誠、劉鑾雄、李文達等富豪。

眾所周知,40年前的香港被英國人控制,而那個時候有一家銀行叫做怡和洋行,相信不少熟悉香港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家洋行。香港的九龍倉就是怡和洋行老闆控制的,後來李嘉誠通過收購九龍倉股票的方式,才讓自己逐漸成名。

包玉剛家族賬面資產達到幾千億,不過還有很多沒有上市或者沒有公開的資產,而這些隱藏資產加在一起要達到萬億的級別,所以說包玉剛家族才是香港最大的隱形富豪家族,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坐擁幾千億的李嘉誠家族,只可惜包玉剛沒有兒子來繼承家業,否則未來的格局將會被大大改變。

Ⅵ 包玉剛事跡

包玉剛(1918—1991),鎮海庄市鍾包村(今屬鎮海區)人。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庄,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包玉剛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葯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展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和香港匯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在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至1981年底,擁有船隻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佔香港商船總噸位一半,人稱「東方船王」。又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地設立十幾家子公司、代理公司,還兼營地產、碼頭倉儲、公共交通等業,歷任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亞洲航業有限公司、世界航運及投資公司、世界海事及陸豐國際(投資)公司、世界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職。1963年加入英國籍,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及日本天皇授予勛章、獎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政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奉節儉,樂善好施,先後捐資興建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兆龍圖書館、杭州包玉剛游泳池等,又倡設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學生獎學基金,捐款賑濟災民。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和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繼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並偕同親屬、同鄉捐資興建中興中學、兆龍大橋、鍾包新村、兆龍公路等,德澤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傳奇
在海洋上,包玉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但他並不滿足,70年代,他決定逐步把重心轉移到陸地上來。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於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為了在陸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起,和英國資本集團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倉」之戰。
在當時,「九龍倉」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資企業集團之一。在李嘉誠的幫助下,包玉剛暗中購入了大量「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屬下的隆豐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約30%的「九龍倉」股票。而怡和財團屬下的另一個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約20%的「九龍倉」股票,形勢對怡和財團明顯不利。為了保住「九龍倉」,置地公司氣勢洶洶地調動了大批資金,以100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九龍倉」股票,想把包玉剛從「九龍倉」中擠出去。包玉剛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奇跡般地在三天之內調集了21億元現款,只花了兩個小時,便使「九龍倉」股份增加到49%,徹底控制了這個企業。一向看不起華人資本的置地公司,不僅沒有爭得「九龍倉」,還傷了自己的元氣。
這次戰役轟動了整個香江,大長了華人志氣,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包玉剛在談笑之間,調集了20個億的事情,也成為一個傳奇。
1985年,包玉剛又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成為繼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後,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1986年,包玉剛又一舉收購香港另一個發鈔銀行渣打銀行14.5%的股份,成為該行最大的個人股東。船王「棄舟登陸」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至此,包玉剛的海上王朝和陸地王國都達到了頂峰。他的財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說他曾經考慮買下一個國家。他自己也開玩笑說:「我不願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財產,因為害怕由於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臟停止跳動。」

Ⅶ 九龍倉碧堤半島位置

九龍倉碧堤半島是由蘇州銀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蘇州銀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隸屬於香港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九龍倉集團始創於1886年,目前在蘇州開發建設的項目有:九龍倉國賓1號,九龍倉時代上城以及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 九龍倉碧堤半島位於吳中區尹山湖板塊,項目北至郭新東路、東至環湖路、西至通達路,佔地2324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9270.29平方米。是九龍倉集團布局蘇州、落子尹山湖的第四部韜略大作。 水景資源和獨特的地形特質,使項目形成了「一河一湖,雙灣半島」的特色。項目採用風靡國際的美國喬治亞建築風格,手工磚砌牆、多重人字形坡屋頂、暖色系外立面、石灰岩細節、圍而不合的庭院等多種設計元素的結合,將項目打造成為了一處半島高端生活圈。項目含水景聯排、紅磚洋房、瞰湖高層三大產品,總戶數預計達到2700多戶。戶型建築面積從90-400平米不等。 項目緊鄰尹山湖運動公園,周邊由政府打造的各類商業、休閑、公園等市政工程正動工興建,未來配套豐富多樣;同時,輕軌2號線延伸段緊鄰項目設置站點,區域內路網交通日漸完善,為住戶出行帶來更大的便捷。 九龍倉碧堤半島,基於百年紅磚建築,構建140㎡湖景紅磚洋房,主打雙層挑高空間的建築結構,靈感源於花園洋房,打造自然庭院,呈現人性化慢生活棲

Ⅷ 包玉剛為什麼不要和記黃埔,只要九龍倉

早上起床翻看了點李嘉誠掀起世紀大戰的新聞,裡面有關於你的疑問的解釋。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包玉剛是世界十大船王之首,他最大的資產是貨運船,收入來源是靠貨物運輸,而石油運輸是一大塊。20世紀70年代,世界出現石油危機,各國開始在本國土自主開發石油,包玉剛預見未來自己的貨運業務會大幅下滑,所以亟需拓展陸地業務。而九龍倉擁有香港非常豐厚的資產,除了地產、物業,還包括航運碼頭、交通運輸等。這也是李嘉誠秘密收購九龍倉股票的原因。李嘉誠後面退出,也是因為太多大佬垂涎於它,而李嘉誠當時屬於新貴,不敢得罪九龍倉的實際控制人怡和洋行所請來的調解員-匯豐的沈弼,因為以後李要開展業務還需匯豐支持。所以相比較而言,九龍倉的價值更大,特別是對包玉剛而言。李嘉誠是退而求其次。
第一個問題,不是9000萬股就能控制,二是匯豐擁有和記黃埔9000萬股,是和記黃埔最大股東,李嘉誠通過收購這部分股權,即可達到他收購和記黃埔第一步。且李嘉誠是分期支付,第一次只需要付20%,約:13億港幣現金,李是支付得起的。
多少股份就不得而知了。

Ⅸ 宋衛平的綠城和藍城到底是什麼關系

收購關系。

一,藍城主要是宋總班底組建,主要是做代建和養老地產以及剛需住宅,核心人馬都是老宋原班底,而綠城由中交和九龍倉分列第一二大股東,還是持續原有業務。

二,綠城主營業務:

1綠城房地產集團 顧名思義就是綠城自己投資開發建設的項目

2綠城管理集團 本質上是代建業務

3綠城資產集團 主要業務是綠城固有資產的經營

4綠城小鎮集團 2016年7月成立綠城小鎮,主要就是做小鎮。當下以海南綠城藍灣小鎮最為出名。

5綠城生活集團 非主營業務

(9)九龍倉股東結構擴展閱讀

2016年6月27日,綠城發布藍城重組方案。藍城股東透過公司分立及存續的方式分拆為兩家公司,即新藍城(杭州藍城致信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及藍城(藍城房產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重組完成後,主要從事代建業務的新藍城成為綠城的全資附屬公司,這也意味著藍城代建將整合至綠城旗下。而重組後藍城的業務包括養老、農業及城鎮建設相關的項目,以及與建築科技、景觀設計、裝飾設計及營銷經紀有關的業務。

對於這一次重組,市場普遍認為藍城與綠城之間劃清了「楚河漢界」,藍城原有代建業務被綠城徹底吸納,整合了養老、教育、農業等資源的「百鎮萬億」小鎮計劃是藍城新的發展方向

參考資料

重組藍城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整合代建業務 人民網

閱讀全文

與九龍倉股東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航天通信第七大股東 瀏覽:778
非法理財軟體盜取銀行卡 瀏覽:897
新鄉紡織股東 瀏覽:331
電話期貨對話 瀏覽:220
省級融資平台關閉 瀏覽:224
000882華聯股份 瀏覽:769
美國富華證券投資集團 瀏覽:989
金融機構如何開放徵信信息 瀏覽:254
杭州有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97
收國外傭金費用可以嗎 瀏覽:132
民間融資機構經營許可證 瀏覽:686
東海期貨有限公司 瀏覽:179
2017年4月eth價格多少 瀏覽:839
貸款寶是什麼 瀏覽:862
美元對澳大利亞幣匯率查詢 瀏覽:228
陸金所傭金查詢 瀏覽:442
銀行理財代銷產品能投資嗎 瀏覽:214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