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國光集團董事長

國光集團董事長

發布時間:2022-01-13 02:15:45

⑴ 劉宗朝的劉宗朝

重慶國光集團原總裁,曾經是重慶全市十大優秀企業家。2004年因非法集資入獄,出獄後靠撿垃圾維生。 記者從沙坪壩區工商局查到,到1986年,重慶中葯廠擁有290萬元固定資產,一年後固定資產達到609萬元,年產值達2013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名列四川省第二名。
不光積極倡導改革,廠里一些職工生活問題,劉宗朝妥帖處理。比如,新來大學生生活不習慣,他安排廠領導班子成員結對領學生去自家玩;他在全國首創「六五」工作制,即每周員工休息兩天,每天工作6小時;職工實行寒暑假制度,組織公費旅遊等。 關於國光集團的報道,當時幾乎天天有。在解放碑一棟建築上,一塊國光的大廣告牌聳立:到美國去辦廠。國光集團成立後,還在磁器口辦了三屆大型龍舟賽,每次觀眾10萬人以上;在大禮堂舉行「國光之春」大型演出;重獎湖南高考狀元1萬元,在廣安一中設立10萬元獎學金,劉宗朝出任該校名譽校長。
當時國光集團包括38個成員企業,跨一、二、三產業17個行業。旗下的重慶中葯總廠產品有200多個品種,年利潤數千萬元,每天等待買葯的卡車排著隊,最緊俏的天王麝香止痛膏和大活絡丹,購買一箱搭售100箱其他葯品,依然供不應求。
楊宗恥說,國光集團最興旺時期,是1984年到1994年。1992年,國光集團被評為重慶市十大優秀企業,劉宗朝成為重慶十大優秀企業家之一。當時,集團斥資億元在江北征地,准備建成全國最大的中葯生產基地。當時想進廠工作的人排著隊托關系說情,其中不乏大學教師、銀行職員和公務員等。 面對提醒,劉宗朝置若罔聞盲目擴張,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
興旺繁榮同時,國光集團內部一些職工已看出不良發展勢頭。最先引起職工警覺的是劉宗朝主導辦起的12家分廠。
楊宗恥說,這12家分廠只掛名,發展好壞與總廠無關。分廠見哪個產品好賣就伸手要,總廠技術和資金都無償支持。別人只要一吹噓或有個別領導建議,劉宗朝往往就不假思索盲目投資,無視分廠沒給集團帶來實質利益事實。
記者在四川廣安一中出的一本小冊子上,找到一篇劉宗朝發表的演講,題目是《我想做民營集團總裁》。演講稱,國營企業運行機制弊端重重,劉宗朝決定在海內外徵集百萬合作夥伴,將國光集團買下來,由他來做總裁,讓國光成為一個世界性財團。 國光集團職工介紹,當時社會上有人賣劉宗朝個人肖像照,每張8元,售賣者提成4元。照片叫「國光之友」,是劉宗朝出具給合作夥伴的集資憑證。據當時國光集團一位負責人介紹,照片印製了40萬張,基本都賣出去了。
1991年,劉宗朝獨自去了一趟美國,回來後聲稱在美國設立了3個分公司,並在華爾街購置了兩幢大樓,開創了「中國中心」和「中國海外科學院」。隨後,他除了在解放碑廣場打出大幅廣告外,還到某電視台演講,稱「到美國去,做一個瀟灑的中國老闆」。
但廠里無人知道美國公司情況。楊宗恥說,只有一次來了一外國人,與劉宗朝關起門談了半天。出來後劉宗朝稱與老外談合作,並說老外沒了回國路費,要求廠里支付。廠里財務人員去付錢時,發現該老外住在烈士墓一間簡陋旅館里,不像投資者,起疑,最終沒給錢。
曾擔任劉宗朝秘書的張某介紹,劉宗朝後期非常迷信,算命先生曾說他辦公室朝向不對,他立即大興土木糾正。楊宗恥說,實在沒法擋住劉宗朝的瘋狂,他還拍過幾次桌子對峙,劉宗朝乾脆率銷售等一幫人去朝天門租樓辦公,廠里再難看到他人影。
1994年前後,國光集團資金鏈斷裂。劉宗朝先是要求內部集資,接著又向社會上集資。「當時國光廠名聲很響,而且風傳要上市,集資年利息高達20%,抱著現金來要求集資者人山人海。」楊宗恥回憶,一年後,國光集團虧損消息披露,參與集資的市民上訪,劉宗朝消失。1996年3月,他被警方從北京帶回。隨後,劉宗朝因瀆職罪,被法院判處4年徒刑,國光集團重慶中葯總廠隨後清理破產。 楊宗恥一直在檢討,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國光破產、總裁發瘋?
「劉宗朝雖被判刑,但並非貪污受賄,而是太好出風頭導致。」采訪中,原國 光集團絕大部分員工都這樣認為。此次捐款,大多踴躍。劉宗朝父母雙亡,沒有子女,被判刑前已被開除黨籍、廠籍,妻子及弟弟等親人去世,如今孤單一人,瘋瘋癲癲。
同樣,國光的破產和劉宗朝的遭遇,也成了壓在楊宗恥心上的石頭。葯品生產經營人稱「萬歲行業」,為什麼會守著一隻金飯碗討飯呢?楊宗恥認為,國光失敗對今天的企業,特別是國企依然有很強警示性。他認為,盲目發展造成失控是企業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楊宗恥說,當時國光不但設立12家分廠,還在全國各城市設立經營部,都伸手向集團要錢,無條件無償支持,拖垮中葯總廠。
其次,當時廠長負責制縱容了劉宗朝。楊宗恥說,當時集團給人感覺形勢喜人,雖然發展已出現脫軌跡象,依然沒有得到相關部門有效監督和約束,而黨委班子和職工意見,劉宗朝根本聽不進,拍腦殼決策,豈能不敗?

⑵ 浙江國光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規模

擁有9家控股公司,集團總部位於衢州市,現有員工2500人,其中,技術人員400人,是衢州市大型企業之一。

⑶ 鄭樟林的相關報道

他曾經是全國優秀縣委書記
8月1日,第83個建軍節,浙江省諸暨市看守所,曾經服過10年兵役的浙江省衢州市政協原主席鄭樟林卻不能跟往年一樣,和他的戰友們一起過節,只能在高牆內嘆息。7月5日,浙江省紹興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判處鄭樟林有期徒刑十六年,並處沒收財產20萬元。記者8月13日從紹興市檢察院獲悉,鄭樟林沒有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現已生效。
從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農民的兒子到全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再到正廳級的市政協主席,最後卻淪落到這般地步,鄭樟林恐怕做夢都沒有想到。解析自己的貪瀆之路,鄭樟林感嘆,權力確是一把雙刃劍,在不經意間就這樣放倒了自己。
1退休前仕途突遭「跌停」
在衢州市,1948年10月出生在常山縣的鄭樟林被人稱為「政壇不老松」。屈指算來,自1978年從部隊轉業回家鄉擔任公社黨委組織委員開始,到去年8月被浙江省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以濫用職權罪和受賄罪刑事拘留止,鄭樟林活躍在衢州政壇整整31年。 在家鄉工作的16年時間里,鄭樟林先後任常山縣何家公社黨委書記、常山縣副縣長、縣委書記兼縣長。作為家鄉的父母官,鄭樟林一心撲在工作上,政績也是有目共睹。
1994年夏天,衢州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詹士升及臨近常山的開化縣委原書記劉新春等一批官員因受賄被查處。同年8月,鄭樟林受命於危難之時,以衢州市委常委、開化縣委書記的身份整肅開化縣官場,振升人氣,搞活經濟,幹部群眾評價甚高。1996年6月,鄭樟林因此被中組部授予「全國百名優秀市(縣)委書記」稱號(浙江僅兩名)。此後鄭樟林的仕途,更是一路順風。1997年3月至2005年4月,他任衢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2005年4月起任衢州市政協主席。
1997年7月12日,常山縣發生棉紡廠住宅樓倒塌特大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860萬元。1998年8月,浙江省政府認為原任常山縣委書記、縣長,後任衢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鄭樟林對常山開發區建設管理不力,抓工程建築質量監管措施不嚴,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對事故負有一定的領導責任,給予通報批評。但是這一處分似乎沒有對鄭樟林的政治前途產生任何影響。
去年上半年,浙江省紀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鄭樟林在企業改制中有瀆職嫌疑,隨即進行調查,並把相關線索移送浙江省檢察院。同年8月7日,浙江省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以濫用職權罪和受賄罪對鄭樟林立案偵查。
2亂拍板造成國有資產流失905萬元
衢州國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光集團)屬國有企業,最先是以生產啤酒為主。1999年底,國光集團總經理徐某決定將公司總部從江山市搬到衢州市發展,為了感謝作為分管工業的常務副市長鄭樟林多年的幫忙,並在以後得到更多的支持,徐某送給鄭樟林3萬元。面對從政後的第一筆不義之財,鄭樟林稍作猶豫,還是收下了。從此,他與徐某的關系也更「鐵」了。
2000年10月,徐某等人出資成立民營的衢州國光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經更名、重組先後改為衢州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投公司)等名目的公司,徐某均任法定代表人。2002年2月,衢州市政府召開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國光集團改制的有關問題。同年8月,作為分管副市長的鄭樟林主持召開國光集團改制專題會議,決定在債權人起訴後由法院對國光集團的有效資產予以拍賣,然後國光集團破產,最終完成改制。同年9月,國光集團有效資產被徐某公司下面的一個子公司——衢州友和啤酒有限公司以6140萬元拍得,但國光集團卻一直到2007年還存續著。這當中自有徐某的利益考量。
原來在國光集團改制前後,衢州市一直想把國光集團中的國有公司——浙江國光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光生化)作為衢州第一家進入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國光生化進駐衢州市區的國有企業浙西化工廠地塊後,在上市輔導過程中,券商提出國光生化租用土地對上市影響較大,應該爭取出讓。作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身兼多家民營公司負責人的徐某打起了自己的算盤,認為這正是爭取最好政策收購浙西化工廠土地的良機。於是,他找到鄭樟林,要求以760萬元的價格收購該土地,分三年付款,還提出收購主體創投公司和國光生化各半。
2000年12月13日,鄭樟林主持召開國光生化上市協調會,有人提出異議,認為760萬元的出讓價過低,可是鄭樟林最後拍板同意了。
有了鄭樟林的直接拍板,2001年6月3日,衢州市資產收售公司分別與國光生化和創投公司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出售給國光生化的土地面積為27854平方米,轉讓價389.96萬元,出售給創投公司的土地面積為41256平方米,轉讓價370.04萬元,出現了「同一地塊不同價格」的怪事,創投公司為此足足少支付了207.54萬元。200多萬元國有資產就這樣白白地流失了。
嘗到甜頭後,徐某又多次向鄭樟林等人匯報,希望市政府能夠同意浙西化工廠地塊「工改商」,即由工業用地轉為商業用地,開發房地產,同時返還補交的出讓金用於浙西化工廠職工安置和企業搬遷,獲得支持。作為衢州市常務副市長的鄭樟林在負責國光集團改制等工作過程中,明知國光集團部分職工安置費已在原浙西化工廠土地「工改商」政策中予以安排,仍決定將國光集團資產拍賣款中的一部分用於支付部分職工安置,導致部分職工安置費317萬元被重復支付,造成國有資產損失。
2003年7月,鄭樟林明知國光集團不符合社保費用減免相關政策規定,仍同意減免並簽發了相應的文件,導致社保費用381萬元被減免,造成國有資產損失。
國光集團「不徹底」的改制前前後後拖了四五年之久,國有資產損失經法院審理查明的就達905萬余元,而鄭樟林從徐某那裡得到的好處費、感謝費只不過30餘萬元。
3坦然收下老闆們以各種名義送來的錢
擔任衢州市常務副市長後,鄭樟林與老闆們接觸的機會多了。在與老闆們的交往中,鄭樟林剛開始時還能把持住自己,保持清白。自從收受第一筆賄賂後,鄭樟林的「官念」開始轉變了:當官不可能一世,有物質保障才是最重要的,再說女兒、兒子在外地生活不容易,以前忙於工作,對他們關心不夠,現在該為他們多考慮,彌補一下心中的愧疚。
這樣想著,鄭樟林便坦然地收下了老闆們以各種名義送來的錢。除了徐某給的30餘萬元外,他還收受浙江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某25萬元、衢州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某某11萬元人民幣和2000元澳元、常山某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某10萬元……鄭樟林也在企業發展、企業改制、用地、工程等方面盡可能提供幫助。其中收受的最大賄賂來自衢州一家房地產有限公司、某葯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某,共5次,總數達86萬元。
2001年,吳某所在的衢州某房地產公司收購的浙江某葯業公司想搬到衢州經濟開發區。為了解決企業用地問題,吳某找到正在浙江省委黨校學習的鄭樟林,請他幫忙,並送給他5萬元。第二年,公司土地的事落實後,吳某又送給鄭樟林15萬元。2006年4月底,吳某得知鄭樟林為兒子買房資金緊張,送來36萬元。2007年年底,聽說鄭樟林女兒要結婚辦喜酒,吳某又送來20萬元。2008年5月,吳某聽說鄭樟林買房子的首付款還沒交清,便給他送來10萬元。
衢州某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某也是一個「有心人」。2003年春節期間,他到鄭樟林家拜年,趁機把一張存有15萬元的存摺塞給鄭樟林的兒子鄭某。事後,鄭某把這事告訴了鄭樟林。第二天,鄭樟林就把王某叫到家裡,把存摺還給了他,還嚴肅地批評了他一頓。
春節過後,王某找到鄭某,想聘請他當公司的技術顧問。經過商議,雙方簽訂了聘用協議:每月向鄭某支付2000元的工資。鄭某拿到第一筆2.4萬元的顧問費後,將這事告訴了鄭樟林,鄭樟林聽後表示同意。事實上,鄭某雖是浙江大學的博士、講師,但學的是電氣,技術上沒有為王某的公司提供支持幫助,倒是王某通過鄭某得到了鄭樟林在自己企業發展、土地置換等方面的幫助。幾年下來,鄭某以顧問費名義代鄭樟林收下了王某送的「感謝費」16萬余元。
4領導幹部要守住底線正確用權
7月5日,紹興市中級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宣判,認定了檢察機關指控鄭樟林受賄179萬元人民幣、2000元澳元和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905萬余元的犯罪事實,以濫用職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四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六年,並處沒收財產20萬元。

「確實太可惜了!」擔任過紹興縣檢察院檢察長和上虞市紀委書記的裘霞告訴記者,在審查鄭樟林案件和調查證據的過程中,聽到很多惋惜和疑惑的聲音,不少人為這樣一名有閱歷、有能力,並有一個幸福家庭、行將退休的領導幹部走上被告人席而感到惋惜和不解。
「所以說,作為領導幹部,一定要守住底線。」裘霞深有感觸地說,本案中的6個行賄人與鄭樟林相識都不是一天兩天,有的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有了「老朋友」的身份,行賄的借口就變得名目繁多。如鄭某某向鄭樟林行賄多以春節前拜年為名;吳某向鄭樟林行賄則用女兒結婚禮金的借口;而王某更以給鄭樟林兒子顧問費的形式行賄。「這些借口,使行賄人送得堂而皇之,受賄人收得心安理得。」裘霞說。
人生總有起起伏伏,人的心態也會隨著人生的浮沉而潮漲潮落。「擺正心態很重要。」裘霞告訴記者,鄭樟林從政30多年,但從查明的受賄事實看,都發生在50歲以後,絕大部分發生在55歲以後。用他自己的話說:「由於我已經快退休了,衢州當地的企業老闆大部分我都是支持過的,他們都住高檔房、開高檔車,而我想自己退休後連現有的生活水平都維持不了,因此心態有所失衡,產生了趁現在沒有退休收點錢把房子改變一下的想法,所以收了他們送來的錢。」
同時領導幹部要慎待親情。鄭樟林有兩筆賄賂是通過他的兒子鄭某收受的。鄭樟林對這些人的意圖是非常明確的,但他沒有拒絕。鄭樟林說:「我想為子女創造好的生活、工作條件,就用收來的錢資助他們買房、買車。」
「領導幹部還要正確用權,本案中的濫用職權犯罪都是鄭樟林不正確使用權力的結果。」浙江省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副局長兼偵查處處長鄭武洪分析說,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正確用權會造福百姓,成就自己;用權不慎,以權謀私則會禍國殃民、害人害己。鄭樟林一方面法制觀念淡薄,隨意使用權力,另一方面因為與徐某有不正當的經濟往來,放棄職責,最終導致了905萬余元的國有資產損失,自己也背負了濫用職權的罪名。
「2007至2009年,我省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處689件瀆職侵權犯罪案件。這些案件共造成死亡279人、重傷25人、經濟損失21.9億余元,平均每件案件造成的損失高達318.31萬元,社會危害十分嚴重,其中有不少都是既有貪污受賄又有瀆職侵權犯罪,這種『雙料腐敗』後果更嚴重,危害更甚,要堅決查處。」鄭武洪說。

⑷ 周國光的個人簡介

周國光,男,1946年出生,環境工程碩士,教授。華東理工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多佳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⑸ 國光電子廠的老闆是誰

廣州花都國光電子老闆是公司現任的董事長名字叫:郝旭明
望採納我的回答。

⑹ 李一的人物經歷

曾任重慶縉雲山道教協會會長,紹龍道觀住持,「以道家精神倡導人類新文明」是他畢生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1997年1月19日,在上海電視台《天下第一》欄目中使用道家胎息法,
世界自由潛水冠軍吉安魯卡·吉諾尼在游泳池中練習龜息大法18分3秒69,一舉成為全球水下憋氣時間最長吉尼斯世界紀錄! 時代周報記者掌握的一份工商資料顯示,李一,原名李軍,重慶巴南區人,出生於1969年9月13日,高中學歷。他當前的身份是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重慶道教協會副會長、縉雲山紹龍觀住持以及重慶市政協委員。 關於李一的從道經歷,外界流傳有多個版本。其中一個是,李一出生在一個道教的世家,父親是道士,他三歲時得了病,被抱進了道觀,跟隨另一位道長修行,接受道教功法與葯物治療。病好後,他四處游歷,向不同宗派多位師傅求教,16歲時成為正一道太乙昆侖宗傳人。
另一個版本是,李一三歲時重病無法醫治,父親送他到河北向一位隱居的道人求醫,從此隨老道人學道、打拳、練功。七歲回重慶上學後,每年寒暑假還到師父家學習,二十多歲時正式出家當了道人。「李一父親根本不是道士,李一也不是從小就在河北修行。」「甜茶道人」對時代周報記者稱,李父只是位重慶沙坪壩區內某國企的一名退休工人,「為人和藹、本分」;李一從小都在石橋鋪長大,初中時在石橋鋪街頭打架斗毆小有名氣,高中時則逃學跟河北來重慶擺地攤表演雜耍的人走了,「去學絕世武功」。
李一在家排行老二,街坊鄰居常叫他「李二娃」。「甜茶道人」講了一個故事:1999年,紹龍觀曾請一位石橋鋪女裁縫製作道袍,她碰到李一,並不知其已成紹龍觀當家人,當眾對其大喊「李二娃」。李並不作答,低頭疾走而去。但「李二娃」的綽號自此在觀中廣為人知。
據時代周報記者調查,李一的哥哥李世洪,1964年生人,當前是重慶龍人養生保健公司董事長、重慶保健按摩協會副會長,在重慶兩路口擁有養生美容保健培訓學校和中醫美容門診部。
李一的朋友、重慶知名喜劇演員仇小豹接受時代周報采訪稱,李一多年前曾向他簡略提及自己小時情況:身體多病,父親一直教他練武,後去了河北練功。
仇小豹1990年認識李一。這一年,重慶電視台舉辦「太陽神杯巴蜀絕技大賽」,仇小豹是大賽組委會成員兼主持人。當時尚叫李軍、21歲的李一,剛回到重慶,前來報名參賽,表演「人體通電」。「他當時戴一副眼鏡,文質彬彬,顯得秀秀氣氣的。」仇小豹說。
但報名表演「人體通電」節目的還有一個參賽者。「李一著裝太樸素、道具簡陋,鏡頭畫面不甚理想,因此他差點被淘汰。」仇小豹笑稱,還是他力保了李一,因為他的表演相對競爭者更簡單直觀,沖擊力更強。
李一的節目是:兩手各拿根電線,一根火線一根零線,它們的一端是插頭,另一端是一個電阻絲,當插頭插進帶電的220伏插座時,兩只手一接觸電阻絲,電阻絲就發紅,說明此時李一的身體通電了。
這其實是李一如今大力宣揚、亦被外界質疑的「通電看病」的雛形。當年,李一因這一表演,獲得巴蜀絕技「十絕高手」稱號,重慶電視台頒發了證書。「這是他第一次亮相公眾媒體,也是他的第一次出名。」仇小豹說。
自此,仇與李兩人結為朋友。李一則因仇小豹的知遇之恩,多年來一直稱他為「仇老師」。 仇小豹坦言在李一稍後的人生路上,他充當過幕僚。 頗費周折成為正式道士,修築道觀也曾引發爭議
縉雲山紹龍觀的修建,始於1998年8月。仇小豹記得,開工那天他被李一請去當奠基嘉賓,嘉賓還有四川省博物館著名宗教理論家王嘉佑(現已去世)、北碚區一位領導、李一本人。
據「甜茶道人」以及重慶宗教界人士透露,紹龍觀在修建之前,李一曾找到老君洞道觀時任住持的周至清道長,擬商議合作事宜,但被周痛罵悻悻而歸。
據宗教界人士介紹,秉性剛直的周至清道長,是全國道教八大師之一,重慶宗教界德高望重者,對李一非常了解並且反感。周曾四處上訪反映李一借神斂財的問題,甚至當扶助李一的市領導退居人大時,他還在人大會議上怒聲責問這位領導為何讓這樣的偽道士混進宗教界?
周道長的極力反對,引發了重慶宗教界對李一的質疑。一位知情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紹龍觀修建時,李一並未取得宗教界認可的合法資格。
但為了「名正言順」地修建紹龍觀,李一隻得於1997年12月在北碚區民政局注冊成立了社會團體法人—北碚區保護道教文化促進會,在其業務范圍,「恢復、開放、管理廟觀」赫然在列,而民政局本無權批准該業務。
紹龍觀宣稱自己是一座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的正一派道場。對此,縉雲山溫泉寺普修法師直稱「這是在編撰歷史」。
普修法師說,紹龍觀和其支觀白雲觀都是在縉雲山紹隆寺、白雲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紹隆寺、白雲寺一直為佛教寺廟,都歸縉雲寺管理,在李一之前歷史上從未做過道教道場」。
始建於明成化年間的紹隆寺,抗戰時期曾被作為「北泉慈幼院」,收養孤兒逾千。李一建道觀前,紹隆寺在「文革」中遭到損壞,已無僧人,但主體建築尚在。20世紀90年代末,北碚區為開發縉雲山旅遊,曾想恢復紹隆寺。但當時,宗教政策剛恢復不久,佛教事業百廢待興,佛教協會自顧不暇,無力顧及紹隆寺。
此時,與周至清道長談合作落敗的李一,和北碚旅遊局一拍即合,將紹隆寺改造成紹龍觀。「事實上,這種將佛教場所改成道教道場,極易引發宗教紛爭,如果無強力支持,李一能有這個膽量?」一宗教界人士表示。
紹龍觀動土時,工人們從柱基下挖出了一條青蛇和三隻靈龜,但事後即被人指證「做局」—蛇和烏龜早在動工前夜就埋在了柱基之下。這個作假故事已在縉雲山地區流傳甚廣。
道場有了,李一更需取得步入宗教殿堂的通行證。
道教分全真、正一兩派。李一友人對時代周報稱,當時有周至清道長的反對,李一幾無可能進入全真派,正一派便成其選取路徑。
2001年9月,李一拜師於上海城隍廟住持、正一派道長陳蓮笙,正式有了師承。據上海宗教人士透露,李一是通過關系找到陳蓮笙的,拜師並未按道教儀式進行。
2007年農歷十月十五日(陽歷11月24日),李一在江西龍虎山受籙,自此正式進入宗教界,而他任住持的紹龍觀已運行了8年。當年12月8日,李一當選為重慶道教協會副會長。但這次當選,在重慶宗教界引起不少反對、質疑之聲。 創辦巴蜀絕技團,處境極其困窘
參加「絕技大賽」出名後不久,李一就開始招兵買馬,與人在石橋鋪創辦「重慶東方巴蜀絕技團」,先出任副團長,1992年8月升為團長。
如今縉雲山紹龍觀號稱全國唯一的道家絕技團,就是以巴蜀絕技團弟子為骨幹成立的。
巴蜀絕技團就是一個街頭賣藝的江湖雜技團。當時生意並不好,收入微薄,李一和一眾弟子生活艱辛。仇小豹對此印象深刻:「那時我常被他拉去做主持。他們的表演幾無藝術性,觀眾稀少,我很為他們的處境著急,免收主持費。他父母也來幫忙,給他們買菜做飯。」
後來,李一逐漸在當地有些名氣。一位重慶市民至今記得:多年前,一位朋友神秘兮兮帶他到石橋鋪一破爛民房,去見識大師的功夫,說他不怕電。
「我們一行人到了那裡,已有了一些人。李一大師當時還很瘦,見了大家後就把燈頭取下來,拿出一根線說是火線,拿出另一根線說是零線,然後叫大家拉手,他拿著火線頭,把手伸給第一個人……我也在這一群傻乎乎的人中感受電流通過……麻麻的!當時對他崇拜得不得了。」
李一的「功夫」也得到了另一個人的崇拜,他就是當時重慶十大優秀企業家之一的重慶國光集團總裁劉宗朝。知情者稱,1993年,為了擴大絕技團影響,走出困境,李一和其弟子策劃了「尋訪南中國龍脈」的徒步探險行動。
劉宗朝出於扶助李一、亦為宣傳企業品牌目的,出資贊助李一和弟子組建探險隊,並命名為「國光探險隊」。為製造賣點,李一在臨行前宣布,到湖北神農架一定抓回野人,否則不歸。
到神龍架抓野人的新聞,頓時吸引了數十家媒體的關注。但好景不長,此時的國光集團因盲目擴張,資金鏈斷裂,贊助資金到不了位,李一的探險隊只得落魄而歸,生活重新陷入困頓。
時值全國一片氣功熱。李一1994年開辦氣功班,大渡口為主要活動場所。他和弟子們「自編自創」了一套《龍人氣功》。據李一的昔日追隨者介紹,這套「功法」實際上是東拼西湊,由李一弟子中文化最高、一個重師數學系的畢業生執筆而成。該人早已離開李一,現為重慶一家知名餐飲公司的經理。
創辦氣功班後,李一和弟子們的處境仍是「食不果腹」。1996年左右,李一又開設了一家推拿按摩類的「道醫館」,拉開其「道家養生之旅」。這家推拿按摩館的位置特別,挨著重慶市委機關大院的小禮堂。
仇小豹稱,李一能在市委機關大院開「道醫館」,緣於他為一位市領導治好了病,很受其賞識。隨後在當時市委辦公廳一位副主任引薦下,李一租下小禮堂旁一幢一樓一底的小樓。
這個道醫館,門口掛著八卦圖,既沒有招牌,也無醫療器械,李一更無行醫資格,便開始了「通電療法」試驗。但生活的窘迫仍如影相隨。
縉雲山道教協會副會長甘全中見證了李一當時境況。甘當時是商界風雲人物,原任四川省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患病到李一道醫館求治。他稱當時道醫館收費很低,李一和幾個弟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只有一個電飯煲,沒有鍋灶,還是他特意為他們添置了一些炊具。 曾任多個公司董事長,因一個項目遭到警方調查處罰
但是,李一的人生,最終迎來了轉折點。
這個地處特殊位置的道醫館,讓李一迅速積累起大量政商資源。也就在此期間,他開始認識馮小春等一大幫朋友。
據「甜茶道人」透露,生於1965年的馮小春,四川宜賓人,本是一家內部報刊的經宣記者,「油滑,善拉關系」。這人此後一直是李一「智囊團」成員。
1997年起,在政商人脈的幫助和「智囊團」策劃下,李一開始了商人之旅。初涉商海的李一開始大辦公司。1997、1998年間,他先後擔任重慶華廈文化傳播服務公司、重慶德宏文化傳播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的董事長,還創立了重慶北碚保護道教文化促進會,自任會長。
1998年7月,李一以旗下重慶德宏文化公司為發起人,聯合北碚保護道教文化促進會、重慶鄉源工貿公司、重慶聯昌鞋業公司等企業,共同組建了重慶龍人文化集團(下稱重慶龍人)。李一出任董事長。
重慶龍人成立不久,就盯上了同在大渡口區一家公司的股權,它就是重慶國立電子集團。1998年底,經過收購股東股權,龍人牢牢控制了國立集團。
國立集團握有重慶潤達扶貧投資公司90%股權。因此,重慶龍人透過國立輕易掌控了潤達。重慶潤達是重慶市台辦批復成立、專門從事扶貧投資的一家公司。
大渡口區警方稱,重慶龍人入主潤達前,擔任龍人董事長、總經理的李一、肖毅分別在潤達任財務經理和總經理。
事實是,在重慶龍人掌控潤達扶貧後,李一開始從潤達大量抽取資金。其後在「三金三亂」清查中,潤達被查出從大渡口區鄉鎮企業投資公司借貸1000多萬元,警方追查資金流向時發現都到了李一手中。
李一把這些資金主要用在了兩個項目上。一個是李一在大渡口陶瓷市場附近投資的天一大廈,「三金三亂」清查使得資金鏈轟然斷裂,修到第七層的大廈成為爛尾樓,已預買房屋的百姓不斷上訪。另一個項目則是李一的縉雲山紹龍觀。
重慶警方調查發現,潤達扶貧法人代表楊濤早已被排擠,李一取而代之,但其法人代表身份並未在工商資料里變更。李一和紹龍觀被追加為被執行人,盡管承諾還款,但他表示除了縉雲山道觀,再無其他資產。
最終,天一大廈被司法拍賣,李一的一輛紅旗轎車被追繳。「紹龍觀是宗教場所,不便查封變賣,因此該案雖已宣判,但一直無法執行而結案。」大渡口知情人士還表示,1998至2005年間,案件在調查和執行中,多次遭遇招呼而中斷。
警方信息顯示,截至2005年,李一及潤達公司共拖欠大渡口區鄉鎮企業投資公司本金730萬,「加上滯納金,早超過了千萬」。
重慶龍人、潤達扶貧兩家公司,則均因未年檢,在2000、2001年分別被吊銷營業執照。重慶大渡口相關方面對李一的「老賴」行為頗感無奈。據大渡口區警方透露,李一每次被警方傳訊,他都會在公安機關給警察表演手掌煎魚等人體通電節目。 有機構充當幕後推手,媒體報道推波助瀾
在仇小豹看來,2005年以來,李一變得繁忙起來,更重要的是,「他很努力,讀了很多經書,提升很快」。
「甜茶道人」評價說,李一記憶力超強,聰明、反應敏捷,而且極善於接受新事物,「1998年就主動學習電腦了」。另一方面,李一酷愛古龍小說,性格受其影響巨大。
「他是笑面虎,對人極友善,喜摟腰抱肩顯親熱,但城府相當深,交朋友以利益為重。」「甜茶道人」甚至透露,李一並不會多少武功,「相識十餘年來,我從沒看到他展示過武功」。
但讓「甜茶道人」頗感意外的是,李一怎會在幾年間變得如此出名,竟變身「李神仙」、「養生專家」、「國學大師」?
一份來自北京中智信達教育科技公司的簡介說,李一身兼多個頭銜:英國劍橋大學客座教授、馬來西亞吉隆坡中醫學院教授、德國傳統養生文化協會榮譽會長、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顧問;曾應邀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雷丁大學、倫敦大學、諾丁漢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講授國學和養生文化。
中智信達稱,「李一道長的授課直指生命因緣,語言豐富而生動,閃爍睿智和內涵,讓聽者跳脫慣性思維的束縛,站在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上俯瞰人生,進入一種前所未有的開闊與清明」。
據時代周報記者調查,事實上,中智信達與李一淵源頗深。
中智信達是一家培訓機構。其工作人員趙鑫,自稱李一助理。他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李一是他們2004年無意間發現的,「當時他不出名,我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他來給我們的高管培訓班免費講解養生課程」。
效果不錯,李一的講課很快得到學員的熱烈反應。趙鑫說,李一在中智信達的培訓課堂上更是結識了大批精英朋友,他們是名人、企業高管、富豪等等。
2005年,著名導演張紀中被邀上縉雲山「辟穀」治療,同行者有其妻樊馨蔓及演員王菲、李亞鵬夫婦。其後,樊馨蔓以這次經歷出版了暢銷書《世上是不是有神仙》,首次實錄推介李一的辟穀等養生術。
這之後,李一開始頻頻被電視台邀請去做節目、開講座,如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鏘鏘三人行》、《智慧東方》、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中智信達也推出李一的養生光碟,李一自己出版《養生有良方》一書。隨後,《中國企業家》、《南方人物周刊》相繼推出大幅報道。
李一漸漸被塗抹上了神性光澤。2009年起,中智信達與李一深度合作,針對高端人群,定期推出五天四夜的「養生修煉特訓營」,李一親授養生療法、功法。每位學員收取的費用為16800元。
「我們過去請李一大師講課不收費,現在每期『特訓營』公司需『捐功德』三四十萬。」趙鑫表示。
時代周報記者當前對紹龍觀進行了實地查訪。紹龍觀已吸引了眾多養生修煉者,觀內鑒湖養生賓館常年客滿,房價高昂,豪華套房每日1699元,普通標間為488元;附近農民的房屋也常被來自外地的「仙友」長期租住。
對於道家養生概念的炒作和商業化操作太重
重慶中醫少林堂老闆劉光瑞一直在觀察李一。「他悟性很高,有演講天賦,且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他詼諧地稱李一是「時尚、快樂道教」代言人,通過他的大眾化表演,讓宗教脫下了神秘色彩,實現了通俗化傳播。
但劉光瑞認為李一在道家養生上概念炒作和商業化操作太重,「道家養生不是簡單的農家樂,也不是簡單的療養院,而是精神的修復場所。」
他對李一的商業化頭腦有所見識。2009年,李一登門拜訪他,有意開辦一家道家養生博物館,並申請「重慶道教非物質遺產」。劉光瑞創有民間醫葯博物館,又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專家,李一邀請他幫忙籌建。
在具體接觸中,兩人發生了觀念分歧,「他堅持要求項目一策劃出來,就拿去『編』企業的錢;我則認為,道家養生博物館重在調查了解散落在民間的道教文化。」劉光瑞說,李一的目的太商業化,不符合文化的特性,最終他拒絕與其合作。
縉雲山溫泉寺普修法師直言,「他那是炒作,不是弘揚傳統文化和道教養生功夫」。在他看來,宗教一旦通過炒作獲取商業利益,與「江湖術士」無異。
在熟識李一者們看來,李一工於炒作的習氣由來已久,從參加電視台絕技大賽,到組建絕技團街頭賣藝,到自己編創「龍人氣功」,「他的確從民間藝人處學得了一些絕技,是一個很好的藝人、演員」。
1997年1月19日,上海電視台的《天下第一》欄目中,李一坐在一個看起來裝滿水的玻璃容器中,水比他的口鼻高,幾條魚在他身邊游來游去。兩位身著制服的人在節目中宣布:「現在我代表上海市公證處以國家公證員的身份宣布,李軍在密封的容器中的時間共計為2小時22分,以上表演過程均是真實的、有效的。」
在討伐李一的熱潮里,網民將這段視頻翻了出來。讓人詫異的是,面對質疑,上海市公證處稱「不會對除當事人外的任何人公布公證信息」。
「這個表演其實是魔術,裡面設有機關,裝滿水的玻璃缸中還有一個裝滿空氣的玻璃缸。」爆料者向時代周報表示,他和負責該節目道具的李一弟子熟識並交流,這位弟子曾悄悄告訴過他其中秘密。
而李一「人體通電看病」的表演更簡單。一位參與策劃的李一「智囊」稱,「人體可以承受一定的電壓沖擊,但需一定操作技巧。」
這位人士還說,「表演的機關早就布置在插座里,須有一人接應,或藏於牆外,或立於牆內配合,調節電壓高低。」
相對外界臧否李一的喧囂,重慶宗教界可謂「深水潛流」,許多人士翹首觀望。「到一定時機,我可以針對李一在《世上是不是有神仙》一書中宣講的道家宏論,進行逐條批註,指出他的漏洞百出。」一位重慶宗教界人士如此表示。

⑺ 周國光的介紹

周國光,是一名環境工程碩士,教授,目前擔任華東理工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多佳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其學途與仕途之中,他曾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獲得過多項獎勵。

⑻ 國光董事長是男還是女

您好是男的(⊙o⊙)哦

⑼ 國光百貨的董事長是誰

國光懂事長是誰?

閱讀全文

與國光集團董事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鄉紡織股東 瀏覽:331
電話期貨對話 瀏覽:220
省級融資平台關閉 瀏覽:224
000882華聯股份 瀏覽:769
美國富華證券投資集團 瀏覽:989
金融機構如何開放徵信信息 瀏覽:254
杭州有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97
收國外傭金費用可以嗎 瀏覽:132
民間融資機構經營許可證 瀏覽:686
東海期貨有限公司 瀏覽:179
2017年4月eth價格多少 瀏覽:839
貸款寶是什麼 瀏覽:862
美元對澳大利亞幣匯率查詢 瀏覽:228
陸金所傭金查詢 瀏覽:442
銀行理財代銷產品能投資嗎 瀏覽:214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
18年人保車險傭金 瀏覽:147
江蘇舜天集團創業有限公司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