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說上市公司總經理半壁江山歸60後
近日,隨著標點財經研究院聯袂《投資時報》製作的《2017中國上市公司總經理全樣本報告》新鮮出爐,總經理的年齡和學歷情況也由此揭開面紗。
數據顯示,與上一年度相比,總經理的年齡分布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在納入統計3195位上市公司總經理中,60後和70後依舊為中流砥柱,以合計86.57%的佔比獲得絕對優勢,但其中70後的佔比提高至29.48%;50後、40後和30後這些職場老手共佔到總人數的9.24%,而在去年榜單中,僅50後總經理的佔比就達到了10.70%。此外,80後和90後的人數分別從102人和1人增加至132人和2人。
跟隨著80後的腳步,被稱為「新新人類」的90後也逐漸到了走出大學校園的年紀。從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來看,已有兩名90後總經理嶄露頭角,分別為申科股份何建南和*ST金源(現「藏格控股」)肖瑤,二者均為本科學歷,年薪分別為40萬元和25萬元。不到30歲就任職上市公司高管,二人的家族背景為幕後推手。
2. · 我為什麼選擇讀MBA
你知道嗎?目前在國內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可以說是商界金字塔頂端的人群。他們是一個怎樣的群體?在年齡、教育背景等方面又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徵呢?
年輕一代崛起,60後仍是中堅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雖然最後一批90後長大成人,一些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已就任上市企業「掌門人」了。在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職位上,「80後」和「90後」一共有91人。不過,老成持重的「60後」仍是中堅力量。
「60後董事長居多和時代背景有一定關系。」本地資深投行人士哈立新認為,這一代人多數是恢復高考後第一代接受高等教育,首先把握改革開放良機取得成就,有不少是企業創始人或通過資歷積累成為上市公司領導者。
目前,最年輕的董事長是大禹節水的王浩宇,1991年出生,今年只有27歲;另一位「90後」是申科股份的何建南,1990年出生。最年長是桃李麵包的董事長吳志剛,1935年出生,今年已經83歲。這樣算下來,A股中最年長的董事長要比最年輕的董事長大了56歲。
多數董事長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學歷和校友圈是啥樣呢?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中擁有博士學歷者有332人,碩士學歷者1637人,大學本科學歷907人,大專學歷有324人,高中、中專和初中學歷分別有65人、33人和14人,另有147人未公布學歷。
也就是說,多數上市公司董事長擁有本科以上學歷,這表明高學歷人才在經管領域仍占據相對主導地位。行業人士介紹,不少董事長的最高學歷是工商管理類碩士,他們一般傾向選擇聲譽較好、排名靠前的MBA學院。
國內職業經理人面臨缺口
年輕董事長漸多,也預示著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將面臨接班問題。雖然年齡和學歷並不代表領導一家公司的能力,但外界擔心領導者經驗欠缺或理念變化而影響上市公司業績並非沒有道理。此前,A股中就發生過不少因董事長突然更替而導致業績下滑、甚至變成殼公司的案例。
其實在全球范圍例,很多國家的家族企業幾乎都占據了半壁江山。企業要發展壯大,引入現代職業經理人制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家族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的關系和權力分配,仍是企業研究中的獨特課題。國企受「掌門人」影響稍弱,但也可能被領導者的精神和理念所感染而在經營中打上較強個人烙印。
擺在家族企業面前的接班人選擇只有家族後代或職業經理人,國企改革也在引入選聘職業經理人等市場化用人制度,國內職業經理人隊伍需要盡快成熟和壯大。
最後,想要告訴大家,職業經理人是指運用全面的經營管理知識和豐富管理經驗獨立對一個經濟組織開展經營或進行管理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素養是MBA專業知識的延伸發展。而各位MBAer要意識到,想要從MBA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職業經理人仍需經歷漫長的企業內部高級管理過程的打磨,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