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獐子島上市公司說扇貝遇到了冷水團,一夜之間損失了8億,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且內部員工爆料公司
哦、有耳聞。不過這種東西,調查取證非常難。可能是一次有預謀的轉移壞帳的陰謀,也可能是一次意外,具體只能聽安排
❷ 獐子島又爆雷!自稱3億扇貝不明原因死了,為啥股民認為是騙局
因為早在此次事件之前,獐子島這家上市公司就有多次不誠信的行為。這次和前兩次一樣,他們也是說自己生產的扇貝跑了或者瘦了導致銷量不夠,其實實際上就是為了圈股民的錢,所以這次面對同樣的套路,股民當然會認為這是一場騙局。而這也必將使得這家公司陷入輿論風波,對它的市值產生巨大影響。
經過長期的調查,確定了他們涉嫌虛假記錄,以及沒有及時地披露公司的相關信息。這對於股民而言是巨大的欺騙,也怪不得股民會如此憤怒。這種公司也確實不應該存在於市場上,對於市場的穩定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❸ 「五年四受災」,奇葩上市公司的獐子島究竟有著怎樣坎坷的經歷
上市公司獐子島在上市不久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自然災害,而且在5年中他們4次都經歷了很大程度的災難,這種災難令他們整個的海產物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❹ 對於上市公司獐子島的扇貝又跑路了,你怎麼看
對於這樣的公司,除了遠離,沒有別的選擇,除非你想虧錢。
❺ 被稱為是最奇葩上市公司的獐子島,它究竟奇葩在哪裡
知道“狼來了”的故事吧,獐子島這家養殖公司就在玩這一套,自從2014年以後,這家公司的“扇貝“就”跑路“3次,最近又說要”賣海“,令人懷疑它下一步是不是要上演”江南皮革廠“了。這家公司的奇葩之處正在於反復用這些像”狼來了“一樣淺顯的謊言,來給自己糟糕的經營找借口。但更奇葩的是還有股民相信,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主要是因為股市的監管尚不夠成熟,以及有些股民實在是太不聰明,導致獐子島這種奇葩的,靠坑蒙拐騙維持的上市公司在A股呆了14年。但現在的股市裡,絕對不僅獐子島一家,還有更多的狍子島、兔子島。寫到這里,不由想替廣大股民問一句:“獐子島們,你們什麼時候退市?”
❻ 獐子島黑天鵝事件是不是重重地打了炒小炒差炒重組者一耳光
贊成!前有銀廣夏、藍田股份,今有獐子島,都是騙局。
以下摘抄自網上。
疑點一:為何突然才發現異常?
由於黃海冷水團具有不可預測的復雜特性,因此公司方面表示面對這樣的天災幾乎無能無力。但是令人生疑的是,扇貝大規模死亡為何突然在收獲前發現,公司方面為何沒有日常的扇貝檢測措施。獐子島方面回答依舊歸結於管理技術不足。然而資深水產養殖技術員韓供文表示海水養殖監測扇貝並非難事,成熟的做法是,潛水員較為頻繁的下水監測扇貝生長狀況。
且韓供文表示,扇貝最容易死亡的時期是在其生長的前兩年。而非已處於收獲期的第三年。
疑點二:冷水團異常程度幾十年不遇?
獐子島董秘孫福君表示今年遭遇的冷水團異常二十年不遇。且全縣養殖海域都遭到嚴重損失。目前正在爭取政府方面的財政支持。
一位不願具名長海縣大長山干貝加工廠員工表示,並沒有感受到今年縣里扇貝受到多嚴重的損失。另一位常年在長海縣收購海產品的批發商表示,確實有損失,所以扇貝漲價了。但是並沒有外面傳的那麼誇張。貨源還是比較穩定的。
走訪了多名水產養殖學院教授,均表示冷水團殺傷力並沒有大到能將百萬畝扇貝全部殺死。但以上教授均表示沒有具體數據不方便做直接判斷,只能以正常經驗來斷定。同時亦有業界人士表示「獐子島的理由不能信服」。巧合的是,獐子島方面表示,此次冷水團異常僅僅對2011年投苗的即將處於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產生損失。2012年之後的投苗沒收到影響。對此,技術中心總監梁峻介紹稱,遭遇冷水團,越小的個體耐受性越強,監測發現最近播種的受影響很小。
定增擴張一錢兩用,8億定增只投入少產出
2009年12月,獐子島推出定增方案,募集不超過8億元用於新增年滾動25萬畝蝦夷扇貝底播增殖等項目。且公司對於募投項目啟動極為迫切,在增發尚未實施之前就事先墊資開展項目,2011年定增資金到位後,直接定額償還給公司。
期間,公司數次發布公告稱,將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資深會計從業人員王小魚稱,流動資金使用上較為自由,是允許用以除購買固定資產外的大部分用途,而定增募投資金只能用於專項。
值得一提的是,在定增資金完成使用的幾年,正好是公司大規模擴大投苗的2010年與2011年。然而正如上文所述,出於畝產下降與冷水團異常等原因,公司在這兩個年度的擴大產能最後並未收到果實。
大股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除了上市公司獐子島之外,還積極投入房地產行業。2010年11月15日,獐子島與大股東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書》,擬以現金方式,將公司持有的大連獐子島耕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投資發展中心,股權轉讓價格為1.2億元。然而當時該地產公司總資產達到3.7億元。
令人玩味的是,所有事情似乎都與2010年、2011年整個年度緊密聯系著。像一個緊密的圓圈。
從2008年開始,大股東就一直質押其所持獐子島股權以獲得貸款,一旦質押到期,幾乎立刻繼續新一輪質押貸款。同時獐子島又於2014年6月推出定增計劃:擬募集不超過13.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大股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與上市公司獐子島似乎很缺錢。
❼ 上市公司獐子島的蝦夷扇貝又跑了,導致公司17年虧損,蝦夷扇貝是什麼
「蝦夷扇貝(Patinopectenyessoensis)是一種冷水性貝類,原產於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羅斯千島群島的南部水域及朝鮮附近。自1982年由遼寧海洋水產研究所引進中國以來,蝦夷扇貝已在山東、遼寧等北方沿海進行大范圍的人工養殖。由於其個體較大、營養豐富、有較高的市場價值,經過近20年的養殖推廣,目前已在渤海及黃海北部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養殖,近10年來創造了數十億元的產值,已成為我國北方最重要的海水養殖貝類之一。」
上市公司獐子島的蝦夷扇貝又跑了,導致公司17年虧損,這里指的是上市公司獐子島的存貨蝦夷扇貝存在異常,導致公司虧損。2018年1月30日消息,獐子島晚間公告稱,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關於年度終了的存貨盤點規定及公司相關制度,公司正在進行底播蝦夷扇貝的年末存量盤點,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同步實施監盤。目前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可能對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准備或核銷處理,相關金額將全部計入2017年度,預計可能導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虧損。
❽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扇貝「跑路」鬧劇終於塵埃落定。9月11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獐子島財務造假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嚴重破壞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了市場誠信基礎,依法應予嚴懲。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自2014年以來,獐子島的扇貝多次上演凍死了、餓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眾所周知,農林牧漁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獐子島正是鑽了深海蝦夷扇貝難以統計核實的空子,通過扇貝死亡、「跑路」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調節業績。
如今證監會重拳出擊,使用科技執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審計測算,扇貝「無處可逃」,獐子島「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關人員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除了刑事追責,獐子島或將面臨投資者的民事賠償。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山群島的最南端,由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子島、小耗子島等四個島嶼組成,距離大連56海里。又因島上坐落著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獐子島」),該島成為大連有名的富裕鎮。
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主營蝦夷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等業務,於2006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水產第一股」。上市之後,公司股價猶如坐過山車,從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漸上漲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隨後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價最低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島迎來最風光時期,股價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漲至23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業績表現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島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37億元、4.97億元,分別較上市當年增長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長,獐子島於2014年10月發布的一份公告,揭開了公司財務造假的序幕。
根據公告,受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水溫日差較大,不適合蝦夷扇貝生長,公司在抽測時發現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因此獐子島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采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准備2.83億元。
意味著獐子島成本高達10.36億元的蝦夷扇貝被「凍死了」。
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截圖
根據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9月4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行貸款9000萬元,貸款期限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島亦向該銀行貸款1億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後,9月16日-17日獐子島連獲兩個漲停板,截至17日收盤其股價報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銀行消息稱,媒體報道提及的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對獐子島的9000萬元融資,並非民生銀行新發放的貸款,為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4950萬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島以海參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1100萬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島通過抵押海參、蝦夷扇貝等獲得的貸款合計為2.91億元。
一邊債台高築,一邊靠抵押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倘若未來銀行不給貸款,獐子島二十多億的借款將如何解決?此前半年報顯示,為了清償債務,公司推動股權融資工作,積極與各銀行溝通,探討債轉股方案並擇機推進實施;積極探索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公司加快轉型。獐子島債轉股方案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具體情況如何?
❾ 獐子島相關人員將被追究刑事責任,獐子島案具體是什麼
獐子島公司於2019年11月7日啟動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活動,涉及面積58.4萬畝。其中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面積26萬畝;2018年度底播蝦夷扇貝面積32.4萬畝。11月10日的抽測結果,公司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
具體而言,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因此,獐子島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獐子島多次因「扇貝沒了」造成業績大變臉,股價劇烈波動,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損失。而被查實造假等問題後對個人及公司總計90萬罰款,問責力度明顯偏輕。這不僅對獐子島其他人員而言,無法起到足夠的執法威懾力,同時也對上市公司包括信息披露在內的生態治理,不足以起到真正的示範效應。也因此,獐子島真相背後是股市治理的升級訴求。
首先,對於信息公開造假的懲戒應進一步強化,加大屢屢造假企業強制退市的淘汰幾率;其次,在類似信息造假案例中,一經查實違法事實,除了行政罰款、市場禁入外,對重大責任人應追究刑事責任。唯有以市場治理升級建立信披監管紅線,方能避免損害法律權威性的各種奇葩案例繼續被復制。
❿ 獐子島屬於什麼類型的上市公司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002069獐子島是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中小板股票。主營農林牧漁的漁業水產就是水產養殖,水產加工以及水產貿易等。
這只股票可是在A股市場鼎鼎大名的一隻股票。歷史上多次出現了獐子島的扇貝跑了的情況。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扇貝門。2020年6月15日。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獐子島涉嫌財務造假,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此外其披露的相關報告涉嫌虛假記載等問題,部分內容已經嚴重實施。對此證監會給予警告處分,並處60萬元罰款。對公司的董事長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進入措施。9月11日財務造假案終於塵埃落定。證監會網站公告,將章子島相關證券違規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把公司的毒瘤鏟除了,也許今後有機會脫胎換骨。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