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31個重點電網建設與改造城市,分別是哪些,哪些是全面改造的和改造的時間
時間開始於2005年6月28日。這一天,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宣布,國家電網公司將啟動31個重點城市的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幾天後的2005年7月11日,國家電網公司下發了《關於編制重點城市電網「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有關數據表明,總共將有2200億元用於此次城市電網改造工程。顯然,這對於佔到中國電力行業總產值1/4的電線電纜行業來說,也許又是一道難得的「大餐」。 其實,這次的城市電網改造相比幾年前的那次城鄉電網改造從規模上看要小得多。但對於這幾年始終在漩渦中掙扎的眾多電線電纜企業來說,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在有了上次城鄉電網改造的經驗後,這一次,企業顯然准備得充分了許多。 「我們正在對一些新建的項目加緊跟蹤,爭取在這次重點城市電網改造建設中抓住一些市場商機,以便能夠搶佔一部分市場份額。」 無錫電纜廠營銷總經理沙朝陽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 而實際上,這只是拉開了國家電網公司「十一五」電網規劃的序幕。根據規劃,在整個「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新增330kV及以上輸電線路6萬公里、變電容量3億kVA,總投資額達到9000億元。南方電網計劃「十一五」期間投產500kV交流線路100259公里,500kV變電容量3925萬kVA,500kV直流線路2480公里,直流換流容量600萬kW,總投資在3000億元左右。這樣,我國電網總投資將達到12000億元,是「十五」期間電網投資5000億元的2.4倍。 不難看出,對於電力設備製造企業,尤其是電線電纜生產企業來說,「十一五」將是其重點發展的大好時期。 「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重點包括:一要加快建設1000kV交流試驗示範工程,不失時機地開工建設±800kV直流輸電工程;二要加快跨區電網建設,進一步強化全國聯網結構;三要繼續加強區域電網、省級電網500kV(330kV)主網架建設,加快形成西北750kV網架;四要加強重點城市電網的建設,抓好其他地、市城市和縣城電網建設改造,完善農村電網,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五要大力推進先進適用輸配電技術應用。 顯然,我國電網建設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輸變電設備的升級換代、大容量輸電線路的建設改造、城鄉電網進一步改造等將給輸變電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作為電網建設中最重要的配套產業,電線電纜行業中的眾多企業都希望能夠憑借「十一五」電網規劃的商機,去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與電網建設相關的所有電力設備的需求量都會增加。」國家電網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城網改造中城區改架空線為入地電纜是今後的發展趨勢。這會讓電線電纜企業擁有很大的商機。」 「『十一五』電網規劃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比較大的市場機會。」興樂集團董事長虞一傑表示,「興樂集團這幾年發展很快,很有信心在這期間贏得定單。」 但並不是所有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都如此樂觀,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電網公司的采購態度。 據了解,目前電網公司在采購上還是持相當謹慎的態度,「我們的采購對象主要還是一些長年為電力行業提供產品的傳統供應商,其他的供應商目前還很少考慮到。」負責北京地區城網改造選購產品的馬工解釋說,「現在由於銅等原材料的價格漲得很高,有些電纜生產企業為了壓低成本,不惜犧牲產品質量,這會嚴重影響電網的輸送性能。所以盡管傳統供應商的產品價格偏高,但質量還是很有保障的。」 實際上,不少電纜企業不願意做電力公司的生意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進入的門檻太高。某電纜生產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有些電力公司采購規范中規定的電纜技術條件都過於嚴格,還有一些點名要國外品牌的產品。」 同時,電力公司還規定要進行多次產品檢驗,既要進行工廠抽檢,還要進行現場抽檢,萬一抽檢項目不合格,就要取消投標資格,有企業表示,這樣讓其感覺風險太大。 而最讓企業難以接受的是,即使中標,資金也不能全數按時回收,一般會由電力公司扣留10%的質保金,收回全款遙遙無期,這等於把利潤全壓在那裡,企業難以承受。 據了解,這次大城市電網改造,涉及的電線電纜產品量大面廣,從10kV級的架空線、鋼心鋁絞線,到高壓電力電纜都有需求,還有建築用電線電纜。 「尤其是500kV超高壓電線電纜的應用,將是電纜企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機會。」業內人士如是說。「雖然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500kV電力電纜線路,但我國許多的大型水電站或抽水蓄能電站都曾使用過進口的500kV電力電纜,例如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四川二灘水電站等。」
採納哦
Ⅱ 年僅39歲,中國最神秘世界500強掌門人,是傳奇,還是奇跡
此次統計中,已完成接班的共有8家企業,佔104家企業的7.69%。
39歲的浙江廣廈董事局內主席樓明,正式接容班在38歲;31歲的科達股份[0.60% 資金 研報]董事長劉鋒傑,29歲操盤科達集團;47歲的浙江龍盛[-3.36% 資金 研報]控股董事長阮偉祥,42歲開始掌管龍盛;31歲的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李兆會,22歲臨危受命;35歲的海城市後英經貿集團董事長何憲恕,26歲成為企業掌門人;49歲的春和集團董事長梁小雷,40歲與父親共同創業;42歲的興樂集團董事長、總裁虞文品,31歲成為父親虞一傑的左右手;41歲的屠紅燕去年接過母親沈愛琴的權杖,執掌萬事利集團。
Ⅲ 溫州首富是誰
溫州富豪財富排行榜
排名 資產 姓名 公司名稱 注冊總部 主營業務 年齡 籍貫
一19 250億 黃偉 新湖集團 浙江 房地產、金融 48 浙江
二 94 75 周慶治 南都集團 上海 投資 52 浙江溫州
三116 60 周成建 美特斯邦威 浙江 服裝 42 浙江
四148 50 邱光和 森馬集團 浙江 服裝 54 浙江溫州
五148 50 王振滔 奧康集團 浙江 鞋 42 浙江
六182 45 胡成中 德力西 浙江 工業電器、房地產 46 浙江溫州
七198 40 陳道榮 華儀電氣 浙江 工業電器 51 浙江
八198 40 尤小平 華峰集團 浙江 聚氨酯鞋底原液、聚氨酯革用樹脂、氨綸 49 浙江瑞安
九225 38 葉祥堯 長城電器 浙江 電器 54 浙江溫州
十255 32 鄭元豹 人民集團 浙江 工業電器、房地產 50 浙江溫州
十一266 31 王均金 均瑤集團 上海 航空、乳製品,房地產 39 浙江
十二320 26 彭星 法派集團 浙江 紡織 37 浙江溫州
十三328 25 許承建 蜘蛛王 浙江 鞋
十四351 24 錢金波 紅蜻蜓 浙江 鞋 43 浙江
十五382 22 虞一傑 興樂集團 浙江 電纜
十六397 20 南存輝 正泰集團 浙江 工業電器 43 浙江溫州
十七397 20 張勝飛 勝華電纜 上海 電纜 42 上海
十八448 19 鄭勝濤 神力集團 浙江 機械製造、房地產 55 浙江溫州
十九460 18 高天樂 天正集團 浙江 工業電器、房地產 44 浙江溫州
二十516 15 盧偉光 安信集團 上海 地板 41 浙江溫州
二一590 12 林凱文 凱泉泵業 上海 水泵 41 浙江永嘉
二二590 12 潘挺宇家族 挺宇集團 浙江 儀表製造
二三654 10 李成文 華通機電 浙江 機械製造
二四654 10 吳志澤 N報喜鳥 浙江 服裝 浙江
二五725 9 劉時鋒 昌泰電力集團 浙江 電纜
二六725 9 鄭榮德 華東電氣 浙江 電器
二七760 8 趙章光 章光101 北京 生發劑 63 浙江
自己看
Ⅳ 中泰華威在金牛區的投資項目
2010排名 姓名 捐贈金額(萬元) 捐贈方向 公司
1 余彭年 620,000 健康、高等教育 彭年實業
2 黃如論 289,500 教育、扶貧、救災、健康、文體 世紀金源
3 朱孟依 114,600 教育、健康、救災 合生創展
4 陳游標 90,650 救災、教育、扶貧、社會公益 黃埔投資
5 陳發樹 70,000 教育、社會公益 新華都
6 牛根生 65,000 救災、扶貧、教育、健康、社會公益 老牛基金
7 楊國強家族 53,800 教育、扶貧、健康、救災 碧桂園
8 盧志強 39,900 救災、扶貧、教育、健康 泛海集團
9 王健林 35,40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萬達集團
10 段永平 34,900 教育、救災 步步高
11 劉漢 32,900 環保、救災、教育、社會公益 漢龍集團
12 孫蔭環 32,70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億達集團
13 吳征、楊瀾夫婦 32,000 教育、文體 陽光投資
14 黃怒波 30,400 教育、文體、社會公益、救災 中坤集團
15 高乃則 29,000 社會公益、教育 興茂侏羅紀煤業
16 陳卓林家族 27,000 教育、文體、救災 雅居樂
17 李書福 24,700 教育、社會公益、救災 吉利控股集團
18 曹德旺 22,600 教育、社會公益、救災、扶貧 福耀玻璃
19 許榮茂 21,600 救災、教育、社會公益 世茂集團
20 榮智健 21,300 健康、教育、救災 榮氏企業控股有限公司
21 許世輝 15,300 救災、教育、社會公益、文體 達利集團
22 杜雙華 15,100 救災、健康 日照鋼鐵
23 李光榮 15,000 社會公益 北京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3 周慶治 15,000 教育、社會公益 南都基金會
25 馬永升 14,300 教育、救災、扶貧、社會公益、文體 昊龍實業集團
26 許連捷家族 13,900 救災、社會公益 恆安集團
27 何享健 13,700 健康、救災 美的集團
28 楊釗、楊勛、楊洪兄弟 12,900 扶貧、健康、社會公益、救災 旭日集團
29 劉漢元、管亞梅夫婦 12,300 教育、救災、健康 通威集團
30 楊休 11,700 教育、社會公益 天地集團
31 許家印 11,500 扶貧、教育、健康、救災 恆大地產
32 張祥青 11,440 救災 榮程鋼鐵
33 侯昌財 11,400 教育、社會公益 源昌集團
34 李寧 11,150 救災、健康、教育、文體 李寧公司
35 鍾聲堅 11,000 教育、健康、社會公益 仁恆集團
36 陳懷德 10,700 扶貧、健康、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月朗國際
37 李洪信 10,500 教育、救災 太陽紙業
38 趙步長、趙濤父子 10,450 社會公益、救災 步長集團
39 劉滄龍 9,960 救災、教育、社會公益 宏達集團
40 丁磊 9,800 教育、救災 網易
41 王振滔 9,400 教育、文體、救災 奧康集團
41 李清友 9,400 扶貧 中泰華威
43 黃向墨 9,150 教育、社會公益、救災、扶貧 玉湖集團
44 許景南 8,780 教育、健康、扶貧、社會公益 匹克
45 朱敏 8,750 教育 賽伯樂
46 宗慶後 8,685 救災、教育、扶貧、社會公益 娃哈哈集團
47 李興浩 8,680 扶貧、教育、救災 志高空調
48 劉志強、翟美卿夫婦 8,590 扶貧、健康、社會公益、救災 香江集團、金海馬集團
49 楊文瑛 8,500 教育、救災 晨興科技
50 楊榮義 8,500 教育、扶貧、健康、救災 榮超地產
51 王玉鎖 7,950 教育、文體、扶貧、社會公益、救災 新奧集團
52 屠海鳴 7,810 救災、教育、文體、社會公益 豪都集團
53 張桂平家族 7,800 社會公益、救災、教育 蘇寧環球
54 林世鏗 7,780 教育、文化、救災 益豐集團
55 陳玉松 7,610 扶貧、健康、社會公益 珍奧集團
56 李春平 7,075 社會公益、救災、健康
57 虞一傑 6,780 文體、社會公益 興樂集團
58 李德文 6,760 教育、社會公益、救災 金帝集團
59 黃文仔 6,700 救災、教育 宏宇集團
60 李金元 6,510 健康、教育、社會公益、救災 天獅集團
61 黃偉、李萍夫婦 6,400 救災、社會公益 新湖集團
62 霍慶華 6,360 救災、教育 慶華集團
63 韓長安 6,35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山西潞寶集團
64 李兆會 6,150 救災 海鑫集團
65 施正榮 6,14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尚德太陽能
66 潘石屹、張欣夫婦 5,940 救災、教育、社會公益、扶貧 SOHO中國
67 陳天橋 5,700 救災、教育 盛大網路
68 許健康 5,550 扶貧、救災、社會公益 寶龍地產
69 周虞康 5,340 文體、社會公益 濱江集團
70 黃光裕 5,330 救災、扶貧 鵬潤投資
71 劉彪 5,300 社會公益 保榆煤焦有限責任公司
72 黃少康、葉志如夫婦 5,210 救災、健康、社會公益 百利宏控股
73 李賢義 5,200 教育、文體、救災 信義玻璃
73 葉惠全 5,200 教育、救災 中惠集團
75 梁亮勝 5,180 文體、教育、救災 絲寶集團
76 高彥明 5,150 文體、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河北遠洋運輸集團
77 李新炎、倪銀英夫婦 5,020 健康、社會公益、救災 中國龍工
78 董才平 5,000 教育、救災 中天鋼鐵
78 盧德之 5,000 社會公益 北京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78 張近東 5,000 救災 蘇寧電器
81 朱共山 4,97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協鑫控股
82 袁玉珠 4,910 健康、教育、救災 中陽鋼鐵
83 徐明 4,800 文體、社會公益、救災 大連實德
84 裘德道 4,780 健康、扶貧、救災 道遠集團
85 陳華偉 4,760 教育、社會公益 華訊偉業
86 陳祖偉 4,700 社會公益、教育 天祿建設
87 王填 4,680 社會公益、救災 步步高連鎖
88 陳逢干 4,650 教育、社會公益、扶貧 大榆樹溝煤炭產銷有限公司
89 吳少勛 4,640 教育、救災 勁牌酒業
90 黃加園 4,500 教育 四川省乾盛礦業
91 魯冠球 4,310 教育、扶貧、救災、社會公益 萬向集團
92 尹明善 4,230 教育、救災、扶貧 力帆集團
93 茹伯興 4,100 救災、文化、社會公益 百興集團
94 祝義才 4,030 教育、扶貧 雨潤集團
95 樓永良 4,010 教育、社會公益、救災 中天建設
96 方威 4,000 救災、教育、扶貧、健康 遼寧方大集團
97 余漢江 3,900 扶貧、社會公益 宇濟房地產
98 孫才科 3,750 教育、社會公益 新型集團
99 藍春、楊英夫婦 3,740 救災、教育、社會公益 英才集團
100 王偉耀 3,620 救災、教育、醫療 沃得機電
解讀榜單:
● 余彭年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建立超十億美金民間慈善基金會的慈善家。
● 余彭年新捐32億元,第五次蟬聯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黃如論新捐21億元,排名第二;陳發樹新捐7億元,排名第三。
● 100位慈善家平均捐贈額達2.3億元,占他們個人財富的6%。
● 11位慈善家單年捐贈過億。
● 救災和教育仍然是慈善家五年來集中捐贈的方向。
高乃則、劉漢、趙步長、趙濤父子和李洪信為新進入前十名的慈善家,其中高乃則、趙步長、趙濤父子和李洪信為新上榜慈善家。
玉樹地震
玉樹地震正牽動著每個中華兒女的心,在4月20日CCTV舉行的玉樹地震募捐晚會上,多位企業家再次伸出援手。以下這些人的捐款都有資格列入「金永慈善榜」,但由於今年榜單的統計時間截止到4月9日,因此今年沒有列入。
地區分布
從上榜慈善家的出生地分布上看,粵商仍然排名第一,有18人上榜。浙商和閩商緊隨其後,分別有15人和13人上榜。而在《2009金永百富榜》上,最多的是浙商,其次才是粵商,蘇商也較多,位列第三,閩商只排名第四。此外,出生在湖南、山東、陝西、山西、和甘肅的慈善家上榜人數比去年都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