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水務集團被收購

水務集團被收購

發布時間:2022-01-15 12:38:58

A. 北控水務集團收購後原自來水職工的去向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監察審計部 | 造價審計主管 | 10001-15000元/月 設備工程師 | 6001-8000元/月 項目投資部 | 高級投資經理 | 10001-15000元/月 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 | 企業性質:國企 | 規模:1000-9999人

B. 水務集團的能被私人買斷嗎

一般一個人同樣情況只能買斷一次。如你真的能買斷二次。那應該是好事啊

C. 中國水務集團董事長是誰

段傳良

段傳良
段傳良(1963年4月-),中國北京企業家。段傳良,1963年4月出生於河南省鹿邑縣邱集鄉,1984年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農業專業,畢業後則在中國水電利部工作為10年,90年代開始創辦銀龍集團,他在收購財政問題易達興業(中國水務集團(0855.HK)前身)之前,段傳良還是一個低調人物,絕少提及,但在他開始投資電子業、地產業、酒店、辦公大樓及供水系統等,已成為一個企業家。他在2003年收購財政問題易達興業(中國水務集團(0855.HK)前身),然後他開始進行出售非核心資產、債務重組等,他把私人旗下水務投資注入,更名為中國銀龍,數年後,更名為中國水務集團(0855.HK)。他現時中國水務集團董事局主席,以及其他企業董事。

D. 自來水公司要被水投公司兼並,哪員工怎樣安排

這種問題請你不要過分的擔心。

如果真的被另外公司承保,領導會考慮好員工的分配問題。

兩個公司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都會充分考慮到這一層的意識。

E. 陝西省水務集團收購省內自來水公司是國家政策規定嗎

全國的自來水公司有很多異地並購的,還有國外的水務公司收購國內的自來水廠的。公司法允許公司收購,股權轉讓,參股等經營行為的。

F. 蘭州自來水被誰收購了

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2007年8月由原蘭州供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法國威立雅水務(黃河)投資有限公司組建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金10.9億元,市國資委佔有55%股權,法國威立雅水務佔有45%股權,合作期限30年

G. 水務集團是鐵飯碗嗎

水務集團是鐵飯碗。全國各省水務集團及下屬單位屬於國企,薪酬水平都達到各省平均水平以上,福利待遇非常好,成為正式員工後,一般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滿經綜合考察合格的正式聘用。

公司統一為其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員工享受帶薪休假、工作服裝、生日福利、健康體檢等相關福利待遇。

水務集團,是管理供水,抗抗洪、防險,及江河、湖泊、海洋管理的,並從事污水處理和中水銷售等業務。

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眾公司,其主要股東包括德意銀行、德意志商業銀行、瑞士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等;該公司從2002年開始在中國大陸投資供排水等水務項目,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投資了20多個水務項目。

中國水務集團主要在中國經營水務項目的投資及營運。經資產及業務重組後,集團已把水務行業作為業務重點。集團目前提供的服務包括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及水生態保護的業務。

H. 被賣掉的十大中國企業

第一名:中華牙膏

怎麼排這個第一,我倒著實為難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這個企業一定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實了5家網站,才敢肯定,中華牙膏早就已經是荷蘭聯合利華的了。我想,大多數老百姓打死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

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與此類似的是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曾經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中華牙膏的命運正是如此。

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我想支持國貨,但我在洗化行業連支持國貨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像洗化行業一樣,那麼中國的企業也就完了。

第二名:個別城市水務

咱自己吃的水肯定是咱自己的吧!嘿嘿,那可不一定。咱好多城市喝的是外國水。

且看法國威立雅在中國的「輝煌戰績」:1997年進入中國城市水務市場,首戰天津凌庄水廠改擴建工程,取得20年特許經營合同;2002年斥資近20億元,以凈資產三倍溢價收購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股權,經營期限50年,城市水務特許經營管理制度就此起步;2007年1月以17.1億元高價獲得蘭州供水45%股權;3月以9.5億報價擊敗中法水務和首創水務,獲得海口水務集團50%股權;9月以超出凈資產額3倍的21.8億元奪得天津市北水業49%股權轉讓項目,在天津的服務范圍擴張至200平方公里,包括正在崛起的濱海新區,特許經營合同期限30年。在此之前的2007年5月還獲得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20年特許經營合同。(以上資料來源:人民網)

威立雅步步為營。助其橫掃中國水務改制大業的一個重要砝碼就是——高溢價!

外資不是傻子,為什麼會高溢價?(這個問題有點敏感,我說不好,以下引用人民網的評論)

讓外資垂涎的是中國水務屬於公用事業,一般由go-vern-ment定價,因而價格始終處於低位,有的城市甚至10年間都沒有上調過水價,因而未來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這也就意味著,水務這塊蛋糕自己還會長大。事實也證明,國際水務巨頭的判斷完全正確,水價上調已經進入go-vern-ment幾大部委的備忘錄。

外資溢價收購最終百姓買單。

據了解,有國際水務巨頭在收購了公司股權後,佔有了當地的水資源。同時,在水價制定上,外資具有更多的話語權,甚至可能壟斷水價(引自人民網評論)\

第三名:雙匯

我承認,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吃點雙匯火腿腸(習慣了),雖然它早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羅傑斯如是說。

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行為值得關注。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但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擔心。壟斷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資打著中國企業的名號,不斷著蠶食著市場。

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雙匯是美國的,就這么簡單。

第四名:娃哈哈

本來想提名健力寶的,當年的東方魔水,在中國的罐裝飲料市場上是威風八面,一統江山,但自從李經緯離開後,健力寶是一瀉千里,現在只能給當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間,腦袋突然開竅,健力寶鼎盛時期還是屬於咱中國的,現在雖然屬於統一了,但台資企業還算不得外資,那是咱人民內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一個美國居民跟咱談中國的民族情懷,真他媽扯淡。

怎麼說呢,我挺喜歡娃哈哈的,但法國達能已經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別自欺欺人了。

第五名:金龍魚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國的了。典型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毛關系都沒有。

目前,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我們的市場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引自人民網網評論:)

最可怕的是,我問了周圍一圈人,所有人都異口同聲的告訴我「金龍魚是中國的」,咱支持國貨,不買橄欖油。

第六名:大寶

「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大寶幾乎是大多數工薪階級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國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把它和美國聯想起來呢?可惜事實是,早在2007年4月美國強生就已經收購了大寶。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中國13億人,有多少有錢人?

第七名:蘇泊爾

2006年8月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當然新聞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這則新聞呢?起碼我是事後多時才知道的——還是因為我在家和朋友聚會時吹牛說自己多麼支持國貨,買東西首先國貨時,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這個插曲,也許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當年起身我家鄉浙江的中國名牌,已經成了法國貨。

又一個行業第一被納入了國外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第八名:匯源

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那麼多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換來的卻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個事實。

在和匯源聯合發表收購要約後不久,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因此這次交易前和交易後品牌的持有是從一家外國公司轉到另一家外國公司,沒有民族品牌流失。當時有媒體查出,匯源果汁的詳細注冊地址為:ScotiaCentre,4thFloor,P.O.Box2804,GeorgeTown,GrandCayman,CaymanIslands,是一家離岸公司。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以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兼並案,說明中國不歡迎外資到中國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陳德銘說道:「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只涉及中國對這兩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的經營集中度的審核問題。」

第九名: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第十名:白加黑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都他娘的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
——資料參考「貓撲大雜燴」

I. 中國水務集團是央企嗎

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總部位於香港,目前在港交所上市。

J. 我在自然水廠工作,如果我們被水務集團收購的話,我們的待遇會不會提高呢

如果是國家的水務集團的話那待遇應該會提高。壟斷國企。聽過國家電網的抄表工年收入10萬的吧。

閱讀全文

與水務集團被收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陸金所傭金查詢 瀏覽:442
銀行理財代銷產品能投資嗎 瀏覽:214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
18年人保車險傭金 瀏覽:147
江蘇舜天集團創業有限公司 瀏覽:309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