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埃博拉疫情會傳到中國嗎現在中國有病例了嗎人要注意防護嗎
埃博拉病毒雖然很厲害,但是目前並不會傳播到我們中國,所以不需要或許擔心,這種病在非洲傳播最廣,但是因為發病快致死率高,所以不等傳到我們這里,病人就已經死亡了。
② 中國已發現埃博拉是真的嗎
只是風險在增加,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埃博拉病毒
源自這樣一則消息:
據寧波衛生局通報,10月16日下午六時許,一名奈及利亞男子從台灣轉機至寧波入境,檢查有輕度發熱,現在醫院留觀。
目前,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有向非洲以外國家擴散的趨勢,繼早前西班牙出現首例歐洲埃博拉患者後,美國本土,也已經先後發現兩例埃博拉病例,都是此前與埃博拉患者有接觸的醫護人員。
針對西非地區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呈蔓延態勢,疫情輸入風險進一步加大的情況,國家衛生計生委16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開展埃博拉出血熱防控工作自查。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疾控機構、定點醫院和急救中心、一般醫療機構要在10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
國家衛計委於本月10日曾發出警告,認為埃博拉輸入我國的風險正在增加。8月中旬,國家衛計委已經出台《埃博拉出血熱防控方案》,此後又分別出台了《口岸埃博拉出血熱留觀病例與疑似病例轉運工作方案》,《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等文件。
此次衛計委發布自查通知,也正是基於前述文件和技術指南進行的,自查內容包括信息通報與共享、醫療防護、診療設施手段、醫務人員防控知識培訓、病例轉運工作機制等。
③ 埃博拉還沒有解葯嗎
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發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可能與其暴露或接觸機會較多有關。尚無資料表明不同性別間存在發病差異。
發病高危人群為:發病前21天內有在埃博拉傳播活躍地區居住或旅行史;發病前21天內,在沒有恰當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過埃博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屍體等;發病前21天內,在沒有恰當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接觸或處理過來自疫區的蝙蝠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
尚無特異性治療措施,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注意水、電解質平衡,預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繼發感染,治療腎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並發症。
根據最新新聞報道,目前由加拿大科學家所研發的首批埃博拉試驗疫苗被送往瑞士,這些疫苗將會由世界衛生組織進行測試。加拿大衛生部長安布羅斯表示,此次首批埃博拉疫苗共計800瓶,它們被包裹於溫度在零下80攝氏度的乾冰中,從位於溫尼伯的國家微生物實驗室運離。位於瑞士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些疫苗預計將於11月初在人體上進行試驗。世衛組織表示,希望2015年初,數以千計的疫苗可以在受到埃博拉嚴重襲擊的非洲國家中使用。
隨著埃博拉病例的持續攀升,埃博拉疫苗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今年8月28日,英國牛津大學稱其詹納研究所,將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公司聯合研發的埃博拉疫苗展開臨床試驗,並可能在今年年底確定此疫苗的安全性。如果疫苗被證明在人類身體上使用安全,那麼其將會盡快投入使用。美國多個新葯審批的相關部門也表示,會對此疫苗的研究和上市大「開綠燈」。
但就在10月18日,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公開表示:該埃博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要到明年底才能全部完成。而推出可以滿足人們大規模接種的疫苗,最快也要到2016年。
葛蘭素史克公司可能是目前進行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工作進度最快的機構,而其推遲了該疫苗的上市時間,人們是不是就無法在2016年之前,通過接種疫苗來打贏這次與埃博拉病毒的戰爭了?
華威大學病毒學教授大衛·埃文斯(David Evans)雖然對疫苗正式上市時間的推遲表示遺憾,但他依然認為該疫苗現在及今後的研製工作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葛蘭素史克公司今日宣布,所研發的基於腺病毒的重組埃博拉疫苗,還不能在目前投入使用、控制當前埃博拉疫情的爆發形式。剛聽到這個消息時,還是感到非常失望。然而,現在的情況是,疫情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控制住。因此,新疫苗的快速研發、測試和部署都還有極大的意義。」
「葛蘭素史克公司原本希望通過快速通道來減少該疫苗檢測所需的過程,從而把該過程通常所需的十年時間壓縮到一年左右。目前所報道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和死亡的人數,很可能被成倍的低估了(甚至不止兩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預測,到今年聖誕節前後,全球每周新增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可能會達到1萬例。國際社會在賴比瑞亞、幾內亞和獅子山等國內所提供的抗疫援助,遠遠落後於病毒在這些國家內的傳播和感染速度。因此,即使大幅的增加援助力度,想要控制住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疫情,很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葛蘭素史克公司把該疫苗可以正式使用的預計時間,調整到了2016年。這意味著即使現在我們無法使用該疫苗,但它很可能在此次疫情的後期做出重大貢獻。此外,該疫苗在明年初將要進行臨床Ⅱ期試驗,在疫情第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將接種該疫苗,疫苗給他們所提供的保護對於成功抗擊埃博拉疫情是至關重要的。最後,在此次疫苗快速研製中所得的經驗,對今後遇到不同種類的埃博拉病毒株,或其它已知、甚至是全新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來說,都是具有極大價值的。」
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喬納森·鮑爾(Jonathan Ball)對該疫苗將要進行的臨床Ⅱ期測試非常看重:「一種疫苗在何時大規模的推出,從來都不好精確地預測。而針對一線醫療衛生工作者所進行的Ⅱ期試驗,其所具有的價值不可忽視。」
「我們必須認識到,葯物和疫苗的研發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已經全力地推進該疫苗研製的進度,並且它可能已經具備進行Ⅱ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評估試驗的條件了。在這一中階段中,測試對象可能會集中在抗擊疫情的醫療工作者上,這也證明了很多幕後工作者為疫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非洲疫區需要足夠的人手來控制病毒的擴散,但此時此刻,人手確越來越少。並且控制健康者被感染,是目前控制疫情進一步爆發唯一可行的手段。」
「使用疫苗,給那些在最前線與埃博拉病毒戰斗的人員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護,當然是件好事。」
「對於疫苗所面對的更廣泛地需求,則依靠製造生產工藝的發展,從而增加疫苗產量,但這需要時間。
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主任,同時也是該疫苗(GSK/NIH Ebola vaccine)在英國進行安全試驗工作的主要研究者,阿德里安·希爾(Adrian Hill)教授是這么評價其疫苗的研發工作的:
「葛蘭素史克公司研發該疫苗的設想,從某些方面來說是失敗的。在當前埃博拉疫情爆發時,疫苗還不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就這點來說,我們當初的設計就是錯誤的。」
「雖然我們很期待該疫苗的大范圍使用,但事實上,在明夏之前此埃博拉疫苗不會成為能夠在全面間接種的疫苗。」
「我們現在的目標不是首先生產出幾百萬針劑量的疫苗,而是在明年1月時獲得幾千隻,並為那些在西非進行醫療或者其它抗疫前線工作的人群提供免疫措施。當這部分的工作結束時,我們會收集到這些疫苗的使用實驗數據,進一步評價它是否有效、或者如何能使用會有效。」
「與以往所進行的疫苗研發不同,在各種對外承諾和有效的部署計劃下,這次的研發工作進行的極快,也很成功。」
「如果這個疫苗可以預防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那麼醫護人員接種它將會非常有效。疫苗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保護(對於在高危崗位的人群),也能夠幫助打破病毒的傳播鏈,這很可能幫助我們停止疫情的爆發。」
「疫苗的研發工作通常需要10年或更長時間。使用僅僅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從第一次安全試驗的階段,進行到測定疫苗是否有效並使用它控制一種可怕疾病的爆發,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④ 中國現在有哪幾個生物制葯企業有實力有能力研製生產出埃博拉病毒疫苗
據科學網2016年12月28日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8日宣布,由該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研究員團隊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獅子山開展的Ⅱ期500例臨床試驗取得成功。
據了解,我國研製的重組埃博拉疫苗,為全球首個2014基因型,針對性強,且首創凍乾粉劑型,37℃環境下可穩定存儲3周以上,適合應急條件下的廣泛使用,現已具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條件。
⑤ 埃博拉病毒現在消失了嗎
埃博拉病毒,又被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病毒,恐怖的程度被稱為是接觸即死,無法治癒。我們一起來講講關於埃博拉病毒怎麼消失了?
早在1976年,它第一次爆發是在蘇丹南部和剛果的埃博拉河地區,它的存在與出現當時就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病毒也是因此得名。
當時埃博拉病毒爆發過兩次,荼害了不少生命,自那之後就被大家格外重視,之後的年月里也偶爾會出現幾起事故,但是都會很快被控制。
直到近幾年以來,埃博拉病毒還是會鮮有的出現幾例,之後有研究標明,認為攜帶該種病毒的宿主可能是果蝠,因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當時沒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埃博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病(艾滋病和sara均為3級)。
經過多次實驗,在2016年12月23日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研發的疫苗可實現高效防護埃博拉病毒後,埃博拉病毒才可以說是比較徹底的消失了,但對它仍不可掉以輕心。
⑥ 埃博拉病毒是否已經進入中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1月3日舉行媒體見面會,就目前埃博拉疫情的援助和防控等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在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未發生境外中國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情況。
「衛計委與赴非工作組建立了聯絡機制,每天傳回工作情況和疫情進展。到目前為止,沒有中方醫務人員感染埃博拉的情況,也沒有中國公民在境外感染埃博拉疫情的情況。」國家衛生計生委應急辦副主任王文傑介紹,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在外中國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方面充分發揮使領館的作用,指導在外中國公民加強自身防護,努力降低感染風險。同時,研究制定中國公民感染後的應急處置措施以及預案,確保一旦出現感染病例能夠及時得到妥善的救治,包括在必要的情況下,將中國公民轉運回國的救治方案。目前已經確定了境外中國公民轉運回國救治的定點醫院,並開展了必要的准備工作,包括人員、物資、培訓和演練。
據介紹,埃博拉疫情爆發後,我國在長期派遣援外醫療隊堅守疫區的同時,還派出檢測、留觀、治療醫護人員直接參與一線救治。截至目前,已累計收治留觀患者210名,確診病例108例。中國還將為賴比瑞亞援建一所約100張床位的治療中心,並且要負責運營,6個月內,中國政府將派出3批共480名醫護人員,每批160。治療中心將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治療方案,對賴比瑞亞埃博拉出血熱疑似患者開展留觀,對確診的患者進行治療,並且將進行疫情防控指導和健康宣傳。
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表示,目前在疫區的中國投資合作企業總體運營穩定,並無大規模撤離的情況發生。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關注疫情發展,及時向中國企業發布風險提示,不斷完善和細化應急工作預案,保護中方有關企業和人員的安全。衛計委也會對前方工作組進行嚴格的要求,包括工作流程、生物安全防護,有關防控知識的理解和執行,以確保前方醫務人員在工作當中做到安全、及時、有效。
⑦ 埃博拉疫苗mil-77是中國那家上市公司研製的
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海正葯業
⑧ 治療埃博拉病毒的mil-77葯物是那家企業生產的
由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研製的,
⑨ 埃博拉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病毒之一,我們怎樣做就能遠離這種病毒
埃博拉病毒傳染性極高,想要遠離它要做到遠離發病區、勤洗手、佩戴專業的手套和防護隔離服。
到今天為止,埃博拉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通常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主要是調節患者的體內電解質,口服或者注射口服液到患者體內,補充失血和凝血分子。
⑩ 埃博拉病毒的防護措施是什麼
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受感染者經過約3周的潛伏期後,病毒 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各個器官,使之發生變性、壞死,並慢慢被分解。
健康人接觸了埃博拉感染者的體液,唾液,血液,排泄物等就很可能被感染,特別是身上有傷口的。對付感染者的第一措施就是隔離,避免直接接觸感染者(但不是排斥他),包括他的床單,衣服等就可以倖免於難。
採取以下措施可以幫助預防感染,限制傳播:
(1)了解疾病的性質、疾病是如何傳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進一步擴散的知識
(2)遵從國家衛生部門發布的指引性文件
(3)如果懷疑周邊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鼓勵並支持他們到醫療機構尋求醫學治療
(4)處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時必須穿戴合適的防護設備
此外,在受影響的熱帶雨林地區,個人應該減少與高風險感染動物的接觸(如:果蝠、猴子或猿)。如果懷疑某動物已被感染,則不要再去處理它們。動物製品(血和肉)被食用前應確保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