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黑龍江龍雲集團董事長

黑龍江龍雲集團董事長

發布時間:2022-01-20 04:28:05

A. 龍雲生平

被稱為「雲南王」

B. 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王紀年
中共黨員,經濟學碩士,研究員。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及中共河南省第七屆、八屆委員會候補委員,全國勞模。現任國網國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黨組書記,兼任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
宮龍雲
哈爾濱工業大學工學碩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義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常委、經濟與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蒲小川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現任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上海義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陝西義禧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籌)總經理。兼任上海宇禧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科技礦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陝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總經濟師;南京市青聯委員、江蘇省青聯常委。河南省青聯副主席。中國國債協會常務理事、2005年當選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2005年選入河南省國資委企業獨立董事庫,並擔任兩家企業的獨立董事。2009年繼任四川省青聯常委。上海市四川商會常務副會長。
庄啟飛
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清華大學EMBA在讀。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上海義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上海楊浦工商聯投融資行業商會會長,上海楊浦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高國印
高國印先生,大連理工大學工學碩士,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牟濤
牟濤先生,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碩士。多年證券從業經驗,先後任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部投資經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投資總部投資經理、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副總經理,兼任四川省螺髻山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
劉偉華
劉偉華先生,上海融昌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兼市場部經理。進入證券行業前為新華社財經記者,多年從事財經報道工作,曾任新華社山東經濟信息社社長。2002年從事證券行業,歷任融昌資產管理公司行政總監、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現任上海融昌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兼市場部總監。
張蕾
張蕾女士,留英MBA。多年證券從業經驗。1999年-2001年先後任Henyep Investment(UK)Ltd. London客戶經理、Reabourne Ltd. London見習基金經理,美的技術投資有限公司高級項目經理;2001年11月-2003年2月任國元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總部項目經理;2003年2月起,先後任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投資經理、投資副總監。現任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李雪冬
李雪冬先生,高級會計師。27年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先後任職於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屏板車間、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處,曾負責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資金調度、財務軟體管理工作。現任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行政總監、工會主席,哈爾濱佳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C. 盧漢妻子龍澤清,龍雲簡介,龍雲與盧漢是啥親戚

盧漢(1895—1974.05.13),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義,和平解放雲南,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勛章。歷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二、三屆常委、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盧漢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第4期步兵科。是龍雲的表弟,為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後隨龍雲加入滇軍,二人受到唐繼堯的重用。歷任滇軍排、營、團、旅、師、軍長、雲南省政府主席等職。 抗日戰爭時期任第60軍軍長,參加台兒庄戰役。武漢保衛戰任第1集團軍總司令,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1]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盧漢出生於昭通市炎山鄉中寨的一個彝族奴隸主等級的吉迪家族。其父盧元達(1874—1926)曾捐過一個游擊的官銜。其母劉氏(1874—1946)是家庭婦女。根據墓誌銘記載,盧元達共有6個兒子,即永恆(永衡、邦漢),邦彥,邦佐,邦治,邦基,邦定。據墓誌銘可見,盧漢在6兄弟中,排行居長。 盧漢雖然出生於奴隸主家族,但幼年時期也參加過田間勞動。後來又與龍雲一道,被送進昭通城內讀書。但二人對「三、百、千」不敢興趣,於是流浪於雲南昭通與四川涼山的金沙江兩岸地區,拜江湖術士馬得勝為師,學得一手好拳法,頗有狹義心腸,與龍雲、鄒若衡並稱為「昭通三劍客」。 1911年春,盧漢、龍雲、鄒若衡出外收購木材,後因木筏被撞壞貨物沉沒,淹死二十餘人,無顏回鄉,只好去四川另謀出路。6月,四川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反抗清廷出賣築路主權,史稱「保路運動」。雲南永善人魏煥章也在川南組織了一支隊伍,自任統領,參與了保路運動,要攻打清朝四川總督趙爾豐。盧漢遂跟隨龍雲、鄒若衡投入魏煥章部。同年冬,辛亥起義後,雲南都督蔡鍔決定派兵支援尚未起義的四川,滇軍援川軍第一梯團長(相當於旅長)謝汝翼,奉命率部經昭通入川至敘府(今宜賓市)。龍雲、盧漢得知滇軍來到,遂一同投奔謝汝翼梯團。謝汝翼得知他們是雲南人,也歡迎他們參加滇軍,暫時給予「候善員」名義,等待安排。龍雲、盧漢就在辛亥時期正式投入了滇軍,並從此與滇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5月盧漢和龍雲隨滇軍開回雲南,以准尉級軍銜被保送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學習,龍雲去了騎兵科。 1914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步兵科畢業後,回家探親,與龍澤清結婚。(盧漢夫人龍澤清,我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企業家。) 畢業後盧漢分配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從這時起,盧漢開始了自己一生正規的軍事生涯。 1915年底,從雲南開始的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戰爭爆發,盧漢隨護國軍進入四川戰斗。護國戰爭結束後,盧漢在駐川滇軍成都兵工廠保廠營任排長,後升任連長、副營長等職。 1920年,四川軍人掀起「川人治川」運動,驅逐駐川滇軍,滇軍戰敗退回雲南。盧漢回到昆明後,在唐繼堯督軍公署當少校副官。 1921年初,駐川滇軍第1軍軍長顧品珍,不滿唐繼堯強驅滇軍入川內戰,率部回昆明驅逐唐繼堯。唐繼堯在內部分裂,軍心動搖,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不得已通電辭職,2月8日凌晨率親信乘滇越鐵路火車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顧品珍進入昆明,以滇軍總司令名義控制雲南。唐繼堯逃離昆明前,委龍雲為近衛第11團團長,盧漢任該團第3營營長,駐雲南蒙自地區,以待時機。 1922年春,唐繼堯僥幸地實現了「二次回滇」,重新統治了雲南,論功行賞,龍雲出任軍長,盧漢被任命為近衛第3團團長。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准備繼續完成北伐事業,民主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唐繼堯對這個形勢看不慣,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與粵系陳炯明,桂系劉震寰相勾結,試圖推翻以孫中山為首的廣州革命政府,組織以唐繼堯為首的南方政府。1925年春,唐繼堯派出號稱十萬大軍的部隊,分兩路入侵廣西。北路以唐繼虞為總指揮,率領號稱5萬人(實則僅為2.5萬人),從北路進攻;南路以龍雲為總指揮,率領號稱5萬人(實則僅有3萬人),從南路進攻。盧漢被唐繼堯任命為第7旅旅長,歸龍雲指揮,進入廣西。由於滇軍指揮混亂,士氣低落,經過幾個月的戰斗,遭到大敗,於同年8月退回雲南。不過在這次戰爭中,龍雲及其盧漢所部,損失不大,保留比較完整,這就使龍雲、盧漢在後來滇軍內部角逐中,處於優勢地位。 1927年2月6日,盧漢跟隨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鎮守使龍雲、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發動推翻唐繼堯的「二

D. 龍雲集團的介紹

龍雲集團位於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城西3公里處龍堂村,創辦於1991年,是融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企業集團。被評為國務院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企業擁有3個麵粉廠、掛面廠、方便麵廠、醬園有限公司、高新科技園區、蔬菜精選包裝及無公害蔬菜專賣連鎖有限公司等,現有職工1930人。2005年,龍雲集團總資產達7.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7.45億元,利稅6700萬元。「龍雲」牌系列麵粉年加工量15萬噸,掛面年產銷量5.3萬噸。方便麵年生產量3萬噸,無公害蔬菜年產各類蔬菜40萬噸,以穩定過硬的產品質量,被評為「河南省食品工業第一品牌」,「河南省質量監督免檢產品」。龍雲特一粉、番茄、黃瓜、甜椒4個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16個蔬菜產品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被評為「河南省名牌產品」和「河南省優質農產品」。產品打響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好評。龍雲集團被國家九部委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千畝農業高新科技園區被國家標准委認定為「全國標准化示範園區」,被國家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全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被河南省環保局認定為「綠色企業」。

E. 誰能夠介紹一下龍雲

龍雲
Long Yun
(1884~1962)

民國時期雲南省軍政首領,愛國民主人士。字志舟。彝族。1884年11月27日(清光緒十年十月初十)生。雲南昭通炎山人。1914年於雲南陸軍講武學堂第四期步兵科畢業後,在雲南督軍唐繼堯部下任近衛軍中、大隊長等職。1922年升為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守使。1926年改任昆明鎮守使。1927年2月與胡若愚等發動倒唐政變,投向廣州國民政府,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軍長。1928年被蔣介石任命為雲南省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路軍總指揮等職。1929年秋統一了雲南。1933年出兵助蔣鎮壓福建人民政府(見福建事變)。1935年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還任國民政府「剿匪」第二路軍總司令,在黔、滇、川邊境阻擊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軍事委員長昆明行營主任兼陸軍副總司令。因與蔣介石集團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龍雲逐漸支持抗日民主活動,反對蔣介石消滅異己的陰謀,同中國共產黨及民主人士結交,並秘密參加了民主同盟。1945年10月被蔣介石免去雲南省政府主席等職,給予軍事參議院院長的空銜,並加以軟禁,1948年12月他從南京逃往香港,脫離蔣介石的控制。不久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9年8月13日,與黃紹竑等在香港發表《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950年 1月從香港到北京。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職,1962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

F. 黑龍江龍雲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黑龍江龍雲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2004-03-1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電碳路71號。

黑龍江龍雲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30110756334043A,企業法人洪敏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黑龍江龍雲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氣象服務、網上新媒體服務、氣象信息技術咨詢服務、通信工程設計、施工;經銷:計算機軟硬體及外圍設備、電子產品、通訊器材;信息系統集成服務。

黑龍江龍雲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1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黑龍江龍雲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G. 龍雲的人物事跡

龍雲和胡若愚發動「二·六政變」後,雲南省務委員會成立,胡若愚被推省政府主席兼軍政廳廳長,龍雲為省政府委員兼雲南講武堂校長。省務委員會的成立,名義上是四鎮守使聯合統治雲南,但實際大權操縱在實力較強的胡若愚、龍雲手中。張汝驥擁兵3個團,倒向胡若愚一邊,李選廷只有1個團的兵力,覺得力量太弱,不敢參與爭奪。這樣,龍雲與胡、張兩軍對壘,矛盾日益尖銳。但是,龍雲為人正直,胸懷坦盪,未有防胡圖胡之心,致使胡張佔了先機,險遭不測。
1927年6月14日夜,胡若愚、張汝驥突然派兵襲擊了龍雲在昆明翠湖東路的住宅,龍雲和衛士奮勇反擊。一顆炮彈在住宅附近爆炸,擊毀了門窗。龍雲的左眼球被玻璃碎片炸傷,頓時鮮血淋漓,身體不支被俘。胡若愚俘虜龍雲後,昆明城防司令王潔修把龍雲關在大鐵籠子里,囚禁在五華山上達一月有餘,龍雲的左眼得不到治療,造成終身失明。
就在「六一四事變」當日,蔣介石正好發布命令,任命龍雲為「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胡若愚為第39軍軍長,張汝驥為獨立第8師師長。只是一個多月後,龍雲才得到這個消息。龍雲雖然被囚,但龍雲部的主要將領盧漢、朱旭、高蔭槐等卻趁混亂之機,逃到了滇西。龍雲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受到重大損失。龍部遂在滇西邀請滇軍元老胡瑛代理第38軍軍長,指揮部隊反擊。全軍將士同仇敵愾,與胡若愚、張汝驥部在祥雲縣清華洞、祿豐縣城郊展開激戰。在擊潰胡、張部隊之後,乘勝進入昆明。胡若愚挾持龍雲撤走,在退至昆明東郊大板橋時,恐38軍跟蹤追擊,乃向龍雲言和示好,雙方達成了「板橋協議」,商定由龍雲回昆明主持省政,胡、張即行北伐,由龍雲在後方補充餉械。8月13日,龍雲回到昆明,接任了第38軍軍長兼代雲南省政府主席,並重新改組了雲南省政府,延續一個多月的「六一四滇變」鬧劇收場。從此龍雲開始了長達17年之久的主政雲南的時期。1928年1月,蔣介石指定龍雲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13路軍總指揮,龍雲的地位得到了南京國民政府的認可。
龍雲主政後,又與胡若愚、張汝驥和唐繼虞部及支持他們的黔、川軍,進行了兩年左右的政權保衛戰,最終於1928年秋冬先後擊退唐繼虞、胡若愚、張汝驥等部進攻,1929年挺進貴州,擊斃與胡、張勾結的貴州軍閥周西成,大敗黔軍。是年夏末,胡若愚、張汝驥與脫離龍雲的唐繼堯近衛軍舊將孟坤部聯合,分別從川南、滇東北向昆明反攻。龍雲急調入黔滇軍趕回昆明,分別擊潰聯軍。胡、張、孟部退入川南一帶。龍雲通過關系,與川南的木里土司進行夾擊,結果張汝驥被俘,押到雲南下關槍斃;孟坤渡江,翻船淹死;胡若愚逃往上海,另謀出路。這年秋天,龍雲基本肅清了雲南境內反對勢力,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經歷了多年戰亂的雲南,終於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在統一雲南後,龍雲提出了建設「新雲南」的目標。他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諸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對東南亞各國亦採取開放政策。這些措施收到了相當好的成效,使地處邊疆的雲南成為民國時期國民黨統治區一個引人注目的省份和抗戰時期的堅定的後方。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龍雲始終以堅韌的毅力,勵精圖治,奮發圖強,致使雲南各方面的建設生機盎然,欣欣向榮,呈現出一派大好局面。龍雲因而也被稱為「雲南王」。
政治上,雲南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民主氣氛濃厚。寬松的環境為抗戰期間各種政治力量的活動提供了舞台。龍雲主政雲南後,起初在政治上追隨蔣介石。1929年秋,蔣桂戰爭中,他被蔣任命為討逆軍第10路總指揮,出兵伐桂。不久又奉蔣介石之命在雲南進行過「清黨」。1935年初和1936年3月,又被蔣介石分別任命為第2路軍總司令和滇黔綏靖公署主任,對過境雲南的、處於長征途中的紅一方面軍和賀龍、蕭克的紅2、6軍團進行防堵,以維護其利益。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龍雲對中國共產黨顧全大局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主張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深表欽佩。在民族矛盾上升的關鍵時刻,龍雲的政治態度有了積極的變化,「七七事變」爆發後,他更是全力支持全面抗戰。
在整肅了各路軍事武裝後,又剿滅了各地土匪,使匪患漸平,民得安居。為雲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保障,也為全國樹立了樣板。因此,抗戰期間,大批進步教授、民主人士、社會團體和大中學校紛紛入滇。他們在雲南的活動,推動了當地人民的思想進步,也推動了當地的政治活動。
在中共領導和民盟推動下,雲南抗日民主運動蓬勃開展。而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省主席龍雲,則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龍雲對民主運動採取了保護和支持的態度,使雲南昆明具有了「民主堡壘」之稱。抗戰爆發初期,中國共產黨即與龍雲建立了秘密聯系。1943年,中共又派華崗同志到龍雲身邊工作。華崗向龍雲介紹了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救國的政策方針,闡明堅持抗戰、反對內戰、支持民主運動、反對法西斯專政的重大意義,使龍雲對中共的政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蔣介石鏟除地方勢力、排除異己的一貫手段,有了更深的認識。在龍雲倡議下,中共在五華山龍雲駐地設立電台,供雙方及時聯系。1945年7月,龍雲又同意中共《新華日報》報社在昆明青雲街31號設立營業分處,發售《新華日報》和《群眾》半月刊,民盟機關報《民主周刊》,也在昆明發售。這年年初,昆明還成立了「中國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義同盟」,這些組織,都是在龍雲的默許下進行的。戰時只有昆明這個城市,才有這樣的「民主」運動。
龍雲與民盟領導人羅隆基等關系密切,對民盟的組織和活動,不僅在政治上加以保護,而且在經濟上也給了不少的幫助。1944年底,龍雲加入了民盟。民盟在雲南工作比較活躍,在群眾中有比較廣泛的影響,對於配合共產黨、開展抗日民主運動起了積極的作用 。
經濟上,唐繼堯時代征戰南北,軍需費用浩大,使農村破產,城鎮工商凋零,幣值低落,財政拮據。龍雲上台後,開始大力整頓財稅,鞏固金融,穩定貨幣,興辦實業。他重用陸崇仁等,改革財政稅務,取消苛捐雜稅,刪繁就簡,另立新稅。將財政、企業、金融合而為一,以財政扶持金融,發展生產;以金融充裕財政,支持生產;以生產鞏固財政,充實金融。他改組富滇銀行,發行鈔票,統治外匯,鞏固雲南金融。他大力扶植雲南地方資本,支持興辦實業,擴大紡織出口,整頓發展個舊錫礦及其他鎢、銻、銅、錫、鹽、煤礦等,使雲南省財政收入大增,經濟發展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
龍雲還十分重視農業和交通設施建設。雲南的交通設施落後,唐繼堯時期,全省只有約40華里公路。龍雲主政後,大力修建公路,使通往省外的公路多達6條,分別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東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特別是後來修建的滇緬公路,更是龍雲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公路的修築,極大地支持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也促進了雲南的社會發展。
雲南山地較多,長久以來糧食都不能實現自給,而主要依靠從越南進口。龍雲擴大糧食耕地,減輕稅收,存糧積谷,力爭糧食自給。抗戰期間,軍隊和人口大批湧入,而雲南糧食無缺,端賴於此。 龍雲對雲南的文化建設還有兩件事需要提及:一是扶持、推進滇劇的發展,二是倡修雲南通志、雲南省志和雲南各縣縣志。
由於他的努力,1935年,《新纂雲南通志》定稿。1941年80卷、21部類、計400餘萬字的《續雲南通志長編》也基本完成。這為保存雲南歷史文獻,研究雲南近現代歷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軍人出身的龍雲,深知軍隊對於政權的重要性,要想穩定統治,必須有軍隊作堅強的後盾。所以,他接掌滇政後,大力整頓滇軍,努力樹立滇軍新形象,提高滇軍的戰鬥力。滇軍驍勇善戰,但不乏亡命之徒,兵也很難「帶」。當時的滇軍,從士兵到長官,幾乎都是職業軍人,雲南稱之為「兵油子」。這些「兵油子」多半是游手好閑之人,到處受雇,到處「開小差」,不僅混吃混喝,而且三教九流,魚目混珠,人員成分非常復雜。在削平滇中諸雄後,雲南舊軍人很多被淘汰。龍雲便趁此機會,提出「重塑滇軍新形象」的口號。
他採用了如下辦法:整理編制。龍雲將他的直屬部隊,取消師、軍以上的番號,縮小編制為旅,旅下屬2個團,分駐全省各地。規定軍隊僅維持治安,不再過問地方政治。改募兵制為徵兵制。征來的壯丁稱為「學兵」,服役期滿,回鄉為在鄉軍人。從前募來的兵士,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改徵兵制後,所征多半是農家子弟,不但沒有人抽吸鴉片,連一般社會惡習也沒有。所以滇軍有了「脫胎換骨」的新面貌。設立軍官教導團。1930年開始創辦,龍雲自任團長,招募中學畢業生及遴選軍中幹部嚴訓,以培養下級軍官。每期受訓時間多為三年,分步、騎、炮、工、交通、通訊各科。至抗戰前,共訓練下級軍官達四千餘人,成為滇軍基層骨幹。重新訓練軍隊,配套新式武器。從前的步兵操典,多半模仿日軍。征來的新兵則一律改用「德操」。新兵的裝備,系經法國軍火商采購而來,這些歐洲新式武器,加強了滇軍的戰鬥力,為以後滇軍參加抗日立下了功勞。 「七七事變」後,龍雲先後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昆明行營主任、軍事委員會駐滇幹部訓練團副團長、陸軍副總司令等職,在雲南組織人力物力,支援全國抗戰。將龍雲稱為抗日愛國將軍毫不誇張。就憑兩件事,他就足以擔綱此譽,一是組織滇軍二十多萬奔赴抗日前線;二是開辟滇緬公路,打通抗日的國際援華通道。
民族大義使龍雲第一次與中國共產黨合作。1937年8月,龍雲在西安和周恩來、朱德、葉劍英同機飛往南京參加國防會議,並多次會晤。朱德和龍雲是雲南講武堂同學,雙方交換電台密碼,開始建立聯系渠道。在與中共領導人交談中,龍雲受到巨大鼓舞,堅定了抗日的決心。也正是在那次會議上,龍雲慷慨陳詞,表示要「盡地方所有之人力,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斗到底」。但龍雲也逐漸看清了蔣介石並非真心抗日,於是決心以己之力,以全雲南之力,做好抗日的准備。
1937年秋天,中國軍隊在華東重鎮徐州與來勢洶洶的日軍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的決戰,正是在這樣的緊急關頭,龍雲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多年精心培養出來的數萬子弟兵送上了前線。9月9日,龍雲一身戎裝,誓師巫家壩,滇軍首批以盧漢為軍長的第60軍4萬余官兵浩浩盪盪步行1000多公里到達長沙集結,隨即奔赴台兒庄戰場。
血戰台兒庄
此時的台兒庄戰事對中國極為不利,孫連仲部第二集團軍被日軍包圍,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滇軍就是在這樣的危急關頭,甚至還沒來得及將機槍從馬背上卸下來就開始投入戰斗。英勇的戰士前仆後繼,與日軍展開了反復肉搏,沒有人因膽小而退卻,沒有人因怕死而逃跑。營長尹國華全營500人,最後僅一人生還。台兒庄戰役勝利了,滇軍堅持了二十多天,重創日軍,威震敵膽,名揚天下。但龍雲也付出了傷亡2萬餘人的代價。接著,雲南又新編成第58軍和新3軍,與60軍合組第30軍團,年底又擴編為第1集團軍,由盧漢指揮,龍雲自兼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等。八年抗戰,在僅有900萬人的雲南,龍雲共組建派出了22萬人的大軍開赴前線,經歷各種重大戰役20餘個,傷亡官兵十餘萬。並動員和組織全省軍民投入滇西大抗戰,使雲南一直掌握在中國人手裡,成為中華民族背水一戰時腳底下為數不多的一塊土地。這是龍雲政治軍事生涯中最為光彩和輝煌的一筆。
修建滇緬公路
考慮到戰時港口會被日軍封鎖,重慶又地處內地,交通上必須保證國際通道的順暢,1937年,龍雲主動向蔣介石請命修築滇緬公路,打通抗日的國際交通線。此條公路地勢險峻,須跨越瀾滄江和怒江,施工實屬不易。在資金、人力、技術、設備等等幾乎都不具備的情況下,龍雲堅決地下達了築路飭令。在國難當頭時刻,為了抗日救國,雲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長途跋涉紛紛趕往築路工地,平均每天出動數萬人,用了不到9個月的時間修築了974公里的公路,滇緬公路全線通車。1938年5月17日至19日,英國《泰晤士報》連續三天發表文章和照片,報道滇緬公路的修築情況,贊美「只有中國人才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做得到」。這條公路是當時中國唯一的一條國際通道,當時的國際援助物資均從此公路運至昆明,在軍事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龍雲本來還打算修築一條滇緬鐵路,後因緬甸淪陷,建路物資運不進來,鐵路修了一半,最終沒有完成。但是,這條奇跡般的滇緬公路,成了抗戰時期至關重要的運輸通道,有「抗日輸血管」之稱。
抗戰期間,他的第三子龍繩曾,因廣泛的人脈和社交結觸能力,被雲南各界人士推舉為雲南司機聯合會董事長,卓有成效地保障了父親龍雲治下,發動數十萬父老民工修築的滇緬公路,可以在當時猖獗匪盜的眼皮下,讓輸送抗日物資的卡車車隊,順利地通行在這條中國與國際相聯的唯一陸地運輸線。可以說龍繩曾「董事長」的名義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龍雲主政以來,雖然一直支持蔣介石,但蔣、龍之間業已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多年以來,龍雲把雲南的政治、經濟、軍事、人事等,都抓在自己手裡,不容中央政府染指,這在蔣介石看來,是絕對不能容忍的。1938年12月,汪精衛潛離重慶,經昆明逃往越南河內,在昆明得到了龍雲的同情和幫助,使蔣介石對龍雲從此耿耿於懷。尤其是龍雲保護、支持共產黨和民主人士在雲南開展活動,嚴禁國民黨特務抓人,使昆明成為「民主堡壘」,更讓蔣介石寢食難安。蔣介石認為龍雲「阻撓政令,危害抗戰,包庇左翼分子,使昆明成為共產黨的溫床」。而隨著抗戰的勝利,解除龍雲在雲南的統治,清除民主陣地,就成為蔣介石在抗戰勝利前後不得不面對而又必須解決的一件大事 。
1945年4月,蔣介石秘密召見昆明防守司令官杜聿明,商談解決龍雲的問題,要杜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做好准備。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實施調虎離山之計,急忙調龍雲的滇軍主力———由盧漢率領的第一方面軍,全部開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使龍雲成為無兵之帥。蔣還命令杜對昆明所有的通訊、交通設施都進行監視和切斷部署,嚴防龍雲亂中逃跑。一切布置完畢後,蔣又以日軍有陰謀、國民黨軍接收兵力不足、恐出意外為借口,要龍雲把他留在昆明護駕的家兵———龍雲的大兒子龍繩武的19師、愛將潘朔端的23師都調防越南。至此,龍雲多年來訓練、裝備起來的「看家寶」就只剩下二兒子龍繩祖率領的24師以及憲兵團和警衛大隊了。
在對龍雲發動突然襲擊之前,杜聿明還多次舉辦舞會、宴會,並到龍公館拜訪,以示親熱,藉以迷惑龍雲。1945年10月3日,根據蔣介石的指令,杜聿明指揮中央軍包圍昆明城,解除了龍雲的警衛部隊和滇軍守城地方的武裝,並傳達蔣介石命令,免去龍雲軍事委員會昆明行轅主任、雲南省政府主席及所兼各職,調任軍事參議院上將院長。史稱「十三事件」。
龍雲逃出公館,登上五華山省政府駐地後,一面指揮警衛營奮死反抗,一面等待後援。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在宋子文等人的反復勸解下,龍雲才放棄抵抗,留戀地離開了他經營十七年的雲南,被迫飛往重慶接受院長任命。實際上,他已完全失去自由,等同於被軟禁了。之前,在盧漢離開昆明時,龍雲為了預防萬一,曾對盧漢說,如果昆明有變,聞訊即率部隊回昆。但蔣介石早有安排,在中越邊境布置大軍堵截,並任命盧漢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以分化龍、盧之間的關系。因此,「十三事件」發生後,盧漢猶豫不決,部分滇軍想打回雲南,但一分析軍事態勢,確也難以辦到。盧漢完成受降任務回國後,於1945年12月1日就任雲南省主席職位,但只帶回了一個營的兵力。蔣介石為了消滅異己,將駐越滇軍調到了東北內戰前線。
處於軟禁中的龍雲,絲毫不懼蔣介石的淫威,經常與中共、民主人士和滇軍老部下秘密聯系策動反蔣,並在舊政協開會前,資助民盟經費2000萬法幣(當時值黃金200兩)。後來,潘朔端、曾澤生起義和張沖投向共產黨,都與他們的老長官龍雲不無關系。
1946年3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時,龍雲提出想先回昆明一趟,然後再去香港,希望脫離政治,遭到蔣的拒絕。龍雲只好跟隨大隊人馬回到南京。第二年,龍雲所在的軍事參議院被撤銷,另立戰略顧問委員會,由何應欽任主任,龍雲任副主任。蔣介石幾次要戰略顧問委員會擬「剿共」計劃,但均為龍雲所拒絕,雙方關系更為緊張。
在南京,龍雲受到嚴密監視,一舉一動都受到限制。例如1946年秋他想到杭州參觀,1947年夏想到上海送愛女國璧赴美留學,均被無情拒絕。1948年秋,龍雲聽到蔣介石要把自己挾持到台灣的消息後,決心逃出虎口,並立即著手自救行動。他先與上海中共地下負責人吳克堅取得聯系,計劃乘船北上解放區,但未能實現。接著又派人到上海找到抗戰期間在雲南結識的美國飛虎隊大隊長陳納德將軍求援。在老朋友陳納德的幫助下 ,1948年12月8日,被蔣軟禁了整整三年的龍雲終於脫離牢籠,搭乘陳納德的一架商業飛機從南京經上海飛赴廣州,隨即遠走香港 。 龍雲脫險後,立即站到了反蔣反內戰的行列。他到達香港不久,就發表長篇談話,公開抨擊蔣介石的陰謀,拒絕了代總統李宗仁要他去南京「共商國是」的要求,並力勸李宗仁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八項和談條件。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為民革中央負責人之一。他時常關心雲南的局勢,多次派人去雲南勸說盧漢早日起義。1949年8月13日,他同黃紹竑等44人,在香港發表《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痛斥蔣介石禍國殃民的政策,表示同蔣徹底決裂,並號召國民黨軍政人員認清形勢,不要跟著蔣南逃。蔣介石惱羞成怒,下令開除龍雲等人黨籍並加以通緝,甚至派遣特務到香港伺機刺殺。
二十多年來,龍雲從擁蔣到反蔣,經歷了曲折的道路,他徹底與蔣介石反動集團決裂,走向光明,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熱烈歡迎。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隆重開幕,龍雲被列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國誕生,龍雲被委任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新政協會議頒布了新中國的臨時憲法《共同綱領》,制定了國旗、國徽、國歌。尚在香港的龍雲高興地對《文匯報》記者表示:「我覺得最高興的一點是『共同綱領』的頒布和有了新國旗。看了『共同綱領』後,覺得它勝過百萬雄師,足夠壓倒百萬美帝裝備的反動軍隊……這可以說是全中國人民真正的共同的意志。中央政府中所有的各政府機關,非常完備,可以說將阻礙國家統一的一切因素都掃除了。阻礙中國建設繁榮的毛病掃除得乾乾凈凈,全中國人民都清楚看出我們國家的遠景。」
經中共地下黨的安排,原計劃龍雲早日北上,但他不願意把吸食鴉片的惡習帶到北京,決心戒了煙再走。1950年1月,已經成功戒煙的龍雲離開香港,到達北平,沿途受到各地黨政領導和群眾的熱烈歡迎。不久龍雲被安排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此後,他又先後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第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中央副主席,第四屆中央常委等職。國家給了龍雲副總理級的待遇,工資500元人民幣,配有司機、警衛、秘書、服務員、勤雜工、廚師等。
到達北平後的龍雲,生活舒適,心情歡暢。
夫人顧映秋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曾這樣寫道:「……你爸爸來到北平以後,中共各級人員的態度非常好,對你爸爸優禮有加,過去在昆明的民主人士,也非常親洽,所以心情特別愉悅,更顯然精神好了。」 黨和人民的委託與信任,使龍雲深受感動。盡管他年事已高, 仍然努力工作。他積極協助黨和政府安定西南地方雲南戰爭的社會秩序, 維護民族團結,恢復和發展生產。他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他經常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協商。他重視民革工作, 大力加強民革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為社會主義事業、民族團結、邊疆鞏固、 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H. 龍雲集團在什麼地方

位於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城西3公里處龍堂村

閱讀全文

與黑龍江龍雲集團董事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
東融資產延期 瀏覽:923
英國韋德外外匯 瀏覽:523
中國股市有幾個股票 瀏覽:251
今天股票回漲嗎 瀏覽:92
中信證券與中信集團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