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會經會,職工教育經費是不是一定要每個公司都要提
職工教育經費是按照工資總額的1.5%提取,不用上交,提取後用於職工教育、學習、培訓費用支出。提取的這項費用可以在稅前列支。如果單位成立了工會組織,應該按照上述方法計提工會經費,並按提取工會經費總額的40%上交上級工會組織。提取的工會經費可以在稅前列支。如果單位沒有成立工會組織,可以不提取。但是,現在有的地方要求,沒成立工會組織的,也要求提取,由稅務部門代收上繳的會費。
2. 職工教育經費一定要提取嗎
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方向
一、稅法規定和解讀:
國稅函〔2009〕9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中「五、關於以前年度職工教育經費余額的處理
對於在2008年以前已經計提但尚未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余額,2008年及以後新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應先從余額中沖減。仍有餘額的,留在以後年度繼續使用。「
解讀為2008年以後不需計提,實際發生額列支但不超過標准2.5%
二、對於財務通則的規定
雙維高端培訓(1561996291) 11:10:03財政部令第41號《企業財務通則》第四十四條 企業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以及職工住房貨幣化分配的財務處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職工教育經費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提取,專項用於企業職工後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 工會經費按照國家規定比例提取並撥繳工會。
雙維高端培訓(1561996291) 11:10:12
財企[2007]48號財政部關於實施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有關問題的通知 : 一、關於職工福利費財務制度改革的銜接問題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實施後,企業不再按照工資總額14%計提職工福利費,2007年已經計提的職工福利費應當予以沖回。
財企[2008]34財政部關於企業新舊財務制度銜接有關問題的通知: 《企業財務通則》施行以前提取的應付福利費有結余的,符合規定的企業繳費應當先從應付福利費中列支。
財務通則對職工教育經費的規定沒變化,計提還是可以的
綜合上述規定,稅法和會計不同的規定,請選擇應用。不知對您有無幫助。我個人建議實際發生時列支,不需計提。
3. 新准則還需要計提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嗎
第9號准則「職工薪酬」首次對廣義上的報酬進行了系統規范。其中第4條規定,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應付的職工薪酬確認為負債。根據這種規定,已經能夠推論出新准則之下職工福利費的處理方法,即取消按14%比例提取職工福利費的要求,據實列支。不過,由於原來應付福利費的計提內容規范於企業財務通則,所以這個規定仍要由《企業財務通則》約定。
新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已於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支付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費,所需費用直接作為成本(費用)列支;第四十四條規定,職工教育經費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提取,專項用於企業職工後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工會經費按照國家規定比例提取並撥繳工會。新企業財務通則的內容中已經沒有了應付福利費及其計提的蹤跡。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頒布新財務通則答記者問時介紹,將原從職工福利費列支的職工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項目統一改為按照規定比例直接從成本中列支,不再按照基本醫療與補充醫療、基本養老與補充養老、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實行不同的財務政策,相應取消按工資總額14%提取職工福利費的做法。
財政部於2007年3月20日發布了《關於實施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有關問題的通知》(財企〔2007〕48號)。其中規定,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實施後,企業不再按照工資總額14%計提職工福利費,2007年已經計提的職工福利費應當予以沖回。該通知還規定了應付福利費余額的相關內容處理規定,即截至2006年12月31日,應付福利費賬面余額(不含外商投資企業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余額)區別以下情況處理(上市公司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1.余額為赤字的,轉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潤,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潤出現負數的,依次以任意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彌補,仍不足彌補的,以2007年及以後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彌補。
2.余額為結余的,繼續按照原有規定使用,待結余使用完畢後,再按照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執行。
從稅務角度看,目前對企業還在執行14%的比例(內資企業按工資的14%提取,外資企業在不超過職工稅前列支工資總額的14%扣除),2007年後企業實際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如何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即將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應會予以明確,企業利用提取14%福利費進行利潤調節避稅的手段已經成為歷史。
4. 職工教育經費現在是不是採用權責發生制,不再需要計提
職工教育經費是需要根據工資總額計提的,是職工福利費不需要計提了,採用權責發生制。
5. 新會計准則下 是否計提職工教育經費有沒有明確的規定,相關規定是什麼
沒有規定。意味著職工教育經費可以不預提。發生的時候直接列支費用即可。
其他的比例規定是稅法和相關的規章制度約定的,不是准則。
6. 職工教育經費如何計提
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應計入管理費用賬戶和應付職工薪酬賬戶,二級科目為職工教育經費,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職工教育經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
管理費用賬戶:
1、賬戶性質:費用類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3、賬戶結構:借方記增加,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記減少,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的」的數額;期末結轉後無余額。
4、明細賬戶: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可採用多欄式賬頁。
應付職工薪酬賬戶:
1、賬戶性質:負債類賬戶,
2、賬戶用途:用來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給職工的薪酬。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3、賬戶結構:貸方記增加,登記本期應支付職工的各種薪酬;借方記減少,登記實際發放的各種薪酬。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尚未支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4、明細賬戶:應設置「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進行核算。
7. 職工教育經費不再計提的文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不再進行計提,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當年扣除,超過部分在以後的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8. 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必須計提嗎
1、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福利費不用計提。
2、職工教育經費發生時,會計分錄:借:管理費用--職工教育費貸:庫存現金等
3、上交工會經費時,會計分錄:借:管理費用--工會經費貸:庫存現金等
4、福利費
(1)發生時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貸:庫存現金
(2)月末分配時借:管理費用--福利費(管理部門發生的)借:銷售費用--福利費(銷售部門發生的)借:製造費用--福利費(車間管理部門發生的)